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锐
摘 要: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教学形式的新常态,高职英语课程是职业院校学生习得英语,获取对外传播、交流技能的主要方式。在高职英语课程中嵌入课程思政元素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文章研究了信息技术支持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显著特点以及教育信息化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助力提升,旨在为更好地开展高校信息化教学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运用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更好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6-0128-04
2022年3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教育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暨教育信息化首场辅导报告会会上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多次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1]。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教学形式的新常态,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的新要求,这在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上对高职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培育,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课程思政深度协同,使高职英语课程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
一、信息技术支持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显著特点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思政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具有其显著的特点。
(一)思政素材及时性
在移动通信技术不断突破的今天,“互联网+”得到了急速发展,每一个突发事件和社会新闻都能在第一时间跳过课本更新和教师讲授,直接通过手机App推送给当代大学生。这些信息的获取是当代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大背景。新闻是最鲜活的教材,是最深刻的课堂,是最及时的课程思政素材。如何实现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将思政素材及时性转化为可以利用的优势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传统课堂中,课程思政只能按照备课的教学步骤和教学素材来进行,课本和教师的讲授是既定的,缺乏灵活性。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程思政育人资源更丰富,教学方式更开放灵活,互动育人潜能更具发挥空间。教师可以利用手机直播、新闻回放、腾讯课堂、学习通等平台收集思政教学素材,实施精准教学,实时将典型事例运用多种平台和资源进行讲解和传授,采取现实观照的方法,及时解答学生疑惑,回应学生关切,增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实时互动,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共鸣,达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的。
(二)教学评价灵活性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形式多样,课程思政育人教学质量的监督途径、方式及手段等更加灵活。在传统教学实施过程课程监督环节中,督导部门主要通过检查教师教案、随堂听课并结合学生课后评价等方面实施教学监控,形式单一。督导部门需提前安排听课时间和听课对象,缺乏灵活性。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线上课程既可直接采取督导线上实时听课、巡课等方式,也可通过延时、错时查看教学过程回放,形式多样,时间灵活。涉及课程思政的部分还可以重点标注,反复回看,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保障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线下课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集成的数据对教师教学和学生操作加以分析诊断[2]。
(三)课后反馈多样性
相较于传统的回课方式,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生课后反馈形式更为多样,回课质量更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后发布任务,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回课,教师再进行批改,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课环节。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生摆脱了口头和书面的束缚,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手机软件和学习平台实现回课。教师可借助微信构建学习群,用以通知学习任务、分享学习资料,学生可以利用微信语音功能进行口头回课;教师可灵活运用批改网、学习通等平台批改作业,在学生上传论文后平台即时生成分数,并对论文内容与语言进行分析,还可以开启生生互评功能,学生间互评,达到共同提升促进的效果;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等设备拍摄音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专业课学习和思想理论学习,通过钉钉、学习通等学习平台上传音视频作业,使自己的作业更加具象鲜活[3]。
二、教育信息化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作用
(一)信息化教材的建设
近年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与教育部研究制定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两个纲领性文件,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2019年,教育部认定了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提出要不断提升教材建设科学化、专业化水平。职业教育要实施“三教改革”,而教材改革就是“三教改革”的重要一员。建设信息化教材是以最新的教育学理论作指导,将纸质资源以及多媒体与互联网资源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实现把知识体系的载体从纸质延伸到信息化网络环境,创建适合学生个体的教学资源体系,这为信息技術与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深度协同创造条件。
以学习通App为例,教师在泛雅平台将纸质教材章节内容以PPT,音、视频,微课等形式制作并上传到学习通章节活动中,在适合嵌入思政元素的知识点补充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学生在手机端点击相应内容,即可随时随地观看学习,还能实现实时教学互动。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活页式教材可以与课堂授课相结合,对教学时间空间做出调整。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在课上使用腾讯会议App、微信视频等方式现场连线思政课教师,为学生嵌入课程思政元素;课上利用央视直播App组织收看国内外重大事件新闻实况转播,将新闻一线的画面共享,实时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可以关注课程思政教学相关公众号,将公众号内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篇章推送给学生,使公众号内容成为纸质教材的一种补充。实践证明,信息化技术的活页式教材灵活地整合了教育资源,挣脱了课堂教学和纸质教材的限制,将课堂教学引向了更宽广的维度[4]。
(二)线上第二课堂的拓展
线上第二课堂是高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另一个主阵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建集专业与德育于一体的英语思政类社团或讲座,在积极组织学生举办线上活动,将其作为对课堂德育教学的有力补充,拓展学生政治思想学习的形式。表1是英语思政类社团英语协会2022年线上社团活动计划表,在社团指导教师的精心安排下,学生打破了线下活动人员和场地的束缚,在线上活动中实现了专业技能提升和价值引领。
(三)基于大数据分类分层教学的开展
在线学习平台基于师生的操作记录所生成的学习大数据是开展分类分层教学的基础,通过对学生的个人信息、政治面貌、学习进度、考核结果等大数据的处理,可将学生的学情状况分类,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英语学习方案,因材施教。以学习通App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的问卷功能发起问卷调查用以了解学情。图1是对2022级园林艺术四班的35名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大数据分析,可以看到35人中有21人英语成绩中等及以上,预备党员1人,共青团员15人,30人较为关注时政,35人均能够接受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由此可预知园艺四班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具备基本条件,可以顺利开展。通过对学生综合信息的分析,制订三类学生的教学目标,分别为基础级、提升级和培优级,打造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授课计划。其中,基础级主要针对英语成绩较差、不太关注时政的学生,以培养其英语学习兴趣、加强时政关注度为主要教学目标;提升级主要针对英语成绩中等,时政关注度中等的学生,以提高其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能结合思政元素主动提升自身政治觉悟为主要教学目标;培优级主要针对英语成绩较为优异,时政关注度高的学生,以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能够结合思政元素进行文化交流、文化输出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利用翻转课堂,任务导向等教学方法,为三种类型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堂任务。例如,教师要求基础级的学生展示课堂导入环节,学生通过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进行课堂导入,既培养了其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又培养了思政敏感度;教师要求提升级的学生在预习篇章阅读中发掘课程思政元素,课上师生交流,以实现知识传递与吸收内化;教师要求培优级的学生课后撰写学习心得,将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培养其思辨能力和文化输出意识,培养学生文化自信[5]。
(四)教師思政网培的开展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需要师生融合、教学相长,实现全体思政素养的提升,所以势必要聚合师生资源,加强教师思政水平培训。“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为高职教师思政发展提供了新平台。不同于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网络培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构建一个开放自由又有整体统筹的网络培训平台,从而更便于培训的开展,是传统培训模式的有效补充。以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平台(图2)为例,该平台为河南省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网络培训课程。
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管理办法中规定:继续教育内容分为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公需科目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法律法规、理论政策、职业道德、技术信息等基本知识,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确定,统一安排部署,每年定期发布公需科目指南,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需完成不少于30学时的公需课学习。
以2022年公需课为例,课程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历史、两弹一星、乡村振兴等内容。这些学习内容极大地提升了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有利于高校教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接班人。
三、结语
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设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创造信息化的课堂教学环境,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强化信息化教学评价和信息化教学管理是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完善的课题。将信息化与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深度结合,以公共英语为载体,以信息化为工具,用可听、可视、可触、可感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家国情怀是每一位高职英语教师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 卢逸姗.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教学融合实践研究[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1):87-90.
[2] 霍娜,龙浩. 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1):65-67.
[3] 谢幼如,邱艺,黄瑜玲,等. 智能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设计理论与方法[J].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04):76-84.
[4] 严树,林丹玲,陈佳仪,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度融合[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22,30(05):97-100.
[5] 王君玲,王媛. 网络教学平台助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08):134-136.
(荐稿人:宋建龙,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