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可视化视角下的中职语文智慧化课堂构建探微

2023-05-30 16:33:38龚婵琰
成才之路 2023年3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中职语文

龚婵琰

摘要:数字可视化时代使得数据的采集和信息的交互更加便捷,一系列庞大的信息数据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多样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智慧化课堂的构建。智慧化课堂的构建以学生的生命特性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线索,让语文课堂教学走向更为真实的生活,让个体生命健康成长。数字可视化视角下的中职语文智慧化课堂构建可采取以下路径:多课程协同育人,多平台同步反馈,多主体合作学习,多评价立体交互。

关键词:数字可视化;中职语文;智慧化课堂;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3-0077-04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智慧是一种整体品质,在情境中诞生和表现,以美德和创造为方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敏感和顿悟为特征,以机智为主要表现形式,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赋予它底蕴和张力。陶行知推崇智慧教育,这与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一脉相承。教育是一项直面人的浩大工程,面对每一个独特而鲜活的个体,教育理应从个体本位出发,尊重个体的多样性,关注个体的独特性,最大限度地为其生命价值的体现创造条件。同时,数字可视化提供了一系列为群体画像的数据,教师以这些数据为参考,从中寻找规律,能精准预测学生的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让育人跟上时代步伐。此外,数字可视化可以敏锐洞察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根据各项数据分析教学成效,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基于数字可视化育人视角,中职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构建智慧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智慧化课堂的内涵

1.尊重生命特质

教育是直面人的工作,对人的生命关怀是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的本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基于对生命的尊重,课堂教学应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和谐的智慧化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焕发生命光彩,享受教育的乐趣。

智慧化课堂要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先天因素、后天环境、个体特征等,造成了每个人发展的差异性,在兴趣爱好、特长才艺、发展水平上不同的表现。教师要充分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采用人性化的教育模式。

智慧化课堂要关注生命的自主性。实现人才的自主发展是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遵循。21世纪需要具有广阔视野和全局观念的合格人才。教师要引领学生实现自主发展,自我成才,在自我超越中实现生命价值,增强自我成就感。

智慧化课堂要预见生命的可能性。由于后天环境和个体能力的差异,生命发展存在无限可能性,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预见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利用科学手段,追踪学生发展动态,预判问题,调整教学过程,促进个体生命的智慧发展,引导个体生命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2.关注成长动态

在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教师要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成长环境,实现人才成长的自觉化,为班级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赋能。生命关怀是教育的本质,能助力个体生命更好地融入未来生活。课堂是关注个体生命成长的阵地之一,每一个个体都能在此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

智慧化课堂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个体发展不是封闭孤立的,每一个生命都与社会、自然、他人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互相交流,畅所欲言,能找到情感宣泄和倾述的对象,及时排解内心的消极情感,保持心理健康。每一个生命都会在错综复杂的交往活动中实现成长,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走向职业人。

智慧化课堂要关注教师的成长。在教育的旅途中,教师和学生是成长共同体。在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引导学生适应时代,展现生命的精彩。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是艺术的缔造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心灵的指引者。因此,教师要点燃学生生命,驱动学生成长。在收获的过程中,教师会自觉衍生出教育情怀,不断总结教育经验,提高教育效果。

智慧化课堂要关注家庭和社会的成长。在新时代,教育不仅要面向学生,还要面向家庭、面向社会。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孩子的行为习惯、人生态度等都会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掌握个体生命的特性,建立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完善沟通机制,形成教育合力。要使个体生命的成长走向最真实的生活,课堂教学就要关注社会的成长,将校企合作、产学一体、工学结合等理念引进课堂,以满足生命个体的成长需要。

3.构建多元活动

智慧化课堂要融入思政元素,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调动周边一切资源,形成德育的长效机制,使个体生命得到发展。要突破以课堂为主的单一的德育模式,让德育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在生活中践行德育。例如,学校可树立德育标兵、道德模范,以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向优秀的个体学习,推进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可邀请家长来校参与德育活动,实现亲情互动;可组织公益劳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可组织爱心活动,引导学生尚善尚美;可组织志愿服务,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熏陶。

智慧化课堂要开发隐性课程,为学生提供舒适的校园环境。教室文化建设可通过张贴或悬挂名言、警句等,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宿舍文化建设可通过个性、美观的布置,为学生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感受家一样的温暖。此外,教师要利用微博、微信、班级论坛、学校网站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多边互动。例如,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發布教育动态,分享教育精彩瞬间,及时掌握学生在家在校的动态,提供教育建议,为学生创设智慧化的成长环境,使个体生命在生活体验中,实现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共同成长。

二、智慧化课堂的构建路径

1.多课程协同育人

中职语文采用专业课和文化课同步的课程模式,课程导向以就业为主,在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上都需要凸显职教特色,嵌入企业文化。这就需要教师顺应时代潮流,针对不同行业的职业特色,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建构灵活开放的中职语文课程体系,打破各课程之间的壁垒,积极实现课程融通,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要在统筹各学科的前提下,以语文学科知识为焦点,有目的地整合各类资源,链接其他课程,将教材与生活、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把教、学、做落到实处。

(1)融通学科知识。中职语文课程作为文化基础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与其他专业课程有重合之处,因此可以统筹安排跨学科学习。语文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如一次校园艺术节活动的策划,一份海报的设计,一条标语的拟定,一次国旗下讲话,都需要语文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通力合作。以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为例,教师可进行“服装+语文”的课程融通,引导学生一边品读课文内容,一边欣赏中国精美的服饰文化,并适时引入服装专业知识,探究人物服饰的用料、做工、款式等。又如,《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是介绍建筑美学的文章,对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现成的案例。在教学中,教师可将著名建筑引入课堂,通过对建筑艺术的鉴赏,引出“重复和变化互为补充”的艺术规律,让学生领略建筑艺术的美感。这样,学生既了解了中国建筑的特点,又强化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汲取文化养分。教育不能局限于科学知识本身,应该置身于宏大的文化背景中,促进文化的传承与更新。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教师除了解读作品的文学意义外,还要挖掘其丰富的文化价值,如作品所蕴含的饮食文化、历史典故、民俗风情等。教师可将语文与建筑、餐饮、服装、旅游、历史、思政等课程融合在一起,通过学科之间的有序整合,实现立体交互式教学,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这不仅能引导学生解读文学作品,还能让学生汲取文化养分,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例如,话劇《茶馆》广阔宏大的历史背景、特有的“京味”语言文化和小人物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挣扎,都可以成为教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2.多平台同步反馈

数字可视化视角下,教师可借助学习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通过预习、测评和增加评价参数,采集数据,分析诊断,精准定位教学优势,根据“教”与“学”的成效参数,进行针对性的“做”,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同时,各类公众号等文化活动平台能拓展语文学习的宽度,为语文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操作情境,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做”有机融合,营造大语文学习环境。

(1)表达互动多样化。智能化时代提供了丰富的表达媒介,教师可通过各种各样的平台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可借助各种软件媒介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信息交换的速度更加高效和便捷,师生之间的互动日益多元化和智能化。以新闻单元教学为例,教学目标是掌握新闻基本要素,学习新闻写作,如果单纯分析作品内容,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既然涉及新闻,学生就要对时事热点有一定的敏感度。为此,教师可以校园活动为契机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在校园艺术节活动中,教师可派出一组学生去艺术节活动现场进行采访,以直播形式与室内教学同步进行,使前期的新闻报道和后期的新闻写作交互呈现,让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新闻的相关知识。室外活动和室内教学同步,理论知识和真实情境联动,使学生不断开发自我潜能,实现认知拓展和实践成长同步发展。

(2)资源分享交互化。在数字可视化视角下,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需要,筛选整合优秀教学资源,分类上传到平台资源库。学生通过平台资源库能够即时查阅或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节省搜索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无论是课中学习,还是课前预习,抑或是课后复习,师生都能即时沟通与交流。教师可通过各类平台采集学生的全过程数据,并加以分析,在后续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以写作教学为例,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各类学习平台和公众号踊跃投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3.多主体合作学习

教育的魅力在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实现自我生命价值。为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要根据个体的兴趣爱好和优势,将个性化方案和团体性训练融为一体。多课程融通,多主体协作,倡导用团队的力量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在任务驱动中,习得技能,丰富情感,合作共赢,实现全员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1)进行深度体验。多主体学习倡导发挥学生所长,根据学生的主攻方向,使学生各司其职,明确分工,将课程学习项目化,在明确各主体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对某一课程阶段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通过深层次合作参与,呈现完整的研究结果。以《景泰蓝的制作》教学为例,教师可在美术专业班级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教学方案。可选择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画出景泰蓝工艺流程的思维导图,设计能力强的学生制作海报,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工艺流程的讲解,思维活跃的学生负责寻找我国优秀的民间工艺,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文章的撰写。多主体协作方式,能满足学生兴趣、知识、志向等需求,吸引学生深度体验、主动参与。

(2)开展智慧活动。任何一项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经受实践检验,一个成功的学习案例要让学生从中获益,并反馈到生活中。如在教授《小树林中的泉水》《语言的演变》后,教师可结合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材料,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语言文字现象”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可从母语中找出几个有趣的、新颖的,让人联想丰富的文字,如囧、招财进宝的繁体字等。也可以开展各种语言类游戏,如看图猜汉字、趣说汉字、汉字欣赏等。还可以创设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的情境,让学生介绍中国的语言文字。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能让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积累,进行生活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4.多评价立体交互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创新思维具有导向作用。传统教学评价往往以教师的评价为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大数据时代衍生了现代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数字可视化数据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参数。教学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集信息数据、学生、教师于一体的多维度评价。

数据评价体系的诞生为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将教师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通过数字可视化手段,教学过程中数据的采集更加细致和精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和考核得到翔实的记录和分析。由于评价内容从知识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化,学生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会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伦理道德是不能用数据记录的,需要在合作分享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以便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借鉴。

(1)评价主体要实现多元化。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评价者,是语文教学的直接参与者,任何语文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师的评价。教师具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理应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评价者。教师适时的点拨、激励、引导、启发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及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但是,要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仅凭教师的评价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以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公平公正。中职语文教学要建立由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评价方式要实现多样化。要改变把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把学生从分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放弃考试,因为这毕竟是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方法。这种方式便于学生快速、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但影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要改变这种评价方式,就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能力为核心,将学生书面考试成绩与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结合起来。比如,可采用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参与意识、實践精神、心理状态和合作探究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三、结语

智慧化课堂的构建以学生的生命特性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线索,让语文课堂教学走向更为真实的生活,让个体生命健康成长。数字可视化视角下的中职语文智慧化课堂构建要做到多课程协同育人,多平台同步反馈,多主体合作学习,多评价立体交互,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创新活力,推动学习成果分享和转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锋,吴东红.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的中职语文教学评价改革[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

[2]梁艳.网络课程资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9(30).

[3]黄丹丹.智慧课堂下中职语文情境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21).

[4]黄隽.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9(02).

[5]刘天伦.关于改进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的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4).

[6]张慧.中职语文教学服务学生专业成长的策略探究[J].职教通讯, 2016(33).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Chinese Classroo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Visualization

Gong Chanyan

(Qidong Second Vocational School, Jiangsu Province, Qidong 226200, China)

Abstract: The digital visualization era makes data collection and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ore convenient. A series of huge information data provid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for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classroom.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classroom takes students lif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students life growth as the clue, so that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can move towards a more real life and individual life can grow healthily.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Chinese classroo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visualization can take the following paths: multi curriculum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ulti platform synchronous feedback, multi subject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multi evaluation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on.

Key words: digitalvisualization;secondaryvocationallanguage; intelligentclassroom;cooperativeeducation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中职语文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31期)2016-12-16 23:31:56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53:08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51:19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65期)2016-09-22 22: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