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思考

2023-03-15 23:37周谷平
关键词:教育方针中国式现代化

周谷平

(浙江大学 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58)

中国式现代化是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借鉴世界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必须以中国具体国情为基点,其基本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走和平发展道路[1]。对内主要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外主要体现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

社会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所说:“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与以育人为旨归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有着必然的内在逻辑联系,全面推进高质量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正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和基本途径。本文试图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维度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做一些思考。

一、理论逻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造成的巨大伤害,提出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和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就是要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个人的身体、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都得到提升和改善,每个个体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按自己的天赋、特长、爱好等自由选择活动领域、生活空间和发展方向,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突出表现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追求和期盼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教育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具体表现为教育要更加注重面向人人,努力为每个孩子、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提供公平均衡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要努力办好各级各类学校,搭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立交桥”,让教育赋能社会流动,迸发社会活力,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要尊重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因材施教,充分释放每个个体的潜能,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个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要在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间形成合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倡导正确的成才观、用人观和人才的价值观。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支撑,在把握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中推动教育改革。当前,要着力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八大以来,根据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破解包括教育在内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同时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是最基础的民生。我国区域协调的“三大差距”(区域、城乡、群体)在教育领域表现突出,而且教育领域还带有自身独特的校际差距,需要不断探索解决矛盾的新思路、新路径和新办法。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优先发展是先决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在第五部分单独专门论述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发展,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整合在一起,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给予教育优先发展以更高的地位和更加强烈的关注,为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稳固的基石[1]。因此,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地追求高质量发展,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提升教育品质,优质教育是科技、人才、创新之源,也是发展动能转换的根本保障。优质教育本质上是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个体多元发展、受教育者的差异化发展。由此,决定了教育的多样性和教育选择的多样性,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也直接体现在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中。

二、历史逻辑: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指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教育方针,但其核心都是回答“为谁育人”“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这一重大问题。回顾我党教育方针的历史演变,其根本指向与时俱进,一以贯之,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

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子女的受教育问题。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4](P20)强调“工农及其子女有享受教育的优先权”,要重点向工农大众敞开教育普及大门,努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基本权利[5](P277-278)。

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6]

1958年党中央提出“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8]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9]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10]并直接写入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教育方针有了新的认识和思想升华。

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1]。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拓展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明确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1]。2019年3月,他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4]。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坚持立德树人,以科学的教育理念,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属性,推进教育公平与教育高质量发展[1]。

纵观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历史演变,鲜明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凝炼着党的历代领导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既与时俱进又一以贯之,表现出以下共同的基本特征:一是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和革命性,始终坚持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二是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公平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广大劳苦大众争取受教育权;三是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知与行相统一;四是坚持立德树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实践逻辑:回应新时代国家和人民的要求和期盼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论述了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问题,强调以创新驱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应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国际形势剧烈动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迭代升级、劳动力竞争向智力竞争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时代浪潮中,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回应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解决“卡脖子”问题。教育应全面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其内外部关系,从紧盯自身发展的小逻辑转换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实现这一目标,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是题中必有之义。无论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还是我国面临的复杂严峻外部挑战都证明了这一点。纵观世界现代化强国崛起之路,往往伴随着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与世界科技活动中心的形成。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致经历了四次这样的转移,先后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转移到了美国。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需要思考如何培育成长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和世界科技发展中心,而这必然要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为重要支撑和坚实基础,尤其大学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应承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应全面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教育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公平与效率是一对辩证统一的有机体,两者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相互取代,更不是相互对立,而是随着时代社会需求的变化,两者之间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会随之发生转换。正是这种矛盾关系的不断转换成为不同阶段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推动教育发展螺旋式上升。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20余年的一路高歌猛进,迅速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处于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亟需思考数量与质量、规模与内涵等关系,在继续统筹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同时,遵循教育、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举新型、举国优势着力培养一大批创新拔尖人才,打造全球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应扎实推进“教育共富”和区域协调发展[15](P4-11),[16]。在高等教育布局和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上逐步缩小区域、城乡、不同群体、不同学校间的差距,提升教育体系的整体水平。以“双一流”建设为例,有研究表明,“双一流”建设整体提升了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总量,但对区域内资源的均衡配置无显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区域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也就是说,我国高校科技资源配置主要表现为区域间差异。具体来说东部地区一直领先,西部地区与其他区域差距有所缩小,说明国家对西部教育扶持多年的成效逐步体现,而中部、东北的不均衡度相对加大。高校科技资源匮乏及其配置的不均衡不利于创新绩效溢出,不仅影响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更直接影响了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17]。

另有研究表明,“双一流”学科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发展匹配度尚有待提高。如西部发展急需的能源与动力工程、药学、人工智能、地理地质、环境保护、旅游与酒店管理、民族文化等学科专业领域都存在支撑能力不足问题。此外,“双一流”建设中,文化、艺术、体育类学科入选较少,也不利于文化自信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18]。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应努力促进教育系统内外部功能集成和各级各类教育融通[19]。要进一步强化区域与高校的集成、生产与研发的集成、技能与产业的集成,激发集成创新活力和动力,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集成效应。要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三教统筹”,推进教育、培训系统与劳动力市场之间有效衔接,搭建各类人才顺畅流动“立交桥”,通过教育数字化满足学习者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赋能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要进一步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职普融通,把高校优质丰富的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优质丰富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转型升级能力,逐步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体制机制、组织机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资源保障、制度支撑等多个方面的双向融通,以多样化高素质人力资源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教育方针中国式现代化
劳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必修课”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三重维度1——重温抗大教育方针的启示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
一种特色的教学理念的提出与讨论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