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禄
【摘要】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可见,问题在数学课堂中的地位不容小觑.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获取知识,降低学习难度,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文章从设计情境化问题、探索性问题、层次性问题、多样性问题、开放性问题五方面分析了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有效问题;学生思维;设计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对问题设计的内涵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生怕浪费一分一秒,不断向学生讲授知识内容,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没有时间思考,更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知识,使整个教学过程呈低效甚至负效的状态.
对于学生来说,问题是思维的基础,是学生探知知识的导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情境化、多样化、层次性等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奥妙,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开拓学生创造性及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快速发展.
一、设计情境化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深奥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浓.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枯燥地讲解,学生就会感觉数学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融入课堂,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而情境化问题模式可使问题与情境有机融合在一起,让问题回归生活,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走进情境,走入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寻找走出迷雾的路径,进行创新性学习.因此,在小學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化情境中,让学生借助自身经验体会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激活学生思维,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出示多种面值的人民币,带领学生共同认识元、角、分等相关知识,然后提问:“我们的生活中有多种人民币,也包含很多与之相关的知识,谁能分享一下你所了解的人民币知识?”对于爱热闹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这一问题的提出,正好是他们表现自我的良好时机.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名学生说:“太阳光线下,100元的人民币上有一条金属线,如果没有这条线就是假钱.”另一名学生继续说道:“100元人民币上还有一个人物头像,如果没有头像也是假钱.”这时有学生提出:“盲人应该如何辨别钱的真假呢?”很多学生摇头不语,此时,一名平时淘气的学生说道:“我知道,在人民币的右下角处有一些小圆点,这些小圆点就是为了盲人辨别用的.”学生纷纷说着自己了解到的人民币知识,在交流讨论中对人民币有了初步的认识.
案例中,教师通过设计情境化教学,并提出趣味性问题,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展开交流、讨论,为学生构建了精彩的数学课堂,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民币知识.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催生学生思考的欲望,和以往教师的单纯灌输相比,效果无疑要好很多.
二、设计探索性问题,感受知识内涵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它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这限制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基于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真实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巧妙设计探索性问题,活跃学生思维,逐层探究知识内涵,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探索性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发展思维,体会探究数学知识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内涵.教学实践证明,以问题引领学生探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归纳,体验探究的乐趣,发展数学思维,让学生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数学学习过程更有意义、更有趣、更高效.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计算”时,教师可先向学生出示题目:(1)10-3,12-5,13-6;(2)14-8,12-6,13-7.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计算,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说一说发现了什么.随后,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但学生很难按照教师的预设给出准确的答案,因此,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10-3与12-5的答案是相同的吗?(2)请你写出一些减法算式,使算式中两数相减的差为7.学生针对问题展开思考,并发现:在这些减法算式中隐含着一些变化规律,当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大或减小相同的数时,差不变.学生以问题(1)为基础展开合理的设计,将原有题目中的被减数增加1或2,减数不变,这样差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1或2,如11-3=8,14-5=9,或者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小1或2,结果差变大.
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习知识,在学生思维不及之处巧妙设计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对题目展开深度思考,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可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具有探究性,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当然,在设计问题前,教师一定要研读教材,根据所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难易适中的探究性问题,因为问题设计得太难,学生思考后还是无法解答,便会挫伤其学习的热情,问题过于简单,会没有思考的价值和意义,便无法增强学生获取新知的内驱力.
三、设计层次性问题,发展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为浅显,常处于直观或描述水平,而当前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综合能力,实现思维的创新性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性,更要以学生的差异性思维为基础,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层层剖析,逐层深入,从而循序渐进地解决教学难题,推动学生思维向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发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如果做到了有层次、有梯度、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便可以让学生拾级而上,逐步逼近知识的本质,真正实现从已知领域到未知领域的过渡.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教师可从钟表的表象认知入手导入新课教学,然后让学生观察、操作手中的钟表,看看能发现什么.学生很快指出:“有两个表针.”教师提问:“那这两个表针是相同的吗?你能介绍一下这两个表针吗?”学生依据已有经验进行介绍:“两个指针的长度不同,长的指针叫分针,短的指针叫时针.”还有学生提出:“钟面上还有12个数字和一些小点点.”教师随即给学生做出解释:“钟面上的小点是刻度.”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钟面上的数字是如何排列的?12在钟面的什么位置?6又在什么位置?钟面上最左边的数字是几?最右边的数字又是几?以6和12为分界,钟面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有哪些数字?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如此,学生依次展开观察、探究,很快就认识了钟表.之后,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题目进行训练,便可强化学生对钟表的认知,使学生牢固掌握相应知识.
案例中,教师通过多层次性问题引导学生对钟表进行观察、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了钟表知识,强化了学生对钟表知识的认知,促进了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为进一步探索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见,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因为问题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避免随意性、问答式,因为在那样的问题下,课堂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学生学习效果低下,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四、设计多样性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多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可使数学教学收到良好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及课堂内容,从学生的基本能力入手,优化数学课堂问题设计,从提问方法、提问内容以及解决途径等多方面入手,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展开有效、合理的问题设计,抓住课堂中的提问契机,展现多样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自主探究知识,引导他们的思维多方向发展,充分发挥问题的教学价值,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教学“位置”时,教师可通过游戏“你说我做”导入新知学习,如利用“上拍一,下拍二,前拍一,后拍二”引入四个不同的方位词.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出示长江大桥的画面,让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画面后给出答案:“图中有大桥、火车、轮船、白云等.”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方位词描述这些物体所在的位置:大桥的下面是什么?轮船.火车的上面是什么?白云.汽车的后面是什么?卡车.这样,学生就会对前后、上下的方位词产生简单的认知.之后,教师让学生自主观察,同时向其他同学提问,看谁提出的问题好,谁回答得又快又准确.学生积极投入到提问与解答中,对位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案例中,教师采用教师提问、学生间相互提问的形式展开教学,通过设计多种有效问题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的位置关系,深化了学生对不同方位词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可见,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为学生设计多样性的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将学生的单向思维活动转变为全方位的立体思维活动,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建构.
五、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为薄弱,有待教师的深度开发.平淡无奇的常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会使学生的学习陷入被动状态,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寻找合适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内在潜能,深度延伸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放性问题可为学生建立思维的起点,让学生的思维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高效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开放性问题,以此为基点让学生思维得到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故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将对其的培养落到实处.而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便可以实现这一点.
例如,在教学“9加几”时,教师既需要让学生掌握凑十法,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首先,教师可出示题目:9+2,9+3,9+4.学生很快就会给出正确答案:9+2=11,9+3=12,9+4=13.教师提问:“按照此规律,下一道题目会是什么?”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9+5=14.”教师:“那么你能说一说,这些题目有什么规律吗?”学生尝试着表达:“这些算式中的被加数不变,加数有规律地发生变化,和也跟着发生变化.”之后,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总结的规律写出更多9加几的加法算式,并思考计算这些算式时有什么规律.学生认真对比这些算式后给出结论:“算式中和的个位上的数总是比加数小1.”教师继续提问:“你能说一说原因吗?1去哪里了?”学生又发现:“被加数9加上1之后就变成了10,向前一位进一,所以和中的个位数字比加数小1,也就是说,1和9凑成了10.”按照这个推理,学生顺利找出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数学是一门形式灵活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它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对知识展开思考与探索,使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更加深入、精细,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计算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全方位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结 语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设计有效问题能有效促进小学生深入思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数学教材,结合学生的学情设计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等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教材编写与理论研究的密切结合:由几篇硕士论文引出的话题[J].数学教育学报,2004(4):98-99.
[2]毛雯澄.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教学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8.
[3]沈晶.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读写算,2018(35):156.
[4]崔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95-96.
[5]李锋.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3):146-147.
[6]李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