周岚
摘 要:现在,高中数学已经在实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相应地对教学方法也要做出调整。教改的一个主要目标就在于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是不光要学习数学知识,还要实现由知识朝着素养的升华。其中,课堂小组活动是服务于高中数学教改的一种全新的手段。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给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思维培养和合作能力培养等方面都提供了有益的平台。文章就对此课题展开多角度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改方案;课堂小组活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一、高中數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方向
“核心素养”也许大家听起来有些陌生。总的来说指的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对其日后的长期发展有帮助的各方面品格及能力的总和。可以说,针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顺应教学改革的形势,提升教育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抽象思维能力
一切理科的课程都具有抽象的特征。而相对物理、化学等其他理科课程来说,数学无疑是更为抽象的。比如物理和化学中的概念、定义等都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推导和论证。而数学一般是不能通过实验来进行推导和论证的,必须通过严密的计算和推理来得出。从这个角度来说,数学所解读的是宇宙中最一般的规律,是暂时舍弃了一切事物的其他属性,而提取出的最具有概括性的规律。
正因为数学这门学科的抽象性特征,所以抽象思维能力也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学科核心素养。可以说是数学的指导思想,涵盖了由不提的数量之间、图形之间所抽象出的不同概念之间的主要关联。或者说,它通过不同事物的具体背景,来提取出一般性的规律、结构等,且有效运用数学的符号、术语进行表证。
抽象思维能力横贯在数学学科的诞生、发展及运用的整个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并能运用数学语言来进行精确的表达。
(二)逻辑推理能力
前面提到,数学是一门建立在抽象思维基础上的科学,而抽象思维本身又包括了逻辑推理能力。是运用相关的逻辑规则(如数量和图形中的逻辑规则),针对一些事实来推导出命题的能力。它又由两方面所构成,其一是由特殊向一般,其二是由一般向特殊。
逻辑推理是导出数学的定义和结论、打造数学的知识体系的主要手段。也体现出数学这门学科的严谨性。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严谨的思维,能够有效地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驾驭最基本的推理方式,对数学论证进行有效的表述。同时,对教材中不同知识点的关联进行理解和掌握,对数学知识的框架进行有条理的建构。从而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品质及一定的数学交流技能。
(三)数学建模能力
这仍然是同抽象思维能力有关联的。指的是将数学问题通过一定的抽象思维“翻译”为数学语言,再有机地运用各种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建构出一定的数学模型。这需要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情境中,基于一定的数学视角来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构数学模型,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对建模进行改进。
(四)直观想象能力
这主要是针对几何方面的内容来说的。需要通过一定的几何直观图形并发挥人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不同事物的形态、变化进行认知。具体来说需要通过几何空间来认识到相关的位置规律,以及形态和运动方面的规律。同时运用图形对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描述及分析,构建起数形之间的关联,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及发散思维的重要工具。
(五)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有四个层次的要求:①首要的是运算结果要准确;②核心要求是运算方式要合理;③运算的过程要做到敏捷而熟练;④运算速度要快。
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中最基本的一项要求,俗称“非智力因素”。因为数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无法脱离运算的。假如学生的运算能力不足,会给数学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事实上,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出现阻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运算能力不过关,而导致即便解题思路正确,解题还是会屡屡出错。这也是教师应当重点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关注的一个地方。
(六)数据分析能力
根据一定的研究对象来推导出相关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分析和推理其中具有价值的各方面信息,再上升为成形的知识体系。具体包括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及对信息的提取,然后进行模型建构,最终得出结论来。
二、高中数学课堂小组活动简介
课堂小组活动,以课堂小组为基本单元。当然,课堂小组未必是以学生的座位排序来安排,很多时候是对学生的座位打乱后重新进行分配。在分配小组的过程中,应当做到好中差的适当搭配,以那些基础较好的为组长和骨干,带动那些学习基础和学习自觉性都比较差的学生。
课堂小组活动,也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小组为单元来进行教学,更多的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转移到学生的手上,最大程度上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来进行教学。
三、高中数学课堂小组活动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案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活动的现状
小组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模式。目前在教学中的普及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如何正确地运用方面,一些教师在观念和方法上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变的地方。
比如有的教师对小组活动环节开展得比较少,只是挑选一部分课时来进行小组活动教学,而大多数课时还是采取常规的课堂形式。有的教师虽然会在新课教学时采取小组活动的模式,但在习题课中就认为没有必要采取这种模式,因而仍然采取常规的教学方式。有的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仍然存在着对学生的思考环节包办过多,学生在主动学习方面仍然发挥不够的现象。有的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忽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均衡性提升。还有的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对课堂流程的把控性不足……
可以说,上述状况的存在都表明,虽然高中数学小组活动的运用经验有所增加,但在运用方法和运用效果上面其实都是有待提升的。因此,关于这一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还存在着很大的提高空间。教师要意识到,课堂小组活动不是简单给学生分组+教学,而是要采取合理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地从中得到收获。
(二)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流程的设计
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这样的传统授课模式下,学生只是通过教师的口头叙述来了解和吸收一节课所有的知识点,对知识的吸收和迁移转化有很大的限制,课堂成了教师的课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难以提高,课堂效率极低,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不理想。在高中数学授课过程中,除了数学教师的讲述外,还要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相互配合,让课堂上不仅有教师的讲述,还有学生的参与。教师也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注重对学生自行组织思维导图的能力进行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学生数学思维的指导和培养,通过不同的数学问题,创设数学应用题的情境,让学生对应用题输入情感,有效启发和完善学生对题干的思考,课堂的气氛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1. 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情境引导。要做好高中数学知识的传授,教师就需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良好的开头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教师想要在课堂上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数学核心素养,需要将严肃的课堂氛围转变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数学能力的培养除了在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迁移外,还在于教师对这节课知识的引入。课前准备是一节课传授的重要环节,能够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头进入探索数学的大门。教师只有先将课堂准备进行得充足而具体,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对一节课的知识进行理解,随后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内容,对教师知识传授的便利性也有着重大的作用。比如在学习“集合”时,教师可以通过日常中的一些案例来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可以举个例子: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一吹哨子,同学们集中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集合。而男生、女生又分别构成了这个集合的子集……这样,学生就初步明白了“集合”这个概念。
2. 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新课。在新课教学中,教师要将一些自主学习的项目安排给学生,供不同的小组来进行分析进行讨论。选取的自学内容在难度上不能过大,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讨论对学习的内容形成正确的思考。学生完成合作学习讨论后,教师应当进行适当的讲解和点拨,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及时地讲解,并总结解题的规律。
3. 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在小组活动中,这可以说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需要教师重点加强设计。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模式,并将合作学习的模式与日常的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进行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应当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活动进行的目的、要求和具体的方法。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有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学生给出适当的指导。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起到促进讨论的作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讨论的方向。对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的小组要进行及时帮助和鼓励。比如在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时,教师要注意应用多样化的趣味方式,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感,通过不断的课堂参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致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达到一个顶峰,促使学生对基本不等式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这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到达一个良好的接受运转点,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和吸收,同时让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4. 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交流展示,评价总结。在完成讨论后,还要对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分组的情况进行讨论结果的展示。汇报的形式应当尽量多样化,既可以采取师生问答的形式,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测验来进行。此外,教师也可以总结自己对讨论过程的观察,将其作为评价的因素之一。进行评价总结的目的是找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在找到不足后要制定合理的措施进行改善。
5. 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当堂检测。这是当堂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交互功能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当堂指定学生进行回答。借此检验每个小组的学习效果。对学习效果好的小组不仅要进行肯定,还要及时让其他小组吸取其经验。而对学习效果不怎么好的小组,则应当让他们进行反思,从而查漏补缺,提高效果。
6. 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小組纠错。通过当堂进行的检测,多数学生应该都找出了自己的薄弱点之所在。那么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通过其他同学的帮助,弥补自己的薄弱点。
当然,可能仍然会有少部分学生不太明白自己哪些地方属于薄弱点。此时,教师要让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帮助他(她)分析,帮助其找出薄弱点之所在。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对薄弱点进行突破。其实,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都更愿意寻求来自同学而不是老师的帮助。这也是小组活动的一个优势。
在高中数学中,想要真正地贯彻新课改的思路,那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是教学的切入点。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课堂小组活动,来真正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此,需要教师首先进行精心的教学方案设计,对教学方案不断进行加工润色。对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多加以注意,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那么如何才能够满足上述要求?这就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斟酌。具体还需要多多吸取前人的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赵秀芹. 差异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28.
[2]任洋琪.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82.
[3]石苍松.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小组活动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才智,2020(12):177.
(责任编辑:淳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