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5-30 10:48徐燕
新教育·科研 2023年5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徐燕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教学策略的改进与优化,利用好条分缕析、任务驱动、处理信息等教学方式,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整体架构中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学科素养的落地。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结构化思维;核心素养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而言,结构化思维是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提升实操技能必须具备的一项思维能力。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纳入课堂目标体系,帮助学生思考与体会知识间相互联系的本质,建立完整的认知体系,以此来发展学生的结构化思维,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一、纲举目张,形成认知体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知识整合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要有整体的把握,把知识点连贯起来,真正做到把知识打通,通过设计与实施结构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脑海中将抽象的、零散的信息技术知识建立起联系,建构出有层次的思考,逐步形成认知体系,进而促进学生结构化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例如,以“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教学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能为幻灯片套用背景样式,使用颜色、图片做背景,并能套用主题样式。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先播放两个幻灯片,一个背景是白色,一个背景是有纹理、颜色淡雅,提出问题:这两个幻灯片更喜欢哪个呢?学生普遍认为有纹理的更好看。由此引出更换幻灯片背景的教学任务,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美化幻灯片。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逐一熟悉套用背景样式、利用颜色填充背景、插入图片作为背景以及套用主题样式等更换幻灯片背景的具体方式,学会更换背景的不同方法。最后,教师可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基于环保主题进行幻灯片背景的设计,比一比哪组美化的“我是环保小能手”最好看,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与应用课堂所学信息技术知识,达到所学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与迁移应用。教师将知识系统化、教學结构化、思维结构化的目标不仅在于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更要指向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改变以往对知识点的过度训练、题海战术等教学手段,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等方式来获得信息技术知识的建构及以技能的提升。

二、条分缕析,厘清层级关系

教师要综合考虑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与年龄特点,在课堂上设计由浅入深的学习任务,厘清层级关系,通过一连串针对性的问题链,引导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得教学主线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逐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究精神,促进学生计算思维与结构性思维的养成。

例如,在教学“认识 Word”时,由于这节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知识链接作用,需要学生必须熟练掌握Word窗口功能,学会常用工具栏的名称、按钮的使用及文字输入等,教师可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顾及不同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设置较高层次、一般层次、较低层次的教学,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具体来讲,教师可将教学目标设计为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了解Word的启动方法及Word文档的保存方法。掌握Word中菜单栏、工具栏的使用方法,形成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意识并提高相应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能力等有层次的目标体系。接着,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按照难度设计活动1:Word的启动;活动2:Word窗口的组成;活动3:保存Word文档;活动4:退出Word等操作任务,让学生边学习具体操作边完成制作一个自我介绍文档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一步熟悉Word的操作方法,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Word软件的强大功能,培养与建立起用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的兴趣,顺利达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要实现课堂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终达成教学目标以外,还要善于多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掌握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后,鼓励学生跳出情境回归生活,解放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作的学习空间,使得学生能够在迁移应用中深化理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积极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三、任务驱动,引导自主探究

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尝试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法为主体框架设计教学环节与相应版块,注重任务设计、小组探究以及讨论与交流方案,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探究活动与思维活动,达成知识构建与能力养成的双线并进,有效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结构化设计思维,在完整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利用信息技术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例如,以“制作表格”探究任务来讲,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熟练掌握编辑表格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结构性思维能力,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法导入,出示情境:植物园正在栽培一些植物,为了植物健康地成长,园方要求工作人员在每次工作之后要进行记录,让学生阅览工作人员的记录,交流自己看到的信息,学生观察到有植物的名称和生长情况、记录员的姓名、记录的日期等。但根据出示的图片却发现这些记录写在Word中显得特别杂乱无章,那么应该如何整理这些记录,才能既方便工作人员的记录也方便我们查阅呢?由此引出探究任务:在Word中制作表格把相关的信息和格式进行调整,使其既美观得体又方便记录和管理。在这一任务驱动下,学生纷纷交流自己对于完成任务的想法,包括应在Word中插入表格,表格第一行应写明记录表的名称,表格的行高、列宽应统一下才会更美观等等。有了这些基本想法的铺垫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了解相应的操作,如探索插入表格方式为表格→插入→表格→输入行数、列数,第一行标题应利用合并单元格的方式进行操作,学习调整行高、列宽的方式等等,随着任务探究的进行,学生最终将杂乱无章的信息整理成了规范的表格,熟练掌握了建立表格和合并单元格的具体步骤,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在实施这一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中精心组织学习资源与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结构化教学的方式让知识与思维在课堂上相辅相成,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进而让“任务驱动”这一教学策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四、处理信息,分析问题缘由

信息技术学科倡导真实性学习,教师要着重关注对学生信息处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具体到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真实问题,切实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自动求和”这一节信息技术知识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五年级各班期中考试的各科分数,提出问题一:如何知道五年级哪个班级语文总分最高呢?学生得出首先将每班语文学科分数相加,再进行比较。但这样的过程很容易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那么继续深入问题:如何能够快速计算出各班语文学科总分呢?由此引出本节课知识点利用Excel表格中的求和功能来进行计算,引导学生掌握利用表格对数据进行自动求和的方法。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归纳得出对“五(3)班成绩表”中语文学科进行求和过程的主要操作步骤。学生分析得出选定需要求和单元格→单击“自动求和”按钮→按回车键,这样结果就会出现在所选定的单元格中。有了这样的操作基础之后,教师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五(3)班成绩表”中其他学科的求和操作。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使用“自动求和”按钮之外,如何使用插入求和函数的方式快速求和。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讨论其他自动求和方式,掌握单击工具栏上的“fx”(粘贴函数)按钮或“插入→函数”命令,选择“SUM”的函数的处理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下,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两种求和方式进行求和,提升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的能力,教学效果较好。无论是关注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问题教学法还是突出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任务驱动法教学,其核心都是以教师有结构的教来引导学生系统的学,突出对学生结构化思维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总而言之,结构化思维形成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教师在设计信息技术课堂活动时,要基于单元教学目标,注重课与课之间的前瞻后顾以及课堂活动之间的连接性,使其既能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又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使学生在建构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获得结构性思维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共同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仇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9).

[2]孫锋.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安徽教育科研,2018(13).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