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析

2023-03-29 18:14俞玲燕
高考·下 2023年12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任务驱动情境创设

俞玲燕

摘 要:文章以《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把无形的观念融入有形的教学中。通过主题框架的构建、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等多种手段落实核心素养,其中特别突出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唯物史观;主题构建;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反思成长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科学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论。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唯物史观为其他素养得以达成提供了理论性指导,“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1]。”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程目标中指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及学生达成该素养的目标:“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呢?黄牧航(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指出“在历史学习中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必须与具体的史实相结合。”[2]这就要在有形的历史教学中,让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渗透,做到无形化有形。笔者以选择性必修1中《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为例进行阐述探讨。

一、主题搭建,明晰结构。

针对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从课程内容的要求来看,“加深学习运用唯物史观和阶级方法,对上层建筑的各领域的实质深入分析,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从本单元内容看,中西方的政治制度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由于国情的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独特性。从本课在内容上来看,要求学生“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纵观本课,时间跨度比较大,从近代一直到当代一百多年,内容比较丰富,包括民国时期的共和制、根据地的制度和解放区制度的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等。面对此种情况,如何在教学中做到重点突出,学科核心素养落实,课堂生动有趣,且能引发学生思考。那就必须以唯物史观为“魂”,其他手段为“形”来进行教学落实了。

“中国的民主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每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无不植根于这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之中,无不建立在这个国家特定的国情基础之上。[3]”人民群众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共和制在中国发展的过程是民主制度在中国发展的过程表现,基于这一认知,本课围绕着“人民的选择”这一主题进行分析,串联起了民主共和制在中国发展的进程。选择一:资产阶级共和国(行不通的道路);选择二:无产阶级共和国(唯一的道路)。

在唯物史觀的指导下,搭建好本课结构框架,建立起历史知识的关联性,实现知识的融合,形成一定的系统性,从主题上把握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便于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二、情境创设,任务驱动。

情境是实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载体[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可以作为课程内容落地的重要手段。通过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共情。而任务驱动式教学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个或多个任务进行自主探究或互动协作,通过最终解决问题来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实践活动。[5]”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设置任务链,推动教学环节的开展,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及历史解释能力,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学情,问题的设置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层层递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将唯物史观运用到历史学习和探究中。

探究一: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何由被“选择”到被“抛弃”

材料一:1912年4月,宋庆龄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校刊发表《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文中写道,“这一非常光辉的业绩意味着四万万人民从君主专制制度的奴役下解放了出来,这一制度已经持续了四千多年;在它的统治下,人民毫无‘生活、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可言。”

——何大章:《宋庆龄与孙中山》

材料二: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纵横“宋教仁案”。

材料三:教材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历史纵横“革命程序”论。

材料四:如同舆论所言,制宪国大通过的这部《中华民国宪法》最大缺点还不在它的本身,而是这次的制宪国大缺少了一个和平团结的规模。一个主要的党派未参加,而半个中国还在打内战,因此大大减损了这部宪法的尊严性。……1948年的行宪国大即通过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以“戡乱”和“临时”的名义,将总统的权力扩张到了极限。一切仍如过去一样,蒋介石仍是手握国民党党政军大权并独断专行的唯一“领袖”。

——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

问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这一时期的“光辉业绩”有哪些?

问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教仁案”背景,并分析该事件“对后来的政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问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比较国民党的“训政”“宪政”与孙中山民主政治建设目标的区别。

材料一通过宋庆龄的视角,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取得了“光辉业绩”。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诞生,为了维护民主制度,还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它所取得的“光辉业绩”。通过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分析了解其进步性,理解它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材料二三四则是展现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后的曲折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历史解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宋教仁案”的背景是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责任内阁,威胁到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宋教仁案”后,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后,袁世凯先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通过袁世凯称帝、北洋军阀混战等史实,帮助学生理解共和的外衣之下是北洋军阀独裁的局面。国民党“训政”“宪政”的目的是“一党专政”,背离了孙中山希望达到的“主权在民”。

以上几则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辩证法认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作用的结果,从某些方面来说它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但专制独裁不得人心,终将被人民抛弃。

探究二:人民群众为何会选择无产阶级共和国

材料一: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教材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大反攻前夕的19个抗日根据地”。

材料三:教材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学思之窗《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5月1日)。

材料四:1948年5月,中共中央领导人齐聚西柏坡,……8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改称华北人民政府,统一管理华北、华东和西北区的经济财政工作,并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再加入东北和中原两区。华北区建立的各个机构,成为后来中共在全国建政时成立的各个机构的雏形,华北区政府的实际运作,也为中共治理更为广大的地域和人口提供了经验,并为中共其后的建政所借鉴。

——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

问1:根据材料一面对革命根据地的不断涌现,概括中共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政权?

问2:根据材料二所学回答为什么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采用了不同的政权模式,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措施的认识。

问3:根据材料四指出华北人民政府建立的背景并概括其意义。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上面的材料从三个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进行了分析。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它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通过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政权模式建设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共的制度建设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扩大,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通过“三三制”原则,结合教材的图片《陕甘宁边区人民投票选举》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其对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而与之对比的国民党,在1941年1月,顽固派突袭“围剿”新四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材料四以华北人民政府的设立为例,引导学生了解解放战争,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也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从近代历史的经验中,得出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并指出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出路,它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

探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材料一: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決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任务一:阅读教材结合所学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进程。

任务二:结合时政,谈一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巨大优越性的表现。

任务一,更多的是锻炼学生对教材阅读理解和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制度发展的梳理,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随着国情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要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学生学会从历史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关心时政,让历史与现实进行互动。在合作活动中,学生从法治建设、经济发展、民族发展等角度进行了阐述。通过此形式,让学生回归到现实生活,切切实实地感受党的领导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得家国情怀得以落实。同时,透过学生的回答,也与本教材后面几个专题形成知识的联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习近平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中国共产党从制度上递交了自己的答卷,人民阅卷的结果无不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教学反思,探索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唯物史观如影随形,教师要学会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把握课程内容,落实好课程各个环节。以课标和学情为依据,通过大概念的主题引领,规划好教学环节,梳理清晰线索,选择基本和主要的史实,在内容上进行相应取舍,突出重难点。在选择性必修1的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知识之间的融通,知识和思维上做到对必修教材的递进和拓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在备课过程中,要学会挖掘教材文本中的信息,利用好教材文本,如单元导语、课前导入、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史料阅读等,构建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观察学生的教学实况,注重学生课堂中的表现,通过情境创设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进行史料分析和历史解释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去分析和看待问题。

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以有效的形式、方法、情境等把唯物史观这一核心素养进行落实,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思想,应潜移默化地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在教学中,应体现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探究,注重锻炼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分析、归纳、比较等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情境问题。同时由于本课内容量较大,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预习,唯物史观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应该贯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黄牧航.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3(1):78-82.

[3]房宁.中国的民主道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4]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2019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5]黄牧航.任务驱动式教学与中学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6):44-49.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任务驱动情境创设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