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飞
摘 要:“阳光体育”是一种十分契合体育学科特质以及学生体育学习规律的思想与观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阳光体育”学习氛围,要实施“阳光体育”学习活动,要拓展“阳光体育”学习课程,要彰显“阳光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中学体育 “阳光体育” 教学策略
当前,在“双减”政策下,体育教学应当注重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发展与提升。“阳光体育”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指导思想。“阳光体育”就是“鼓励学生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它是一种普及性的体育教学理念。“阳光体育”对于发展学生的体育思想、陶冶学生的体育审美情操、发展学生的体育心智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阳光体育”学习氛围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阳光体育”学习氛围。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氛围十分重要。氛围不仅具有濡染性與启发性,也具有和谐性与民主性。良好的氛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外在的条件创设“阳光体育”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体育学习内容、形式等优化学习氛围。
比如,教师可以对相关的体育学练内容进行包装,让学生对体育学习更有兴趣。教师要让学生树立一种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中创”的理念,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体育热情,激发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比如,在教学“原地侧向推铅球”时,笔者创造欢乐的课堂氛围,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学练中。首先,笔者进行示范演练,将相关的技术动作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做一些上臂拉伸运动(肩部拉伸、背部拉伸、腰部拉伸、腿部拉伸等)。其次,让学生做“原地侧向推铅球”的相关不连续性的动作,进而为学生的“原地侧向推铅球”连续性动作奠定基础。当学生对这些不连续的动作发生兴趣,就自然产生了一种将动作连接起来的冲动。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融入相关的背景音乐,愉悦学生的身心,为学生的学练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外在兴趣,更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创设“阳光体育”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在体育学练的过程中变得更阳光、更自信,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到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能让学生形成一种体育学练的“高峰体验”。
二、实施“阳光体育”学习活动
“阳光体育”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实施“阳光体育”活动,能愉悦学生的身心。比如,将学生带到阳光下跑步,将学生带到阳光下打太极拳,将学生带到阳光下做韵律操等,都是“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
实施“阳光体育”活动,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的设计研发中。根据笔者的观察,很多学校实施所谓的“阳光体育”活动,往往是学校教师设计研发,具体规定“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方式、场地、时间,学生被动地接受、执行,这样的“阳光体育”活动其实并不“阳光”。笔者认为,真正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应以社团的形式展开,以社团为载体实施的“阳光体育”活动,其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便于学生选择。在这样的自主性、自能性“阳光体育”活动中,学生会调动自我的学习潜质,会以一种主人翁的精神,投入“阳光体育”活动中。比如,可以组建“阳光体育”活动社团,开设跳绳、太极拳、背越式跳高、三级蛙跳、韵律操、武术等相关课程。有了这些可选择的课程,学生就能组团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尝试,并及时跟进学生的学练,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相较于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阳光体育”活动具有一种泛在性的特点,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上学练,也可以在课外学练。
“阳光体育”课程既是一种阳光课程,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焕发生命活力的课程。“阳光体育”活动应融入、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应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应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种积极的情绪,带来一种更大的学习动力,带来一种更鲜活的活力。只有这样,“阳光体育”活动才能深入人心,才能真正地“阳光”起来。
三、拓展“阳光体育”学习课程
在“阳光体育”活动的课程开发中,教师要让学生树立一种终身体育的学习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阳光体育”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将相关学科的内容融入其中,将学生的生活内容融入其中,让体育课程成为一种跨学科课程。
跨界的“阳光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的体育认知,强化学生的体育意志,激发学生的体育情感,改善学生的体育行为。如此,“阳光体育”才能真正成为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性的、生活性的课程。相较于其他的体育活动项目,“阳光体育”活动无论是对学生的体能、体健、体技,还是对学生的体魄、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长远的意义和价值。拓展“阳光体育”学习课程,要将体育与现代互联网、多媒体结合起来。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有计划地将德、智、美、劳等相关内容融入、渗透、贯穿于“阳光体育”运动中,让“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发挥一种“强筋骨”“调情感”“增知识”“强意志”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阳光体育”学习课程既是一种“大课程”,也是一种“跨界课程”。“阳光体育”学习活动课程的融合,不仅是学科时空与学习内容的融合,还是学习方式的融合。比如,在田径课程中的“跑”这一个项目,就可以进行各种变式,让“跑”更有游戏性、趣味性、多样性(短距离的快速跑、几个人接力跑、定距离跑、定时跑、追拍跑、男女PK跑)。在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障碍,形成“障碍跑”“攻堡垒跑”“追逐跑”“间距跑”等。为了拓展、延伸“阳光体育”学习,教师还可以采用一种翻转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先行自学,然后进行正式的体育学习;可以采用一种慕课的方式,让学生跟随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采用家校共育的方式,增强“阳光体育”教学的主体性力量。教师要给学生打造“阳光体育”自主学习的平台,赋予学生“阳光体育”自主学习的契机与自主学习的权利,让学生对体育学练项目进行探索、创造与建构,从而让学生的“阳光体育”学习真正发生。拓展、延伸学生的“阳光体育”学习,就是要让“阳光”教学理念在体育课程中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总之,教师要不断地拓展、放大“阳光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彰显“阳光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让“阳光体育”课程为学生的体育锻炼、体育竞技及体育生命成长服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深入解读研究“阳光体育”教学的内涵,把握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特质,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目的及身心发展变化规律,对“阳光体育”教学活动不断地进行调整,进而促进学生体育学习力的发展和体育核心素养的生成。
参考文献:
[1]俞向阳.体育课堂: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技能——以三年级“障碍跑和游戏”的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7(81):65-67.
[2]张健,李柏明,陈建东.田径4×100m接力“前迎式”传接棒技术的分析[J].体育师友,2016,39(4):22-25.
[3]刘莹,韩国太.有效提高中学生跨栏跑技术的练习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16(12):41-42.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