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愿景、实践错位与形塑路径

2023-03-15 23:37李甘菊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院校

刘 晓,李甘菊

(浙江工业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本质和发展要求进行了详细阐释。这一重大战略的推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领域的通力协作,其中,依托教育推进技术革新与人才培养就是关键路径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最具特色且与产业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显然肩负着通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使命[2]。因此,有必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建设与拓展的新时代征程下,对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明晰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建设的愿景定位,审思其实践错位,进而提出改进路向、形塑理想愿景,以此希冀在深化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供之以职教智慧。

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理想愿景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理想愿景的构筑,与中国式现代化下职业教育推进社会优质均衡发展的宏观背景密切关联,也与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质量飞跃紧密相关。由此,有待在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本质的前提下,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适应与引领。

(一)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1.文献综述

当前,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研究主要围绕“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展开理论循迹。

其一,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研究。自“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一重要论断被提出以来,学界围绕教育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的命题展开了广泛研讨。一是从价值论的角度,阐释了教育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关系。有研究立足于民族共同体的视角,论述了教育在共同体意识建构、文化基因传承与转型中的内生价值[3];也有研究从历史演进的视角,论证了在总体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教育推进社会优质均衡发展的工具性价值[4]。二是从本质论的角度,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探析了构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体系的理念遵循,提出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人民为根本目标[5],在借鉴世界经验的同时以实现本土化创新为本源动力[6],并辅以多元共治、简政放权、创新多维的治理体系为实践进路[7]。然而,大部分研究是基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探源,针对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于如何理解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宏观研究[8]。聚焦至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如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分析框架与实践路径研究还处于薄弱环节。

其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相关研究。国内学者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集中研究始于21世纪初,主题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现有研究多从服务目标与内容的角度着力探讨,如有学者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即根据政治、经济、社会与技术发展的新需求实现社会的供需平衡[9];有学者从资源要素出发,提出将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直接、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10](P39),具体包括技术创新指导、成果转让应用、业务决策咨询与职业发展培训等[11]。二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建设过程中的现存问题。已有研究多从高职院校的内部层面展开探讨,认为存在局限性[12]、缺乏系统性[13]等,即在服务内容面向的多元化与顶层设计的长周期规划上还有待提升。也有部分研究从企业、政府部门等高职院校外部层面予以讨论,指出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意愿不足,政府对高职服务地方经济的支持政策不健全、法规不完善等[14]。三是针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普适性对策的研究。相关研究集中于构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并进的联动机制[15]、完善教师激励制度[16]、成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管理体制[11]等体制与机制的优化与革新。由此可知,现有文献多单从经验“归纳”的视角展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问题阐述,缺乏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和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远景擘画。这不利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前瞻性、系统性与全流程性的发挥,从而影响其在新的时代趋势中适应乃至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综上所述,相关研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背景、理论分析框架以及高职教育这一特定要素的思考都还较为匮乏。然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自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超系统”。既涉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等多重结构的目标需求,又关乎职业教育内部多重资源要素的统筹整合,并旨在完成服务的外部环境与内生要素之间的连接与适配。这与德内拉·梅多斯(Donella H.Meadows)所提出的“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三种构成要件:要素、连接、目标”具有一定耦合度[17](P36)。为此,有必要将系统理论引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这一“超系统”中,以此建立分析框架,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发展定位与应然属性进行全过程的系统性分析。

2.分析框架

系统论的最大启发在于认识论的突破,即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视作一个由宏观环境、中观结构和微观要素组成的整体系统[18]。要想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既需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一宏观的社会背景,也需要洞悉系统论的一般结构,同时又需要兼顾高职教育的特定性要素。

一是对宏观社会背景的考量。基于系统论的视角,针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建设的理想样态分析,应置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一“大系统”之中,深刻理解其本质特征。对此,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逻辑,是扎根中国国情提出来的发展方略,是坚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分享的全民现代化[19]。因此,要把对服务全体人民多样化需求的持续性供给,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此逻辑理路,回应中国式现代化时代诉求的高职院校,也应当以面向包括边缘群体在内的广大人群以及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社群等宏、中、微观组织的多维广泛主体为旨归,打造服务范围、服务领域、服务周期乃至服务内容形式全覆盖的现代社会服务格局。总体而言,强调高职院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下的服务对象“全民性”与服务内容“多元化”的本质特征。二是对系统论的一般结构的考量。一方面,根据系统论中关于输入、处理、输出的环节划分[20](P34-35),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建设通常可以相应分为分析、运行与反馈三个主要行动环节。其中,分析环节强调对社会服务形式及客体等的设计;运行环节强调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建设过程中的行动执行与及时调整;反馈环节强调基于服务成效的结果呈现与后续的反哺优化,由此也明确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分析结构与观测维度。即系统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并不是碎片化、功利化和终端化的服务供给,其更为强调“服务全过程的系统参与”[21]。另一方面,按照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视作一个整体系统的系统论思维来看,可以分为“外部”与“内部”两个结构,系统外部是我国在现代化征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诉求等要素,系统内部是高职教育办学中院校、教师、家长等相关利益主体。基于系统论的视角,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需要依据当下诉求,灵活、动态地调整与平衡教育内部系统与政治、 经济、文化等社会外部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抓手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适应性。据此,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内外一体化”与“动态化”特征。三是对高职教育特定性要素的考量。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要想适应与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质量。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窠臼与诉求来看,尽管在我国实现经济跨越与社会转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面对新时代新使命,高职院校仍存在社会影响力不显著、入学吸引力不强等问题[22]。从教育系统内部来看,这与其自身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的标准有待加强、服务区域经济的作用发挥不够突出等现存问题有较大关联。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没有做好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充足准备。由此,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高职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体制机制,以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为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实践行动环境。这就亟待在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之中体现高质量态势的特征要素。

基于上述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下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内涵已初见端倪,与以往仅从服务目的与内容出发的静态描述不同,中国式现代化下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更侧重于动态描述。具体是指为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种种需求,依托于院校自身资源条件,有计划、有组织地以体制、机制等手段保障预先设计的涵盖多元服务形式与广泛服务群体在内的服务内容有效运行,并在后续以结果呈现情况反哺服务流程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并就此构建出涵盖社会服务形式及客体等的内容设计、强调服务建设过程中的目标达成与及时调整的行动执行,以及基于结果呈现进行后续反哺优化的成效反馈的三重分析维度,同时要求在这三个分析维度下体现“全民性”与“多元化”、“内外一体化”与“动态化”以及高质量的特征要素。

(二)愿景阐释

在前文分析框架的应然指向下,本研究构建出了内容设计上体现“全民性”与全覆盖性趋向的“多元化”、行动执行上体现“内外一体化”与“动态化”、成效反馈上体现高质量标准的新时代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理想样态。

1.内容设计:以广泛社会主体为面向,打造全覆盖趋向的现代化职教服务格局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在服务供给上由单向度服务转向多向度合作。从美国高校社会服务演进历程和经验上看,高校应突出问题导向、尊重应用情境,寻求更多具有实践取向的合作伙伴[23](P36-39)。这意味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面向对象不应再被看作技术技能、知识共享等的单纯受益者,他们同样有义务、有能力参与服务生产过程。该愿景的达成需要在社会服务理念、机制、模式上做进一步革新,考虑推广普及“大学-产业-政府-公民社会”的四螺旋机制服务模式[24],同时加强学校教职员工等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丰富服务资源的来源渠道。另一方面,需要实现社会服务参与领域与实现形式的多元化。通常意义上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主要是通过技术转化等方式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但随着高职院校服务范畴的不断拓展,已不应当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要逐步拓展至文化、教育等关涉广泛公民利益、社会可持续发展[25]等的广大服务场域,以技术技能为底色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同并进。

2.行动执行:以“内外一体化”为指引,构建动态化的职教服务模式

就内生要素而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需要协调教职员工等人员以及其与人才培养、科技发展等诸多要素间的关系;就外缘环境而言,其又受社会环境、区域环境、产业环境等的影响。从内生要素来看,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建立相应的动力协调、成员互促、监督考评等链条式的一体化机制,激发教职员工参与院校社会服务的内生动力与建设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自身应深刻认识社会服务与培养人才和科技发展间绝非相互割裂或独立运行,而是具有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关系[26](P224-225)。为此,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也不应仅拘囿于服务职能本身,而是应当通过知识传播、专家资政等方式指向职业教育权利的平等与社会化普及,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办学的协同式发展,提升其内涵建设。从外缘环境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经济社会环境日新月异,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经济条件与产业需求等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当地政府、产业、人群等不同的发展诉求与具体情况建构不同的社会服务模式,体现一定灵活性与动态性。且在此过程中注重内外一体化统整,以实现从服务前的需求管理到服务中的供给管理再到服务后的质量管理的全过程运行维度[27]。

3.成效反馈:以引领社会需求为前摄,走向职教服务高质量态势

如前文所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高职教育立足社会高速发展及实现自身内涵建设的核心在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作为高职教育的办学机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必须实现从“被动满足社会需要”和“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向“引领社会发展需要”的“由有到优”的根本转变,以此反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一是应注重发挥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高质量服务示范作用。“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作为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高质量样本,其社会服务发展态势能够为其它有待发展的高职院校勾勒出一幅相对理想的服务“蓝图”,因此,更应在服务理念、服务成效等方面体现时代性、革新性。二是应注重提炼服务发展成效的高质量成果。高质量成效、成果的体现对内能够帮助高职院校提高认知、形成阶段性总结,实现其对“量”“质”统一评价的要求,尝试呼应“双高计划”办学评价中绩效评价指标与效能评价方式应相互衔接的评价理念[28];对外也能够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与认可度,以实现内涵式发展,并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下技能型社会的全面建成。

二、当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实践错位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由于存在内容设计窄化、行动执行弱化、成效反馈虚化的实践偏差,其现实样态仍不能满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时代要求。

(一)内容设计窄化:内容面向的全民性与多元化体现不足

针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内容设计中理想与现实的偏差,本研究以“实践逻辑”作为中介方法论,帮助分析成因以实现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实践逻辑”这一概念最早由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研究者将其作为认识和把握实践问题的思维方式广泛应用于教育改革[29],并将“实践逻辑”的内核浓缩至提出“实践是由资本、惯习与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的场域理论之中[30](P256)。其一,由于对服务理念的认识不足,高职院校在服务面向上全民性的响应欠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应当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然而,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即使是在社会服务建设中颇具引领性的“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在提供技术技能的供给服务时,也主要集中于企业员工等本身具有一定技术技能基础的群体,对低学历青年、残疾人、农村妇女等就业弱势群体[31]的关注程度严重不足,仅有不到5%的关注比例[32]。这显然与新时代背景下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应面向全体人民的愿景展望背道而驰,不利于高职教育对中国式现代化中强调公平正义这一内涵本质的落实。

其二,服务场域内工具主义盛行以致服务内容的多元化失却。与发展愿景中对服务形式等的全覆盖趋向诉求相比,目前,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内容形式还较为单一,缺乏对知识传播、文化建设等能够有力推进公民精神文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形式的关注。按照场域理论的分析逻辑来看[33](P143-144),可从职业教育场域与社会世界的联系、职业教育场域的内部结构对高职院校的影响、高职院校调整惯习的三个内在关联环节对其展开审思。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场域为了缓解社会对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供给的强烈需求,工具性价值成了社会服务的主要目标,且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积淀为一系列历史关系构成的工具主义惯习倾向。由此,能带来显性成效的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较之服务成效较慢的知识传播、文化建设等服务形式,其在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容设计中占据了更大比重。

(二)行动执行弱化:专门化运行的体制与机制建设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顶层体制设计呈现出一定的组织性特征,但专门化、独立性体现不足。对197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中期自评报告进行文本统计可以发现,68%的调查院校提出以“产学研办公室”“发展规划办公室”“协作发展联盟”等实体或非实体化的组织形式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体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协同性[32]。但由于缺乏专门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部门,各部门间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彼此间的沟通也不够流畅,乃至院校内社会服务的发展定位、综合职能、主要任务以及管理、保障等较为模糊[34]。这种情况也同样体现在社会服务机制的建设情况之中,即无论是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条例还是各项机制等制度性条例,普适性、笼统性有余,独特性不够。例如,尽管部分“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中期自评报告中涉及了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考核制度”,但从文字性描述上看较为笼统,如“将教师的服务情况放至考核之中”,且对考核的具体内容及权重等均鲜少提及。也由此可知,目前高职院校专门针对教职员工社会服务能力生成、提升、发挥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需要加以重视。借迈克尔·富兰(Michael Fullan)“教育变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所思所为”[35](P121)之语,教师作为高职院校践行社会服务的重要实践主体,其社会服务能力的生成与提升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来,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全周期阶段,呈现出注重教育教学等的发展态势,针对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还尚未纳入教师发展的专业“必然”构成之中[36]。高职院校顶层设计上关于社会服务的人员分工、制度条例的不明确,相关激励、协调、监督考评等一系列机制也尚不完备,且机制间缺乏贯通性,必然导致服务前、服务中以及服务后的管理流程的流畅度受损。

(三)成效反馈虚化:系统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高质量态势欠缺

从社会服务成效反馈的建设角度来看,当前无论是学界还是实践机构,对于新时代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发展目标与结果评价、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构成要素等还停留在较浅层面的讨论阶段,针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考核标准尚未确认。评价指标体系的欠缺将导致现实层面难以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发展水平进行具体评估,如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体系中,与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比,社会服务的评定标准与所占权重尚不明朗,无法进行统一评定。同时,也无法说明高职院校的服务内容与执行情况是否满足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使得其在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行动导向与发展路径。除此之外,从社会服务的成效反馈结果来看,经济发展情况尚处弱势的地区内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亟待提升,显现出社会服务供给不均衡的特点,如在“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校”榜单中,华东、华南地区均有35%左右的“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名列榜单,但东北、西北等地的建设单位在两项标志性成果均仅有不到10%的院校,且后者地区内部也存在不均衡现象,如陕西省的社会服务总经费等在西北地区该类目下就占了一半有余[32]。整体上来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高质量供给态势还明显不足。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来[37],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整体高质量态势需要重视多“要素”之间的联系,某一“要素”的不足极易导致其它部分和整体发展面临“链式风险”。同时,由于高职院校是辐射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与反哺地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高地”,该现象还会偏离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发展水平以助推中国式现代化重大战略的逻辑起点。

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形塑进路

针对服务开展过程中的实践错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形塑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内容设计:营造良好内外场域环境,重塑高职院校服务惯习

尽管布迪厄强调惯习由于受到场域和社会历史的影响,而具有稳定性特征,但是惯习作为一种生成性结构,同样也有着开放性、动态性的特征[33](P185)。这就意味着,惯习并不是永远不能改变的,而是可以根据行动者的能动性作用,对其加以重塑。且通过对场域理论的分析发现,场域环境对于主体惯习的重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重塑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惯习,有必要营造良好的内外场域环境。一是政府有必要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以纠正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功利性偏向,如强化高职院校评价中的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评价理念,优化调整区域教师职称评定中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权重等。二是高职院校应针对内部关于社会服务重要价值、概念内涵以及社会新兴发展理念、方向定位等异化的认识急需澄清的现状,组织教职员工定期开展相关专题培训会、专家座谈会,系统全面地学习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双高计划”发展战略、最新方针政策等,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精髓要义,从而增强院校内部对有效开展社会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认同感。

(二)行动执行:建立制度引领下的服务体系,强化体制机制建设

制度是相互交往的规则,它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的和怪僻的行为,使行为更可预见[38](P35)。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运行、保障上的纠偏,应从制度层面出发,在组织架构、体制机制等方面着力优化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内外协同的动力机制。依据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的“场动力”理论,所有主体行为的产生均是外部环境和主体内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9](P24)。基于此,地方政府应加大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涵盖内容、人群等的政策支持与引导,鼓励多元主体参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情况的考评,并通过重大课题招标等形式促进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模式上的探索。二是建立人员职责明晰、院校联动互促的运行制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人员配置、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的主要角色等实际情况,适时考虑建立专门的社会服务部门或工作小组,如威斯康星大学就曾设立大学推广部,帮助学校协调、建立与社会的联系, 监督履行社会服务职能[40],并注意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人员的工作内容与具体职能。另一方面,还应在保持自身院校特色与独立性的基础上与地方其它高职院校建立社会服务联盟,制定联盟运行的相关制度、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优势互补,进一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三是建立涵盖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高职院校首先要从认识上将社会服务能力作为教师专业标准的构成要素,阐明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预期目标,同时将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相关内容添加进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之中并加以监督。

(三)成效反馈:增进区域服务能力协调发展,构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成效存在显著差异的现状,政府与院校应结合所在区域实际和具体目标导向,找准服务对接点,充分发挥人才、学科特色和地缘优势,实施错位竞争战略[41]。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强化东西部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建设经验交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具有可复制性的优秀建设成果、运营模式和服务形式,打造泛在可及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促进东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建设的协同发展;二是考虑与东部沿海地区企业以合资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加入社会服务表现态势相对较弱地区的高职院校建设之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文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空间优势服务资源的流动[42];三是从马克思所提出的资源是可供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43](P60-65)出发,高职院校所拥有的资源是面向社会广泛主体供给服务内容的重要载体。因此,针对现有部分区域高职院校资源共享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院校一方面应当转变观念,充分意识到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服务实现形式、涵盖领域等向多元化方向延展的必要性,并强化资源内生机制以丰富现有资源;另一方面对内在资源结构进行整合,考虑打造“政府资助+产业资本”一体化资源支持体系,调动社会广泛主体参与形成多元资源结构,以促进院校资源深度整合。此外,如前文所述,新时代背景下亟待构建专门针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以此前所提到的“全民性”与“多元化”、“一体化”与“动态化”以及高质量态势为原则筛选与确立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并运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绩效评价与效能评价的双重发挥。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当制定与之配套的切实可行的评价指导意见与管理办法。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院校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