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对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实作用

2023-05-21 00:58郭燕
文教资料 2023年4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价值观

郭燕

摘 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志愿服务的集体性、利他性与价值共识能进一步推动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对青年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现实作用,教育主体需要激发青年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参与性和能动性,从生活性、体验性志愿服务活动着手,并提供相应的体系化保障机制和合作行动系统。

关键词:志愿服务 青年学生 价值观 现实作用

“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1]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面向社会推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如今,中国注册志愿者已经超过2亿人。这样一个基于志愿服务精神凝聚在一起的庞大群体,它所迸发的力量以及产生的非营利、亲社会行为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志愿服务活动产生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及志愿服务精神助推的志愿服务活动,二者双向互动,共同构成价值观培育中的现实载体。青年学生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践行价值观理念,同时以实际行动塑造价值观,可促进自身的价值观教育。

一、志愿服务对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实作用体现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方式,其现实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青年个体的认知与情感、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群体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上。志愿服务精神所弘扬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在文化传承上同根同源,在价值追求上同心同向,在发展态势上知行互助、相辅相成、互相促进。[2]

(一)志愿服务对青年学生个体认知与情感的影响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形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诸如社区服务、社会管理、垃圾分类、基层普法、扶贫支教、妇女权益、乡风民俗等主体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青年学生发挥主体意识,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再只停留于文字层面,而是逐渐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上升到认知共振,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和目标。

志愿服务对于青年学生个体认知与情感的影响体现在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自我同一性的获得、社会合作与社会融合上,具象化为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公益精神和集体意识。自我同一性的获得在时间上集中于青春期与青春期后段,建立在体验、探索之后所做出的对特定目标、价值、信念的积极自我投入。积极自我投入无法脱离社会单独存在,所表现出的是更高的自我发展潜力和更强的外界适应性,有利于推动社会合作与社会融合,强化社会认同和社会化教育。在认知活动中,个体知识的获得和个体情感的体验呈现双向运动关系,二者的良性互动促进自我同一性的获得。志愿服务在此阶段既是青年学生体验与探索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青年学生获得良好一致情感体验的重要方式之一。

生存价值观和幸福价值观的冲突在青年时期表现得较为突出,对自我同一性的迫切追求让青年主动或被动地做出选择是否加入社会合作和社会融合。志愿服务在此阶段助推青年学生及时并准确地做出个体主动加入社会合作与社会融合的选择,提高主体参与度,认可社会责任与参与社会治理的价值,萌发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行动。

在此过程中,作为志愿服务活动主体的青年学生可以不断验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不断总结升华实践经验与体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具体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有机融合。

(二)志愿服务对青年学生个体行为践行的影响

志愿服务对于青年个体行为践行的影响是个体认知推动的结果。个体的核心信念塑造并产生行为,行为以认知想法为归因。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推动个体将有关社会责任的认知转化为社会负责行为,注重践行,行为完成后个体获得的内心满足与良好的情感体验反过来又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角色感,并在以后持续主动选择积极的个体行为。最终,通过学习并参与志愿服务这一方式,青年学生具有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的认知、情感、行为都得到正强化。这种正强化是一种良性循环,认知、情感、行为的相互促进,有利于巩固认知、稳定情感、推动行为,教育中所一直强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也正是基于这一心理学原理。

志愿服务所蕴含的奉献、互助、友爱会带来价值感和幸福感并助推社会进步。青年学生从志愿服务中收获的幸福感会强化青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推动青年主动回应社会需求,促进主流价值观从认知层面落实到行为层面。这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一种认知行为干预模式,通过宣传学习志愿服务知识、弘扬精神和引发良好情感体验,强化对志愿服务和社会责任的认可,最终强化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个体行为并形成集体行为。

志愿服务活动的践行帮助个体在助己与助人、利己与利他、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上实现了有机统一,从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主动自然地选择实施并支持认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

(三)志愿服务对青年群体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青年群体的认知、行為在历史上都曾被作为文化现象所解读,同辈群体间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构成青年文化现象。近年来,对青年群体文化的研究和关注逐渐增多,青年既是青年文化的创造者,也是青年文化的实践者,青年文化具有并归性和扩散性,青年文化尚未定型,始终处于生长状态,因此也具有可塑性和再造性。

志愿服务所传达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有着深刻的文化底蕴,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其中体现的道德修养、社会互助、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既汲取了传统文化养分,又结合了时代要求。优秀青年志愿者典型、志愿服务精神宣传塑造了青年的行为文化,即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志愿服务的价值、社会对于志愿服务的认可、大环境下所形成的时代精神,塑造了青年的认知文化,即青年全体所认同的价值系统、所接纳的社会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价值观。

二、发挥志愿服务对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实作用对策

青年群体价值观的内容、特点及科学性是保证主流价值观生命力的重要保证。部分青年学生的生活虚拟化导致价值观教育的体验缺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情感共鸣[3],亟须以志愿服务为实践载体,改善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短板。

从志愿服务这一现实载体出发,培育价值观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青年个体的主体性、参与性和能动性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志愿服务具有群众性和垂范性,有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大多数人对于一种意识形态(意义系统)的把握会根据自己的社会阅历、知识积淀以及具体的生活需求将之转化为某种可以操作或者触摸的形象化指标[4],志愿服务就是这样一个现实载体。

为充分发挥志愿服务这一现实载体的作用,首先需要激发青年个体的主体性、参与性和能动性。

青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切身感受到的并非外界强加给予的,更容易被个体所认可,由参与性、自主性、主动性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情感能量和认同度也更稳固、更持久,并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得到不断的正面强化,有利于推动青年积极建构自身的意识形态体系。非自愿的、强制性的、功利性的志愿服务则会适得其反,往往会引发青年的批判与抵触,甚至产生反社会行为。

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需从组织管理和枢纽建设方面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动性。在队伍建设上,聚焦党员、团员骨干志愿者,结合专业特点和优势,实施专业化、项目化的志愿服务要求,加强协调管理,引导学生党员、团员利用专业优势,发挥主动性服务社会、服务他人,提升志愿服务质量,体现骨干志愿者的先进性,积极传承和引导更多同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从生活性、体验性志愿服务活动着手

志愿服务所具备的生活性、体验性和参与性容易被青年所接纳。与此同时,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已经从政治领域逐渐转向生活领域,青年认知与行为的形成离不开生活领域。正因如此,志愿服务这一形式已然成为主流价值观和其他社会思潮争夺青年的重要手段。西方一些非政府组织也在不断尝试从各类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着手,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渗透,试图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逐渐形成意识形态的偏移,这种偏移具有隐秘性,不易被察觉,但影响却不容忽视。

志愿服务活动要想在中国得到健康发展就必须适合中国的国情,与中国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相融合。[5]志愿服务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价值观,其主体即青年学生的特征是包容、开放,追求个性化,关注生活化。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需要改变话语和活动方式,从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出发,贴近青年的生活实际。

高校需要促进服务活动项目化,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做到“学院有项目、项目有发展、发展能持久”。志愿服务要在助老助残、成长扶幼、医护帮扶、校园服务等多领域实现全覆盖,同时结合专业优势,比如法学专业学生可开展乡村普法,师范专业的可开展乡村支教,管理专业的可开展乡村治理等。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都可与学生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产生关联,以隐性和显性教育手段促进志愿服务精神入脑入心,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

(三)提供相应的体系化保障机制和合作行动系统

志愿服务的发展不能依靠规模大、人数多的粗放型增长,而是要建构开放合作的行动系统,提高创新服务和科技含量,并成为吸引青年群体的文化因素[6];要站在价值观安全的高度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健全供需对接、配置机制,实现服务需求和供给的无缝对接,健全并完善志愿服务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实现青年志愿服务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现实载体作用需要引导正确的志愿动机以及由此产生的正确行为模式,实现志愿服务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学校、社会应该提供相应的保障机制,包括人员的培养,建立党员或者骨干志愿者库,充足的经费,完备的组织如党团组织、社会团体、社区街道、青年志愿者协会等,设立恰当的激励机制,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安排科学化。

组织保障要“定方向”,提前谋划志愿服务活动的安排,形成专业的志愿服务管理队伍。项目分类要“做规划”,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按照“管理项目化、运作团队化、考核学分化”工作模式,实现分层分类整合设计。校地共建要“享资源”,构建枢纽型的校园志愿服务平台,实现志愿服务校地共建,搭建志愿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将校园与社会有机融合。校园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前站,要建立党委统筹、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学校主导的常态化结对机制,为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志愿服务提供咨询指导、经费保障、活动阵地等多方面的便利条件,促进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营造青年学生主动有序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三、结语

志愿服务的集体性、利他性、价值共识可作为载体推动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诉求体现在青年志愿服务上更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具象化。志愿服务遵循集体的价值期许,按照集体行为范式执行,并崇尚利他精神以及由此产生的利他行为,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区别于权威主义和个人主义。可以说,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直接引领着志愿服务。

青年志愿服务作为培育价值观的现实载体既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也是推动国家价值发展、社会公德、公序良俗的路径之一。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志愿服务精神发扬传承的内驱力和精神引领。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以志愿服务精神为引导不断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最终形成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 坚定改革信心注重精准施策 提高改革效应放大制度优势[N].人民日报,2016-05-20.

[2] 郭孝锋,张蓓蓓.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學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2):18-20.

[3] 王英地.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21.

[4] [英]约翰·B. 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45.

[5] 龚万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志愿服务[J].理论月刊,2009(12):148-150.

[6] 蒲清平,赵楠,王婕.志愿服务对志愿者政治认同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大数据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2):129-137.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2020SJB0130),2022年南京审计大学高教研究课题(共青团专项)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路径研究” (2022JG065)。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长征精神对于构建当代青年学生精神家园的启示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论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