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黄江萍(1976~),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第三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
摘 要: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教师开展教学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学设计需要能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前,单元教学的设计与构建是新课标强调的需要教师研究的内容,教师可以从单元知识出发,围绕核心素养,对单元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在整合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目标、课时任务、教学资源做出调整,在课上,教师则需要围绕教学进行有效设计、协调,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整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0-0077-04
单元教学的构建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的一大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为了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需要从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际的教学单元内容出发做出课程内容的整合,将课程设置为以学生认知规律为依据的新体系,让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并能在教学中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与发展。为了做出有效的单元整合,教师首先需要从“落实新课标要求”“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根据学情,以学定教”三个方面理清单元教学整合的目的;其次需要从知识生长点入手,寻找旧知识整合延伸至新知识的方法,明确整合的内容;最后需要从“算理的理解”“正向迁移地推动”“教学设计的调整”三个方面明确教学整合的有效方法,实现教学的有序调整。
一、 单元教学的价值分析
单元教学的设计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其是小学阶段教师需要遵循的教学调整规划,因此教师需要开展单元教学。
单元教学的设计可以将原本松散的课时教学转变为以单元主题为核心的整体化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推动其“三会”素养的发展。
单元教学的设计可以推动知识的结构重组,构建知识迁移认知的过程,让教学的过程更加灵活,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就可以更好地参照学生的发展需求,如此一来,教学的有效性也能获得提升。
整合是指单元教学中教学资源和教学点的调整与融合,其是教师调整处理教学资源的过程,通过整合的进行,教师可以实现单元课时的调整,让教学的结构更加趋向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整合需要在课下和课上两方面进行。在课下的整合主要寄托于集体备课,教师可以借助集体备课生成用于单元教学的有效材料,提升教学的效果;在课上的整合则需要教师围绕教学实际,做出教学方式、展示模式、评价方式的调整,以此让教学更加契合单元教学的模式。
二、 单元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
(一)结合集体备课,生成教学素材
集体备课的进行是开展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基础,在集体备课中,参备教师需要围绕课标做出研读,对教材的单元内容做出总体分析,研究所教授单元的知识结构,找出需要构建的主要教学内容。在完成基本材料的分析后,教师就要综合单元教学分析,来整合生成单元教学目标,统领整体的单元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立足单元整体目标来研究单元教学中课时的设置,指定每一课时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完成基本的结构整合分析后,教师需要围绕核心素养的“三会”要求做出渗透,统领单元知识内容,构建用于教学的数学课件。一般而言,单元整合的关键在于备课,在备课环节中,教师需要整合单元知识做好单元教学的设计。
1. 综合单元分析,生成单元目标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分析数学内容本质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分析主题—单元—课时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并落实到教学活动各个环节,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促进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理清了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化要求后,教师便可以围绕单元分析的第一步,对单元目标做出研究分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借助摸底研究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思考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而总结生成单元目标。
如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时,教师需要明确本单元与“数与代数”领域的关系,再围绕知识的前后联系做出解析。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乘法竖式的运算这一部分知识是本单元教学前已完成的教学内容,可以借助这一知识做出延伸,显现本单元的内容。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多位数乘法的前置,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在综合分析了单元的内容后,教师便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入手来生成单元目标,具体如下:①结合情境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意义,并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②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通过多元表征中明算理,通算法,通过迁移应用,逐渐形成“通过将数进行拆分,转化为会计算的算式”的运算观念;③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策略進行乘法估算,能利用画图等策略,学会有条理地分析与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探索并发现乘法算式中的规律,体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多样算法,激发数学探索的乐趣,渗透运算策略。在上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不但充分联系了单元知识内容,还凸显了核心素养的“三会”要求。
2. 立足单元整体,分析课时任务
对课时任务的划分与设计也是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需要关注的内容。教师需要从单元教学重点出发做出研究,分析单元课时任务的合理规划,进而对单元知识所对应的课时内容做出针对性设计。
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中,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培养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明晰口算乘法、笔算乘法算理同为拆、乘、合的本质”“培养估算意识,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能利用画图等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其教学重点的三方面体现,相应地在进行单元内容整合后,教师就可以对课时安排做出优化。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原教材课时安排为13课时,课时针对的知识为教材内容的一一排列,在进行整合分析后,可以调整为9课时。在其中,教师可以将原本具有独立课时设计的例题解析通过整合转化为单一的课时。如将“笔算两三位乘一位数例1(不进位)”和“笔算两三位乘一位数例2(进位)”整合为一个课时。为满足教学需要,教师也可以从练习课的开展出发做出课时的新设,构建练习课设计。这样一来,在完成课时的革新构建后,教师就可以针对具体的课时来分析每一课时承担的任务,确保单元教学的进行可以推动学生的发展。
3. 统合单元知识,构建教学课件
为了构建有效的教学,教师需要结合集体备课的成果进行研究,生成教学所需的课件。在教学课件的设计中,教师要兼顾单元整合的成果,从单元知识要点入手生成单元教学设计,对整体单元教学做出引领。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课时的安排,联系课时任务,通过资源的统筹来形成课时教学设计。
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围绕单元内容的整合结果进行课件的构建。其中,在用于直接教学展示的课件设置方面,教师可以做出分工,由不同的教师负责各个课时课件的制作,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资源的开发生成效率。以“口算乘法(例1)”和“口算乘法例2”课时为例,教师需要综合两个例子的解析,从教学导入、新知展现、教学延伸、思考引导等方面分别做出规划,再结合教材资源的融入和拓展资源的融合,形成用于教学的有效课件。在课件的设计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对核心素养的凸显,设置学生思考环节。
(二)凸显学生主体,调整教学方式
学生主体的凸显是教师需要关注的一大内容,其对学生“三会”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当前,新课标要求教师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学生构建有利于其综合发展的学习空间。在单元教学的设计整合中,为了实现“算理的理解”“正向迁移地推动”“教学设计的调整”,教师需要关注这一要求,从学生的主体性凸显与学习有效进行出发调整教学规划。
1. 构建导学案,推动学生预学习
为了构建有效的单元整体教学,教师需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从知识的关系入手做出分析,选择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来做出导学案的综合设计。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要融入一些问题,并借助问题诠释本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构成,进而推动学生的研究分析,让其进行有效的预学习。
如在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来构建导学案,在课前引领学生进行预学习。为确保导学案的设计合理有效,为单元教学的进行创造条件,教师需要在导学案的设计中融入单元的整体关系分析与少量的思考探究问题。在本单元的导学案设计中,教师便可以从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与整数的加法与减法的探究入手设计问题。
2. 设置任务驱动,凸显学生主体
任务驱动教学的设计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一大内容。在过去,教师设计的教学以讲授灌输为主,教学的主题过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但难以推动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及发展。当前,为了实现学生“三会”核心素养的发展,构建有效的种子课,教师需要对教学资源做出整合设计,从任务驱动入手做出构建,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任务来构建学生思考的任务。考虑到实际教学需要,教师可以将任务转变为问题的形式,借助问题导学的方式推动学生思考。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便可以得到凸显。
如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任务驱动出发来构建学生探究任务。一般而言,任务驱动的设置可以渗透到种子课、生长课、拓展课、整理课四种课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任务具有较大的价值,且能推动学生进行有效探究,教师需要结合每一种课程的主题来做出设计。如生长课的主题为自主探究,教师可以综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一些运算法则,联系新旧知识设计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做出探究。
3. 优化学生小组,实现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教学是现阶段一个较为常见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合理开发和运用同样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来渗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围绕学生的能力发展阶段对学生小组做出合理的划分。
如在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小组合作教学的设计来推动学生进行合作分析与探究。在拓展课的设计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将发展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放到同一个小组内,确保各小组学生总体发展情况大致相当。然后,教师可以从学生研究交流的推动入手,选择拓展任务,引领学生进行合作分析。
(三)强调学生发展,优化展示模式
展示是教学的要素构成,合理的展示设计对知识的展现和学生的綜合能力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设置有效合理的教学展示过程,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做出研究,从班级实际情况入手搜集一些个性资源,并借助这些资源生成用于教学的个性微课。这一设计可以消除集体备课的弊端,让教师的教学凸显个性化。
1. 立足网络检索,开发个性资源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实现个性资源的有效开发,教师需要融合集体备课的成果材料做出研究,再联系班级学生的实际发展分析额外拓展教学的设计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明确搜索关键词,进而将关键词输入搜索引擎,访问资源站点获取设计单元教学所需的额外资源。
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构建单元教学,从学生“三会”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来实施教学整合,教师需要利用课前时间进行检索,搜集教学所需的个性资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出教学检索的关键词,然后做出搜集检索。在本单元中,教师可以将检索关键词设计为“多边形的面积”“多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等。
2. 整合教学资源,生成教学微课
微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微课的合理制作与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果,推动学生的有效发展。为了生成有效的教学微课,教师需要融合单元目标和内容做出教学资源的整合。在完成资源的整合研究后,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的需要来形成微课主题。
如在“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准备环节,教师可以利用集体备课的方式与其他教师进行研讨,分析教学微课的有效设计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协同其他教师,整合自己在课前搜集的资源,然后分工制作各个课时教学所需的微课。
(四)革新评价设计,实现有效点评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合理的评价可以推动学生的发展。在过去,教学评价的设计存在很多不足,这影响了单元整体教学的评价效果。在当前,为了迎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的整合构建,教师需要做出单元整体教学的调整。
1. 扩充评价指标,提升评价效益
评价指标的扩充是调整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基于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评价时要滲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观察。当然,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并不了解核心素养的意义和价值,设计的核心素养评价教师明确即可。除了核心素养的评价设计外,教师还可以拓展评价的关注点,以单元目标为基础设置能力评价、发展评价等。
如在进行“小数除法”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单元整体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现实情况来做出教学评价的调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原有的知识发展评价上,整合学生的能力表现、课堂表现、进步情况等来做出评价指标的拓展。如此一来,教师可以在教学完成后,针对学生对小数除法的学习情况做出针对性的评析,引领学生做出调整。
2. 调整评价模式,构建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构建也是教师要关注的一个方面。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可以拓展评价设计,引入学生评价,让学生在学习完成后可以根据彼此的学习发展情况做出反思与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学生自评或互评环节,引导学生在单元学习中对彼此做出评价,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评价状况,并结合学生的评价情况给出学生总体评价,点明学生发展的不足,推动其做出反思调整。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整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集体备课的构建,在集体备课中整合单元知识内容,生成知识迁移的过程,在单元课时重组中让单元教学的进行形成有机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整合的需要,对教学方式和展示模式进行调整,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通过四方面策略的实施,教师可以优化数学教学的设计,在其中有效地渗透单元整体教学。
参考文献:
[1]胡学敏.数学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临沂:临沂大学,2022.
[2]李美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21.
[3]陈勇.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2021(40):28.
[4]李雪芬.浅析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策略[J].智力,2021(36):61-63.
[5]王相和.基于核心素养背景提升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思考[J].新课程,202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