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式学习中提升语文阅读探究能力

2023-05-30 20:39顾丽丽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3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有效策略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学习以教与学为基础,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在阅读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探究性、创造性思维能力。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从项目方案设计、项目任务驱动、项目多元评价三个方面,探讨高中语文阅读项目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阅读;有效策略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依据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要,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项目,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注重探究、表达的愿望。”可见,有效的项目式学习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形成学习共同体,让真实的语文学习发生。基于此,通过探讨项目式“设计——生成——成果”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巧设项目式学习方案,激发探究思维

项目式学习始于学习问题,终于学习产品。一个好的项目式学习得益于环环相扣的学习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优化项目式学习方案可以让学生将一个大项目转化为生活中几个实际的小问题,不断提升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基于真实问题,巧设典型情境。恰当的活动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在项目化设计方案实施前,教师需要以真实有效的问题为情境进行创设,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建构。比如,学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时,教师可以围绕“苦难与新生”这一主题,以“编辑一本红色作品集”为核心任务设置学习方案,具體如下: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血雨腥风中走来,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励精图治,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文化局拟出版一本革命人物专刊《苦难与新生》,请你以统编版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文本为素材,为刊物设计专栏,编辑作品。

围绕单元文本的文体特征,学生可进行文本归类,设计学习方案。(1)“红色人物”: 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两篇散文为素材,建立人物档案。(2)“红色图片”:以“芦柴棒”“刘和珍”等人物为背景,分析其经历,绘制相关图片。(3)“红色报道”: 借助工具书,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以及具体写法,以通讯员的身份为“包身工”“小福子”“芦柴棒”“刘和珍”等人写人物通讯。(4)“红色作品集”:进行合理分类,编排作品集目录,设计合适的腰封,撰写作品集序言。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阅读到鉴赏,从活动到实践,真正提升其思维品质和探究能力。项目式学习方案的设计需要以真实的社会现象为背景,以具体的文本体悟为任务,使“教”与“学”真正统一起来,促使理论探究走向实践应用,让真正的阅读和有效的实践落地。

其次,基于学生认知,巧设项目主题。为了让学习项目更有方向性、更集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和需要,选取真实的、具体的主题。项目式学习的主题不仅包括具体的话题,还需要追溯话题背后的实际内涵,进而整合相关知识,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教师可以该部作品为素材,从人物关系、人物形象、多元主题、艺术表达、回目诗词等角度设计学习主题。比如,以人物关系为例,笔者设计“红楼朋友圈”的项目化学习方案,搭建文本阅读与学生表达之间的桥梁,要求学生设计人物昵称、头像、朋友圈配图以及朋友圈互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围绕大主题,结合具体的章节,进一步细化学习主题。以朋友圈互动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红楼朋友圈”的“交际性”特点,要求学生关注人物的身份、出现的场合,合理设计朋友圈互动话题。比如,有的同学以“捡手帕”为主题,设计如下互动写作任务:其一,请以贾芸的口吻,发布“捡到手帕”的事件;其二,请以小红的口吻在贾芸的朋友圈进行互动。

这样设计的项目化学习方案可以使学习更有趣、更有料,让学生真实地体验阅读乐趣,进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整体提升的目标。

二、巧选项目式学习方式,建构探究任务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真正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目标驱动、价值驱动、任务驱动等展开探究式学习,进而真正激活学生的探究式思维。

首先,借助核心任务,落实自主学习方式。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单元学习任务为主导,凸显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单元学习任务为核心,设计驱动性学习任务,让阅读、写作、活动三者有机融为一体。比如,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选取了《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等文章,重在探索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及小说的艺术价值。结合单元“虚构与想象”的写作任务训练点,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文本虚构和想象的“反常情节”,审视文本内在的因果逻辑,进而完成创设小小说的项目化学习任务。具体为:(1)阅读本单元课文,以“虚构与想象”为探讨主题,从人物、情节、语言等角度欣赏作品,理解小说的艺术表达效果;(2)审视“反常情节”的艺术价值,分析人物、人性的深层内涵;(3)自主完成一篇小小说习作发送至班级公众号,同学之间互相点评。

其次,巧借问题支架,落实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了让项目化学习得到有效实施,教师还需要围绕核心任务,细化学习任务单,巧设问题支架,真正让学生习得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比如,以上述“小小说的虚构与想象”这一核心学习任务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单元四篇小说文体特点,进一步分析小说超越现实的虚构,体悟其带来的丰富意蕴。以《促织》为例,笔者设计了以下学习支架: (1)探寻“因果逻辑”。阅读《促织》,梳理出小说中有关促织的一些“反常”的细节,具体鉴赏其反常之处;同时从作者选取的意象上探寻小说虚构的合理性。(2)探寻“反常情节”。仔细阅读文本第七段,梳理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设计情绪波浪图,分析情节戏剧性反转的表达效果。

可见,问题支架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转变学习方式。在问题支架的引导下,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变关注结果转变为注重学习过程,不断地让思维进阶。

三、巧用项目式评价,有效输出产品

项目化学习是一个系统、完整的学习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以项目化学习成果为导向,不断构建自主评价、过程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的模式,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

首先,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项目式产品输出。为了落实项目化学习成果的形成,教师要设计有效的过程性评价量表,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的失误或者错误。比如,学习统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吟诵青春”为主题,要求学生编辑《青春飞扬的朗诵会诗歌集》。在朗读脚本设计这一学习任务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朗读停顿、轻重音、节奏、韵律、表情、配乐等角度设计评价表,进行综合点评。

其次,运用诊断性评价,优化项目式产品。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需要设计系统而多元的评价指标,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实现项目式产品的高效产出。其中,教师可以将项目化作品与单篇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进行比对、辨析,进而判断预期效果是否达成。比如,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为例,学生可围绕出版编辑“苦难与新生”的人物专栏为核心任务,选取文本中的一个人物思考其精神内核以及对当下的价值意义,完成读写任务。比如,有的学生提炼出以下观点:“有了坚定的信念,方有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力量;只有战胜苦难,方可迎来新生。”

总之,以项目研究为基本方法,注重项目问题生成、探究、运用、展示,可以深度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让语文学习走向探索、实践、运用的绿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汪燕宏.项目化:让课堂习作从“训练”走向“真实”[J].小学教学设计,2021(5).

作者简介:顾丽丽(1989— ),女,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有效策略阅读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