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价值及路径研究

2023-05-21 23:03周丽媛尹德志陈正芬
文教资料 2023年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周丽媛 尹德志 陈正芬

摘 要: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所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百年党史融入高校第二課堂,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培养大学生的爱党爱国之情。在坚持正确的党史教育原则基础上,应进一步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党史教育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培养第二课堂教师队伍、加强顶层设计是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党史教育的有效路径,对培养党和国家所需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关键词:百年党史 高校第二课堂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是宝贵的革命历史资源、学习资源,也是最为生动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1]党史教育要注重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坚持与时俱进、提高实效,把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传承下去。

一、百年党史融入高校第二课堂是增强党史教育成效的必然要求

开展党史教育,高校是重要阵地。这不仅因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还因为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2]因此,高校是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着力点。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要深入系统地开展党史教育,创新党史学习新模式。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为促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完善学生服务体系而开展的各项实践活动,包括思想政治引领、素质拓展提升、社会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公益和自我管理服务等。[3]目前高校第二课堂发展迅速,为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4]第二课堂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国内的形势复杂多变,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单纯依靠第一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也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党史教育的新途径、新渠道。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实现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抓手,以第二课堂为基础,结合历史教学,使历史故事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让历史教学具有更强的说服性和吸引力。第二课堂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党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增强党史教育成效。

二、百年党史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价值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5]将百年党史融入高校第二课堂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保证。党史教育有助于促进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大学生的爱党爱国之情。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新时代好青年

高校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知识与实践相融合的重要阵地。高校第二课堂包含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具有多样性、娱乐性、实践性等特点,可以通过有趣的活动、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为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良好机会,既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又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培养。以第二课堂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历史教育活动为载体,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体会红色精神,通过实践获得知识,体验不一样的学习党史的过程。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教学,可以从红色圣地、英雄事迹中感受到红色精神和革命力量。把“百年党史”中蕴含的伟大精神和革命力量转化为育人实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二)有利于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直接关系到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性质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6]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立德树人的优质资源,将党史教育贯穿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有助于丰富立德树人的内容,创新立德树人的载体和形式。

高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用好第二课堂这个渠道,将党史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通过对党史知识的系统梳理,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掌握要领,把百年党史中的精神力量根植到学生的理想信念中,筑牢立德树人的根基,唤起青年大学生的历史自觉,让青年大学生在感悟和认同红色基因的基础上,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红色革命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党爱国之情

第二课堂具有针对性、主动性、灵活性等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引导他们向着正能量方向发展。《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中提出了第二课堂的指导思想,即“围绕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课堂由党团组织和各有关单位与老师组织实施,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保持一致,并与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必须有合适的指导,第二节课堂就是其中之一。第二课堂能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化,这是中国大学生培养爱国情怀、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阵地。高校第二课堂开展百年党史教育,引导大学生端正对待党史的态度,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有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党的事业的认同度和历史方向感,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抵御错误思想和不良现象,培养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自觉投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三、百年党史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路径

(一)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第二課堂实践活动,学生对主流历史观产生了深层次的认同,增强了大学生的使命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有利于新时代好青年的培养。

1. 整合校园教育资源,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环境

文化育人润物无声,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校园内场馆的布置、设计,在教学楼设置不同主题展板,打造校园文化,突出环境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例如,以党史为主题,借用校报、墙报、校刊、校园公众号等进行党史宣传;在校园中布置小场景,解读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和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开展党史教育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学习教育报告会等活动,使之形象化、常态化,营造浓厚的学习党史氛围,陶冶大学生的崇高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定的政治信仰。

2. 充分利用革命教育基地开展党史教育活动

革命根据地和红色场馆是我们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通过参观党史学习基地,大学生们了解了党的光辉历史,感受到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此外,教育基地还配有先进的教学仪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的优势,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参观史料馆、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园等,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进一步增强党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们体会到国家发展的巨大成果,激发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3. 以网络媒体为载体,加强党史宣传教育

在大数据时代,青年大学生接触使用网络频率较高,与传统的信息获取方法相比,他们更愿意通过新媒介获得信息。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网络在党史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好网站,强化网上管理,使其更好地实现共享;要坚持党史资源共享,构建“互联网+党史”学习模式;利用网络展示等教育手段,把党史和网络相结合,促进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校可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想法,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引导社会热点事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让党史教育入脑、入心,拓宽网络历史教育的新阵地,加强互联网舆论宣传中的发言权。

(二)精心打造第二课堂党史教育专业队伍,推进党史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7]将党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第二课堂,充分发挥高校立德树人作用,关键也在教师。

1. 不断完善第二课堂教师聘用、培养、考核制度

高校应重视并加强第二课堂教师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相应制度。由于生多师少,第二课堂教师数量明显不足,有的老师既是第一课堂的讲师,又是第二课堂的指导老师,时间和精力投入相对不足。此外,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也使第二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对此,高校一方面要重视引进第二课堂优秀人才,建设专业的第二课堂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对第二课堂教师队伍开展系统培训,通过专业、连续、有效的指导,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加强对第二课堂教师队伍的监督和考核,建立健全第二课堂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完善制度保障,提高师生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

2.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党史教育的感染力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强化自我学习,牢固掌握百年党史的理论知识;着力提升党史素养;提高教学服务质量。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及学业特征进行精心规划,充分发掘与利用历史资料,广泛搜集党史资料充实教材,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充实、形式更生动,努力推动党史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辩证、理性地看待党史,切实提高党史教育的实效性、生动性。同时,教师要始终把握住新的思想,尊重历史,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党史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3. 注重创新内容形式,打造高校特色品牌项目

教师要不断研究新的模式和内容,以理论研究社团、校外实践基地和网络媒体平台为载体,进行新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学生学习的动力更足、目标更清晰。同时,教师要在现有基础上深挖地方特色资源,根据所在地区的资源特点和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本地红色文化的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打造高校党史教育特色品牌项目,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党史教育,营造党史教育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党史教育第二课堂长效发展

要保障党史教育第二课堂长效发展,对学生形成长期的正面导向影响,厚植学生的爱党爱国之情,相关部门就必须做好党史教育的顶层设计。

1. 建立健全党史教育长效机制

党史教育在第二课堂上进行,不是临时性的,而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这项工作必须继续推进,而且要与时俱进。2022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指出,“推动党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政党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对此,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第二课堂培养方案,加强领导作用,明确各方任务,引领学生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价值取向,制订学习主题与方案,形成良好工作格局,促进高校党史第二课堂的长效开展。

2. 建立党史教育日常运行机制

高校要建立完善党史教育日常运行机制,把党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政治任务贯穿于教学和工作中,推动学校党史教育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例如开设党史教育系列课程,把党史融入相关专业课程之中,将党史元素融入学校日常教育、基层党团组织理论学习、主题党团日活动中,把党史教育融入日常,形成学党史、用党史的良好氛围,构建党史教育的常态化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和落实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目标更明确、措施更具体、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 建立党史教育成效评估体系

要确保学校党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真正落实党史教育,就要突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刻板的考核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评估标准,建立党史教育学习成效评估体系,客观、全面地评估学习成效,了解第二课堂建设的真实情况和动态走向,绝不能让第二课堂的党史实践成为“走过场”。评价时要注重第二课堂的效果,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执行,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评估的目的在于推动效果,而非本末倒置,防止形式化;党史教育是一种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不能作为比较与排名的基础,要注重纵向的比较评价,切实落实在学生的成长收获上。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4-17.

[2]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共青团,2019(5):1-5.

[3] 贺永锋. 新时期高校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0.

[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5] 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7.

[6]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01-11.

[7]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01.

基金项目:2022年度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课题“高校运用第二课堂进行百年党史教育研究” (W222363) 。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