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带来了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方面的变革,对于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而言是一次全面革新,可以促使课堂授课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适应网络时代的教学变革趋势,主动拥抱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将其应用于优化自己的教学活动。本文以应用互联网技术为背景,分析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推动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并以此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效果,推动学生在学习物理方面实现成长。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3-004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3.014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物理教學已经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必须积极适应网络环境并加强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物理是高中教学的基础性科目之一,对于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具有直接影响。而且在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期间,高中物理教学也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及其学习需求,确保教学活动能与时俱进,教师也应当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开展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提升物理教学的效果。
一、网络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的优势
(一)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活动获取物理知识,并且在教师的主导下实施学习行为。这种教学模式较枯燥,而且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较单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传统的物理教学习惯于采取题海战术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是题海战术使学生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而且其学习效率也较低,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与之相对,在网络环境下借助网络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通过网络辅助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当下电子产品普及率越来越高,网络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相结合受到了学生一致欢迎,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接触更多的物理知识,还能提升学习的主动性[1]。
(二)创新物理教学形式
传统的物理教学建立在教师板书的基础上,教师在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种教学模式导致教学课堂较枯燥。在引入网络技术之后,教师同时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推动开展物理课堂教学。例如在课堂授课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设备穿插一个简单的课堂导入环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网络技术还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面对物理现象,使其能够更加具体地了解物理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互动式教学、问题教学、合作探究以及分层教学等多种新颖的教学模式都可以通过应用网络技术得以实现,而且应用这些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物理知识。
(三)丰富物理教学资源
应用网络技术可以使物理课堂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用网络技术可以使教材上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声音、图像或者视频,以便学生能更透彻、更轻松地理解和学习;第二,网络上有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应用这些教学资源可以有效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实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代化;第三,物理是一门非常依赖于实验的科目,物理教学不可避免地要采用实验教学,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成本较高,而且花费较多课时,学生也无法全体参与实验,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可以在课堂上更加形象地展示物理实验,为学生打造合适的实验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网络环境视角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况
(一)教学目标不够全面
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趋势,教师比较关注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和物理技能,课堂评价也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教师缺乏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习惯和态度,许多学生都是在教师的驱使下被动学习,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同时,由于教师过度关注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许多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能力,也无法灵活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无法做到对物理知识学以致用。当题目形式发生变化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呈现出束手无策的状态。简而言之,教师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而没有关注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没有关注学生发展情感态度以及形成正确的学习价值观。片面的教学目标一定程度上导致片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评价标准,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学习进步程度等主观要素,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也没有发挥教学评价的反馈和指导作用[2]。
(二)教学模式较单一
在网络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呈现出融合的大趋势下,一些教师并没有合理借助网络技术改善自身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模式依旧较单一和枯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师生互动。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习惯于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缺乏足够的教学互动,物理课堂的教学氛围也较沉闷,学生缺乏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且参与物理课堂教学的程度较低,同时许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自身也缺乏积极探索物理知识并解决物理问题的兴趣。由于缺乏足够的教学互动,教师无法结合学生的具体差异开展针对性的物理教学活动,这就导致一些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出现一些闲余时间,而另外一些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容易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学习活动较吃力,不利于学生形成学习物理知识的信心。此外,学习物理科目需要关注养成学生的学习思维,大多数高中生的学习活动仅仅停留在知识学习层面,而没有深入培养物理思维,这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学生出现“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情况。
三、网络环境下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借助网络技术,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抽象的物理知识,并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高中物理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于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主动迎接网络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大趋势,善于了解网络技术的具体功能并且借助网络技术创设有利于开展物理教学的情境,包括生活化情境、实验情境等,为高中生提供良好的课堂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高中阶段的物理情境可以分为两种:生活化情境和实验情境。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大多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更加具体、更加形象地了解物理知识,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印象。为了实现创建生活化的情境,教师可以在正式开始教学活动之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课堂授课相关的生活片段,并将其作为课堂导入环节,引导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创建生活化情境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內容,同时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教师也可以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实验的流程和步骤,明白具体的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结果背后的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搜集与课堂授课相关的物理实验视频,并且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或者实验情境,在学生熟悉或者感兴趣的情境中顺利引出课堂授课的知识点及相关问题[3]。
为了在网络环境下推进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情境教学模式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掌握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制作精美的课件,例如Flash动画、Access、Python等,帮助教师提升自己制作课件的水平。同时,教师也应当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积极精进自身的教学能力,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而后通过整理教学资源实现在情境教学模式中这些资源的有效应用。
(二)善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是否掌握了物理知识,而不关注学生是否通过学习活动形成相应的物理学习能力和物理思维,这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是不利的。因此,未来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善于借助思维导图软件引导学生形成系统化的思维,并且在良好的物理思维的帮助下积极学习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在深刻把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借助X-mind、MindMaster等软件将课本知识制作成思维导图,之后抠掉思维导图中的关键知识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空白的思维导图。然后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笔记上记录思维导图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填充完整空白的部分,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强的学习参与感,借助思维导图搭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通过应用思维导图,学生能够认识到思维导图的价值,进而主动接受思维导图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借助思维导图搭建一个又一个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通过多题一解的方式对应训练学生的归纳性思维。对于一题多解来说,教师可以将题目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而后由核心发散联系起题目和不同的解题方式、知识点。对于多题一解来说,教师则要以知识点为核心发散知识点,以便跟不同的题目形成联系,构建有关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将物理课堂教学和三维教学模式联系起来:第一维度的教学任务要关注学生掌握基础性物理知识和解题技能的情况,并且提升学生的熟练程度;第二维度的教学任务则应当关注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关注他们能否从问题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将问题信息和知识点联系起来,进一步关注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物理思维以及是否可以在物理思维的帮助下学习物理知识;第三维度的教学目标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敢于质疑的求知精神,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对物理科目保持兴趣[4]。
(三)推动问题教学和互动教学相结合
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许多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和应用,未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把握不同教学模式的优点并推动新型教学模式之间互相融合。例如在物理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推动问题教学和互动教学相结合,从而发挥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师首先需要创造平等、尊重的教学情境,进而结合课本内容设置教学问题。教师应当关注问题的难度,可以借助问题实现由浅入深的引导,帮助学生一步一步解决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物理科目的信心。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提问环节增加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互动,并且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判断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基础,进而在下一步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教学期间,教师通过应用网络平台可以有效创新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腾讯会议、QQ群、钉钉等软件实现在线教学,并且通过线上平台布置作业。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以便学生课后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设备进行学习,鼓励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
通过卓有成效的教学互动,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之间的学习需求差异,并且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方案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性教学方案,所有学生都需要统一学习;另一类则是提升性教学方案,一些学习进度较快、学习基础较好或者对物理课堂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提升性教学方案,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给学生布置自助餐式的作业,难度由低到高层层递进分层设计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作业层级。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途径批改作业,并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的短板,以便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四、结语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网络技术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帮助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并优化教学资源。教师要积极把握当前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存在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创造生活化情境和实验情境,强化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养成合理的物理思维。教师还要推动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互相融合,综合各种教学模式的优点,进而推进有效开展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 少华.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J].读写算,2021(36):1.
[2] 俞冬健.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高考,2021(10):125.
[3] 杨建水.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2):21.
[4] 王秀英.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