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减负提效教学反思及建议

2023-03-10 11:33张保华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双减初中数学

张保华

摘  要:“双减”政策已经推行一段时间,经过广大教师的努力,当下学生的学习负担得到了真实减轻。但也要看到,在部分初中数学教学中,减负和提效两个目标并没有均衡、有质达成。主要问题有反复刷题现象没有消失、学生学习意识和品质较欠缺、核心素养培养效果不尽理想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建议初中数学教师秉承减负提效理念,对教学进行如下几方面的优化:关注对学生心理的关怀、进一步优化作业的设计、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供相关数学教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双减”政策;教学反思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探索和实践中,不少教师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这个目标的达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教师专注于减负,以牺牲学习质效为代价;而有的教师,则仍专注于成绩,存在减负不到位或假减负,“双减”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文章结合初中教学实际,就当前减负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几点优化建议,旨在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切实实现减负和提效这两个目标。

一、初中数学减负提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反复刷题的问题没有解决

从初中三大“主科”来分析,语文、英语、数学,其实是原先学生学习负担重的主源。其他课程相对而言对学生造成的负担并不太大。原因并不是课程的重要性问题,而是这三科的学习性质使然。语文和英语是学语言的课程,其学习规律决定了需要进行大量的记、背、写,所以给学生造成了学习负担。而数学记背的知识远少于语言课程,它的学习重点是训练学生有效、合理调动公式、定理、逻辑、算法等进行解题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师常用给学生布置大量习题的方法开展教学。这种方法其实并不科学,是应试思想下所形成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通过让学生接触尽可能多的试题,以使达到“见多识广”或熟能生巧,并不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所以,语文、英语的减负思路是减少机械、重复地强化抄记作业,而数学的减负思路则应是减少刷题。但实际上,一些数学教师弃用刷题后,没有其他办法“保质”。因而,仍采用让学生大量做习题的方法。但为了应对“减负”政策,教师将校外的练习搬到了课堂或课后托管。本质是负担转移,学生的负担并没有减轻。

(二)学生学习意识和品质欠缺

真实减负且提效的思路之一,不是负担转移,而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减负不是不学习,而是由教师逼着学生学,变成学生自己学。教师没有安排学习任务,学生没有扎实掌握知识或还有疑惑时,能够自己主动去思考、求教或探究。或者是在课堂听讲或交流、探究、解题时,精力集中、专注,使单位时间的学习时效性强。要达到这个目的,有一个客观条件需求,就是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品质。

而实际上,初中生由于没有承担社会生活责任,他们的学习观是模糊的、不稳定的。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他们认为“我是为家长、老师在学”。那么,因为减负,教师减少了课下学习的任务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个性成长,学生就没有了学习驱动。此外,初中数学的知识要比小学难得多,这造成不少学生对初中数学产生了畏难或抵触情绪,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当前,一些教师没有注意到减负之后对学生学习意识、品质的客观需求,仍然不太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这样,教学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减负,学生就不学、不認真学;加压,又违反了“减负”政策。

(三)核心素养培养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学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原因有两个:第一,新课程标准出台,明确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理念。即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由原先的传授数学知识、技能,变成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那么,要落实新课标理念和要求,教师必须去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是一个硬指标。第二,减负提效的另一个有效思路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而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能力。即当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综合发展,其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建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计算能力等得到提升之后,即便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但他们能巧妙、精明地学,那么,其学习效率也能极大提升,也就意味着课下不再需要下那么多“苦功”,从而实现减负。

就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来看,教师虽然在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但由于没有掌握素养培养的规律、没有找到科学有效的方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效果不是很理想,这影响了减负提效。

二、初中数学减负提效教学优化的建议

(一)注重对学生心理的关怀

学生心理状态是实现学习提效的条件性要素,教师不仅要关注到学生心理状态对学习效率的影响,而且要高度重视并且采取办法对其心理进行干预。还有一点,不少教师能够关注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没有意识到,除了兴趣之外,耐心、自信等都会对学生数学的学习产生影响。初中数学知识比小学要难得多,而且问题也往往比较复杂,不像小学问题常常只需要一个步骤、一个逻辑或一个公式就可以解决,学生理解知识概念或解析问题,需要调动更多知识且需要一个过程。部分初中生对数学和问题的复杂性还没有心理准备,习惯面对简明问题。因而,不少学生会在学习、解析的过程中失去耐心。刚开始时,积极性很高,学、思到一半,心理就开始浮躁、畏惧。

而激发学习兴趣,相对容易,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竞争意识强、喜欢展示等心理特点,或者是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价值,以及组织操作体验活动等,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在学习“平行线”时,教师设置一个情境:“一个潜艇受到了撞击,潜望镜的镜片移动了位置,船员无法通过潜望镜观察到海面状况。假设你是船员,能利用自己学到的平行线知识修复潜望镜吗?”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用纸筒、镜片等材料动手制作一个“潜望镜”。学生做完统一展示,比一比哪个组做得好看、耐用。通过这个任务情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平行线知识有实践价值,再加上比赛展示、手工操作等元素,学生探究知识、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热情就能很快调动出来。

要想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有耐心和信心,一般而言,教师的表扬能起到一定作用,但表扬所带来的学习信心、耐心往往没有持续性,一旦学生一段时间没得到表扬,其信心和耐心就会下降。也就是说,这种心理并没有内化为学生的品质。为此,建议教师关注两个途径:一是教师要在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足够的宽容和耐心。学生之间的学习力有差异,有的学生理解速度慢、解题出错率高,教师常常会以“耽误大家学习”为由打断速度慢的学生,或对出错的学生进行批评、指责,这会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恶化。越是对学习力水平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就越要有宽容和耐心,给他们充足的思考时间、耐心地点拨。二是教师要注意传授学生一些高效的学习技巧、思维方法,比如用思维导图、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通过可视化的方法去解析问题、记忆知识,用数形转换、几何直观的方式去理解和解析,使学生能思、会思、巧思,更轻松地学习数学,从而逐渐形成学习自信。

(二)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

要切实落实减负、提效的要求,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本着以质取胜的思想,作业要讲求精炼、靶向性强,特别是要使作业具有素养、能力的培养作用,以及对学生的心理有关怀效应。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刷题式作业的弊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本质是学生合理调动知识、技能的能力。而刷题式作业的原理,其实不是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一种机械记忆型教育。这不符合数学的教育逻辑。也就是说,刷题是一种穷举法,教师试图通过让学生见识“所有”习题,从而在考试中面对的都是已经练过的问题,解题过程不是思考,而是回忆。这与临考前教师给学生“押题”本质一样。试想,数学问题复杂多样,教师怎么可能让学生见到所有问题呢?

所以,数学作业除了一部分巩固学生对数学原理、概念、公式等的把握外,应摒弃刷题式作业。一是书面习题不重复于一个知识点。比如“将一个三角形移动到指定位置”“在图片的另一个位置复制一个大小、角度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用这个兔子图形为单元设计一个平面装饰图”,这三个问题,其实都是“平移”,保留一个即可。二是多设计一些活动实践型作业。这种作业类型既符合减负要求,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多种素养能力发展,还有一定的激趣作用,比如前文提到的制作潜望镜。

(三)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能是一句空话,这既是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任务要求,更主要的是实现减负提效的基础条件。在教学策略、方法、课时等已没有太大挖掘潜力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素养能力是提效的重要途径。要想切实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把握两点:一是要坚信“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思想,不要害怕在培养学生素养的过程中消耗时间;二是科学把握核心素养的生成发展规律。不仅知道素养生成、发展要遵循建构理论,以学生的主体学习为主要形式,而且要能够找到不同数学素养各自的生成发展逻辑。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素养,即抽象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数感、量感等,训练的途径主要是组织学生观察数学、体验数学、提炼数学。如“折叠式推拉门的设计,是以哪个图形为基础,利用了这种图形的什么性质?”“这个玩偶形象包含了几种几何图形?”“生活或生产中有哪些需要用到负数,应该怎么表示?”等。

培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如推理意识、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亲自参与计算和思考。如“有多大?”教师先示范推导:因为12=1,22=4,所以1<<2;因为1.42=1.96,1.52=2.25,所以1.4<<1.5。推導到这里,教师不再继续,而是让学生用计算器自己去推导百分位、千分位的值。让学生通过亲自推导,训练和发展计算、推理和分析能力。

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素养,如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等,则主要是通过数学实践、数学建模过程来培养。比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让学生以自己的座位位置为原点,绘制一个平面直角坐标图,并在图中标出全班每个同学在坐标系中的对应点。然后说出,哪些同学在第几象限。通过这个绘图过程,既能使学生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实践运用,又能使之形成建模意识和发展建模能力。仅凭教师讲、学生听,是达不到这种教育效果的。

除了以上几点,改革创新教学评价方式,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评价改革的要点是两个:一是在评价内容上,增加对学生学习态度、意识、能力、方法、过程的评价,使学生通过评价关注素养、建立清晰的素养概念,由无意识素养生成变成主动的自主建构;二是在评价主体上,让学生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一个思考、辨析、实践的过程,使其具有素养建构、深化的作用。比如“你认为小明的解题思路好不好?你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方法?”“小明归纳的实数体系结构图是否完整、合理,你给出什么修改意见?”等问题。从而通过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这个途径,达到真实减负和进一步提效的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要求下,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实现减负提效是初中教师的迫切需求,而教师要认识到,减轻学生的负担,其实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提高整体学习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的关怀学生心理、优化作业设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积极有益的探索,还需广大教师共同努力,探索出更多具有可操作性、可借鉴的路径,提升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数学能力,达成“双减”政策的目标指向。

参考文献:

[1]李波. 初中数学作业“减负增效”的策略探思[J]. 天津教育,2022(14):16-18.

[2]谭勇. 从数形结合思想切入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思考[J]. 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21(01):32.

[3]刘瑜华.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 学苑教育,2022(17):49-51.

[4]刘梦莲.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J]. 考试周刊,2021(03):72-73.

[5]林秀玉. “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16):106-108.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双减初中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