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坡
[摘 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发生新的转变,打破以往“教师本位”的传统课堂模式,促进课堂转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式。这与“融创课堂”的要求与宗旨不谋而合。文章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为例,提出在课堂设计方面,要做到多媒体资源的选择与整合、学段学科知识的融会与贯通、体验情感的设置与延续,从而实现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培养;在课堂参与方面,要尽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融创课堂;高中历史;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058(2023)28-0071-03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历史课程在高中阶段越发受到重视,国家与社会也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加细致、全面的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1]。在此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就必须要打破以往“教师本位”的传统课堂模式,促进课堂转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式。这与“融创课堂”的要求与宗旨不谋而合。在教学中贯彻“融创课堂”理念已成为一种趋势。
在实践“融创课堂”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融”和“创”的理念、关系,是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而具体的教学实践则是对“融创课堂”理论的运用,也是最终目的,即通过“融创课堂”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素养的培养。本文将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这两个方面,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例,对“融创课堂”进行探究。
一、研究梳理:“融创课堂”理念与实践
“融创课堂”的研究最早从四川开始。2018年,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项目“融创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成都开题,四川省四十余所学校参与了“融创”课题研究[2]。蒋玉国、刘艳两位老师曾组织开展了关于课堂实践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教学手段与目标“难吻合”、学段与学段“不畅通”、学科与学科“渐疏离”、学科与生活“相偏离”等现象。为了应对这四个问题,蒋玉国、刘艳两位老师提出了打通学段的通道、整合学科的资源、强化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将技术更好地与教学相融等建议[3]。这一研究无论是在问题背景方面,还是在方法措施、策略实施方面,都为“融创课堂”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融创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由《四川教育》编辑部副主编王建强牵头,他在《融创课堂的内涵、特征与价值解读》一文中指出,“融”要从融心、融智走向融行,“创”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移植性的创新”[4]。在具体的实践中,王建强则提出了技术融入、学段融通、学科融合、生活融贯与思想创意、精神创立、方法创新和路径创生这“四融”“四创”[4],以及整合有度、适时拓展、双线并进的“三原则”,情境体验、知识统整、思行合一、实践参与的“四策略”,项目式学习、主题式探究、混合式学习、单元式整合的“四方式”,选好融合切入点、找准资源链接点、确立设计对接点、引导课堂生成点、拓展知识延伸点的“五点位”[5]。
理论体系的建立也推动了各地对“融创课堂”的实践探索。如四川省广汉市组建相关课题组,并且在教学和教研中积极举行与“融创课堂”相关的教学比赛与专题教研活动,同时编写了《融创设计:绘就课堂教学新蓝图》;胡晓丽在《“融创”思政课堂的实践探索》一文中从实际案例出发,提出了资源整合、设置情境、家校共育等手段,论述了在网络教学的环境下如何实施“融创课堂”;胡伟在《融创课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创新探索》一文中将高校课堂的改革方向与“融创课堂”相联系,拓宽了“融创课堂”的影响范围,将其从中小学扩大到高校思政课堂。
二、实践探索:“融创”的高中历史教学
(一)课堂设计:“融”的教学
在对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进行教学设计时,“融”是一个关键字,包括技术之融、知识之融、体验之融三个方面。
在技术之融方面,教师应注意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资源的使用。其一,多媒体资源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引起重视。本课教学中,在讲解五四运动时可以选择照片、报刊等来辅助,如可以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印证学生群体的态度,用吴玉章的《回忆五四前后我的思想转变》来探究知识分子思想的变化;在讲解国民大革命时,可以选择相关的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走向与态势。其二,选择的多媒体资源应当与知识体系相融合,做到整合有度。这就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通过制作演示文稿或者导学案等具有综合性、导向性的文件,选取、整合不同的资源来引导学生学习。如在探究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的关系时,可以引用的资源相当多,如陈独秀这一历史人物生平。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翌年改名为《新青年》),1920年建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不久之后的中共一大上担任了中央局书记,其生平活动具有代表性。通过陈独秀这一人物的身份变化串联新文化运动兴起、五四运动爆发、中共成立等历史知识,引导学生认识这三大事件的演进关系。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又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陈独秀的思想与身份变化体现了以上关系。
在知识之融方面,教师应关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其一,高中历史教学必须结合初中历史教材,打通初高中的隔阂,真正从知识而不是学段的角度进行教学。本课中的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民大革命等知识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具体的知识内容不应再作为高中阶段的教学重点。高中阶段对本课的处理应重点从事件的联系出发,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是连续的,强调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的关系、中共成立与国民大革命的关系,做到环环相扣,实现知识的统一、单元的整合。其二,跨学科的融合教育也必须引起重视。在本课中,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地理学科的融合是重点。在与政治学科的融合中,可以联系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1第2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史中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过程。在与地理学科的融合中,可以将相关地图与国民大革命的进程相联系,让学生在地图上画出东征、北伐的路线图,更好地理解由南向北的统一进程。
在体验之融方面,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其一,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代入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的视角,融入这段历史,并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这些青年学生,你会做出和他们一样的选择吗?以此来推动教学。其二,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组织一些相关活动,延续课上的情境,如让学生模仿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或者北伐战争中的士兵,通过演讲号召群众参与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将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融创课堂”真正地让学生“融”进去的目标。
(二)课堂参与:“创”的学习
在“融创课堂”中,“融”更多地需要依靠教师的课堂设计,而“创”则主要是学生的创造和思考,是学生体现自身主体性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主要包括思想之创、行动之创。
在思想之创方面,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深度思考。在本课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了相关的历史知识之后,教师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虽然他们提出的问题可能比较浅显,但这是培养他们能力与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将他们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思想创造者的重要途径。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比较简单,如“国共为什么要进行第一次合作?”,但也有一些非常好的问题,如“当时中国并不是一个很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革命任务主要是反帝反封建,而不是反对资本主义,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会成为当时中国人的最终选择?”。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思考,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进而得出这一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不断地被调动,学习行为一直受到推动,学生体会到了创造性学习的快乐与满足,并培养了综合素养。
在行动之创方面,将知识学习与日常行为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以及中共一大中体现出的红船精神,这些精神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非无根之木。精神的体会离不开具体的、生动的历史,在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础上,学生会对这些精神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会影响学生的具体行动,使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这些精神,做到知行合一。
三、总结反思:“融创课堂”的通行模式
从本课的教学中,可以总结出一套通行模式,即课堂设计方面,做到多媒体资源的选择与整合、学段学科知识的融会与贯通、体验情境的设置与延续,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在课堂参与方面,尽量地保证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该模式在知识探索、情感体验、实践能力、核心素养等方面都有所关注,能够比较方便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以贯彻和落实,值得师生参考。
同时,“融创课堂”的探索与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響,这套模式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等多方面来观察,“融创课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教学范围较小,代表性不强。本文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一课为例,其代表性不强。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等内容属于中国近代史的范畴,这一时期史料丰富、人物众多,无论是在知识梳理还是在情境创设上,在历史课堂中实现“融”和“创”都较为容易。由于高中历史学科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其他时段的课程能否与此课一样适用这套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验证。
第二,偏重“融”而“创”不足。从本课中总结出的这套模式,更强调通过对知识点的理解来达到素养能力的提升,学生“创”的色彩有所削弱。虽然一直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在真正落实过程中,难度和阻力仍然存在。受制于教师的水平、课时的编排、学生的积极性等诸多因素,关于“融创课堂”中“创”的部分仍需师生不断努力。
第三,通行模式与实际场景的匹配性问题。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各地的教育水平有所差异,无论是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在教学观念、教学能力上,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因此,很难形成一种“通行模式”。“通行模式”需要各地师生的参与,并将其进行本土化改造,因地制宜地进行“融创课堂”的探索与研究,使之适应不同地区的教育特点。因此,“融创课堂”的实践策略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以获得一个适应性更强的模式。
“融创课堂”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向,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实现从被迫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值得一线教师学习与推广。但“融创课堂”的推广还面临着许多客观上的困难,如学生层次不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主意识,课时紧张难以满足“融创课堂”的要求等。这些阻碍的客观存在,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无论如何,推行“融创课堂”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相信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关于“融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也会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颜源.融创课堂,开启教学“新境界”:记四川省“融创课堂”的校本实施与区域推进[J].教育家,2021(22):29-33.
[3] 蒋玉国,刘艳.融创课堂,“课堂革命”的深情呼唤:一组来自课堂实践的调查报告[J].四川教育,2019(2):33-35,40.
[4] 王建强.融创课堂的内涵、特征与价值解读[J].四川教育,2019(2):38-40.
[5] 王建强,张显国.融创课堂:探究课堂教学深层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22(6):57-61.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