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就学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

2023-05-21 02:28江亲珍
文教资料 2023年4期
关键词:大学新生现状调查

江亲珍

摘 要:如何教育和引导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是高校当前密切关注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采用大学生就学适应状况调查问卷对120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新生就学适应状况并分析出现此结果的原因。结果发现,学生的生活适应程度好于学习适应程度和人际适应程度;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应届、就读不同性质高中对大学新生的就学适应没有显著差异;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关键词:大学新生 就学适应 现状调查

《现代汉语辞海》认为“适应”是随着条件的变化不断地做相应的改变以求一致。[1]由此可知,适应是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就学”是“就学适应”一词的核心,“就学”是指开始新阶段的学习生活。

目前关于大学生就学适应的研究众多,主要是从研究内容上进行梳理,研究者围绕适应状况、影响因素和原因分析三个方面展开。适应状况关注学生对大学当前学习、生活、人际等方面的适应程度,并分析学生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在就学适应状况方面,研究者黄兆信和李远煦发现大学新生存在适应性障碍问题,在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主动性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在生活方面表现为生活规律紊乱、不习惯生活环境;在心理方面表现为心理压力大、心理承受力弱等。[2]影响因素是研究中涉及最多的内容,研究者主要从心理机制的角度分析个体、家庭、学校对大学生就学适应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个人期望是影响大学生就学适应的重要因素,在研究中均有体现。学生期望主要分为期望参加有教育目的的大学活动以及对支持性校园环境的期望两类,可以抑制或促进学生从中学到高等教育的成功过渡。[3]对于家庭因素而言,父母教养风格是大学生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比如父母对子女过度控制和干预的“直升机式教养”会导致学生产生较高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以及较低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导致较差的大学适应。[4]同时有研究发现,父母期望同样也影响大学生的学校适应。在学校因素方面,大学的各方面都会影响学生的适应,有研究发现STEM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高等教育课程具有严格的分类,模块彼此隔离,安排的顺序和速度也使学生难以体验到课程的意义,阻碍了学生对学科身份的构建,不利于学生在大学第一年的过渡。[5]有学者对成因做了多角度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点:基础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和高等教育提倡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社会环境改变减少了对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家庭教育缺失造成负性影响,适应性教育存在不足。[6]

综上所述,以往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开阔的思路,不过其中仍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本研究将重点放在探究大学新生就学适应状况,尝试为促进大学新生就学适应提供合理思路。研究假设如下:① 学生的生活适应程度是否好于学习适应程度和人际适应程度?② 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应届、就读不同性质高中是否对大学新生的就学适应有显著差异?③ 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是否相互影响?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S市某大学120名刚入学的新生作为调查对象,在抽样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有46人,包括男生20人,女生26人;汉族40人,少数民族6人;本市30人,外省16人。非独生子女的有74人,其中男生有20人,女生有54人;汉族有65人,少数民族有9人;本市有32人,外省有42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为“大学生就学适应状况调查问卷”,问卷分为4个部分,共有40道题。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体基本特征、高考特征和所在高中特征,共有10道题。第二部分是学习适应量表,分为课程教学、学习方法和评价三个维度,并进一步细分为课程选择、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标准、评价方式6个指标,共有14道题。第三部分是人际适应量表,分为师生交往和同伴交往两个维度,共8道题。第四部分是生活适应量表,分为生活事务和生活安排两个维度,共有8道题。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方式计分,每个题目“完全符合”记“4”分,“比较符合”记“3”分,“一般”记“2”分,“比较不符合”记“1”分,“完全不符合”记“0”分。

取样适切性度量KMO值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代表问卷的效度,用于考察所调查结果反映调查内容的程度。经过检验可知,本问卷总量表的KMO值为0.899,分量表的KMO值也均在0.8以上,巴特利特球形检验p<0.001,表明变量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克隆巴赫系数是最常用的李克特量表的信度估计,用于测量量表的一致性或稳定性。本研究对总量表和分量表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其中,总量表的a系数为0.954,说明问卷各题项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学习适应量表的a系數为0.905,信度非常好。人际适应量表的a系数为0.884,信度良好。生活适应量表的a系数为0.864,信度良好。

重测信度,三周后随机抽取有效样本中的40名大学新生重新施测,重测信度为0.968,该问卷有非常好的信度。

(三)统计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检验问卷结构效度,采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重测信度检验信度,采用描述统计描述大学新生就学适应状况的现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检验。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新生就学适应水平的描述分析

1. 就学适应整体水平分析

为了解大学新生就学适应整体水平状况,通过观察均值得分来判断变量的表现水平。从总体上看,所调查对象的就学适应整体水平一般,平均分值为3.46。在就学适应的三个维度中,学习适应得分最低,平均值为3.39;生活适应得分最高,平均值为3.52,表明大学生的生活适应水平比其他方面适应水平更为理想,对新生来说,生活适应比学习适应更好,他们能更快地融入校园生活,人际适应得分相对比学习适应高一些,平均值为3.50,凸显提高学生学习适应的重要性。

2. 学习适应水平分析

为了解学习适应的适应水平状况,本研究分别从课程教学、学习方法以及评价三个维度来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学生对课程教学(3.39分)水平和学习方法(3.31分)的适应程度十分接近,处于一般水平,评价(3.50分)的适应水平比课程教学和学习方法适应水平高一些。

3. 人际适应水平分析

为了解人际适应的适应水平状况,本研究分别从师生交往和同伴交往两个维度来分析,分析发现:学生对师生交往(3.30分)和同伴交往(3.62分)的适应程度处于一般水平,说明大学新生未能在大学中及时发展出良好的人际关系。

4. 生活适应水平分析

为了解生活适应的适应水平状况,本研究分别从生活事务和生活安排两个维度来分析,分析可知:学生对生活事务(3.53分)和生活安排(3.52分)的适应程度很接近,适应水平一般,这表明大学新生对大学的生活还有很多不能适应的地方。

(二)大学新生就学适应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1. 是否为独生子女在就学适应方面的差异检验

以独生子女为分组变量,以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为检验变量做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就学适应状况上的差异,结果见表1。

如表1所示,是或不是独生子女的学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均值比较可知,是独生子女的学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程度上均好于不是独生子女的学生。

2. 是否应届的大学生在就学适应方面的差异检验

以考生类型为分组变量,以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为检验变量做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不同考生类型的大学生在就学适应状况上的差异,结果见表2。

如表2所示,不同考生类型的学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均值比较可知,应届的学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程度上均好于复读的学生。

3. 就读不同性质高中的大学生在就学适应方面的差异检验

以高中学校性质为自变量,以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为因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不同高中学校性质的大学生在就学适应状况上的差异,结果见表3。

如表3所示,不同高中学校性质的学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学生的就学适应处于相同水平。通过均值比较可知,普通中学的学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方面均好于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级示范高中、市级示范高中的学生。而在生活适应方面,市级示范高中的学生好于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级示范高中和普通中学的学生。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学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等方面的均值均低于省级示范高中、市级示范高中和普通中学的学生。

(三)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的相关分析

为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适应和人际适应及生活适应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这三个维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所示。

如表4所示,基于双变量分析的结果,学生的学习适应与人际适应及生活适应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学生的人际适应与生活适应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这说明大学新生的就学适应各个维度之间相互影响。

三、讨论

(一)学生的生活适应程度与学习适应和人际适应程度的比较

本研究通过对生活适应水平、学习适应水平和人际适应水平的均值比较发现,生活适应水平的均值高于学习适应水平和人际适应水平的均值。学生对生活的事务和安排充满了信心和热情。另外,新生对学习和人际适应程度较弱。在学习方面,大学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都与中学有了很大不同,大学教师讲授时比较抽象和概括,教师上课时数明显减少,学生自学时间大大增加,学生更多要靠自学,这对大学新生来说较难适应。在人际方面,周围的同学还很陌生,新的人际关系还没有建立,人际交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二)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应届、就读不同性质高中与大学新生就学适应的关系

通过对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应届、就读不同性质高中进行的差异分析,就整体而言,学生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应届、就读不同性质高中对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及生活适应的影响不大,但通过均值的比较可以发现,在适应程度上会存在个别差异。如个别独生子女学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程度上均好于非独生子女学生。通过对数据结果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影响大学新生就学适应的因素很多,更多的影响来自学生自身对大学生角色的认知以及自身学习的动机。

(三)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的关系

通过对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的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学习适应会对生活适应造成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并适应这个时代,除了增长知识,还可以更好地改变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水平。人际适应同样会对生活适应造成影响,这是由于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从而获得生活的充实感。另外,学习适应和人际适应也存在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良好的交际圈会使人保持更加好的心态,好的心态会影响学习的心态,而良好的学习成绩,也会让人在交往的过程更加从容地应对人际的问题。

四、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实证分析,根据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① 学生的生活适应程度好于学习適应和人际适应程度;② 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应届、就读不同性质高中对大学新生的就学适应没有显著差异;③ 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辞海》编委会.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1061.

[2] 黄兆信,李远煦.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0(5):83-85.

[3] Cole, James S. Concluding Comments about Student Transition to Higher Education[J].Higher Education, 2017(3):539-551.

[4] Darlow V., Norvilitis J. M., Schuetze 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licopter Parenting and Adjustment to College [J]. 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 2017(8):2291-2298.

[5] Ulriksen L., Holmegaard H. T., Madsen L. M. Making Sense of Curriculum:the Transition into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ogrammes [J]. Higher Education, 2017(3):423-440.

[6] 马俊.对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现象的再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A3):230-232.

猜你喜欢
大学新生现状调查
农村籍大学新生适应期正能量教育探索
大学新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及应用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小学教师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现状调查及改进对策研究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新密市冬季晨练人群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临湘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考
高职院校助困体系构建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