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仕杰 刘媛 张炅璐 林辉 王铮
〔摘要〕 目的 探討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中医药服务能力情况,通过医生的自我评价调查其中医药服务能力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广州市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2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在所选机构中随机选取550名基层医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0份,回收率90.9%,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下称“基层医生”)中医药服务能力现状。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以中医药专业为主的基层医生占比仅有19.4%,且超过64.4%的基层医生缺乏二甲、三甲医院的工作经历。自我评价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5.8%基层医认为对中医药相关知识及服务能力掌握较好,约有56.3%基层医生认为掌握一般,17.9%基层医生认为掌握较差。掌握程度较高的能力分别为刮痧类技术、拔罐类技术及中医药健康教育能力,而针刺类技术、骨伤类技术、中医微创类技术等需要较高技巧和临床经验的技术则掌握程度较差。结论 在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较好掌握中医药各种技术的医生数量偏少,基层医生在上级医院工作的临床经验缺乏,内部培养机制不完善。基层医生中医药基础知识和技能整体掌握不足,尤其是需要丰富临床经验的适宜技术掌握程度较差。中医药服务能力一般,非中医专业基层医生使用中医药各类技术受限。应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生中医药队伍培养力度,提高基层医生的中医药基础知识、诊疗能力和适宜技术掌握程度,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质量。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自我评价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3.04.026
Self-assessment of TCM service competence of physicians at primary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in Guangzhou
XU Shijie1, LIU Yuan1, ZHANG Jionglu1, LIN Hui1, WANG Zheng2*
1.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2.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for Chinese Medicine (Talent Exchange Center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ervice competence of physicians at primary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in Guangzhou, to conduct a self-assessment survey of the current condition and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CM talent training and to improve TCM service competence at primary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in Guangzhou.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500 physician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22 primary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in Guangzhou.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CM service competence of physicians in primary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Results The questionnaire suggested that the physicians in primary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specialized in TCM accounted for only 19.4%, and more than 64.4% lacked working experience in secondary and tertiary hospitals. The self-evaluation showed that only 25.8% believed that they had a good command of TCM related knowledge and service ability, about 56.3% thought that they acquired the average level, and 17.9% knew little about TCM. The physicians of primary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in Guangzhou had good competence in scraping and cupp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about TCM. The survey revealed that physicians were less proficient in techniques that require high mastery of skills and clinical experiences such as acupuncture, bone injury, and minimally-invasive techniques. Conclusion In Guangzhou primary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the doctors with a good grasp of various TCM techniques are relatively few, and they have les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secondary and tertiary hospitals, and the hospital training mechanism is not complete.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Chinese medicine are not well mastered by the physicians, especially the acupuncture and bone injury that requires rich clinical experience. The service ability is generally lacking, and the use of TCM technologies by doctors of primary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is limited. More efforts should be taken to cultivate TCM majored talents, and the basic knowledg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bility and appropriate technology of physicians in primary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can be improved, so as to improve the TCM servic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primary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Keywords〕 primary healthcare;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 competence; self-assessment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不再简单停留在治疗疾病方面,而是转移到预防慢性疾病以及日常健康保养上。中医药具有安全、毒副作用小、经济实惠等优点,深受大众的支持和认可,尤其在慢病防治、健康促进、日常理疗等方面[1-2]。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应具备中医药服务的能力[3],也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旨在探索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的中医药服务能力现状,通过对基层医生进行中医药服务能力自我评价调查,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提高广州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2019—2020年广州市区2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广州市荔湾区调查龙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广州市白云区调查三元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广州市黄埔区调查南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广州市天河区调查棠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在所选机构中随机选取550名基层医生发放“广州市基层医生中医药服务能力调查问卷”。
1.2 方法
了解国家和地区各卫生部门发布的有关基层医生中医服务的政策、法规文件,以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学术期刊资料,为本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设计“广州市基层医生中医药服务能力调查问卷”,培训问卷调查员,选派到不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基层医生填写调查问卷[4]。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回收率90.9%,将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归类整理,录入Epidata 3.1及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5]。
2 结果
2.1 基层医生的基本情况
参与调查的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共500人,其中男性246人(49.2%),女性 254 人(50.8%),男女比例较为均衡。从调查结果分析,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不理想,基层医生的年龄层以40~50岁为主,占比为36%,20~30岁医生占比仅为18%,年轻医生储备不足,人才队伍结构待优化;受教育程度以大专为主,占比为41%,其所学专业则有45.2%为临床专业;基层医生的执业资质分布上,执业医师占比为55.8%,其中初级职称占比最高,达到46%;而从业务类型区分,以西医药为主的基层医生占比最高,为43%,其次是中西医并用,占比为37.6%,以中医药专业为主的基层医生占比仅有19.4%,比重偏低;从工作的角度看,基层医护人员的工作年限大多为5~10年,占比为52.4%,且超过64.4%的基层医生无二甲、三甲医院的工作经历,上述各种数据表明在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以中医药为主的医生数量较少,内部培养机制待完善。详见表1。
2.2 中医药相关知识及服务能力掌握情况自我评价结果
在中医药知识掌握方面,中医药基础、四诊辨识能力、专科常见病处理能力、疑难危重症辨识能力、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熟悉能力、预防保健掌握能力、中医药健康教育能力“一般”的比例最多;其次为掌握“较好”;掌握“不好”的比例最少。而针刺类、灸类、刮痧类、拔罐类、中医微创类、推拿类、敷熨熏浴类、骨伤类、肛肠类及其他类等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同样是掌握程度为“一般”的频数最多,掌握“较好”的频数其次,掌握“不好”的频次最少。
在中医药技术掌握方面,基层医生认为掌握程度最高的服务能力分别是中医药健康教育、刮痧类技术和拔罐类技术;而认为掌握程度最不好的则是针刺类技术、中医微创类技术和骨伤类技术。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民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提高,中医药在慢病防治、病后康复、日常理疗等方面越来越深受大众的热爱[6],中医药对基层居民的健康影响也非常显著[7]。推拿、火罐、刮痧等预防保健项目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主要项目,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可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8]。通过对基层医生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自我评价的调查研究可知,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内部培养机制不够完善,临床经验较为缺乏,服务能力整体偏弱,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掌握水平有待提升,以上几方面均限制了广州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为中医药服务基层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仍看到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工作中存在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培养能力不强等问题。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生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医生中大专文化程度占比较多,本科以上学历比例明显较低,专业技术职称主要停留在初级层面上,高级职称人员缺乏,仅有超半数基层医生具有执业医师资质,提示基层医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不理想,在学历水平、职称结构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此外,结果显示20~30岁的年轻医生较少,且大部分基层医生缺乏在二甲、三甲医院的工作经验,提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年轻医生储备不足,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医生较少,尤其缺少中医药专业的医生,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没有形成梯队完整、内部培养机制完善的人才队伍体系。学历层次和人才结构缺陷容易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務能力。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是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决定性资源[9]。因此,要想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必须加强基层医生人才队伍建设。
研究显示,基层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技巧的掌握是影响其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10]。研究显示,对中医药基础知识的不熟练容易使医生在诊断疑难杂症时忽略异常体征,难以把握用药剂量及用药类型,容易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11]。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自我评价的结果显示,超过半数基层医生自我评价各项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整体掌握情况一般;在中医药知识各分项中,仅有1/4的医生认为自身中医药基础知识掌握良好,大部分医生认为中医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这与表1调查结果相吻合,与基层医生的学历及相对应的执业资质有关。大部分基层医生具备基础的日常救治、疾病预防和基本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但水平仍需提高;专科常见病的处理能力掌握程度较差。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饰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基层居民疾病预防具有重要作用[12]。基层医生在中医药健康教育能力方面自我评价较好,提示基层医生重视中医药在疾病预防的作用以及能充分发挥基层医生健康教育的职能。在往后的工作中,基层医生可以继续通过辨证论治的治疗思想,辅以中成药及中药饮片,为基层居民提供健康教育的同时,提供疾病预防的中医策略。
而在中医药技巧掌握方面,掌握程度较高的分别为刮痧类技术、拔罐类技术,这与实际情况契合,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服务也包含上述两项技术[13]。考虑原因与这两项技术的学习难度不大,大部分基层医生均可通过短暂培训掌握并应用于临床;针刺、骨伤类技术均是重要的中医药外治法,熟练掌握这些技术可以更好的解决常见疾病,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提高专科常见病的处理能力[14]。然而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类技术、骨伤类技术、中医微创类技术等掌握程度明显较差,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几项技术不仅需要丰富的中医药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多次练习、熟练的临床实践经验与较高的技巧方可较好地掌握[15];此外,原因也与基层医生培养现状相关,基层医生缺乏二甲、三甲医院的临床经验和高职称医师的“传帮带”,导致基层医生对难度较高的中医药技术掌握不透。
综上所述,基层医生中医药基础知识及中医适宜技术仍需进一步加强,增强对中医药技巧的学习,尤其是技术含量高、针对专科治疗等技术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质量。
4 结语
综合调查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注重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扩展与中医类院校和大型中医院的合作,鼓励在岗医生到高校和上级医院进行“回炉再造”,提升整体学历水平。逐步提高基层中医类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拓宽初级职称人员晋升途径和机会。(2)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实操和实践基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建立持续、常态化的培训课程或机制,积极为在岗医生提供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大对高层次中医药医疗人才进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力度,发挥中医药传承“传帮带”作用,提高基层中医药人才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疗技术。(3)政府应进一步改善当前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条件、人员配置等制约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的限制因素。对社区中医类从业人员实际工作情况、中医药服务开展情况、社区居民的满意度等开展调研,畅通政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群众的反馈路径,促进中医药服务在基层的良性发展。(4)加强对居民的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微信等传播媒介为社区居民进行中医诊疗,提供中医日常保健方法,邀请省内中医专家为基层社区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以提高居民的中医药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连英.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与需求调查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12):199-201.
[2] 肖圣鹏,于慧玲,刘 儒.基层中医药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研究[J].东岳论丛,2018,39(10):62-69.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 年)的通知[EB/OL].(2015-04-24)[2019-09-2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3/29/content_5682255.htm.
[4] 康凤浇,广 章,刘 天,等.基层医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5,10(5):635-637.
[5] 段圆园.教育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及信效度检验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9,6(28):101-103.
[6] 刘芳彤.基层医生中医药服务能力研究综述[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9):20.
[7] 房志雄.从处方看医生用药水平我国基层医生用药水平亟待提高[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22(21):27-28.
[8] 彭 朗,朱 亚,王萱萱,等.基层医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56-61.
[9] 牟惠云,王 迪.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4):20-23.
[10] 徐丽霞.基层中医院骨伤科中成药使用特点与安全性调查[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23):50-52.
[11] 邹 玲,陈小霞,周智媛,等.现行中医理疗社区卫生服务的调查报告[J].大众科技,2017,19(217):117-118,85.
[12] 徐 芹.甘肃基层居民中医药服务认可度的调查研究:以武威市为例[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1):20-22.
[13] 高佳楠,洪學智,陈 璐,等.中医药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可行性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6,29(11):28-30.
[14] 王彩霞,张军荣,丁 婧,等.基于SERVQUAL模型量表的甘肃省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6):152-154.
[15] 孙小霞,张 冰,林志健,等.沿海地区465名基层医生中药合理用药现状的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5,24(8):469-473.
〔收稿日期〕2022-06-21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21JGXM032);广东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1GXJK002)。
〔第一作者〕许仕杰,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医药学科管理和发展规划战略研究。
〔通信作者〕*王 峥,男,副研究员,E-mail:wangzhengnctcm@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