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丽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状态学生的成长与学习状况,是当前社会背景下很多教师都在研究的话题,笔者作为一名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师,在开展生活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教学经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优化针对智障学生的读写教学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中高年级 培智学生 读写教学 实践 思考
前言:
智障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智力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在学习方面也会表现出明显差异,这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尤其学习生活语文这门重要学科时,更需要教师从智障学生实际情况入手,优化调整读写教学策略与方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几点行之有效教学策略,给更多特殊教育语文教师一些参考与帮助。
一、调整读写教学形式,营造良好氛围
针对培智学校的学生开展生活语文教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调整读写教学的形式。智力发展存在问题的学生在研究语文知识方面,会展现出比较迟滞的特点。教师讲解的知识,学生并不能第一时间理解消化,但如果教师能够构建有趣的教学活动,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减少教学内容的总量,学生就更容易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获得新知,提高生活语文的教学质量。[1]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讲解生活语文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入一段视频资源,构建生活情境,学生会比较喜欢在情境之中学习知识,学生在视频里看到和日常生活差不多的场景,学生会感到熟悉。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旧有认知,同时引领学生理解新的知识。除了这种教学方法,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趣味道具进行深入教学。比如,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方面,教师要加强识字教学,可以提前准备好丰富的字卡,课堂上把这种道具拿出来,让学生们结合字卡不断的练习生字认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这种语文课堂上体验到趣味化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生活语文学习兴趣。
二、积极营造趣味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培智学生比较喜欢在课堂上参与有趣的游戏活动,所以为了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读写课堂教学中展现出更活跃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在课上构建有趣的游戏活动。[2]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构建活动有很多种手段,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在读写教学中组织阅读游戏,让学生们通过阅读不同的句子,提升个人的语文阅读素养。
结合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把类似的读写教学活动打造得更加完善,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展示多个句子,然后邀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句子自主朗读。读完之后,教师会让学生判断这个句子可能会出现在生活中哪个应用场景里呢?教师还会让学生进行模仿造句,模仿多媒体上出现的句子,自己写一个新的句子,在这种简单的语文游戏活动里,学生会感觉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能够给学生营造新颖的语文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当然,构建游戏活动的方法还有很多,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创新。课堂上融入的游戏活动越多,学生的游戏热情也越浓厚,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速度也会更快。
三、立足实用主义教学,开展情景活动
生活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语文教师需明确生活语文讲解的就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教师一定要立足实用主义。比如,在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语文教师倾向于组织广告阅读活动,新闻阅读活动等等,重点给学生推荐的是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文本内容。学生只要在阅读过程中把这些内容读熟练了,就算是完成了课堂的学习任务。而为了加强培智学校的读写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可以在课上构建有趣的情景活动。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抽签卡片,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情景活动,每个小组抽签决定自己的模拟阅读情景,比如有些学生抽到了超市情景,教师会让学生们到讲台前领一张超市情景的对话。学生们通过分角色朗读完成这个对话,有利于在情景的帮助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谓读写结合教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这种活动之后添加一些写作环节,比如刚刚学生是以超市为主题进行阅读对话,接下来教师同样以超市为主题,要求学生写一段有可能发生在超市里的对话。不要求学生写得多么生动,只要和日常生活用语差不多即可。不给学生提出太高难度的学习要求,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也是照顾智力残障儿童,提高生活语文教学质量的必行之策。
总结:
生活语文是培智学校开设的一般性课程,其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关系到学生基础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以及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当下生活语文教学整合课程内容,将学习重、难点制作成可视化的学习资源,激发智障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体验活动过程,有利于为学生建构语文听说读写知识提供适合的支持环境。
参考文献:
[1]郭文斌,袁丹阳.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设计的现实特征与改进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36(02):95-104.
[2]金海焕.培智学校高年级段生活语文听说读写教学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2021(15):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