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画专业混合教学模式探析

2023-05-30 11:59刘志强
大观 2023年2期
关键词:动画专业混合教学模式互联网

刘志强

摘 要:我国动画产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优质作品较少,专业人才稀缺,难以满足市场迅猛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改变这种现象,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基于“互联网+教育”的背景,对高校动画专业混合教学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策略进行深度剖析,希望高校能够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教学体系,以便于有力推动我国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动画专业;混合教学模式;“互联网+教育”

注:本文系2021年校级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一般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动画专业微课程移动教学研究与实践”(JYJG202131)、202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混合式教学中动画专业的美学转向教育研究”(2022SJYB0625)研究成果。

近几年来,国内高校动画专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教学改革,现已涵盖了媒体、游戏、计算机等诸多行业,该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视听艺术表现形式,受众群体平均年龄相对较低,在完整的产业链条保障之下,高校教学内容更加优质,为本行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一、混合教学模式概述

(一)混合教学模式的概念

混合教学的理念最早由国外学者提出,近年来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学家讨论的热点,主要侧重点在教学模式改良与教学效果提升两个方面,具体包括三个部分:多种教育技术与非教育技术的混合、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与面对面授课的混合、教育技术与具体工作任务的混合。在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起到督导作用,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需要将所用教学要素,包括教学对象、方法、策略、评价等因素进行优化选择与重组,以实现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二)混合教学模式的特征

基于“互联网+教育”,将动画专业混合教学模式的特征总结为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学习内容的个性化及教学管理的网格化三大方面。

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是指高校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将优质的课程资源传输到教学系统中,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学习的范围不再局限于课堂面对面,使得教育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传统校园的范畴。虚拟化的教学方式兼具了优质的教育资源经济化的特征,可以实现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且整体的后续成本不高。

学习内容的个性化是指混合教学模式弱化了学习的起点,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准入门槛,广大学习者在參与学习的过程中不再被专业学科限制,可以结合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专业学科的教学主体发生改变,学习氛围更加轻松,不同学者均将获得不同程度的益处。

教学管理的网络化是指对互联网教育系统中的交互功能的利用,使得学习者的学习、作业、咨询等均能实现智能化管理。教学过程中的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及评价管理等都可运用网络手段交互完成,高校职能发生了转变,将传统的教学任务进行了分解重组,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学科学习难度。

二、高校动画专业混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建设基础薄弱,缺乏发展后劲

在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高校动画专业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呈现出实用主义倾向。教学过程中存在轻学术、重实践的问题,进入学校参与课程学习的学习者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这种实战性的动画教学是对混合教学模式的进一步补充,但是由于艺术内涵和底蕴相对缺乏,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在动画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水平很难有质的提升。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种,动画在国内的出现和形成是从20世纪90年代正式开始的,既缺乏专业理论知识的建设,又缺乏动画作品创作实践的机会,造成了当前其发展后续动力不足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高校课程设计统一的技能性指标,教学体系不够完整;其次,对国外相关著作翻译总量较少,教材内容存在同质化问题;最后,对混合教学模式认识不够充分,忽视了对数字化技术、设计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融合性教学[1]。

(二)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市场需求不清

从高校教学的数据统计看,近几年动画教学专业大多定位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对选择的学习方式、创作作品的途径并未说明,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相对模糊,导致参与动画的学习者成才速度较慢。部分院校在设计教学计划的过程中,甚至没有调查当前国内市场缺乏的人才属性,导致培养的人才与行业需求存在差异,专业创新型人才缺口较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院校对国内外动画市场环境了解得还不够清晰,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是对“互联网+教育”下的混合教学运用得不够科学,没有从数字产业的角度看待动画专业。部分院校始终将教学重点聚集在艺术创作上,忽视了后期的特效、工业设计、广告设计及影视包装,一定程度上对优质的动画作品传播形成了较大阻碍。

(三)教学资源匮乏,专业教师数量不够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总数量相对较少,而新闻、编导、文学等专业在综合类院校或文科、艺术类院校均有开展,但是课程设置中又缺乏动画专业的部分,最后就形成了人才的下沉市场,与当前影视制作企业的发展诉求不符。部分院校虽然设置了动画专业,但是由于专业教师数量不够,或缺乏重视动画实践经验,导致混合教学的效果并没有发挥出优势[2]。

我国动画专业兴起的早期阶段,教学队伍的学历普遍偏低,高技能人才虽然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受制于招聘门槛,很难到高校教书育人,而学历较高的导演和艺术家总体上数量较少,又无法满足众多院校的师资需求。这就形成了高校动画教育的怪象:可用的人才无法跨越门槛,参与教学的导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广为传播的动画作品。同时,部分高校动画专业因为资金不足,在专业实施投入上精打细算。受观念限制,部分教师的教学手法和风格相对单一,影响了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四)缺乏办学特色,对原有优势开发不足

结合当前国内高校动画专业混合教学整体情况来看,部分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对已有的专业优势开发不足,仅仅是跟随产业发展动向进行课程设计,导致课程目标拟定得不够科学。一味地扩大招生规模,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效益增长上,盲目效仿国内知名院校,不切实际地设置专业,并且相信只要有生源就能达成促发展的目标,不仅造成了高校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导致部分专业人才相对过剩,在参与就业的过程中竞争压力较大。

三、高校动画专业混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策略

(一)加强高校基建,完善数字动画的教学体系

国内多数本科院校的动画专业基本上是从影视专业、美术设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等学科衍生出来的,这也就意味着多数院校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但是在“互联网+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下,学校硬件平台依旧比较缺乏,加上我国对人才培养问题愈发重视,逐步推出了学校扩招的政策,招生人数增加,意味着学校教学设备也需要进一步进行升级,要加强教育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做好数字动画教学体系的完善工作,学校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可行性方案,主要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紧贴动画领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当前阶段着眼于数字化技术运用,与教学计划做好衔接,依次从无纸化手绘基本功的练习过渡到作品创作上,教学方法需符合动画专业的创作规律;第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将对话教学与小组教学融合在一起,为学生间思维的碰撞提供足够的空间,通过布置实践作业,进一步夯实学生基础知识,进而提升其认知和实践能力。

(二)拟定好人才培养目标,打造专业办学特色

动画专业主要以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等艺术专业为基础。基于“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混合教学设计应将培养高水平和综合艺术素养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本科四年的学习掌握必备的数字影视制作技术,在扎实的知识结构支撑下,能够运用艺术创新思维进行动画创作,可进入就业市场中的高热行业,从事策划、导演和制作等工作[3]。

我国高校开设动画教学的本科院校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以影视专业为依托的动画专业,二是以美术设计专业为依托的动画专业,三是以工科专业为依托的动画专业。部分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导致课程授课内容同质化严重,由此直接造成了人才培训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具体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制作类人才下沉市场过大,二是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匮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教育资源浪费。

作为一门艺术类倾向较强的专业,动画专业在高校人才培育目标拟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要求人才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现代意识,能够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同时对自身的成长经验进行总结,进而使现有的经历直接转化为作品创造的能量和源泉。在作品形成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一般影视剧作的叙事规律和技巧,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作品的主题意蕴,以便于强化受众群体的情感认同[4]。第二,要求人才具有一定的产业意识和商业效益意识,促进优秀品格和精神的传播。因此在动画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要了解国内外市场行业发展动向,迎合市场需求,同时还要与投资客户做好沟通,以便于更好地推销自己的创意和作品。

(三)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为满足“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动画专业实施混合教学模式的需要,应该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完善动画学科教学体系。在专业课程方面,应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为首要目标,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完善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做好引导,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各种动画展览比赛,以夯实其学科基础,增强其就业胜任力。

从教师聘任入手,能够最为直观地改变教师队伍结构。高校应从影视公司、动画制作产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性人才担任兼职教师,让这部分人才与校内导师学者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参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講授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知识,使得学生进一步做好知识积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与学生多做分享,对国内外优秀动画作品进行赏析,以便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最大限度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同时,还要做好校内的岗位培训,为教师进修和学习交流提供足够的空间,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技能不断提升。

(四)建立校企联动的培养机制,促进教学改革

动画专业是典型的横跨科学与艺术领域的应用型专业,如果高校课程设计没有结合现今动画市场作品创作实际,所培养的人才在进入社会后与企业的聘任要求往往会有较大出入。在这样的形势下,需建立校企联动的培养机制,具体应结合双方需要签订合作协议,考虑作品产出、动画创意和制作成本等,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以便于实现双方共赢[5]。

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合作关系,校企之间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企业为高校提供足够的见习、实习平台,学校则为企业解决技术上的瓶颈和创意上的支持。这种联动的形式,不仅能够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搭建前进的台阶,而且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合作期间,企业要将自身掌握的市场动向与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等信息传递至学校,以便于促进其及时地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更新课程设置;学校则需要将研发的新技术、新思路提供给企业,为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作思路。双方之间需要找到利益的平衡点,这样才能做好资源的共享与分配。

综上所述,动画产业作为文化产业范畴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保持合理的人才结构,这样才能为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提供动力。随着动画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大量的影视制作公司涌现,社会上对创意性人才的需要也持续增多。为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发展,高校动画专业应该在混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深入钻研,促进教学改革,以确保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符合,从而达到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左毅子.创造性思维在二维动画制作中的重要性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2(24):98-100.

[2]程梦.“互联网+”背景下《二维动画制作》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办公自动化,2022(15):39-42.

[3]蒋迪.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动画设计”教学的思考[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259.

[4]梁晶婧.新媒体时代下动画设计专业的创新应用与发展[J].黑龙江科学,2021(5):146-147.

[5]郭勇,石甲豪.动画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和方法创新:评《高校动画专业实践创新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2(1/2):150.

作者单位:

金陵科技学院动画系

猜你喜欢
动画专业混合教学模式互联网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思路研究
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设计及教育现状的思考
浅谈数字时代动画专业教育的发展
高校动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构想
动画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