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媛
[摘 要]中华民族在不间断的历史传承中所形成的传统文化资源浩如烟海,十分丰富。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来说,教师想要充分地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内容扩充,借助传统文化来进行思想境界、精神力量的培养,就必须结合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相关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和优化,从而使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能够更好地适用于高中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传统文化资源;教学实践
新课程標准对于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强调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相互融合,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形成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信念,树立起坚定不移的文化自信。在悠久历史传承当中传统文化蕴含有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拼搏奋斗精神、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思考等,同时也包含着传统文学艺术、传统民俗等优秀的文化财富。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组织开展来说,这些文化资源是十分宝贵的教学养料,能够更好地塑造学生健康健全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
一、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培养目标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思想认识和世界观、价值观成熟的重要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肩负起培养学生精神信念、道德品质的作用。在融入传统文化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挖掘并理解传统文化优势所在,认识到传统文化引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后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文化立场,塑造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前提,文化的兴衰会对国家、社会的发展起到方向性的影响。当前我国坚持文化强国的道路,在教育领域强调从传统文化出发培养学生文化热情,树立文化自信,培育学生文化传承人的责任意识[1]。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更为坚定地文化立场,帮助学生在激烈的文化冲突当中,认识到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价值所在,带给学生强烈的精神感染,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引导学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日常当中。高中政治教学要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实现文化精神气质的内化,从而带动学生能知善用的文化自觉,逐渐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文化传承、文化弘扬的重要使命。
(二)培育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阶段学生在社会生活当中容易受到各种文化思想的侵袭,尤其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其中不乏消极的如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价值观。这些思想价值观念会伴随着信息传播,对学生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高中思想政治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知,正本清源,使学生走出思想误区。其中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精神感染力量,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当中的价值理念,通过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意识到自我责任,强化学生的自我担当,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对于教师来说,要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发现学生的所思所想,巧妙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呈现在学生面前,增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最终实现传统文化精神的鼓舞,带领学生走出思想误区,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道德品行历来是传统文化当中的精神内核之一,同时也是高中思想政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集中表现,二者之间有着目标任务的一致性。传统文化当中的崇德尚贤体现了伦理道德对于人才的教化,强调道德修养与人格品质的教育育成,通过教育手段来培养品行的高尚与纯洁[2]。教师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挖掘传统文化当中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内容和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来获得情感共鸣,得到思想境界的提升,优化自身的处事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对高中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助于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并将其挖掘出来,从中可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道德底蕴、人文情怀等价值理念,从而对学生进行培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能够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适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传统文化资源整合优化
中华民族在不间断的历史传承中所形成的传统文化资源浩如烟海,十分丰富。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来说,教师想要充分地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来进行内容扩充,借助传统文化来进行思想境界、精神力量的培养,就必须结合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相关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和优化,从而使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能够更好地适用于高中教学。
(一)整理整合传统文学艺术等相关资源
传统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当中学生们接触机会最多、日常学习生活中最为熟悉的文化内容。其中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等,在学生多年的语文、历史学习当中耳濡目染,已经十分了解。将这类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更低、学生们接受起来更加自如。高中教师需要结合政治教学的安排,来进行相关文学艺术的资源整合。例如在文学艺术当中,有着大量的与家国情怀相关的内容,展现了十分充沛的民族文化精神。政治教材当中引用的如《国殇》、《满江红》等文学作品,便是其中的代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尝试从屈原、岳飞等历史人物角度出发,进行相关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的拓展,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历史人物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再比如,传统文学当中的诸子百家,其中法家的思想流传至今。其中立善法等观念与今天的依法治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进行必修三依法治国的教学中,便可以追本溯源,将法家思想的形成过程、历史环境以及内在价值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认识到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价值意涵。
(二)整理传统礼仪文化等相关资源
传统文化当中的礼仪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在历史发展以及日常社会交往中,根据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所逐渐形成的,能够传承发展、承袭下来的民族风俗习性,这一类风俗文化最终表现为待人接物、社会共识等十分典型的文化形态。可以认为,传统礼仪文化,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信念在文化形态当中最为直接、最为鲜明的体现,在历史传承与发展当中拥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于社会公众较大的影响力。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当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将“礼”作为关键信仰,可以认为“礼”的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信念和价值,实现了民族的团结和友善。在文化传承当中,尤其是具有历史影响力的儒家文化中的“礼”,包含了诸如仁爱、诚信、孝悌等关键性的、具有精神感染力和社会践行力的思想精华[3]。当前,物质财富飞速增长,社会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当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素养以及所呈现出的道德素质显然跟不上经济发展的社会节奏,传统文化走入现实生活,指导社会文化,在这些方面,“礼”的精神是非常突出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历史文化的视角来看,我们所具有的传统礼仪文化,主要是以儒家的文化思想为基础,而儒家的文化精神也是使中华民族能够成为礼仪之邦的重要因素。政治教师在开展政治课程的教学中,应当结合精神信念、道德规范等教学内容,将历史传承、承续不绝的礼仪文化精神融入教学中。其中传统文化当中出现的尊老爱幼精神品质、严于律己的道德品行等,感染力强、影响深远,值得引入到教学当中,帮助学生拓宽眼界,使学生获得精神层面共鸣,引导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素养。
(三)拓展介绍传统科学技术文化等相关资源
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技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在文化传承发展当中的关键成就。除了学生们熟悉的四大发明之外,传统文化在数学、冶金、天文、医药等方面的成就同样巨大,引起全世界的瞩目。这些科技文化成果对于帮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来说有着重要价值。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形式对相关的科学技术等文化进行呈现,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多维立体文化空间,通过VR全景的方式,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技术手段、天文历法的主要成就等进行呈现,为学生提供亲身感受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场景,以此来强化学生对于《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一课程的深入理解。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性结合相关课程内容,选择与之对应的传统科学技术文化资源,强化文化资源与教学之间的关联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
在完成了相关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之后,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将与课程内容紧密关联、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融入渗透到教学当中,通过精湛的教学设计,发挥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人、感染人、塑造人的关键作用。
(一)创设传统文化问题情景引人入胜
过去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来源于学科教材当中,看待传统文化往往是单一的、静止的。这种文化认知使得学生们存在与文化的心理距离,无法感受到文化的精髓所在。高中政治在文化融入中,需要坚持体验实践的基本原则,使学生除了了解传统文化之外,还需要在精神层面获得感染和刺激,形成文化信念[4]。在众多教学方法中,情景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值得在教学当中进行运用。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景的方式来搭建情景环境,强化学生的感知体验。例如在《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教学中,学生们对于社会制度的演变了解不足,对于其中生产力所產生的影响缺少清晰的认知。教师便可以采用问题情景的设置,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思考,讨论生产资料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展示传统文化当中的仰韶文化、半坡文化等典型的上古文化资源,帮助学生感受古代生活,了解古人生产生活的实际进程,对搜集生产资料、形成氏族和部落的过程进行体验和探讨,找寻到社会制度演化的内在规律,强化对于社会发展的理解。
(二)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强化学生的文化情感
优秀的传统文化除了包含大量的耳熟能详的文化资源之外,一些地区性的民间文化,也有着恒久的生命力,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生在生活中,对于自己家乡的文化往往更具亲切感,拥有更为浓郁的文化情感。教师将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更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强化学生的情感共鸣。首先,教师要积极进行民间采风,尝试深入到民间生活,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搜集,并结合教学内容加以整理,形成适合教学的文化资源;其次,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找到课程内容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契合点。例如在《哲学与文化》的教学中,教师针对文化交流这部分内容,对本土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文化传播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在熟悉的家乡文化场景,感受文化发展与流变,强化他们对于文化交流、文化交融的深入理解,同时强化学生对于家乡文化的自豪感以及自信心。
(三)利用互联网平台组织文化交流
网络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在文化教育方面能够选择的途径更为丰富。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感受和学习当中,由点及面,不断拓展,其中学生之间所进行的文化交流,从传统文化出发的讨论与互动,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针对思想政治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官网或者手机微信平台,创建传统文化互联网+平台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些与高中政治内容相关,融合传统文化,表现力强的内容资源,如短视频、音乐作品等,为学生提供文化生活服务。同时这些平台上还可以开通学生上传功能,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认知和文化理解,上传文化作品,引发同学之间从政治课程和传统文化角度出发的文化探讨。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设计方面,以学生的作品为案例,进行教学介绍,使得课堂与网络平台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学生参与平台进行深度文化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最终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四)发挥传统文化的能动性,发掘文化自信活力
1.红色之旅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将“红色之旅”这一传统的文化活动融入课堂教学,以经历“红色之旅”,“继承红色基因”为主题来发掘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涵。如果有可能的话,老师们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到一些红色的纪念地进行教育,比如井冈山,遵义,西柏坡,延安等,让学生通过红色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传承,并在红色教育中获得文化自信。
2.红色会演
教师可以在每学期都组织一次有关传统文化的才艺展示活动,让学生将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才艺中,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进行,以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在活动中,一些学生跳起了新疆,蒙古族,傣族,以及其他民族的舞蹈;部分学生还表演了葫芦丝、二胡、古琴等民族乐器;一些学员还进行了太极拳、咏春拳、螳螂拳的表演;部分学生还演出了昆曲、京戏、黄梅戏等;甚至还有人当场泼墨,创作了一幅国画……在这些传统文化活动中,无论是参演的学生,还是观看的学生,都能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威力和魅力,并被其所具有的精神所感染,从而从内心深处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郭小英.高中政治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2(29):157-160.
[2]胡新燕,刘延芹.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与途径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03):240-241.
[3]王昕彤.浅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J].考试周刊,2021(99):151-153.
[4]陈珊.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融入高中政治教学的价值与路径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20.
[5]邹开凤.在互动中认知——以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课为例谈教学目标的实现[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5(02):42-43.
(责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