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3-05-24 07:22黄艳青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35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黄艳青

【摘要】核心素养培养是当下与未来教育的主流趋势,而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深度学习与常规学习相比,更注重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利用批判、质疑的态度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完成对知识的迁移和整合.文章简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并将深度学习与具体教学相结合,围绕课前、课堂、课后等多个教学环节展开实践研究,旨在推动数学学科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旨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探究完善、拓展自身的认知结构,以便在面对问题时可以灵活应用知识点.具备良好深度学习习惯的学生,学习中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爱好,主动去探索知识,并在学习理念的驱动下整合新旧知识点,结合知识联系构建更完善的知识网.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开展深度学习活动,高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深度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拓展数学思维、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具有更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开展深度学习活动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助力其高效学习.同时,小学阶段是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围绕一定学习主题开展深度学习,对学生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

学生所储备的知识是心智、精神境界提升的基础,也是个人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实践获取知识,并在迁移运用中,将新旧知识整合在一起,以丰富和拓展学习经验.以往数学课堂有着静态的特点,学生更多是在进行浅层学习,获取片面的知识点,无法灵活运用知识,遇到复杂的问题时容易迷失方向.这种“死读书”的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成长,对此,教师要重视深度学习的开展,引导学生多维度探究知识,结合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明确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深度学习主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现问题后要结合自身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具备深度学习习惯后,遇到问题时能调动经验,灵活制订解题策略,助力其自身批判思维、创造思维的发展.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只需要记住和理解所学知识,且在解决问题时多套用公式,缺乏对知识的批判性思考和创新运用.而深度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在记忆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问题展开思考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再迁移和应用知识,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能得到充分锻炼.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素养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普遍在7~12岁,家长、教师对其保护较为严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但具有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等特点,而这也决定了其思维与能力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发展,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开展深度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形成基本素养,为未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学生成长角度来看,学科素养是其成长中的必备技能,也是其适应未来社会的必需能力.

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课前准备阶段,搭建深度学习框架

课前准备是深度学习开展的必要环节,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搭建深度学习框架时,可以从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材料两个维度备课.具体来说,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搭建课堂教学基本框架,再精设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立足整体视角把握知识,充分调动其学习动机,并在了解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加以反思,迁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新旧衔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学生思维自然可以向深层突破.而在选择教学材料时,教师要保证材料的丰富性、生活性,以便具有一定的感召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元、角、分”的教学为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认识人民币单位、常见面值,还要基于运算规律掌握交易方式,进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为了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首先,在备课环节中,教师要基于深度学习理念,搭建课堂教学框架,合理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并填补其中的细节,构建丰富、高效的数学课堂.其次,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环节,准备教具、搜集资料,如准备不同面额的人民币,不同价格的常见商品等,为课堂情境导入、角色扮演等多个环节提供便利,让学生在模拟交易中对人民币形成深入了解.同时,为了完成文化渗透,教师还可结合历史发展过程,搜集与“货币”相关的视频,制作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思维导图和图片,以便学生了解货币系统的发展和变迁.最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能力,预设其课堂中的真实表现,并在课堂总结环节加以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掌握情况.

(二)课堂深度导学,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导学是教学的初始环节,其设计形式关系到能否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数学学科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元素,教师可以在导学环节中,将文化元素与知识点相融合,并以故事、图片、游戏等多元化形式呈现,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凸显课堂人文性.由此,构建兼具深度和趣味的导学环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营造深度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的教学为例,本课主要围绕测量中的通用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展开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重视导学环节的设计,并深度引导其思维.首先,教师可在课堂导学阶段,利用文学名著中的情节引出数学文化常识,如《水浒传》中记载武大郎身长不足五尺,武松则是身长八尺,并提出问题:“现在测量身高都用厘米、米等单位,如果将武大郎和武松的身高换算是成米,分别是多高呢?”引导学生先探究1尺等于多长,发现根据当前的长度换算规律,1尺约等于0.33米,则武大郎的身高约为0.33×5=1.65(米),武松的身高约为0.33×8=2.64(米).这一过程中,学生感慨武松巨人身高的同时认为武大郎也不是非常矮,不禁产生怀疑古代的“尺”与现在的“尺”一样长吗?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搜集史料展开分析,发现不同朝代对长度单位的规定是不同的,结合《水浒传》的创作年代背景,发现当时的1尺约等于现在0.28米,即武大郎的身高约为0.28×5=1.4(米),武松的身高约为0.28×8=2.24(米).最后,教师将古今长度单位换算问题导入课堂,引导学生思考制订“标准”長度单位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渗透长度单位换算规律,为新知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学生在故事的引领下,对厘米和米的相关知识产生好奇心,并通过问题启发、翻阅资料等方式沉浸在故事探究中,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三)教学深度探究,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高阶思维活动是落实深度学习的有效工具,新知探究环节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设计多元活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引导其思考问题时思维由“浅层”向“深层”转变,真正落实深度学习.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单元主题设计情境或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增强教学的整体性和效果.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时,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教辅材料等工具,让学生在思考中形成高阶地位,落实最终课堂教学目标.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的教学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情境任务,构建深度数学任务.首先,教师在新知探究环节可以提出趣味性问题:很多成语中都蕴含着数学信息,如才高八斗、千钧一发、半斤八两等,请问这些成语中的质量单位与“克”“千克”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谁能说一说“八斗”有多重?“半斤”为什么等于“八两”?借助古代常使用的质量单位,引导学生展开分析,获取问题答案的同时还能充分锻炼其分析能力.同时,具有趣味性、探究性的情境,能让学生将斤、两、均、斗等单位与克、千克联系起来,无形中渗透了转化思想.其次,教师可进一步分析“半斤八两”成语中的数学文化:秦统一六国后,李斯不知该如何制订钱币重量,向皇帝请示时秦始皇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大字,却没有给出具体标准,李斯决定将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即一斤等于十六两,半斤自然等于八两.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古人的数学智慧,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塑造其理性精神.最后,教师可设计趣味游戏“质量猜猜猜”,以“两”“斤”等质量单位表示蔬菜的质量,学生则要“两”“斤”换算为克和千克,重新计算蔬菜质量.由此,学生可以创新物品的质量表示方式.

(四)注重深度总结,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总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需要梳理课堂内容,将各环节中讲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引导学生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认知体系.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总结过程中也要有深度,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图表等辅助工具,直观呈现单元内知识间的联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单元内的知识点,还可以将新知纳入原有知识体系中,使课堂所学融为一体.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将知识化为己用,在迁移和运用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窍门”.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为例,“租船问题”是本课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数学问题,渗透解题思想,在深度探究中完善知识体系.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租船”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通过“分析—实践—总结”的流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解题思路.其次,在本课总结环节,教师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多元解题方法进行汇总,如假设法、列表法、分类讨论法等,帮助学生梳理不同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整合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针对学生解决问题中出现的错误,对相关知识进行二次讲解,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学习印象.最后,教师汇总知识重难点后,设计类似的“租船问题”,如班级共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请问应该如何租船?学生通过画图、列举、先假设再调整的方式解决问题,并结合具体问题灵活选择解题策略,得出正确的解题方案.由此,借助实际问题巩固学生课堂所学.

(五)强化习题延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高效的数学学习离不开练习,学生在练习中可以灵活掌握数学技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高阶思维.同时,深度学习主张启发学生思辨,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锻炼其思维,进一步提升数学素养.一般而言,练习分为随堂练习和课后练习,以往教学中,教师多是围绕知识点设计习题,题目虽然考察点较为广泛,但却不具备针对性,不利于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与深度学习主张相悖.对此,教师在练习中要优化习题,基于教材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丰富习题的类型和内容,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转换角度去探究问题,通过思考问题锻炼高阶思维并在解决问题中推动深度学习.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后,可以为学生布置拓展练习,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创造机会,具体内容如下:

“阳光”小学六(3)班共有56名学生,新学期开学后,教师要求每名学生都要买一本12元的书,去购买时发现书店有周年庆活动,即购买60本及以上的书籍,可以打八折.请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制订出多种购买方案并判断哪种购买方式更合适.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思考,制订多种解题方案,如方案一:班级学生单独购买书籍,一共花费56×12=672(元);方案二:集体购买书籍,买60本书满足打折条件,一共花费60×12×0.8=576(元);方案三:购买60本书籍后,将多余四本书按照原价出售,一共花费:60×12×0.8-12×4=528(元).这些方案代表了学生三种不同的解题思维,第一种方案代表了常规解题思维,所有学生都能在第一时间想到,第二种方案中的解题思维更具大局观,充分利用题目中的条件,通过“凑”实现打折,虽然多出四本书,但花费上却少于第一种方案,大部分学生也能想到这种解题方案,第三种则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将多出来的书出售,进一步降低购书的花费.

结 语

总的来说,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深度学习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加强知识理解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应致力于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深入挖掘学生潜力,以提高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梦莹.结构化教学助力学生深度学习[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2(S1):50-51.

[2]张其明.行进有序,让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更具实效性[J].大学,2022(S1):73-75.

[3]朱婷婷.小学数学逆向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J].理科爱好者,2022(6):152-154.

[4]敖甜;肖文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究[J].理科爱好者,2022(6):254-256.

[5]郭夕军.基于“核心素養”的数学“深度学习”实现路径[J].新课程导学,2022(36):52-54.

[6]郑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6):107-109.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