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

2023-02-27 13:32孙鹏方文洁
河北科技图苑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数字化转型高校图书馆

孙鹏 方文洁

摘要:教育数字化给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创造了机遇。文章分析了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梳理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提出通过系统与模式的变革、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构建四维驱动范式等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3.0083

0  引言

从史前时代到农耕时代,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技术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社会变迁的动力源和加速器[1]。其中,数字技术所蕴藏的变革潜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并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教育数字化也因此成为一种必然[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1年发布了《重塑全球教育互联互通宣言》,提出加强世界各国间合作,引导全球教育的数字化转型;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于2022年发布了《2022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宏观指引与战略框架;我国教育部在2021年把上海设为教育数字化试点城市,在2022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全面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3-5]。可见,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共识并付之行动,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更多支持并参与这场变革。

从行业组织来看,数字化转型已经引起了图书馆界相关协会、组织的关注和重视,并开始引领、推动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在《2020学术图书馆发展趋势报告》中,特别提到了流媒体,图书馆应在学校的远程教学与在线课程上提供更多支持,包括资源及服务[6];《国际图联趋势报告2021年新进展》建议图书馆关注终身学习的趋势、信息素养的价值凸显、数字鸿沟的扩大等内容,以适应教育数字化的未来趋势[7];在我国,教育部高校图工委根据教育数字化的未来趋势及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规划,于2021年底发布了《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指南针报告》,明确指出图书馆应通过信息环境建设和信息素质保障为用户提供信息公平服务[8]。

在教育数字化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下,在行业组织的影响和指导下,高校图书馆开始探索数字化转型,即从单一的资源数字化阶段转向全要素、全流程、全系统的数字化阶段,包括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资源体系建设、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创新等内容,着力推动高等教育从学习革命到质量革命的根本性改变。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与发展进路”(L22ATQ001)的研究成果之一。

1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教育数字化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2021年底召开的“继承与创新: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新征程”学术研讨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要求高校图书馆要加快现代化进程,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为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9]。这为高校图书馆参与教育数字化提供了指导与遵循,也明确了方向和要求。

在本世纪初,我国高校图书馆与世界各国图书馆紧密合作,启动了数字化项目。2000年,中美两国专家倡导建设数字图书馆项目,2001年正式启动,定名为“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2009年更名为“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目前已有来自亚洲、北美、欧洲等地区的881所高校图书馆加入其中,中英文图书总量超280万册,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共同构成“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CADLIS),是我国高校图书馆重要的文献信息基础设施工程[10]。与此同时,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于2000年启动,目前各类电子图书总量达3 446.86万部[11]。此外,数据库商的各类文献服务产品也成为图书馆数字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数字化为图书馆全要素、全流程、全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和国家需要,高校图书馆必然要探索从数字化到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战略升级,以數字化为基础,重构业务组织与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通过人员、技术、资源等的数字化协作,使图书馆在新的数字化环境下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全新的业务模式,重新阐释图书馆的价值主张与专业使命。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教育数字化战略下图书馆的发展向度,找准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层共鸣,这同时也是图书馆适应未来信息环境、用户需求的一种战略转向。

2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

高校图书馆虽然在新兴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上具有独特优势,但数字化转型不能仅依赖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服务商的知识产品,更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要注入图书馆的专业智慧。目前来看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基础,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2.1  政策基础

高校图书馆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相关文化、信息化方面的政策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基础性指导与遵循,为高校图书馆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推进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

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12],指出要逐步完善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有效支撑师生开展信息化教育与学习。

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13]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打好前战。同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14]提出到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构建终身数字学习体系。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15],为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高校图书馆应进一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增强数字学术内容的供给与创新服务能力。

教育部在2022年工作要点和2023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创新资源供给新模式,构建教育治理与服务新范式,高校图书馆应承担起应有之义[16-17]。

2.2  研究基础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受到了国内外图书馆领域学者、专家及工作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基于不同视角的研究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1)基于战略、愿景层面,进行顶层规划与引导。英国研究型图书馆发布《图书馆转型:2022-2025年战略》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五大战略之一,提出以数字技术和工具为基础,通过加强成员间合作,最终促进馆藏、服务和运营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18]。姚晓霞[19]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愿景与目标,基于发展实践总结出具体实施的五大支柱以及面临的诸多挑战。(2)基于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内涵与本质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具体建议。何秀全[20]明晰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分析了已有的基础和不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转型策略;陈大庆[21]分析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并从组织、业务、管理、人才四个维度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建议。(3)基于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评测,为具体的业务功能转型提供参照。Deja M[22]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进行评测,认为高校图书馆可通过提升信息素养服务开展数字化转型;霍速[23]构建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Okunlaya R O[24]认为通过人工智能图书馆服务创新概念框架(AI-LSICF)的应用,将有助于高校图书馆理解人工智能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和功能。(4)通过具体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探索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方法。吴建中[25]列举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两个样板(爱丁堡大学图书馆和林肯大学图书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

2.3  实践基础

高校图书馆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探索与实践,从资源数字化到智慧系统建设,再到业务模式创新,为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资源数字化层面,公共图书馆先行先试,国家图书馆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前期调研与准备。1999年建成数字图书馆试验演示系统,2001年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获批立项,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26]。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区图书馆也在探索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如辽宁省图书馆与东大阿尔派公司合作,于1998年建成我国第一个数字图书馆,首期对60万册古籍进行数字化加工[27]。在此期间,高校图书馆与之通力合作,发挥了应有作用,一方面是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数字图书馆研究所;另一方面是积极实践,如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数字图书馆、广东省高校电子图书馆等[28]。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相对完备的数字图书馆体系,数字化资源体量庞大,为文化服务与教学科研提供了强力保障。在系统建设层面,从演进脉络来看,系统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以纸质资源管理为中心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ILS)、以业务服务为中心的多元化系统(如OPAC、资源发现系统、期刊数据库、多媒体管理系统等)和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LSP)[29],高校图书馆在系统的迭代升级过程中贡献了专业智慧与技术,如南京大学图书馆的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重庆大学图书馆的智慧服务门户等。在业务模式创新层面,高校图书馆一直在探索数字化转型在图书馆行业的应用,依托数字化成果与平台对传统的业务服务进行数智赋能,创新服务场景、提升用户体验、增强价值输出。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通过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将空间、资源与服务有机融为一体,为教育、学习与创新提供系统化支持场景,开创了图书馆服务未来高等教育需求的新范式[30]。

3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要素,也有许多具体的专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目前来看,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亟待探索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实践路径。从系统论视角来看,一个有效的实践路径应包括内容、主体和方法三部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要想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也要从根本上明晰这三个问题(见图1)。

3.1  内容层面:系统与模式的变革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是伴随高等教育数字化的时代发展而进行的主动性变革,其目的在于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全新的动力支持。从行业发展来看,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是基于资源数字化、智慧系统建设、业务模式创新等实践基础上而进行的一种内涵式升级,是图书馆面向未来教育需要的必然发展趋势。从系统化与模式化的视角来看,转型主要包括四个核心单元:战略、组织、能力和资源。

(1)战略转型。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应具有战略高度,体现系统性与未来性,不是传统体系与机制的延续或简单升级,而是核心要素与系统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需要以战略或规划的形式分阶段持续推进。《国际图联战略报告(2019-2024)》中强调,图书馆要加强网络连接与服务网络建设,以不断提升图書馆在数字时代的专业能力[31];英国研究型图书馆发布的《图书馆转型:2022—2025年战略》中,开始关注数字转型对馆藏建设、服务创新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影响,包括数字化转型、内部数字化转型和合理转型[18];数字时代,图书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和定位开始被重新认识,图书馆的使用方式以及与用户之间的连接也因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的变革而更加活跃,以更好支持高等教育实现其使命与目标的具体实践[32]。因而,从国内外总体趋势来看,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战略转型也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有力保障。

(2)组织转型。在传统的组织运行模式下,图书馆内部组织结构以及组织与外部机构间的连接以业务流为驱动,在面对以数据为驱动的新范式和新场景下,显得格格不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必将从业务流转向数据流和知识流,并且引发和塑造组织内外的变革与转型。陈大庆[21]认为,数据已成为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生产要素,包括内部数据、行为数据和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将会促进管理模式与思维模式的变革。澳门大学图书馆通过跨部门小组建立了横向协作组织,有效打破了传统组织架构下的行政壁垒和业务割裂,以便统筹做好资源元数据与研究数据的管理、开发与服务工作,调整姿态,更好融入高校发展

[25]。因此,数字化转型必然会带动组织转型,而组织转型也定会更好地服务数字化转型。

(3)能力转型。从图书馆不同形态的演进历程来看,馆员能力始终是推动图书馆业态升级与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核心路径就是馆员的数字化能力建设,而且随着环境和需求的变化,馆员的传统能力需要不断迭代与重构,才能在数字环境下发挥自身的专业服务优势。在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背景下,美国高校图书馆从2011年开始培养数据馆员,明确职责与能力,以支持数字学术创新[33]。2018年以来,随着我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实施,面向新文科建设需要,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始推动数字人文/学术中心建设,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通过数字学术服务团队建设,培养了具备多元技能的数字学术馆员,并成立了“多语数字学术中心”,为区域国别研究院、新闻传播学院等提供数字学术服务[20]。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建设实践以及VR、AR、元宇宙等技术在图书馆的规模化应用,技术驱动下的馆员新型能力也亟待突破,以为图书馆服务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因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更包括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批判能力等,即培养数字化人才。

(4)资源转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由传统阅读模式转为数字阅读模式,数字图书馆从出现到成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智慧的阅读体验,但是随着听书、视频学习等阅读习惯的出现以及用户获取信息媒介的多元化,全媒体资源将会成为图书馆资源转型的新趋向。从资源类型来看,由单一的文本类型转向文本、音频、视频等多元类型同步发展,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阅读习惯。这种转变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基本实现,但还需要从用户视角、学科视角等进行深层次的元数据加工、知识图谱建设、资源分类标引等。从资源主体来看,由图书馆独立建设转向图书馆、资源服务商和社交媒体机构(个人)协同建设,以充实图书馆的馆藏量,体现图书馆作为资源中心的权威性。从资源结构来看,由单一的订购资源扩展到订购资源、特色资源、自建资源、OA资源、社交媒体资源构成的“五位一体”模式。从资源传播渠道来看,不断拓展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媒介,从网站拓展到微信、微博以及抖音、微信视频号、喜马拉雅等社区型媒体平台,提升资源的可达性与接触率。

3.2  主体层面:多元主体协同推进

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和功能来看,数字化转型过程将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别是学校、协会和图书馆,不同主体视角下体现着不同的角色、使命、任务和责任,因而数字化转型需要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是全系统、全要素、全流程的内涵式变革,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教育数字化的国家战略。

(1)学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在于为教育数字化提供应有的支持与保障,其主阵地在学校,因而学校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角色,数字化转型的内容体系与战略实践都要以服务学校的教育教学为根本需求。从学校层面来看,应把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纳入智慧校园建设,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提升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定位和價值导向,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学习、创造等行为相适应,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这个过程不仅是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更是组织、模式、流程、机制、理念等的数字化变革,能使其全面融入学校的智慧体系。

(2)协会。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在《2023年环境扫描》中明确提出要成为支持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变革力量[34],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协会、组织、联盟面对数字化转型,同样要发挥好导向作用,引领我国图书馆未来的数字化转型。一方面是加强与国际图书馆行业(协会、组织、联盟)的连接,在国内外图书馆之间发挥好桥梁与纽带作用,注重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的引进与推广。另一方面是发挥好专业驱动作用,为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构建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语境与体系,打破各自为政、野蛮生长的不利局面,强化统筹与联通、顶层设计与宏观规划,开启数字服务新篇章。

(3)图书馆。与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历程类似,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也是在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基础之上进行的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化转型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的升级过程,这需要图书馆从专业化发展与服务的视角进行研究与实践。在数字化转换阶段,主要利用数字技术将传统纸质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从物理形式到数字形式,进行数字归档和检索,用户可通过计算机或智能设备进行阅读,也就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如电子书平台;在数字化升级阶段,主要对信息管理、组织运作、系统服务的流程进行相应的自动化改造,提高流程的运行透明度和服务效率,以适应数字化环境下信息的传播与利用,如个性化学习资源的提供;在数字化转型阶段,主要对组织、模式、流程、能力等进行重新定义与赋能,重塑价值主张与服务机制,构建数字发展与数字服务新生态,以推动持续性的创新与变革,如对未来学习范式与教学模式的支持。

3.3  方法层面:构建四维驱动范式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落脚点在于如何推进,是具体实践的深层追问与探索。从图书馆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来看,图书馆功能跃升与服务重构的关键影响要素通常聚焦在政策、问题、需求和实践四个层面,即是否有有效的政策、是否解决了行业问题、是否满足了用户需求、是否进行了实践与转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这四要素仍然是驱动其“如何实现”的核心保障。

(1)政策层面,落实相关政策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一方面是认真解读并执行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性政策,按要求领任务、按步骤推进,有力服务教育数字化的国家战略,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等要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通过六大转变推动战略层面的全局教育数字化,这些政策为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导;另一方面是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各图书馆要在国家的政策框架下,结合学校的数字发展规划,根据“内容层面”中对战略、组织、能力和资源等层面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明确具体的目标、方法、过程和效果,切实推动数字化转型从理论到实践、从模糊到精确、从抽象到具体的转换,分阶段、分步骤有序实施与稳步推进。

(2)问题层面,进一步明确价值问题、技术问题、组织问题和战略问题。一是价值问题,要体现数字化转型的学术价值与服务价值,数字化转型不僅是自身要素单纯的数字化改造,更多是要体现其转型后学术性与服务性的有效递增,也就是数字化的输出价值,在学科服务、情报分析、成果评价、文化推广等核心服务领域以数字赋能为用户的学术研究、知识创新、学科发展等带来更多的便利性与可能性;二是技术问题,加强数字技术与专业语境的本地化创新与应用,着力疏解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技术堵点、难点、痛点,破解“数据孤岛”“烟囱架构”等沉积问题,推动资源、管理、服务在数字化场景下的一体化;三是组织问题,进一步优化数字化环境下的组织架构与服务机制,打破传统组织模式下的行政壁垒,建立跨部门、跨业务、跨服务的横向协作机制,“对内”不断夯实馆员的数字认知、数字素养、数字能力,“对外”强化组织整体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四是战略问题,数字化转型是数字化技术驱动与赋能的战略性改变[19],其本质是服务的变革与创新,是一个长期的探索、实践过程,因此,要通过战略规划的制定,以保障其有效实施与稳步推进,不仅是制定图书馆自身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规划,还要融入学校数字化的整体性战略布局与规划体系。

(3)需求层面,实现用户需求的动态感知与精准聚焦。数字化转型其根本是要为用户提供基于数据开发的智慧服务,因此,对用户需求进行有效感知与分析也是如何实践的驱动要素之一。一方面是构建全场景的用户数据感知系统,在用户与图书馆之间建立有效的数据通道,全面收割用户数据,主要包括用户基本信息数据、用户与图书馆的交互数据(入馆数据、借阅数据、阅读数据、资源检索与下载数据、预约数据等)和来自于校内其他机构的第三方数据(科研数据、教学数据、选课数据、考试数据、社交数据等);另一方面是基于用户数据构建画像,并基于画像为群体或个体提供场景化、智慧化服务,主要包括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群体画像和以小数据为基础构建个体画像[35],满足用户不同特征、属性下的层级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4)实践层面,推动数据思维方式的具体实施与服务落地。在经历了数字化转换与数字化升级之后,就进入了数字化服务阶段,图书馆的业务发展与创新也将从资源导向转向以数据为支撑的用户导向,更加注重事实数据、实证数据的应用。从高校图书馆的业务体系与本体属性来看,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资源服务,突破传统以库为单位组织资源的模式,以资源元数据为基础、以用户数据为驱动构建新型矩阵式资源展示模式,在服务层面表现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各类资源应用产品,如按作者、期刊、出版社等定制资源;二是学术服务,不再是简单粗放型的学科资源推介,而以第三方数据(科研数据、成果数据、教学数据等)为依据感知用户的学术需求,智能组织与之匹配的各类资源、应用与服务,减少无效的信息轰炸,发挥数据驱动学术服务的优势;三是文化服务,以资源转型为基础,面向终端用户创建多元文化服务产品、形式和服务渠道,文化产品不以库为单位,而是以文化为单元,体现文化产品的覆盖面和专业性,

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打造体验式、沉浸式、交互式文化服务形式,如全息投影体验馆、裸眼3D大屏等,服务渠道从“两微一端”向高粘度社交型媒体平台延伸,主动嵌入用户的网络社区,包括抖音、B站、微信视频号等,如四川大学图书馆在B站开通官方认证号,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共发布了104条视频,单条视频点击率最高达2.2万人次。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是支持教育数字化的重要变革力量,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关键因素,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化工程,挑战与机遇并存。因此,要认真总结现有经验,从内容、主体、方法三个层面构建具体的实践路径,从战略规划到实施路径、从组织变革到能力再造、从技术创新到业务重构、从独立探索到协同合作,积极推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落地实施。

参考文献

[1]叶伟巍.技术的本质及教育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40-45.

[2]胡姣,彭红超,祝智庭.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34(5):72-81.

[3]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J].中国教育学刊,2022(4):41-49.

[4]刘晓峰,兰国帅,魏家财,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助推未来高等教育教学:宏观趋势、技术实践和未来场景——《2022年EDUCAUSE地平线报告(教学版)》要点与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0(2):115-128.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EB/OL].[2023-08-28].http://www.gov.cn/xinwen/2022-01/18/content_5669083.htm.

[6]聂华.在“乌卡”环境中驾驭变化——《2020学术图书馆发展趋势报告》重点解读与拓展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39(4):12-21.

[7]向君,杨玉娟.《国际图联趋势报告2021年新进展》解读与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22(5):77-84,91.

[8]陈建龙,邵燕,张慧丽,等.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前沿课题和时代命题——《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指南针报告》解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2,48(1):17-28.

[9]吴岩.加快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2,40(1):7-8.

[10]金佳丽,薛霏,黄晨.学术数字图书馆二十年:从数字化合作到数字知识服务联盟[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2,48(2):25-35.

[11]国家图书馆研究院.《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发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2,31(3):6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23-08-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

20180425_334188.html.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EB/OL].[2023-08-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107/t20210720_545783.html.

[14]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EB/OL].[2023-08-28].http://www.cac.gov.cn/2021-11/05/c_163770886

7754305.htm.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EB/OL].[2023-08-28].http://www.gov.cn/zhengce/2022-05/22/content_5691759.htm.

[16]中華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EB/OL].

[2023-08-28].http://www.gov.cn/xinwen/2022-02/09/content_5672684.htm.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EB/OL].[2023-08-26].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2301/t20230112_1039188.html.

[18]RLUK.RLUK Strategy 2022-2025[EB/OL].[2023-08-26].https://strategy.rluk.ac.uk/full-strategy/#introduction.

[19]姚晓霞,高冰洁.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愿景[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2,48(2):13-24.

[20]何秀全,欧阳剑,张鹏.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J].图书馆杂志,2021,40(11):117-124.

[21]陈大庆.新时代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2,40(6):14-16.

[22]Deja M,Rak D,Bell B.Digital Transformation Readiness: Perspectives on Academia and Library Outcomes in Information Literacy[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21(5):102403.

[23]霍速.大学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22(11):57-65,56.

[24]Okunlaya R O,Abdullah N S,Alias R A.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Library Services Innovativ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J] .Library Hi Tech,2022,40(6): 1869-1892.

[25]吴建中.数字化转型——大学图书馆下一步发展的重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8):13-17.

[26]申晓娟,齐欣.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概述[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3):7-11.

[27]宫平.20世纪末中国数字图书馆实践探索——先行者李东来馆长访谈[J].图书馆论坛,2023,43(1):140-146.

[28]孙承鉴,申晓娟,刘刚.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十年回顾——综述[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1):1-13.

[29]程秀峰,丁芬,李倩.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LSP的跨界协同机制研究——以杜克大学图书馆FOLIO项目部署为例[J].知识管理论坛,2021,6(6):351-363.

[30]樊亚芳,李琛,王青青,等.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与服务实践——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2,40(4):5-11.

[31]李伟超,朱寅平,王美茜,等.《国际图联战略报告(2019-2024)》解读与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2):47-53.

[32]張甲,姜小溪.高等教育的十字路口和图书馆的历史机遇[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41(3):1-4.

[33]刘红菊,陈阳.美国高校图书馆数据馆员岗位研究及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9(1):135-140,146.

[34]ACRL. 2023 ACRL Environmental Scan[EB/OL].[2023-08-28].https://acrl.ala.org/acrlinsider/2023-acrl-environmental-scan/.

[35]程光胜.基于“大数据+小数据”的智慧图书馆用户精准画像模型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5):90-95,104.

作者简介:

孙鹏(1981),男,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智慧图书馆、阅读推广、图书馆管理。

方文洁(2000),女,沈阳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图书情报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收稿日期:2023-09-22  责任编辑:孙 炜)

Realistic Foundation and Practical Path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Sun Peng  Fang Wen-jie

Abstract:Education digitization has created opportunities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digitization, combs the realistic basis of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ractical approaches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such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ystem and model, the collaborative promo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our-dimensional driving paradigm.

Keywords:Education Digitization; University Librari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猜你喜欢
教育数字化数字化转型高校图书馆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郭绍青:教育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发展阶段
从教育信息化发展新动向把握建设新方向
建设教育强国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