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亚英
摘 要: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直接关系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率。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结合初中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其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利用中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吸引他们逐渐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并从不同层面出发,开展地理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解地理知识内容,并能进行科学、有效地运用,以此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展开深入探讨,并结合当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动机启发;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3-0151-03
在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关注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师要摒弃凭借经验开展教学的形式和理念,充分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要求,把握新课标理念及内容,采用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学形式,满足学生对不同程度地理知识的需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1.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性及建议
相较于小学课程,初中课程不仅在学科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课程的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接触地理学科的时间较短,对地理知识的认知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这直接造成了学生对地理缺乏学习兴趣的现象。同时,初中地理知识大多偏“感性”,即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多是地理名称、分布、数据等,没有涉及太多的逻辑性、原理性知识,许多地区的教师和学生都习惯将地理划分到“副科”的范围,不仅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主科”的学习上,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也会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地理教学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地理学科的教学价值,发挥其教育功能,还应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时,要始终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来进行。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当下每个地理教师都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根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学生只有从内心产生学习的意愿,才能接受并认同所学的内容,进而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首先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动机入手,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理教学资源,以学生的兴趣特点、认知规律、学习需求为依据,积极创新教学形式,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地理气息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提升学生对地理的认知,同时,还需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基础,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活动实践,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有效运用,让学生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意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以及学好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可通过组织一些相关的主题竞赛,一方面,能有效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提升对地理的认知;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得到一定的放松,进而使其保持持续性的学习热情,促进学习效果的整体提升。要知道,中学生如果一直处在高压的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很难长时间保持的,这也是逐渐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下降的关键因素。所以,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不同的方向入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理主题活动,不断开发和利用身边的地理课程资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优秀品质。
2.基于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1)利用周边环境,开展地理调研活动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力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他们也喜欢参与一些有趣的活动,只有学生感兴趣并且自己愿意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当代中学生的兴趣点,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地理调研活动,引导学生先从自己身边的环境状况进行调研。利用周边环境开展地理调研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收获户外调研带来的趣味体验,还能对地理学科产生新的认知,找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所在。同时,这样的调研活动可帮助学生发现和积累更多的地理知识,促进其实践能力和探索经验的培育。
例如,在教学“降水的分布”这一单元的相关地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当前所居住区域的降水情况展开调研。首先,学生要在正式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进行有效预习,搜集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料,简单了解大气层的基本形成,引导学生对当地的降水季节以及降水量进行分析,进而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地理知识,提升学生地理思维的连贯性。在组织学生开展调研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分成4~6人的调研合作组,调研的题目、计划以及任务的分配等,都需要合作组成员之间协商解决,并在调研活动结束后,将本组的调研结果与全班进行分享。通过组织这样的调研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而且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能从“热火朝天”的调研活动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同时,学生也会更加喜欢地理探究活动。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地理学习情境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是当下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教师要充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利用各种软件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以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中,除了包含一些比较基础的内容,还包括一些抽象性的內容,需要地理教师借助相应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具体化,进而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可通过在课堂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根据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契合的学习情境,一方面,可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专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的多样化功能,可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以形象化、生动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掌握知识,进而有效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地形与地势”这一单元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一个不一样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相关的情境中,获得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并对地理学科产生新的认知,体会到地理知识蕴含的魅力。具体而言,为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我国不同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备课期间搜集一些我国不同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地形地貌景观图,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观看,学生由此可直观地了解到“地形”包括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而且通过图片的对比,学生也能够从中总结出不同地形所具备的特点。在观看完相关的图片之后,教师还可利用PPT、微课或一些教学软件等,将本节课的总体知识脉络进行详细的梳理和整合,帮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找出几个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形景观,为学生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并随机选择部分学生上台操作,当学生点开相关的图片时就会跳出相应的讲解,这样在学生发现多媒体教学的这一有趣功能时,就会更加喜欢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氛围内开展学习活动,其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实践证明,通过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还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激发,亦能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3)基于学生兴趣,组织地理模型比赛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喜欢做一些手工作品。地理教师也要抓住中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在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时,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地理相关的模型制造比赛,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认知。在组织地理模型比赛时,教师可以不用设置固定的主题,只要学生围绕地理学科的相关内容设计模型就可以,并且要求学生在设计完成以后,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分享,并详细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意图,最后再组织学生之间开展评比活动,选出最有代表特色的作品。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在竞争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学习动机,并积极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实践探索中。
例如,当教学完“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和“地形图的判断”这两部分的具体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开展相关主题的模型比赛活动。在组织比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一些制作模型能够利用到的材料和工具,之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以及构思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其设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在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中,学生也会努力去回想自己所学习过的地理知识和内容,并从中获取设计和制作灵感,并有效确保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意图能够在模型中充分体现出来。比如,一部分学生会想到利用篮球制作地球仪,然后再利用旧报纸上的世界地图进行裁剪,将其粘贴在制作好的“地球仪”上。还有一部分学生模仿教材中山脉的形状,并利用纸箱材料进行相应裁剪,用不用颜色的彩笔画出不同位置的等高线,然后将裁剪出的不同的高度的山脉进行拼接。通过这种形式的比赛,学生不仅能够放松心情,缓解学习中遇到的压力,还能在设计和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充分回顾,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并且,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地理课程的趣味性,并在成功完成模型后,收获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进而对地理学科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实践证明,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出发点设计地理模型比赛的教学形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非常有益的。
(4)利用学生学习特征,实施因材施教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为了促进班级整体地理成绩的提升,需要地理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态度以及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不能一直沿用傳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及学习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并积极顺应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通过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改善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增强其学习的动机。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对其进行层次的划分,对地理课堂上表现不活跃,独立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其能够逐渐建立起学习地理的自信心;相反,对一些地理课堂中比较活跃、且地理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则要适当地进行一些地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使其能够快速提升学习地理的能力。
例如,在讲到“中东”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实施因材施教,如针对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只要求他们进行一些基础内容的预习和掌握;而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一些重点和难点,进行提炼并进行一些知识的延伸。此外,地理教师还可以利用导学案开展教学,让学生能够充分将导学案的内容梳理清楚,并鼓励学习先理解后记忆。对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共同查阅地理资料,之后再进行内容的汇总,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时,教师要想实现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提升,就要充分了解新时代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到学生最能够接受的课堂教学形式,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利资源,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内容。同时,教师还需鼓励学生去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内容,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其对地理课程的认知,促进其地理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和军.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深度学习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4).
[2]赵华燕.基于初中生地理学习积极性的教师教学行为探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8.
[3]周隆.中学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8).
[4]杨旭.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32).
[5]马迎雪.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
[6]王浩宇,赵自胜.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与兴趣培养[J].地理教育,2019(03).
[7]王勤功.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力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1(20).
[8]吴红斌. 初中地理课堂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启发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