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玲,李后东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发展大局,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理论与新时代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紧紧围绕回答培养什么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才这个人才培养根本问题主线,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理论,为迈向新征程,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对于“为什么培养人才”“培养什么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了习近平关于人才培养重要论述的总纲领和核心问题,也是我们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人才培养重要论述的一个入口和密钥。
在培养人才的问题上,总体目标决定方向,明确“培养什么人才”是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人才的首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国家对人才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反映了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和方向性。
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理论在思考培养什么人才时,首先就将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标准,并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作出了对共产主义新人的展望。首先,培养人民群众所需要的人才。建立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对人才进行评价时,也必然要求将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放在首位。为了使腐朽陈旧的资产阶级社会大厦倒塌,马克思恩格斯对各类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相应论述。恩格斯指出,“为了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我们需要有技术素养的人才,而且需要量很大”[1],强调了无产阶级国家建设中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同时对科技人才应具备的素养也做了规定,“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2],以及科技人才应坚持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3]。其次,培养共产主义新人。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只是作了一般性的规定,而没有进行细致的刻画,但是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应具有的基本特征中,可以得出共产主义新人的一般特点。一是共产主义新人的精神境界将会极大提高,并集中体现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自觉为社会做贡献。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真正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只有这时,高尚的道德品质才会成为共产主义新人精神境界的集中体现,人们才会自觉地并且乐意地为社会作出贡献,如同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所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4],并且从人的本性进行说明,“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5]。二是共产主义新人将会在劳动中获得个人的自我实现。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此时的共产主义新人摆脱了以往社会形态中对“人的依赖关系”和对“物的依赖性”,真正实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此时,“劳动会成为吸引人的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6],“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7]。
习近平站在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引,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宗旨,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背景下,提出新时代我国人才培养的目标。
首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理论的继承,又是结合我国实际不断丰富拓展其时代内涵的目标成果。从1957年毛泽东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8]到改革开放以来江泽民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9]再到进入新时代以来,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理念,这是新时代以来对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理论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我国教育目标从“德智体美”拓展为“德智体美劳”,突出了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其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要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人才,到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目标,再到进入新时代以来,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10],这一重大命题将价值观培养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既是对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才的深刻把握,又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才培养理念的继承。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广大青年发出寄语“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1],对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不断丰富拓展。此外,习近平还多次强调人才的责任和担当,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12]。
再次,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习近平关于人才培养重要论述面向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矛盾和实际问题,并自觉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对人才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技能素养进行了新的阐述。一方面,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调培养各类人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省慎独”等优秀品质,丰富了“德才兼备”这一人才衡量标准的内涵。“立德树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思想观念。传统文化典籍《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13],凸显出“立德”在古代人才培养与人生修为中的首要地位。习近平曾在讲话中引用这一论述,体现出对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创造性继承。同时,习近平还引用《资治通鉴·周纪》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14]这一典故,旨在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辩证统一的过程。关于人才培养重要论述直面我国当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所面临的错误思潮和不良现象,如“利己主义”“金钱至上”等错误观念;部分企事业单位在人才选拔时出现唯学历、唯论文等单一的、片面的衡量标准;部分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虚荣之风、面子工程等对人民事业不利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如此种种乱象都是当前我国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只有切实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培养要求落实到社会生活中,才能有效破解难题,实现我国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强调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习近平曾提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15],这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16]等改革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阐释。同时,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17]。这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出的科学论断,使习近平关于人才培养重要论述更好指导我国人才资源建设,使创新型人才这一关键因素在创新驱动发展中持续释放助推力。
“怎样培养人才”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手段和实践路径问题,回答的是人才培养的方法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与对“培养什么人才”的回答有着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对培养什么人才的定位不同,怎样培养人才的路径和方法也就不尽一致。
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教育和人才培养应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的过程,并且必须要在实践中实现这一过程。首先,人才培养必须以先进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共产党人的社会教育进行论述时,首先就强调“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18],即摆脱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时所施加的影响,对广大无产阶级进行“共产主义新人”教育,培养各类人才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共产主义者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等。其次,在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统一中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三条中,马克思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19],揭示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人们应在实践中更新思想认识,并加深对科学理论武器的理解和运用。最后,在实践中实现对人才的全面培养。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的高度来强调实践在改造世界中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实践的理论,从其理论诞生时起就明确提出了改变世界的目标。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强调,“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20],指出“禁止儿童劳动”是反动的,是与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相违背的。
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创新性发展,提出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法论。
第一,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在“怎样培养人才”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理论的创新发展体现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我们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必须坚持党管人才这一根本原则,这是总结党百年来领导人才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继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自从党中央持续进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制度创新营造个人成长成才的良好社会环境,为各类人才提供了一展才华的舞台。在这一大环境下,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成长成才的方向也得到有力引领,做到了客观环境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良性互动,推动构建社会进步与个人成才的正向发展途径。
第二,以培养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增加对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同时,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实践锻炼,离不开基层工作中蕴含的丰富的群众智慧。青年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未来,习近平曾引用《韩非子·显学》中的“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21],说明青年需要在社会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培养人才一定要从基层实践和锻炼开始。当前,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实现我国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2],习近平指出,“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23],为解决我国缺乏科技型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充分开发人才资源等提供了实践路径。
第三,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习近平曾引用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阐明人才培养要尊重其成长规律,不能拔苗助长、急功近利,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哲理意涵。当前的人才培养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制度环境,努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24]的良好社会环境。习近平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论述在重视个人实践的同时也强调了社会环境对塑造人才的重要性,重视搭建人才成长平台。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进程中,在学校教育方面,持续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改革,继续将教育资源向西部倾斜、实施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努力提升高校育人水平、分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在人才选拔方面创新标准,强调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当好新时代的“伯乐”,改革“唯户籍”“唯学历”等束缚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同时拓宽选拔视野,积极引进国际人才并推动国内外交流;在人才激励和评价方面健全并创新保障机制,完善各类人才的薪酬机制并重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提出“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25]。在考试招生、公开招聘和职称评审等方面创新评价方式,不断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为谁培养人才,是人才培养的前提性问题,关乎人才培养的根本宗旨和立场导向,决定着培养人才的社会性质,也事关人才培养“为谁服务”的社会功能。
首先,人才来源于人民群众,必须服务于人民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始终是人民至上,这源于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重要地位的科学认识。不同于唯心史观对英雄作用的过分夸大和绝对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焦点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出发,提出“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6],阐明了人才与其身处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得出了人才来源于人民群众,必须服务于人民根本利益这一科学结论。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将工人和农民比作人才的储备库,提出“从工人和劳动农民中吸收力量,而且今后还要长期地、愈来愈深入地从他们当中吸收力量。我们能够从这个大储备库中吸收力量,因为它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向我们提供最忠诚、受苦难生活锻炼最多、最接近工农的工农领袖”[27]。其次,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28]资本主义所有制中,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这大大束缚了人们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于物,依附于资本。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得一切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为了服务人民,真正地重新实现了人对物的占有,并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们从事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大大激发,每个人都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实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积极的反作用。
进入21世纪,人才资源日益成为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战略资源,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持作用。“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才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2013年10月,习近平就曾引用中国古代教育家“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29]的名言,还引用《墨子·尚贤上》中的话“尚贤者,政之本也”[30],意在强调贤才在治理国家中的根本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以战略眼光谋划我国人才事业发展,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提出建设人才强国战略目标,对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理论进行了创新发展。早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31],指出了人才资源的重要地位。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32],深刻阐明了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人才引领驱动”[33]。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的时代要求和社会现实背景下,充分结合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视与尊重人才传统,立足党的事业、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新要求、新形势,作出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系列论述,对“为谁培养人才”作出了时代回应,这一问题的回答在新的历史方位与时代条件下,拓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理论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结晶。
第一,“为党育人”就是指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政治立场和使命任务。习近平站在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指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34],其理论依据在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无产阶级属性要求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要坚持“为党育人”。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看,帝国主义长期在我国策划“颜色革命”,和我们“争夺青少年的斗争是长期的、严峻的,我们不能输,也输不起。我们一定要警醒!”[35]“为党育人”直面我国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集中体现。
第二,“为国育才”就是要站在建设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伟业的高度,对“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的审视。习近平曾引用《朱舜水集·劝兴》中名言“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36],说明培养贤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为国育才”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环境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聚人才培养人才的重大战略部署。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37]。习近平强调,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38],要求广大科技人员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要求科技专业人才要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具有家国情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综上所述,习近平关于人才培养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具有厚重理论渊源和坚实的实践基础,是新时代以来我国人才工作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这一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理论的重要理论成果,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成为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人才强国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并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关于人才培养重要论述既为我们规划了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过河”的目的,也指导我们选择“桥和船”的正确途径,形成了完整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