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回归:老传统焕发新活力

2023-05-26 02:19祁馨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家访健全人格家校共育

【项目简介】

常州市天宁区教育局将家校共育作为改善区域教育生态的突破口,整合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力量,打造“同心”家校共育品牌——即“达成同向、形成同力、结成同行”。“指向儿童人格发展的家校共育区域推进研究”于2022年成功申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本项目以人格发展为突破口,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家校共育为落脚点,更好地优化区域教育生态;以区域推进为助推器,更好地进行教育软硬件建设。家访作为家校共育的重要途径,是本项目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摘要:家访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优良工作传统,应当守正创新,彰显时代价值。常州市天宁区教育局将家访作为加强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手段,通过凝聚共识、共绘人格发展“新蓝图”,全链管理、赋能教师家访“新动力”,整体推进、构建区域教育“新生态”,扎根实践、取得家校共育“新成效”,探索指向儿童健全人格发展的家访新路径。

关键词:家访;健全人格;家校共育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06-0028-05

2023年1月13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对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育人职责进行分工,并明确提出学校要认真落实家访制度。家访作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优良工作传统,是实现家校和谐共育的润滑剂,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是实现全员育人的强心剂。面对教育行政部门缺失对家访制度的顶层设计、学校忽视家访工作的价值意义、教师和家长错误看待家访等现实问题,常州市天宁区教育局以全域幼儿园、小学、初中为实践主体,通过构建指向儿童人格发展的家访实践,凝聚家校同向共行的教育力量,优化区域教育生态。

一、“指向儿童人格发展的家访”核心概念

家访,即家庭访问,广义的家访指在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的组织下,教师为了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向协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教育方式,而狭义的家访则专指教师登门访问。我们在肯定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利用电话、网络、信函等形式与家长沟通的基础上,倡导教师登门家访。在“面对面、心对心”的家访中,教师站立于家庭教育的真实场景中,能更好地追溯学生成长的动因,融通家校双方的情感。基于登门家访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聚焦狭义的家访内涵展开研究与实践。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1]。儿童时期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儿童人格的发展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家庭与学校作为儿童成长最重要的两个场域,对儿童人格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双方必须凝心聚力,共同促进儿童健全人格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健全人格”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定义:健全人格是指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3]。基于对国家政策的认识与理解,我们将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友爱互助作为儿童健全人格的四种主要表现。

指向儿童健全人格发展的家访,是指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聚焦儿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友爱互助这四个方面的人格发展,教师以登门访问形式开展的家校共育活动。

二、凝聚共识,共绘人格发展“新蓝图”

家访作为家校沟通的重要形式,曾经在家校共育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教育功利化现象的存在,“告状式”家访、“走过场式”家访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家访逐渐偏离了“谋求家校共育”这一本质。

价值理念是开展家访实践的根与魂。只有扎根于科学有效的价值理念,并形成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共识,家访才能取得实效。家访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为了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在家访过程中,学校要与家庭达成以下共识:

(一)营造积极的家庭情绪氛围

“孩子的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对其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其早期人格发展的基础。”[4]对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家庭。在家访中,教师要引导家长为孩子营造一种积极的家庭情绪氛围:一是父母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身教重于言传,父母自身的语言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言行;二是各家庭成员之间要形成和睦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关系的和睦程度与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呈正相关,家庭越和睦,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越好”[5];三是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尤其在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可以尝试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见表1),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二)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成长空间

通过长期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在学校表现出来的学习习惯与其在家庭中的生活习惯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学生在学校呈现出的问题,大多可以在家庭中找到根源。专制型、放纵型、忽视型家庭教育不利于儿童健全人格发展,民主型家庭教育更能培养自尊自信、独立自主、和善友爱的儿童。民主,要从给予儿童充分的自主成长空间开始。在家访中,教师可以通过关注显性的家庭环境和隐性的互动模式,引导家长给孩子创造自主成长空间。例如:孩子是否有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是否会合理安排学习与休闲的时间?参加的兴趣班是否是自己的选择?家长是否认真傾听孩子的想法并给予回应?孩子是否经常力所能及地参与家务劳动?

三、全链管理,赋能教师家访“新动力”

教师是家访的实践主体。家访要从流于形式走向内涵发展,必须完善过程管理,提升教师家访的专业能力(如图1)。

家访前期,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家访专题培训,对“为什么要访”“访什么”“怎么访”进行详细说明,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生动阐释。家访过程中,教师结合“家访清单”(见表2)对家庭进行观察与评估,与家庭成员进行深度沟通。家访结束后,教师撰写“家访报告”(见表3),记录发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区教育行政部门将教师撰写的家访报告及学校的家访工作报告进行归类总结,通过组织沙龙研讨、专题会议等方式破解家访中教师与家长的“急难愁盼”问题。

同时,家访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独角戏,其他学科的教师应该一起参与进来,这样有利于形成教育一致性。面对一些特殊儿童或特殊家庭,教师无法正常开展家访工作时,可以寻求专业帮助。在取得家长的同意后,包括心理咨询师在内的科研团队会介入进行有效指导。班主任、学科教师、科研人员以及家庭成员组成了强大的“家访共同体”,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的一致性、科学性、持久性。

四、整体推进,构建区域教育“新生态”

创新家访工作并取得实效,光靠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某几个学校的努力是难以达成的。若只满足于极小领域内或极小群体中的突击、突围与突破,那么改革仍然只能是零敲碎打,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的影响,但从更大范围、更广视野来看,不能产生总体性的效应。

我们采用区域整体推进的方式,既强调区级层面的顶层设计与总体部署,将行政支持与专业指导有机结合,为家访实践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撑和智力保障;又强调(园)校层面的机制管理与灵活行动,以核心(园)校和实验(园)校为中心,将实践成果向外辐射,形成指向儿童健全人格发展的家校共育生态圈,同时,区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与互动协同,使得实践成果最大化,从而提炼区域推进模式并推广至其他区域;还强调对家访工作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建立家访制度、构建家访模式、完善过程管理、建立保障机制、加强评估督查等方式将家访工作落到实处(如图2)。

五、扎根实践,取得家校共育“新成效”

我们在进行国内外家访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近期关于家访的政策方针,构建符合天宁教育实际、具有本土特色的家访实践模式,制定《常州市天宁区中小学(幼儿园)家访工作指南》,为优化区域家访工作提供了实践支撑。

我们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进行合作,对区域内幼儿园、小学、初中儿童人格的发展开展观察与评估。同时,我们以班主任为主体组织召开天宁区教师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班,将集中面授、网络辅导、个人自学的方式相结合,促使班主任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为家访提供心理学支撑。2021年,区域内成立了4个以家庭教育为研究主题的教师发展工作室,共同推动家访研究走向深入。

2021年,10所家长学校被评为“天宁区特色家长学校”,天宁区家长总校被评为“江苏省合格家长学校总校”。2022年10月,天宁区教育关工委采用现场访谈、问卷填写、台账查阅等方式对区内学校开展家校共育的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常州市天宁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契合度较高,前期的家访工作扎实有效,全面提升了学校的育人功能。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区域家访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宁家访经验,最终形成“指向儿童健全人格发展的”的区域教育新生态。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4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95.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2017-10-27)[2023-01-05].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2017-10-2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7.

[4]李雪莹,李杨卓.父亲情绪表达与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关系:婴幼儿气质的调节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18(4):28.

[5]侯瑞鶴,俞国良,林崇德.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4(3):392.

责任编辑:殷伟

*本文系2022年度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指向儿童人格发展的家校共育区域推进研究”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01-28

作者简介:祁馨,常州市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德育研训员,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猜你喜欢
家访健全人格家校共育
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的思考
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家访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