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冰妮
摘要:文章分析高校科技类社团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以及高校科技类社团开展课后服务的价值,并从建立健全顶层设计、巩固强化过程实施、合力构建支持体系三个方面着手,提出基于劳动教育视域下高校科技类社团的课后服务路径,以期让高校科技类社团的育人功能得到更大发挥,为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赋以新动能。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校科技类社团;课后服务
一、高校科技类社团劳动教育的现状
(一)课程结构设置平庸化
第一,顶层设计浅表化。在高校科技类社团(以下简称社团)实际运行过程中,社团负责人员往往热衷于追捧“短、平、快、热”的“头条”效应,学生知识储备与管理经验有限,难以匹配社团建设管理的实际需求,致使大部分劳动教育活动周期性不长、可持续发展性较差,难以有序推进高校社团活动的开展。第二,育人内容单一化。社团发展总体囿于第二课堂空间,育人内容往往集中于讲授劳动专业知识、宣传劳动模范事迹,标准化培养倾向过强,差异化不明显。
(二)劳动价值取向去崇高化
第一,道德取向庸俗化。受社会盛行的逐利性价值取向,部分学生在树立劳动精神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疲软松动,仅仅将社团活动视为获得第二课堂学分、积累个人履历、评优评奖争先等既定目标的必经过程。第二,运行治理留痕化。社团的组织模式受高校行政化管理影响,在各个治理主体中,社团仅仅充当指令执行者的角色,本应作为满足学生社交需求、结群需求、发展需求的服务功能逐渐异位。
(三)资源供给配置单一化
第一,专业资源供给面临短缺。社团以跨学科融合创新的方式构建了更具弹性、更显动态的劳育空间。然而,部分社团教师的指导局限于建设管理层面,将安全稳定置于考量社团运行的优先级,对创造性开展劳育活动、保障社团发展的持续动力的关注度不高。第二,人工智能教育的困局。在社团活动中过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容易导致认知思维趋于表面化,极大地削弱了本应从劳动活动中获取的积极体验。
二、高校科技类社团开展课后服务的价值
(一)劳动价值取向符合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
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品德,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社团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新场域,通过合理引用中华民族传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和掌握真理,激发学生对劳动产生由衷的尊重与热忱。
从文化传承维度来看,社团活动弘扬的劳动精神与课后服务中的志愿精神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互通性,两者都与倡导“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同源同流。从价值取向维度来看,社团在劳动教育方面重点围绕端正劳动态度、学习基本技能等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劳动形式展开,常规性的场地清理、设备维护、物资管理,往往是学生劳动素养累积与分化的关键,有益于纠正部分学生存在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的错误观念,顿悟劳动幸福的内涵。
(二)课程结构设置符合生产劳动教育的价值归路
生产劳动教育是形成劳动育人合力的三个维度之一,劳动者在生产实践中锤炼本领,在劳动过程中修正价值取向,逐步由学习成长性实践向劳动创造性实践转换。从微观层面来看,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第一课堂实践教学部分的自然延伸,是社团履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职责的重要纽带。高校通过为社团嵌入劳动知识技能传授、劳动情感态度培育等人文教育因素,引导社团成员在实践过程中厘清课堂所学与物质利益的辩证关系,这点与课后服务所倡导的在“实践检验真理”的基础上实现“以劳增智”的最终目标不谋而合。从宏观层面来看,高校依托校企合作、项目化实践教学等平台,立足顶层设计将社会力量引入社团活动,能在工厂、实验室、研究所等劳动教育的新场域,嵌入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的应用培养,赋予劳动标尺更多元化的衡量方式,为课后服务的提质、减负、增效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资源供给配置符合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实践
社团应主动打破把劳动留在课堂教学的“静态教育”模式,以社会需求调查所反映的现实问题为驱动,把课堂所学运用到解决社会问题与服务社会的层面。从校内资源结构供给方面,高校应着力推进社团的环境建设,从宏观调控和微观投入两个方面,对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给予社团更为自主的运行空间和使用权限,为社团发挥人力资源与智力优势提供物质场域。
高校可以考虑为社团提供更充足的专业建设经费,为社团日常服务性劳动教育提供稳定的参与机制,通过班队会课、第二课堂、益智课程等丰富的课后服务形式,推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进程。从社会支持网络供给方面来看,政府和第三方社会机构为社团接触、认知、融入社会搭建了桥梁,依托进工廠、进实验室、进场馆等多元应用场景的培育嵌入,破解社团发展需求迫切递增与现实供给不相匹配的困境,引导学生调研生产劳动现状、提高生产服务水平,实现高校“五育并举”实践和社会人才需要的有机结合。
三、高校科技类社团的课后服务路径
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的有序运行需要多元主体协同服务,将社团纳入协同服务主体有益于改善课后服务责任主体模糊、资源供给匮乏等困境。本研究拟以搭建社团课后服务育人体系为着力点,从建立健全顶层设计、巩固强化过程实施、合力构建支持体系三个方面着手,发挥劳动文化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引领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一)培育链条首端,建立健全社团课后服务育人体系的顶层设计
第一,规范制度建设。课后服务从属于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其公共服务属性引导课后服务科学化、规范化建设,离不开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明确规定。社团应构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课后服务教育活动激励评估指标,将课后服务质量纳入社团年度评价考核指标,评估社团课后服务开展情况,针对个别工作不达标、质量不过关的服务活动给予及时整改。此外,社团应将日常考勤、评价反馈、动态跟踪以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的指标予以呈现,精准对接服务对象对所学知识、相关技能的量化评估,反映出课后服务参与主体,即社团成员与服务对象在活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第二,明确权责主体。管理单位、挂靠单位、指导教师、社团负责人、相应社区等五类主体,必须主动作为、权责分明,保障各项信息的流转畅通,以贯穿到社团课后服务的全过程。比如,高校团委、院系等集管理、服务需求于一体的挂靠单位,需要打通机构管理、社员管理、通知管理等内部管理模块,为各方力量协调联动提供根本遵循。指导教师应在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尤其是重视创新型劳动品格的培养,聚焦专业发展,关注前沿热点,合理引用中华传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劳动教育相关内容,打破部分学生将劳动教育等同为走马观花式参与的刻板印象,帮助社团成员将自己的专业能力、兴趣爱好、期待的服务方向与课后服务实际需求相结合。
(二)赋能链条中端,巩固强化社团课后服务育人体系的过程实施
第一,夯实思想价值引领。社团必须在组织育人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社团凝聚青年动能、表达时代强音的角色使命;必须在价值引领上做文章,着力弘扬中国劳动者的实干精神和劳动品质,形成思想领先的社团大思政育人格局。
第二,促进技术技能培养。社团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应担任其整合学科优势的角色使命,发挥智力密集优势,除了继续深化STEAM(跨学科的交叉性教育)、创客等专业课程体系,还需要突破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本位与学科壁垒问题,通过跨学科整合的内容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等交织重叠,提高学生跨学科技能,形成以兴趣为导向的跨学科课程,迸发出新的科学技术活力。在此基础上,社团服务对象的高阶认知能力,即批判思维、逻辑思维、反省思维、元认知思维、创造性思维将得到充分锻炼,提高学生解决真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锻造链条末端,合力构建社团课后服务育人体系的支持供给
社团课后服务育人体系的支持建设指向两个维度。第一,吸纳参与建设的多元化主体。课后服务属于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其公共性质的重要体现就是不同子系统参与主体的公共性,参与主体形成以社团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第三方力量支持的课后服务育人合力。高校通过优化社团资源供给结构,构建齐抓共管的资源协调共享机制,确保社团从校内外发展环境中获取劳动教育资源,创造出社团成员在物理空间上共同在场的各种社会参与机会。此外,社团积极吸纳与兼容社会资源,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社会机构可以在劳动教育场所、劳动教育人员、劳动教育设备等方面不断调整供给内容结构,以应对新的需求变化,确保社团这一课后服务主体与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共生联动与动态耦合。
第二,兼容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课后服务育人体系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导向,意在彰显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与价值观塑造。因此,课后服务建设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倾听学生所表达的成长需求与观点态度,实现课后服务供给侧与学生发展需求側的匹配平衡。一方面,社团要适应差异化层次导向,针对不同学段、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知识讲授与兴趣启发,在兼具益智性与娱乐性的生活类实操课程中,促使学生完成对劳动世界与自我认识的对话探究;另一方面,社团要适应功能化运用导向,融合科学、劳动、美术等多学科和多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动手实验与亲身实践中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劳动教育的建构性与操作性使得其具有全局参与属性,能与其他学科实现综合融通。以电子爱好者协会为例,社团通过介绍包括计算机、电子白板、音箱、视频展台等班级多媒体基本组成设备及其常见问题的维修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多媒体设备的基本运行原理与正确使用方式,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多媒体设备常见故障的维修使用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爱惜公物,在动手操作中形成稳定的心理结构,进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获得劳动价值感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田守雷.从新中国劳动价值观的演变看劳动精神的培养[J].工会博览,2019(33).
[2]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2).
[3]王毅,王玉飞,吴嘉佳.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内涵、价值与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1(2).
[4]王贤德.“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协同育人的困惑、澄明及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2(2).
[5]刘纪蕊.开放教育新时代:公共财政进入乡村课后服务[J].中国电化教育,2018(8).
[6]李政林.“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的过程逻辑与未来路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
(作者单位:岭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