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籍大学新生适应期正能量教育探索

2016-12-21 19:10袁丽芳张静石黄萍程紫薇
亚太教育 2016年35期
关键词:大学新生正能量

袁丽芳+张静+石黄萍+程紫薇

摘 要:农村籍大学新生容易在转型时期产生学习、人际交往和就业观念偏差等适应问题及由此带来的负能量,引导农村籍大学新生进行合理的归因,结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教育途径,挖掘农村籍大学新生学习、人际交往及创业正能量潜能,以期为农村籍大学新生顺利完成转型,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村籍;大学新生;适应问题;正能量

新生适应期既是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新起点,又是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折点。农村籍大学新生由于成长环境、传统观念、交往方式等容易出现多种适应问题,这些适应问题长期积累而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极易产生负情绪和负行动,需要在适应期探索正能量教育途径,目前高校关于正能量教育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新时期高校进行正能量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运用传媒传播正能量,对农村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研究也较多,而将农村籍大学新生作为正能量研究对象的较少,本文将两者结合起来,阐述农村籍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及可能引发的负能量,并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进行正能量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村籍大学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

一、正能量的含义

“正能量”在中国传播始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期间,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对正能量的本质诠释为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1]“正能量”一词之所以能够发源于心理学领域,提倡于高层领导人,跟进于媒体精英,领会铭记于广大群体,成为一个充满意义的符号,主要是因为它与中国传统的“清正”、“善良”、“积极”、“向上”等价值观联系起来,简单明了地传递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期待。大学生群体数量庞大,也正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刚步入大学的转型时期,价值观形成尚不稳定,需要在在入学之初对他们进行正能量教育和引导,而农村籍大学生比例明显增加,相对于城镇大学新生,农村籍大学新生在转型时期容易产生更多的新生适应问题,如果引导不利,很容易出现正能量衰退的情形。

二、农村籍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及负能量产生

农村籍大学生由于出生于农村,大部分同学在步入高校以前都成长于农村环境,加之高校一般分布于大中城市,面对生活环境、教学方式、人际交往等的改变,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适应。适应不当又未获得良好的引导将引发负能量的积累和爆发。

(一)学习适应问题及负能量产生

农村籍大学新生在高中阶段树立的目标往往是高考突围,通过高考摆脱父辈们的生长环境和收入方式,他们通常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是家庭甚至乡邻夸赞的对象,他们甚至承担着家族的希望,长期优异成绩“光环”下累积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得以扎根,进入大学后,同学都是经过高考筛选出来的,不再有成绩的优势,在面对教学方式的突然改变,旧式的学习方法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学习方式调整不佳,容易导致努力了却依然没有获得学习成效,影响自信甚至引发厌学和逃学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行动,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农村大学生,经常需要兼职减轻生活压力,于是降低了对学习的投入,相较于城镇家庭同学,“朴素”的穿着,不加装饰的外表容易引发内心的自卑,与之前建立起来的荣誉感和自尊心相冲突,他们也不愿意与教师有过多的学习交流,部分农村籍新生价值观也慢慢发生改变,希望通过更多的经济收入来提升衣着和外在面貌,以获取同学和老师的认可,提升自信,成绩不再是追逐的目标,少数为了快速获得经济收入甚至触犯道德和法律底线。

(二)人际交往问题及负能量产生

与城镇家庭同学相比,简朴的穿着、对新奇事物“常识”的缺乏,使得他们喜欢和同样是来自农村的同学在一起,逃避更多的人际交往,自卑和敏感使他们选择在相对安全的生活和交往圈内,人际关系单一。为了使大学新生更快地融入集体,在开学之初,往往会开展迎新晚会、团日活动、各类竞赛等文体活动,城镇大学生往往由于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教养方式更为民主和家庭条件相对优渥,或多或少接受过文艺爱好的培养,在校级及院级文艺活动中可以一展风采,而农村籍大学新生,由于入学之前的大部分经历用于备战高考,也没有很好的条件进行除学习外的其他文艺爱好的培养,缺乏上台经验也使得部分农村家庭同学就算有才艺也“羞于”表现,入学的激情和热情遭受打击,失落和自卑使得他们对大学产生迷茫甚至消极看待未来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孤僻,而处于网络大时代的背景之下,又容易转而投入虚拟的网络世界,甚至产生“网瘾”,影响身心健康。这些负面情绪如果长期没有得到缓减,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甚至积累成负能量甚至是负行动。

(三)就业观念偏差及负能量产生

父辈们对于农村大学生子女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愿望的达成往往是寄希望于知识改变命运,受限于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他们除了敦促子女勤奋上进,其他方面的帮助很少,有些甚至是误导性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曾经是父辈们的信条,很多农村大学生在高中时代分文理科时就受到父辈们“文科无用论”的影响而被动选择理科,高考填志愿和选专业时也是基于对当前热门就业行业的判断,而很少去考量自身的兴趣和能力优势,这使得农村籍大学新生对所学专业了解不够,而家庭经济压力使得他们在入学之初就下定了考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等“稳定”工作的决心,以减少进入其他行业带来的经济风险,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体面”工作可以给家族带来“面子”,而没有从自身情况出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卢咏梅等基于农村大学生的就业调查研究发现他们的就业状况显得更为窘迫,[2]这势必导致就业时追逐“稳定”工作失利带来的失落情绪和心理压力。加之部分同学之间“拼爹”风气的盛行,使得一些农村家庭的大学生产生妒忌、愤恨的情绪,甚至抱怨社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甚至是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源头。

三、探索农村籍大学新生正能量教育途径

(一)引导农村籍大学新生进行合理的归因,建立正确的学习和交往模式

归因通俗来讲是对当前的结果寻求原因,比较著名的归因理论是伯纳德·维纳(Bema Weiner,1974)提出的成败归因理论,张春兴在教育心理学一书对该理论也作了详细阐述,[3]维纳将行为结果的成败归因为六因素:能力、努力、难易程度、运气、身心状况和其他因素,这六因素被归为三个维度,包括因素来源(分为内在与外在)、稳定性(分为稳定和不稳定)、可控性(分为可控和不可控),其中能力、努力和身心状况属于内在维度,其他三因素属于外在维度;能力、工作难度属于稳定维度,其余四因素属于不稳定维度;努力属于可控维度,其余五因素属于不可控维度,然而在这几个维度下影响结果成败的因素远不止这六个。

农村籍大学新生因为经济压力、成长环境、传统家庭教育理念带来的学习问题主要有学习方式调整不佳,兼职和学业侧重不清,自卑引发的师生学习交流不足等,带来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有交往圈狭窄、人际关系单一和因此带来的自卑、孤僻等多种心理问题。此时,辅导员应更多关注农村籍同学的学习和交往适应问题,主动出击,通过下寝室、面对面交流及与室友和班干部交谈等充分掌握其出现问题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引导进行合理的归因。针对努力了却依然收获不到成效的同学,应引导其归因为努力以外的其他内在可控因素,如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不佳,以及一些外部因素如缺乏与任课教师的交流,与同学的沟通等,对于自卑同学应引导其正确看待一些内部的不可控因素,如家庭条件和成长环境,并激励他们通过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来创造未来,对于兼职和学业侧重不清的同学则引导在大学阶段作为学生主体的他们进行内在因素归因,以提升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为主要任务,适当地进行兼职,锻炼实践能力,而对于少数兼职只是为了快速积累博取自信和“面子”等攀比资金,甚至为其走上道德和法律边缘的同学,更要及时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华贵的服装、奢侈的化妆品以及名牌包包等外在装饰的不稳定性,不能成为未来发展的可靠的长效投资,随着时间的消逝,外在的装饰终会磨损丢弃,而内在的能力和知识的储备却是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农村籍大学新生出现的人际交往问题则主要引导其归因为缺乏主动、努力不够等内部可控因素,由此产生的内疚情绪会刺激他们进行自省,从而增强交流欲望和动机,而避免进行不可控因素归因,如将交往障碍归因于性格不合、家庭条件悬殊等。通过合理归因激发学习和交往动力,建立正确的学习和交往模式。

(二)结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挖掘农村籍大学新生学习、交往及创业正能量潜能

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列入教学计划的,后者是教学计划以外的非正式课程,在高校两种课程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4]相比于显性课程的直接和明确,隐形课程则显得更加隐蔽和灵活。隐形课程涵盖面广,包括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和制度形态。[5]农村籍大学新生转型适应期容易出现多种心理问题,除了显性课程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大学生难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帮助,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刻板和枯燥,大学新生往往难以借此缓解心理问题,因此,在大学新生入学之初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是必要的,建立大学新生的心理档案,高校辅导员要及时关注和筛选农村籍大学新生的心理档案,通过心理咨询,朋辈疏导等隐性课程方式缓解心理压力。针对农村籍新生的交往障碍和学习问题,隐性课程的渗透尤为重要,首先教师本身要建立公正、民主的工作和处事风格,公平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使得农村籍新生能放下疑虑和芥蒂,愿意主动和教师沟通,其次,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指导他们进行小品排练,发掘文笔和书法较好的同学踊跃参加征文和书法比赛,开办吉他学唱班,课外学习小组,一对一帮扶小组等鼓励农村籍新生在各类活动中踊跃展现自我,培养兴趣,增强学习能力,提升自信,积极融入班集体,通过文体活动和竞赛活动激发自身的正能量潜能。针对农村籍大学新生目标不明确问题,高校辅导员要关注他们的档案,掌握他们的成绩偏重和兴趣专长,通过班会和入学教育等隐性课程了解他们的困惑,利用网络平台开设讨论组、专栏等形式适时加以引导,针对农村籍新生对未来就业方向难以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偏好“铁饭碗”等问题,高校也需要在入学之初开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帮助农村籍大学新生进行自我分析,摒弃传统观念,作出符合自身能力和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时代特点,挖掘农村籍大学新生的创新和实践潜能,开设淘宝、微商、网站设计等培训课程,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训大赛,完善大学生创业园,为他们提供创新和实践场所。通过显性课程的直接影响和隐性课程的渗透影响,引导农村籍大学新生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激励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主流价值观形成,将正能量转化为行动。

参考文献:

[1]Wiseman R.Rip it up:The radically new approach to changing your life[M].London: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2000.

[2]卢咏梅.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17):4-5.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张苏萍.浅析高校校园文化中的隐性课程建设[J].南方论刊,2009,(3):79-80.

[5]冉春芳.国内高校隐性课程研究综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129):122-126.

(作者单位:袁丽芳、石黄萍、程紫薇/上饶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张静/上饶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新生正能量
如何提高大学新生学习微积分的积极性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