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峰
摘 要:中考复习课往往分一轮、二轮、三轮进行,其中一轮复习知识点,二轮复习各种题型,三轮以模拟练习与讲评为主.如果在上述复习过程中辅以“微专题”,或许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解题、提升思维品质.所谓“微专题”教学就是聚焦于一类典型问题的某一种解题方法(策略),串起七、八、九年级的同类问题,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以追求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微专题;含参问题;“学解题”
“含参”的代数综合题(以下简称“含参问题”)是指代数问题中除了表示变量的字母之外,还含有其它表示常数的一个或多个字母,问题的设问常常是根据条件分析这些参数的取值或取值范围.这类问题整体上比较抽象、晦涩,不少学生感觉不太适应.其实这类“含参问题”的求解,总体上求解方向是“消参”(即消元思想),然后列出关于某个参数的方程或不等式,实现问题解决.为了帮助学生做好这类问题的复习备考,笔者研发了一节中考“含参问题”的微专题复习课,学材选编时贯通了七、八、九三个年级,体现中考复习兼顾各个年级的选题立意.本文先给出该课的教学设计,再跟进教学立意的阐释,提供研讨.
2 关于微专题教学的进一步思考
2.1 研发微专题,教学生“学会思考”
涂荣豹教授曾指出:数学解题教学的任务,实际上是要教学生在“学解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1],而现实中的解题教学大多是“叫”學生“解题”,或者是给学生“讲”解题.笔者以为,中考复习阶段精心研发微专题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减负增效,教学生“学解题”.比如,上文精心选编的3个例题分别来自七、八、九年级的试卷,但并非“直接拿来”,而是进行了删减、改编,突出了本节课微专题的主题或“内容效度”,让三个例题都围绕“数式变形”“消参”“构造关于某个参数的不等式”这样的解题目标前进.学生在这样的三组“形异质同”问题的训练后,能积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解题策略.
2.2 研发微专题,教学生“合理变换”
宁连华教授曾指出,学生答题素养上主要有“四个不足”:想得不深、变得不当、算得不好、写得不精,并建议数学教学重视以下四点:教深度思考、教合理变换、教运算思维、教精准表达.近年来,笔者研发微专题的教学体会是,能促进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看一些“形异质同”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具体来说,学生学会深入分析条件和结论,并充分解读条件可能带来的一些信息,当思维受阻时,学会从待求解的结论逆向分析,寻找思路贯通的解题路径,并在解后回顾反思时想清一类问题的深层结构,学会排除干扰、直击问题关键.以上文课例中的“例3”为例,这是一道四川自贡市中考压轴题的最后一问,我们将其改编成3个小问,前两问构造是第(3)问的铺垫式问题,通过设计铺垫式问题,帮助学生拾级而上,不但能获得解题进展、贯通思路,而且为进一步开展解法优化(或简化)提供思路引导.在这样的解题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累“合理变换”的解题经验,提升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参考文献:
[1] 涂荣豹.数学教学设计原理的构建——教学生学会思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2] 宁连华.指向核心素养的数学高考评价及教学转向审思[J].中学数学月刊,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