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的历史发展、实践逻辑及其理论意蕴

2023-05-15 13:45王家瑞冯彩虹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工人阶级劳动者民主

王家瑞,冯彩虹

(1.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2.榆林学院 发展规划处,陕西 榆林 719000)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借鉴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历史经验,开启领导工人阶级“争自由争民主”[1]的不懈追求,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创造。回顾中国共产党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的历史演变,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发展脉路、实践逻辑和理论意蕴,对于发展基层民主和发挥工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的创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明确了党的基本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成立产业工会”[2]和工人组织,正式开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和人民解放学说为指导,领导工人阶级争取自由民主的解放进程。1922年颁行《劳动法案大纲》《劳动立法原则》动员工人争取国会立法保障劳动者和工会权利[3],强调工人“参加劳动管理”[4]的原则。这两份文件成为了启发工人阶级政治觉悟、推动工人运动发展的思想武器。同时,党主张工会应把“经济斗争”作为日常工作以“增长政治斗争的力量”[5]。这些行动和主张突出了党重视和依靠工人开展斗争的原则,体现出党主张企业民主管理的思想自觉。

第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五大《职工运动决议案》将“参加国有产业的生产管理”[6]列为职工运动新方针之一,并指出这是保证国有产业走非资本主义路线和非官僚主义的有效途径。此外,苏维埃宪法中明确了“吸引广大的群众参加种种事务”[7]和保证工人能够直接“选举自己的代表”[8],从而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正式确认了工人参加工厂管理的民主原则。对于民主管理的具体方式,毛泽东强调要采取所有劳动者都喜欢和接受的“群众化的方式”[9];刘少奇提出必须在工厂中建立厂长的“完全的个人负责制”,但必须同“党的支部书记和工会的主任商量”[10],即是通过“三人团”的方式实现工厂民主管理。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也在苏区经济建设中逐渐明晰和展开,体现出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的创立。

第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建设主要沿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政策法令和经验总结,但也注重实际工作中的理论创新。1942~1943年,中共中央提出,要改进工厂管理制度和“改进工厂管理方法,发扬民主,调剂职工关系”[11],主张将“三三制”原则应用至工厂的民主管理;明确发动工人开展普遍的“赵占魁运动”[12],这是“人民当家作主”原则在生产劳动中的生动体现,表明了党注重发扬工人主人翁精神实现民主管理的探索,丰富了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对于工厂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毛泽东认为必须实行“首长负责”,“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13];刘少奇则指出,管理工厂的方针是“用一切方法与工人合作”[14]。这些主张和观点突出了党开始强调“集中与民主相结合”的企业管理思想。

第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关于“工人是工厂和国家主人”[15]的认识达成高度一致,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内涵在社会生产领域的丰富。1948年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决议确认了公营企业通过“管理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的方针,并明确私营企业“实行工厂或企业管理委员会制与工厂职工代表会议制”[16],突破了以往主要在公营性质厂矿实行民主管理的局限,是党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践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的关键一步。1949年9月,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工人参加生产管理的制度,即建立在厂长领导之下的工厂管理委员会”[17],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宣告我国实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体现出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得到了普遍认同。

(二)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的形成与确立: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依靠和团结工人建立新式的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制度以“改造旧的官僚资本企业为新民主主义人民企业”[18];通过《关于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等调整劳资关系,实现管理机关和工人关系“从根本上变为一种同志的关系”[19],这些举措进一步彰显了企业中的社会主义新型生产关系,并在政治和经济上保障了广大职工合法权益。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强调劳动者的民主权利,这表明了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的形成和确立。此后,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在厂长负责制基础上以进一步实现企业管理民主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为出发点,强调厂长负责制“必须和工厂管理民主化结合”[20],体现工人阶级“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和作用,以此发挥社会主义企业优越性。

第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在这一时期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党的八大后,中共中央明确强调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群众参加管理、监督干部、行使三大民主的权力机关”[21],是“扩大企业民主,吸引职工群众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克服官僚主义的良好形式”[22];强调劳动者管理企业的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 “最根本的权利”[23],因而必须保证职工群众有效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凸显“工人阶级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和作用”[24];强调民主管理工作坚持群众路线为领导原则,推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体现出经济与政治、技术与管理的双重统一。这一时期是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确立后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民主化和国家工业化,从而使民主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的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一,推动企业改革,坚持集中领导与民主管理相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扩大企业自主权和“扩大职工管理企业的民主权利”[25]成为改革的基本方向之一;“调整、改革、整顿、提高”[26]八字方针充分体现于企业民主实践。民主集中制原则因而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特征。1978年10月,邓小平提出企业管理要注意“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27],为我国企业管理改革提供了指引。1982年,中共中央再次强调所有企业都要遵循“党委集体领导、职工民主管理、厂长行政指挥的根本原则”,为建立“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领导体制”[28]而努力。此外,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都对坚持“集中领导与民主管理相结合”做出进一步强调和发展。这些重要主张和原则为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明确了重点和方向。

第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七五”计划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聪明才智”[29]确立为增强企业活力和改革企业领导体制的重要举措,丰富了深化企业民主改革的生动实践;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企业必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30],以使工人群众能在“发展生产、加强管理、合理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此,江泽民提出“要在政治上保证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1];胡锦涛强调,“通过政治、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以及必要的组织措施”[32]使这一方针体现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对过去“管理工厂要有群众观点”的民主管理思想的重大发展,对于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条件下的企业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坚持和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33],强调把民主上升为制度、法律。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致力于基本制度的完善”,实现“基层民主生活的制度化”[34],对这一时期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化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97年1月,中共中央在讨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时提出,“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制度”[35],这一主张奠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建构。同年,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制度对于民主建设更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从而在思想上统一了全党对制度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为坚持和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化创造了条件。

(四)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的完善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探索职工参与管理有效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依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形成“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36]工作原则。这体现出党对企业民主实现条件和基础的深刻把握,为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进一步完善深化提供了重要遵循。此外,党的十九大指出,既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37],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和争议,又要推动“劳资双方的协商共事”,落实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利。这既是对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提出的新导向,也为新时代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完善指明了方向;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把“探索职工参与管理有效方式”[38]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出党对新时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视和与时俱进。在此过程中,党持续“推进厂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39],发展出“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鼓励职工代表有序参与公司治理”[40]的新制度,最终形成了“基本形式+补充形式相结合”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体系[41]。这些新探索都把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放在了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出位置,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因此获得长足发展。

第二,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主力军作用。一是明确坚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主人翁地位和主力军作用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42]。这一观点不仅反映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更诠释出“工人阶级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43]的内在意蕴。二是强调立足发展全局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主力军作用。重视依靠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明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全面发挥劳动者的主力军作用。三是重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主力军作用的真正发挥。要求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贯彻和体现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各环节”[4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工人阶级发表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重要地位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为推进新时代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和思想武器。

二、中国共产党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的实践逻辑

(一)动员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只有动员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才能从根本上凝聚争取革命胜利和保护革命果实的领导力量和基础力量,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而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民主革命时期,为巩固和建设革命根据地,满足根据地的生产生活需要,中国共产党通过创立和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具体形式,让广大根据地的工厂企业及各类生产组织充满生机活力,激励广大劳动者为巩固和建设革命根据地、争取革命最终胜利不懈奋斗。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自由民主有了国家和制度的保障。正是在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指导下所创立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推动和保障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就能得以快速恢复和发展,为即将开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推动国家工业化建设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保证工人群众有施展才能和智慧的自由和条件。要使工人群众能通过企业民主管理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各种具体形式参与到企业的决策和管理中,激励劳动者发挥聪明才智、建言献策,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最终促进生产力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范围的企业民主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社会主义新型生产关系逐渐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企业的优越性得以发挥。不仅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新中国的经济自主,而且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使得人民的基本物质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也为新中国实现国家工业化提供了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三)发扬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主人翁精神,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要实现人民富裕,就要保证劳动者当家作主,发扬劳动者主人翁精神。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经验,使党和人民深刻认识到实现和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对于生产力发展和实现人民权益的重要意义。因此,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推进经济领域的改革,尤其是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的改革,不断为劳动者提供施展才智的条件和平台,并逐步发展出职工群众参与生产单位和生产组织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和协商的丰富的企业民主实践。发扬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主人翁精神由此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民主的重要特征和内在要求。在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指导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四)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主力军作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蕴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必须立足人民是中国梦的深厚源泉与根本归宿,激发广大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热情,汇聚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伟大梦想的实现靠实干,美好生活的幸福靠劳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也只能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奋斗中实现。十八大以来,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突出强调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主力军作用,就是想要通过发挥劳动者主力军作用,最大程度凝聚人民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创新要聚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断探索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及其指导下形成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的具体方法。

三、中国共产党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的理论意蕴

(一)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的理论逻辑起点。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和聪明才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政治立场。这意味着党必须充分调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筑牢无产阶级政党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阶级基础;意味着党要相信和团结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依靠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拓宽其施展才干的舞台和渠道。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出彰显人民主体地位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创新发展;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也成为党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思想武器。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企业民主管理思想的价值旨归。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5];反映到企业民主管理领域,就是要“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维护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保证“广大劳动者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46]。“发展依靠人民”是实现“发展为了人民”的必由之路。劳动是幸福的源泉,美好生活只能在人民自身的奋斗中实现,这是对人民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47]指明了前进道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党实现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保障。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理应享有其劳动成果;使发展造福于人民,更能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首创精神,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生产领域的生动反映。

(三)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始终注重人民民主,最终发展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群众、为劳动者服务的民主”[48]。在中国共产党探索企业民主管理的百年历程中,党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者将人民民主与革命斗争、建设改革紧密结合,在社会生产领域充分体现劳动者意志、保障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广大工人群众在企业中实现当家作主,有效地“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49]。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民主”与“集中”相统一;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最初探索出的“普选民主”和“代议民主”,实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50]的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51]的人民民主,充分展现出了社会主义最鲜活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工人阶级劳动者民主
劳动者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在云端
好民主 坏民主
劳动者之歌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