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
幼儿园与小学无论是在学习内容还是生活环境上都有着较大区别,要想使幼儿在步入小学后快速适应学习与生活,就需要幼儿园增强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视。通过将幼小衔接积极渗透到幼儿园一日保教活动当中,更加全面地渗透相关理念,辅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并掌握相关基础技能,尽可能避免幼儿进入小学后产生的无法自理、不敢进行社交等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一、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和幼儿园忽视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幼儿园忽视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仅把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这一段时间作为进入小学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没有长远地向小学靠拢,甚至提前灌输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有些幼儿园还参照小学的标准进行教育教学,教学方式单调、乏味,并且多以注入式的方式进行教学,缺少直观教具的演示、色彩丰富的图案,还缺少好玩、生动,而富有教益的游戏。这样会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小学在幼小衔接这方面并没有很重视,忽视了幼儿园与小学联系是极为密切的,幼小衔接是需要大家共同去努力的,单方面付出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很少,仅仅靠幼儿园的单向努力,只会收效甚微。事实证明只有幼儿园与小学携手共进才能更好地解决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二)幼小衔接工作过于片面性,缺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思考
幼小衔接没有从幼儿的身心发展出发,最突出的就是工作的片面性。只强调幼儿对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能力的发展。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无疑是要做好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衔接,衔接的内容要落脚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思考的问题要全面,不应仅偏向某一点。实际上,非智力因素在幼儿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如幼儿的学习兴趣及独立性、社会交往、面对挫折的反应等,对日后适应小学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才能做好幼儿迈向小学的幼小衔接工作。
(三)幼小衔接工作缺乏长期的计划性
幼小衔接工作应该从幼儿入园时就做好规划,在整个幼儿园阶段都要注重幼儿能力的发展。经过三年潜移默化的“衔接”,当幼儿进入大班时,面对即将进入的小学就不会有过多的压力,因此,在整个幼儿园阶段都要为升小学及更高层次的学习做好基础的准备工作。最后关头的恶补、强化训练显然起不了什么作用,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单靠短暂的衔接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还会造成幼儿的压力和反抗。这种做法并非实现幼小衔接无痕过渡的良策,反而会打击幼儿求知的渴望,同时忽视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心理良性发展和社会交往方面的衔接,得不偿失。幼小衔接是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
二、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意义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针对普遍存在的过度重视知识储备,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衔接意识薄弱、衔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幼小衔接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要实现平稳过渡、和谐衔接,对幼儿、家长、教师乃至教育部门来说,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素质的培养
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来说,幼儿园的教育更加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做好幼小衔接,能够将幼儿在幼儿园中培养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带入到小学中,这对于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意识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虽然在幼儿园也学习了不少文化知识,但是总体上来说是处于“玩”的阶段,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经过良好的幼小衔接,能够使大班幼儿在正式开始小学学习之前,完成自身状态从“玩”到“学”的良好转变,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幼儿的学习意识,使其顺利实现从“幼儿”向“小学生”的身份转变。
(三)有利于增强幼儿的适应能力
大班幼儿在幼小銜接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多个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会面临着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与阻力。当幼儿“迈过这一步”,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后,其适应能力必然会得到有效提升,这种适应能力能够使幼儿在未来坦然面对一切复杂的环境,对于其一生都是受用无穷的。因此笔者认为切实做好幼小衔接能够有效增强幼儿的适应能力,这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将幼小衔接有机渗透于幼儿一日保教工作的策略
(一)基于幼小衔接理念,培养幼儿独立能力
幼儿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后,没有了生活教师的帮助,一切事物都需要自主进行安排并解决。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注重在活动建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生活能力与独立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重视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并不仅仅局限于幼儿能够自己穿衣吃饭,还可以渗透小学相关内容,让幼儿提前适应并进行过渡。
那么幼儿园教师可以引导大班幼儿逐渐习惯自己准备生活用品、自己背书包来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建构竞赛游戏的形式,增强幼儿对活动的自主参与性。在这样的活动建构之下,通过将幼小衔接理念科学渗透于一日保教活动当中,潜移默化地使幼儿逐渐学会自我管理,增强自理能力与独立能力。
(二)基于幼小衔接理念,培养幼儿时间观念
相较于幼儿园来说,小学的作息时间变得更加规律,因此,幼儿园教师基于幼小衔接理念,应当能够在一日保教活动建构过程中促进幼儿时间观念的养成。教师通过指导幼儿认识钟表,建构相关活动并调整作息等形式,使幼儿园大班幼儿的作息逐渐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作息时间靠拢。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与家长积极配合,引导家长支持幼儿园工作。循序渐进地为幼儿创造过渡期,引导家长在休息日尽可能保持幼儿在园的作息习惯,逐渐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幼儿认识钟表,建构“我能够在五分钟之内做到这些”的小游戏。由教师带领幼儿共同观看钟表时间并开始计时,五分钟内由幼儿自由选择自己的活动内容,使幼儿感受时间并逐渐增强时间观念和对时间的把控能力。
(三)基于幼小衔接理念,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進入小学后教师会为幼儿建构相关任务,而对刚刚步入小学的学生来说,其自律性不强,更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任务意识,就可能出现无法完成的问题。而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将建构规则意识和任务驱动渗透到一日保教活动当中的形式逐渐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使幼儿形成主动完成任务的习惯和意识。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开始前布置简单的课堂小组任务,在增强幼儿团队意识的基础上,逐渐使幼儿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还可以将其渗透到课后任务,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完成任务的意识,并能够更好地习惯小学的课后作业。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建构相关教学规则,培养幼儿说话前先举手、在与他人交往和共同进行游戏过程中自觉遵守规矩、不在楼道内跑步并大声喧哗等良好习惯,逐渐使幼儿在一日保教活动和生活中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与习惯。这样能使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避免由于突如其来的任务和规矩而产生手忙脚乱,甚至无法适应的情况。
(四)基于幼小衔接理念,培养幼儿任务意识
由于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教师很少布置强制性的生活和学习任务,导致学生的任务意识并未形成,无法针对学习和生活任务形成较好的作息习惯。在小学阶段,几乎每天都有学习任务,因此在幼儿教育中突出任务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家庭作业作为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方法,幼儿教师要要求大班下学期的幼儿独立标记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幼儿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难度较低且具有趣味性的作业,要求幼儿在课后凭借个人努力,高质量地完成作业。教师可以在课堂时间利用检查、抽查的形式,督促和引导幼儿牢记并完成课后作业,以此来帮助幼儿形成最基本的任务意识。针对完成作业质量不好或者根本没有完成的幼儿,教师也应当采取正确、恰当的批评方式,让幼儿认识到个人的错误,且不能打击幼儿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五)基于幼小衔接理念,培养幼儿交际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是幼儿今后步入社会需要掌握的重要素养,更是他们能够适应社会融入集体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幼儿园教师应当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目标渗透于幼儿园一日保教活动当中。教师可以积极建构相关集体活动,使幼儿在展开人际交往,体会到与人交往的乐趣。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也可以积极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建构丰富且多样化的集体活动。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使幼儿在探索过程中逐渐掌握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会如何正确与他人相处。
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建构游园会活动。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猜灯谜、做元宵、包粽子等一系列趣味性的活动,使幼儿在玩耍过程中感受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喜悦。并且通过建构小组竞赛活动的形式,能够激发幼儿的良性竞争意识,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所建构的活动当中来。幼儿园教师也可以在日常活动中结合区角游戏,引导幼儿展开角色扮演。幼儿在扮演不同角色时,能够感受到不同职业与角色的魅力和重担,还能够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逐渐增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利用购物游戏,使幼儿能够学会用良好的语气和正确的交际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建构更加游戏化且多样化的一日保教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使幼儿在玩耍和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各方面能力与习惯,为其今后快速适应小学生活与学习奠定重要基础。基于幼小衔接理念,丰富幼儿园一日保教活动,使幼儿在实践与体会过程中促进综合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六)基于幼小衔接理念,培养幼儿作息制度
富有规律性且合理健康地学习与生活,对于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作息习惯十分重要。教师要引导幼儿形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并结合幼儿园的教学安排,适当调整幼儿在一日保教中的具体作息时间和行为习惯。例如,在大班下学期接近幼升小时,幼儿教师可以依据小学低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安排,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表,并督促和引导幼儿对旧习惯进行更正。具体来看,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在早上八点半之前必须到达幼儿园。其次,幼儿园也应当适当延长这部分幼儿的上课时间,由30分钟调整为35分钟,再逐渐延长到40分钟。教师也可以在两节课的课间安排15分钟的活动时间,让幼儿在这一时间进行自由活动,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基于这样的适应性生活,幼儿可以在升入小学之后,较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作息和生活节奏。
(七)基于幼小衔接理念,培养组织管理能力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干部是组织和引导教学活动的主要力量,而学生的自我管理也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为了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技能,使学生适应小学阶段生活,教师有必要利用幼儿园的班级选举活动,有效组织幼儿进行自我管理。教师可以利用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形式,选取表现突出的幼儿担任相关职务。例如,教师可以每天安排5名值日生,对班级内整体卫生进行打扫和管理,并监督其他幼儿的个人卫生。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组结合幼儿投票选取一名小组长,再由教师根据学生日常表现选择一名班长。每天早晨,教师可以将当天的学习和生活任务交给班长,并要求班长传达给小组长,再由每组的小组长组织领导组内成员开展一日生活学习。配合班长、组长工作的幼儿,教师要予以鼓励,而对于不听指挥,捣乱的幼儿,教师也要及时阻止并提出批评。对于小组长和班长的人选,教师可以采取流动制,教师要在任期结束后进行重新选举,以此来调度幼儿的积极性,形成人人争当表率的良好氛围。
(八)基于幼小衔接理念,培养幼儿情商
情商教育也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合理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幼儿形成谦虚谨慎的品质,还要监督幼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并采取一对一谈话等形式,纠正幼儿的错误思想。当幼儿之间产生矛盾时,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帮助幼儿进行沟通,达成互相谅解。教师也应当着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利用幼儿游戏、小组学习任务等方式,发展个人与他人和谐相处、通力合作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手工艺制作活动,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合作小组,要求幼儿自己在组内确立一个制作主题,并通过互相配合完成手工艺品制作,以此来锻炼幼儿的情商和协助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将幼小衔接理念科学渗透到幼儿园一日保教活动当中,有利于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些能力可以使幼儿步入小学后能够更加轻松地与他人交流并进行学习和生活,使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并在小学的生活与学习中提高个人能力和发展。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也应当追随时代发展,探索更加多样化且高效的幼小衔接工作,并将其融入幼儿园一日保教活动,为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生活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