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讨

2023-02-22 21:59孙莉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新时代

孙莉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1674-6058(2023)33-0000-00

摘要:如何将二十大精神内化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与动力,真正创办高水平、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建设专业性、创新性兼备的师资团队,弘扬优秀师德师风,坚持职业教育的多样性、全面性发展,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型研究与实践模式,是所有职业学校进入教育新赛道的共性问题。只有充分思考与解决这些基础性问题,才能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上有所贡献,赓续职业教育的初心与使命。

关键词: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立足二十大顺利召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历史时刻的大背景,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也将迈上更高的层次,如何充分发挥师资力量优势,填补当下职业教育与国家对未来职业教育的高质量要求间的差异,如何做到职业教育真正的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教育工作者们思考并探讨的话题。

一、建立高素质教师团队,增强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工作的基石与核心所在。广义上来说,师德是对教育工作者道德上的全面约束,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更应具备最基础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心形成自发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对教育事业满怀坚定、对学生工作保有热情,恪守教师工作基本规范与素养,做到为人师表、人格高尚。如何充分落实师德师风建设,承担好“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处理好这几个“关系”:个人与职业的关系,明确自己的价值定位,知道自己在教师职业选择的道路上是“为何而为”和“如何而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和学生间形成怎样的双向互动与反馈机制,在两者的互相赋能中实现教育的理想结果;教育与自身行为和心理的关系,通过坚定教育信念、坚守行为品质,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公平。

明确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目标与要求,在教育工作的现实中,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立足自身教育特点,积极吸收当下的优秀教学理念,灵活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借助共享平台挖掘与整合教学资源,在自身原有的教育风格上实现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着力于教师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打造思想作风与专业素养兼备的师资队伍,形成教育的规模效应,实现教育水平的长足进步。

(一)凝聚优势教师力量,打造优质教师团体

师德师风的建设群体是全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的团结共创。良好的教育教学作风应当有优秀教育者的引领,树立好先进典型与模范作用,坚持长期的优质作风宣传与弘扬,形成群体性与凝聚性。通过开展师德师风主题培训讲座与研讨活动,分享优秀教学工作经验与案例,宣传优秀教育工作者事迹,形成全面性的师德师风建设,将抽象的师德观念与师风品质成为校园建设的具象化活动,定期的选拔与培训优秀教师,形成优秀教师团体,建立名师工作室,在教师群体中形成积极正面的促动与影响,激发广大教师的价值判断与自我追求,融入优质教育事业的建设队伍中,巩固优秀教师的核心力量。

(二)抓牢青年教师发展培训,助力快速成长

青年教师群体是学校打造未来创新教育模式与新兴教育理念的名片,作为教师团队中的新鲜血液,青年教师的思维方式与教学方法将会给教育体系注入全新元素。为了更好的帮助青年教师有所成长,尽快适应教育工作安排,采取以老带新“结对子”,“一对一”帮助的方法,定期组织召开青年教师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多听课取经,上好公开课,让青年教师感受教育事业的使命感与师风师德的崇高精神,规范自身态度,端正行为品质,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更快的融入优良学风、作风的建设,给教育事业输送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完善学科交流体系,完备学术研究资源

所有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跟进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学科素养。新时代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融会贯通。对于职业教育者,基础学科知识储备的丰富度是能否给学生提供专业讲解的基础,在基础之上,需要职业教育者进一步探索的是学科体系的整合,也就是将不同学科所学有所连结,给学生构建网状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他们在未来人才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在不同的阶段,结合当下的政策热点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组织各学科备课组组长等进行统一的交流与分享,方便各学科之间互相学习,了解工作重点与难点,推进学科间的交互性,实现整体的协同作用。同时,各学科组之间定期开展学术问题的研讨会,有针对性的选择话题进行学术交流,并撰写相关学术成果,鼓励团队教师共同参与学术研究,树立长期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从而不断丰富学术资源,提高学术成果质量。

二、坚持职业教育多样发展,推进创新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也是最具活力与创新力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点在于,普通教育的知识体系是一种普及性、框架性的搭建,而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未来能够具备某一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或者专业技能,学科的针对性更强。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职业教育性质上的特殊性,明确职业教育的育人理念与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究更深层次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式。

(一)尊重多样化学科体系,传递科学育人理念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将不同的学科特点与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匹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多样性特点,帮助学生提前进行自我认知与向内探索,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上占领优势。这对于职业教育者来说,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要给学生传递就业观念,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在未来有着较大的运用空间和可实现性,激发学生在职业选择时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科人才。

(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

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方式的革新,展现着国家对于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重视,职业学校需要不断开辟新领域、发展新赛道,才能充分塑造新优势。职业学校的思政类课程需要把握好其开课质量与效用,用更加灵活的教育模式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进课堂,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政治素养。同时,立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普遍推进项目式教学、模块化教学、情景沉浸式教学,用这类新兴的教学方式全面构建创新型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等项目,打造更加专业的职业型技能人才。培养教育工作者的数字应用技能,组织学习新型的智能教学与数字化教学方式,借助网络教育平台,充分实现各个教育端口的资源共享与优势共建,打造更加完整与严密的教育价值网络,优化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效益。

(三)发挥学校优势资源,形成特色育人体系

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职业学校应其长期在特色专业教育上的积累,已经拥有了相当丰厚的教育资源,不论是校内的实训基地、数字化实景中心等的硬软件技术,以及具备专门学科素养的专业教师,都成为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势与教育重点。职业学校应充分发挥这些特色教育资源,将有形的资源转换成无形的竞争优势,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将学校精神赋予新的内涵,打造学校特色育人品牌,形成特色育人体系,赋能学校长足发展与持续建设。

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推进高水平教育

教育资源作为基础“教育经济条件”,包含了物力资源,如硬件设备、软件平台与体系;人力资源,教育工作者以及受教育的生源;财力资源等,学校的所有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整合,在传统的整合方式下,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与实际效用可能并未充分展现。新的教育理念下,优化教育资源,各教育主体统筹协调管理,共同推进高水平职业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目标与前进方向。

(一)引进优质教育人才,创建教育名片

对于职业学校的部分课程的师资力量可能有所或缺,能否有效引进外部优质教育资源,是职业学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学校的专业类课程,适当对接校外名师大咖,进行学术讲座与分享活动,不断注入外部的新鲜思想,为本校教师提供多维的思考模式与立场,丰富知识深度与广度;对于社团类课程,特邀民俗专家、非遗大师、文化学者等,提供最专业的教育教学,展现鲜明文化特色。通过对人才的专业选拔、技能评估和考核,引进优质的人才资源,做到“人尽其才”,从而吸引更多人才的流入,形成人才流动的闭环与良性机制,发挥人才资源利用、师资团队打造的最大效益。

(二)打通家校交流,合力提升教育质量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判断体系虽然已经在先天与后天的影响下基本定型,但依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这样的关键阶段,需要靠教师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给学生塑造更加成熟与立体的社会观念。这就对家校合作的育人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有针对性的鼓励、引导学生。定期前往学生家庭进行家访工作,对于部分学生进行长期的观察走访,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洞悉学生的心理世界。通过与家庭构建有效的沟通网络,努力实现“学生家访全覆盖”的教育目标,形成家校间的教育共鸣,将有效赋能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综合发展。

(三)增强校企合作,丰富多校联合机制

职业学校不能固步自封的谋求发展,要着眼于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上,积极与优质企业签署人才输送政策、开展多边技术协作,共建科创平台与众创空间,打造优质校企培训新业态。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挖掘资源与人脉优势,并借助当地政府与企业的协助,寻求可实现长期规范合作的企业,通过坚持产教融合、校企联办的制度,形成产教良性互动结合,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引导学生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对于一些专业学科的建设规划,应根据当地、周边城市的特色产业以及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更新,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提升服务产业能力,健全职业培训体系等方面不断思考与实践,为区域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校企间的合作充分实现了职业学校办学空间的延伸,这种横向拓展同样可以运用在多校联合的机制上,职业学校间的办学联动、优势互补,通过跨校的教育资源共享,教师的交流研讨,学习各个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并将其概念嫁接至本校的教学活动中,让教育工作者发挥其作为中间传播者的作用,搭建各个职业学校之间的合作桥梁。各个学校间共同打造品牌技能竞赛与创新创业等项目,在教育工作者的推动下,形成多校强强联合、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四、总结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紧密关系,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努力践行和开拓职业教育的新领域、新赛道。秉持学校办学理念,在打造特色教育教学品牌上求突破,在培养高水平专业性人才上下功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脚踏实地的育人理念,秉持教育教学初心与道德素养,做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育者,赓续职业教育初心,担当育人使命,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职业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合力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下国家对于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更是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与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都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展现了时代发展对于职业教育的新期望,也给广大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应顺应职业教育在大背景下的精神内涵,明确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与前进方向,学习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将其历史发展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及相关研究在重要精神内涵,确定符合社会现实与国家需要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进而根据职业学校的育人理念与价值导向,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教育理论框架与实践机制。职业教育工作者通过理论与现实的探究与统一,深入贯彻时代精神,将师德師风的建设、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以及教育资源的高水平配置放在首位,肩负职业教育的责任与担当,赓续职业教育的初心与使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2023-07-23]. 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 (2021-10-12) [2023-07-23]. https://www.gov.cn/zhengce/2021-10/12/content_5642120.htm.

(责任编辑:陈明)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新时代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