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2023-04-22 11:44楼立焕袁梦婷
数学之友 2023年19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新课标初中数学

楼立焕 袁梦婷

摘 要:本文从当前学生数学作业表现的困境入手,试图解决“数量>质量”“模仿>创造”“批改>评价”等问题.通过“三立,三设,三评”三个环节,充分研究、挖掘教材,丰富作业的知识内容和设计形式,激发数学思维,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素养;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1 现状探析:直面当前学生数学作业表现之困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评价明确指出“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1]其中,作业是重要的评价方式之一.随着“双减政策”落地,轻负高质成为学习的主流,因此有效作业成为教学关键.然而,观察当前学生数学学习中作业完成情况,发现他们在作业中常出现基础性问题,下面是一次作业中学生的呈现情况:

案例1:真的只是粗心惹的祸吗?

题目:化简下列二次根式:(1) 9-5+2×8;(2) 4×25÷18÷2;(3) 1212.

学生呈现错误1:9-5+2×8=2+4=8;

学生呈现错误2:4×25÷18÷2=10÷3=0.3;

学生呈现错误3:1212=1412=76=76.

究其原因:都解释是因为粗心,但在后续作业中,甚至在测试中,这类错误仍层出不穷.笔者不禁陷入沉思,真的只是粗心惹的祸吗?

1.1 数学作业情况调查

笔者以任教学校374位八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作业顺序,作业时间,作业正确率”三方面设计问卷调查学生的日常数学作业情况(调查结果如图13).由图可见,有超三分之一的学生将数学作业放在最后两项完成,同时有近一半的学生完成数学作业需要花费45分钟以上,且作业的正确率也不高.此外,在调查过程中有学生表示“数学作业做得比较快,但正确率不高”“数学作业有时来不及完成”等.

1.2 现状分析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数学作业布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 数量>质量,高负担低效能

当前作业为巩固知识,依旧采用“题海战术”.同时,作业设置仍依赖现成的教辅资料、题库资源,选题不精,质量不高,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有时作业前置于备课,无法实现“教学评”一致.这样长期过量性、重复性、偏差性的作业会造成学生负担,降低效能,形成只求快不求质的作业态度,并产生反感和抵触心理.

1.2.2 模仿>创造,强操练弱能力

当前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多以模仿练习为主,缺失对数学知识间关联、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关注.并且有时为求方便,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常对所有学生做统一要求,忽略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学优生提升困难,学困生望而却步.这样机械式的作业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高阶发展,创新能力提升受阻,难以实现数学的深度学习.

1.2.3 批改>评价,重结果轻发展

当前作业以最终回答的正误为重点,大多呈现“批改=反馈”的现象,只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2 实践探索:结合新课标的初中数学作业实践

新课标中强调“习题的设计要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通性通法.设计丰富多样的习题,满足巩固、复习、应用、拓展的学习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需要;满足不同完成作业方式的需要”[1].因此,在数学作业设计中,不能依葫芦画瓢,要关注学生全方面发展.充分研究、挖掘教材是作业设计的第一步,在进行作业设计前,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课本习题,挖掘数学本质,丰富作业的知识内容和设计形式,激发数学思维,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2.1 挖掘数学本质,“三立”引领优思路

2.1.1 立足教材,确立单元目标

从大单元视域深入分析教材,挖掘数学本质,架构单元知识体系,结合新课标要求确立单元教学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做铺垫.

2.1.2 基于单元,确立课时目标

基于教材分析,根据单元知识体系,重新划分课时,确立学习小单元,明确大单元教学思路,进一步确立课时目标,为后续作业设计做铺垫.

2.1.3 结合教学,确立作业目标

结合教学设计及课时目标,确立单元作业目标.并根据单元作业目标,优中选优,精选作业内容,使目标精准达成,提高作业效能,实现“教学评”一致.

案例2:浙教版七下《平行线》大单元分析

分析:相交线和平行线都属于同一平面内直线的位置关系,因此将相交线归入平行线大单元中,并通过重划课时,明确教学小单元,进而明晰单元作业目标.

2.2 激发数学思维,“三设”作业优内容

2.2.1 深析学情,设计多层化作业

(1) 作業量分层,实现轻负高质

由于数学学科特点,学生在做题速度上体现差异性,因此教师需结合学情,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量,实现学生学习的轻负高质.如数学能力A层学生要求完成作业全部内容,B层学生拓展题选做,C层学生以基础题为重点.

(2) 难易度分层,实现全面提升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需分析学情,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分组作业(如分基础达标题,能力提升题,拓展创新题等)或分层作业(依难度设计多份作业)对作业难度进行分层.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帮助全体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案例3:浙教版八上《1.1.2定义与命题》分组作业设计(各选一题为例)

基础达标题

能力提升题

拓展创新题

下列所学的真命题中,不是基本事实的命题为(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同角的余角相等

D.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请你写出本次作业中没有出现过的两个命题,要求其中一个是真命题,另一个是假命题.并说明你是如何判断它们的真假的.(需写出推理过程)

已知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请你以相同的方式表示定义、定理、基本事实、命题、真命题、假命题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此题通过对选项的判断,让学生巩固真假命题的概念,区分真命题和假命题,并对数轴、三角形等知识点进行复习回顾.

设计意图:本题是课本课后习题的改编题,从大单元角度考查学生关于说明命题真假的掌握情况,深入理解命题真假性的判别方式.

设计意图:本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绘制关系图,明确多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渗透集合的思想,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分析:不同层次的问题组培养不同的能力,基础达标题帮助学生落实基础知识;能力提升题帮助学生发展理性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拓展创新题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大单元框架和目标,丰富作业设计,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理解和巩固本节课涉及的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2.2.2 深入课堂,设计多阶化作业

(1) 预习前测——明晰起点,助教学优化

预习前测将作业前置,一方面可通过问卷调查、预习检测等方式了解学生数学知识贮备、理解、学习能力等情况,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另一方面可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自主探究等方式,夯实学生数学知识基础,促进学生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当堂检测——巩固知识,促教学诊断

结合课时教学目标,设置3分钟课堂作业,实现“当堂做、当堂批、当堂清”,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帮助教师诊断教学、优化教学.

分析:课堂作业为整个课堂教学画上句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及时讲解;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作业巩固深化,纠正错误.

(3) 课后巩固——迁移应用,启深度思考

基于单元作业目标,结合单元知识框架,完善课后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及时梳理知识、巩固新知,展开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和探索创新,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提高课后作业的精准性.

案例4:浙教版八下期末四边形复习之每日一题

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AEF的顶点E、F分别在BC、CD边上,高AG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1) 求∠EAF的度数;

(2) 在图①中,连接BD分别交AE、AF于点M、N,将△ADN绕点A顺时针旋转90°至△ABH的位置,得到圖②,求证:MN2=MB2+ND2;

(3) 在图②中,若BE=4,DF=6,BM=32,求AG,MN的长.

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每天的微小积累会决定最终结果,这就是答案.

——《天才基本法》

本题是关于正方形的旋转问题,是一道综合性问题,考查学生对正方形性质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设计成每日一题的形式,旨在每天通过一道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激发学生思考.

此外,笔者在设计时会在每天的每日一题中增加每日一句,旨在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激励学生学习状态,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分析:基于新课标要求,作业要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因此,结合不同阶段特征,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后作业,除日常作业外,还可以设计专题作业、复习作业、探究作业等等.该作业以每日一题的形式,每天巩固一点点,提高一点点,实现轻负高质,从基本掌握提升到综合分析,通过深入思考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4) 评价总结——单元架构,钻数学本质

根据单元学习内容,设计对大单元学习的总体评价性作业,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架构单元知识框架,把握大单元核心,深入数学本质,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2.2.3 深研任务,设计多样化作业

(1) 基础型作业——梳理知识,夯实新知

基础型作业围绕基本知识的掌握,重点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题目设置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及时梳理知识、巩固新知.大部分的日常作业多为基础型作业.

(2) 探究型作业——深入思考,促进学习

探究型作业围绕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数学本质,提高学生思维和探究能力.

案例5:浙教版八上《3.3.2一元二次不等式》探究型作业

6. A、B、C、D四个地区爆发病毒疫情,它们之间的道路连通情况和距离(单位:km)如图所示,经调查发现,某地区受感染率与相邻地区自发病率和距离有关,具体公式为:

A地受B地的感染率=相邻地区B的自发病率A、B两地之间的距离(单位:km)的平方.

已知A地受B地和D地感染率之和为9%,D地的自发病率为24%.

(1) 求B地的自发病率;

(2) 规定某地的危险系数等于该地的自发病率与总受感染率的和.

① 若C地危险系数是A地危险系数的两倍,且D地受感染率比B地高5%,求A地的自发病率;

② 在①的条件下,A地派出6支医疗队支援B、D两地,每派出1支医疗队,A地自身发病率上升0.75%,每支医疗队可以让被支援的地区的自发病率下降4%.在保证A地危险系数不上升的前提下,A地各派往B,D两地多少支队伍时,B地的自发病率下降最多?

本题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问题背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启发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展开自主探究.

分析:新课标中指出: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与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1],学生要主动参与数学探究活动,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因此,在作业中设计探究型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这类题目综合性较强,学生需要快速抓住问题的本质,由相对具体到相对抽象发展,在此过程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3)开放型作业——多样解法,开放思维

开放型作业围绕开放思维的锻炼,突出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4) 主题式作业——合作学习,提升能力

主题式作业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从实际生活出发设置主题式问题,增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并结合小组合作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思维的碰撞,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案例6:创新式主题作业

原题重现:请你结合所学统计分析知识,调查你身边的现象,并完成一份调研报告.参考题目:① 小区电动汽车使用情况;② 学校学生上学、放学方式统计;③ 其他感兴趣主题(自选).

设计意图:本题要求学生基于所学的统计分析知识,调查身边有趣的现象.通过这样的主题作业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统计调查的整个过程,巩固统计学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

新课标中指出,初中阶段数学学科内容要求“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运用数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综合地、有逻辑地分析问题,经历分工合作、实验调查等过程,提升思维能力,逐步形成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核心素养”[1].而主题式作业便能够非常好地达成这一目标,帮助学生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5) 项目式作业——学科整合,拓展创新

项目式作业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整合数学知识,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创新数学知识学习的方法,拓展学习面,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尝试利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建模思想等,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2.3 提升数学素养,“三评”反馈促发展

2.3.1 精准:前置性评价析学情

根据前置作业的呈现作出评价,主要评价学生课前知识贮備、学习能力等方面,帮助教师更贴合学生实际,设计课堂和相应练习,促进教学生成和落实.

2.3.2 协同:过程性评价重表现

重点关注学生在整个数学作业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于不同类型的作业设置不同的评价机制.如基础型作业主要针对学生作业态度、逻辑方法等;主题式作业主要针对团队协作、资料查阅等能力.

案例8:学生过程性评价反馈分析: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此有针对性的反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具体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改正,还可以帮助学生关注细节、树立自信,进而做到查漏补缺,养成良好的思考和作业习惯.

2.3.3 发展:总结性评价现收获

不同类型作业的评价方式也不完全相同.如基础型作业主要针对正确率、知识掌握、思维能力等方面,主题式作业和项目式作业还需增设作品呈现、逻辑表达等内容.

3 发展探求: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思考

3.1 作业设计精简化,提高作业效能

聚焦大单元视角,结合新课标等教学要求,挖掘数学本质,优化作业设计思路,明确作业目标,进而实现数学作业简而精的要求,提高作业效能.

3.2 作业内容多样化,实现深度思考

聚焦数学知识内部联系,考虑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学生,优化作业内容,进而实现数学作业深入、多样且有趣的效果,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开发数学高阶思维,提升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3 作业评价多元化,提升核心素养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结合作业内容与要求,关注学习过程的表现,优化作业评价,进而实现数学作业评价的多元化,促进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杜晓亮.基于DELC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以《一元二次函数》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1(17):4243.

[3] 曹新江.基于减负提效的初中数学作业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学数学,2022(2):3638.

[4] 冯玲.数学核心素养下STEAM教育与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相融合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23(3):141148.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新课标初中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