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解决初中问题学生危机转化的策略刍议

2023-03-10 16:18罗成红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初中教育核心素养

罗成红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初中问题学生的数量增加。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实现初中问题学生危机转化,成为当代初中教师亟须探讨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文章分析了初中问题学生存在的现状和成因,并探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解决相应问题的多种策略,以期为帮助初中问题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学生;初中教育

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初中问题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初中问题学生危机转化随之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在教育改革的深入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目标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初中问题学生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帮助初中问题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一、“问题学生”概念界定

问题学生是相对正常学生而言的一种学生特质。一般情况下,问题学生身体素质和个人智力水平都处于正常指标范围内,但在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却与正常学生有较大差异,或者比同龄人要明显落后。被认为是问题学生的常见情形主要有三种:一是存在成绩不好、理解困难等学习问题;二是存在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差等心理障碍及问题;三是存在违反学校纪律、社交规则等行为偏差等。整体来看,问题学生在学习或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一言一行,往往偏离传统社会公众所能够接受的初中生行为准则,甚至完全达不到基本要求。这些问题学生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学业发展,也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初中问题学生现象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虽然政府、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研究初中問题学生成因背景,对探讨如何有效地解决初中问题学生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问题学生成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分析

作为一个人成长的起点,家庭对个体成长的方方面面,例如性格养成、行事态度、价值观念等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的稳固程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

第一,家长“望子成龙”的思想在我国家庭教育中占据了主流地位,家长寄希望于孩子成长成才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操之过急,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和感受,反之会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例如,父母对学生严加管教,导致学生缺乏自我学习动力,离开家长的看管后,就不知道如何学习,甚至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还有的学生在父母的压力下,期望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导致压力过大,甚至焦虑和抑郁。

第二,家庭构成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完整的家庭应该是父爱母爱并存,二者之间具有交叉性和无法替代性,倘若家庭结构发生改变,会导致学生所接收的情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学生的内心失衡,产生不安全感,极易变得孤僻、敏感、不安,对外界抱有防备心理,不利于学生的社交情感发展。

(二)学校因素分析

初中教育是学生从内心稚嫩阶段逐渐走向思想成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期。在初中,学生往往面临中考升学的压力,考试分数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包括学习速度、掌握程度、思维能力等方面。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分数提升,却忽略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过度注重考试等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压力,甚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此外,学校的教学方法可能存在过于强调成绩、缺乏创造力和人际交往培养等问题,也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进而导致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问题。另外,一些学生传递不良的社会风气,如金钱至上等,可能会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导致学生误入歧途。

(三)社会因素分析

在社会加速转型时期,文化的缺失是问题学生产生的诱因之一,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首先,文化失范是指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状态和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导致文化的多样性、价值观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再加上,上述提及的教育体制的不完善,也是问题学生出现的原因之一。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和考试分数,导致学生缺乏对文化和价值观的全面理解和接受。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和价值观的形成。再者,在转型时期,社会环境,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对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带来影响,导致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挑战。因此,在思考问题学生的成因时,也需要关注社会转型期文化失范的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和转化问题学生。

(四)学生自身原因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逐渐成长、成熟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对同龄人、教师、家长的肯定有着强烈的渴求。与此同时,由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虽然有了独立的判断能力,但是阅历不足,情绪敏感脆弱,易被情感、非理性事务所左右,从而产生行为、思想问题。从问题程度由浅入深来看,部分学生可能缺乏自我认知,导致在学习中难以认识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不愿与人沟通。还有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导致他们在学习中难以取得好成绩,进而更加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问题程度较深的学生与校外人员厮混,沾染抽烟、斗殴等不良习惯,还有部分学生在自我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或者遭遇了挫折和不幸时,很难自主调节情感,往往钻入“牛角尖”,进而产生偏激行为,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攻击型和反社会型的性格缺陷。因此,亟须教师、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关注和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和转化问题学生。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解决初中问题学生危机转化的策略

(一)家校合作为问题学生转化提供契机

在新时期,仅靠教师一己之力实现问题学生的转化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也格外重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家长明确自己的职责,为家长教育学生的方法提供指导;教师也可以针对问题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清晰认识学生的在校表现,并一起制订出针对该学生的教学和改变方法,在家长的协助下,共同帮助学生进行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及时鼓励、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慢慢地认识到自己能够发生改变,并意识到自己正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初中生的健康发展过程中,父母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通过和父母沟通交流,获取家长的帮助,这有助于消除问题学生一系列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当前,这种沟通交流的工作多半是教师完成的,但是教师始终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指导者,无法深入到学生的家庭。这就需要家长与教师事先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教师需要详尽了解问题学生的思想、行动倾向,并将结果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在取得家长认同、配合的情况下,适当地教育问题学生,以达到家校合作的目的。有了家长的帮助,感受到爱的支持,问题学生的情绪会变好,从而有利于为“问题”转化寻找更好的切入点。

(二)将“爱”融入问题学生危机转化过程

在核心素养教育过程中,前提就是融入情感。做好思想教育需要将情感充分融入其中,这样才能帮助教育工作取得成效。作为教师和学生,只有保持信任和尊重,主动和问题学生沟通交流,才能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在进行核心素养教育时,情感的渗透是其必要条件。做好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工作,要把情感教育与思想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使核心素养培育工作更有效果。只有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信任和尊重,问题学生才能突破内心的障碍,与教师多沟通,了解自身问题的症结,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问题学生往往因为其本身的心理因素,或其言行不当等因素,难以获得所有人的认同。在此情况下,教师应该对问题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尊重。既要体现出对问题学生的关怀,又要体现出在同伴群体中的示范效应,从而扭转由于“问题”造成的对问题学生的坏印象。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理解问题学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想法和行为,并与其及时谈心,了解其想法的根源,更要从心里尊重这些问题学生的个性,尤其是在团体面前,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妥善处理好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让问题学生逐渐产生集体归属感,而不再任性妄为,特立独行。将“爱”融入问题学生危机转化过程,问题学生就会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和关怀,进而与教师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其是问题学生能够顺利转化的关键。

(三)把控问题学生行为改变的过程

通过爱的融入,有了言语上的交流、心理上的贴近,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问题学生认识自己的日常心理和行为,然后引导学生了解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识校规校纪、遵守班级规则。对于长期处于问题阶段的学生,大声责骂未必能起到作用,反而适得其反。问题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帮助。

首先,帮助问题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该制订明确的课堂纪律规则,并要求学生遵守。同时,家长也可以与教师共同制订一些家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可以帮助问题学生建立课外活动计划,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课外活动,如体育运动、社交活动等,以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和动力。最后,由于问题学生往往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例如,让问题学生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生活计划等,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问题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和家长需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教师可以给予表扬、鼓励和赞美,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总之,在问题出现时,教师和家长要做的不是立刻批评,而是合情合理地展开谈心和教育,不仅让问题学生只是在言语上认识到错误,更是要从内心中认识到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问题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幫助问题学生树立责任心

问题学生的存在往往是由于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责任,不知道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想要解决初中问题学生的危机转化问题,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感。首先,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自己的朋友和顾问。其次,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例如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等。同时,教师也可通过鼓励和赞美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例如,赞扬他们的努力和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等。

每个人在一个团体里,都希望被所有人认同,而且这种认同还能给人一种很强的团体观念和团体荣誉感,从而让个人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对此,教师可以将一些小任务交给问题学生。例如,任命问题学生为小组组长,协助教师收发作业等。从一些小事上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好习惯,并增进与班级学生之间的感情,让问题学生收获集体归属感,让其感受到自己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团体的支持,从而改善情绪、改变精神状态,以更加积极阳光的面貌融入班级集体活动中。

四、结语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解决初中问题学生危机的策略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初中问题学生的存在是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学生自身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因此,在解决转化问题上,需要抓住家校合作的契机,将“爱”融入问题学生危机转化过程,并在过程中注重问题学生行为改变的节奏,帮助问题学生树立责任心,最终帮助初中问题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 桑蒙恩. 高中问题学生产生原因分析及教育转化策略探究[J]. 品位·经典,2022(05):95-97.

[2] 周红梅. 人文关怀视域下问题学生教育转化路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2(35):173-176.

[3] 韩芙蓉. 初中“问题学生”转化策略研究[J]. 教书育人,2022(08):35-36.

(责任编辑:汪旦旦)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初中教育核心素养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的应用研究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基于美育视角的中学化学课教学探微
加强正面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