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埃及的传播现状及成因分析

2023-02-21 22:12季春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季春燕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埃及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一,自古就与中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该文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追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埃及文化的历史影响,通过分析中埃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确立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埃及传播的具体现状。从交流主体、项目种类、挖掘深度及交流平台4个方面探究制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埃传播的原因。该文研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加深中埃交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埃及;文化传播;文化软实力;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3(c)-0171-05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iffusion of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wards Egypt and Corresponding Cause Analysis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promoting the diffusion of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wards the world is the only way to enhance our cultural soft strength. As one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Egypt has had close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China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essence of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its historical influence on Egyptian culture are explored in the first place. Th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pread of fin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Egypt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a and Egypt is analyzed. Based on this, causes are probed from such aspects as exchange subjects, project types, depth of exploration and exchange platforms, which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so as to promote the spread of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broad, deepen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Egypt, strengthen culture soft power, raise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enrich the diversity of global cultures.

Key words: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gypt; Cultural diffusion; Culture soft strength; Cause; Analysis

不論古代还是现代,中国与埃及都有着深远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而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埃及的情况,是两国双边关系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层面深化合作交流的文化前提,是深化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提高国际地位,以及繁荣世界文化多样性。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各种优秀、积极的文学成果,精神价值观、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发展至今的共同体意识。这些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最初的本义来看,主要指包括思想、精神和信仰等的“道统”文化[1]。 其特有的“历史性”“包容性”和“民族性” [2]奠定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了不同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内涵本质。本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指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民族特征的、高度契合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值得时代继承和发扬的、具有顽强生命力与潜在影响力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与精神追求。

2 中华传统文化在埃及传播的历史溯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埃及的文化传播首先要从中埃两国交往史说起。始于2 000年前,中埃两大文明古国以古丝绸之路为桥梁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商业贸易合作和跨文化交流。

2.1 古代贸易文化往来

以古丝绸之路为渠道,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与埃及文明已经实现了文化沟通和交流,其中,中国的丝制品、陶瓷、漆器、四大发明等纷纷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被传入埃及并迅速落地开花,其中,中国的原丝和丝织机的引入大大促进了埃及丝织技术的发展。中国瓷器大约于9世纪传入埃及,现在埃及博物馆还收藏着中国古瓷。此外,埃及人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并发扬光大,埃及人还把制作火药的原料硝称作“中国雪”[3]。

2.2 20世纪后近现代经济文化交流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华文化在埃传播主体主要是以赴埃留学生和互访艺术团体为主,文化传播内容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优秀书籍、书法、绘画等方面。自1931年中国首次选派留学生团体赴开罗交流学习后,中国在埃及的公派留学生通常为每年数十名。此后,中埃两国文化交流取得了长足进展,于1955年5月和1956年4月份分别签订了《中埃文化合作会谈纪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埃及共和国文化合作协定》。

21世纪后,中埃两国之间不断加强的经济合作促进了日益频繁的中埃文化交往,文化代表团互访、歌舞演出、文化艺术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得以开展。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于2001年成立,为中国与埃及等国家增进友好往来、开展人文交流搭建了有效的平台。2002年,开罗中国文化中心的设立,以文化互动为桥梁,推动中埃两国文化、教育,乃至经济领域的合作。2007年,开罗大学与北京大学合作的首家埃及孔子学院成立,以培养通晓汉语人才,满足中埃日益深入务实合作的需求。除官方平台外,2012年,《中国周报》社开始发行中阿双语版报纸,从文化视角切入,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埃及民众展示中国的新面貌,诉说中国故事。2014年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更进一步加深了两国间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交流。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埃及传播的现状及问题

中埃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提供了重要的时代契机,两国人民联系更加紧密,对埃文化传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文化交流主体重官方轻民间、文化项目种类单一、对文化资源挖掘的深度不足、文化平台与产品匮乏等问题。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埃及的基本现状

3.1.1 文化活动数量明显增多

自中埃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交以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呈现日渐紧密的趋势,主要体现在逐年增多的文化交流活动和日益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上。

2016年作为中埃建交60周年暨“中埃文化年”。在此期间,中方在埃及举办了80多场文化活动,通过社交媒体观看活动视频、留言点赞等间接形式参与的人次高达500万。此外,开罗中国文化中心还邀请埃及本地的学者开展了一系列以“埃及人眼中的中国”为主题的講座,力求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向埃及民众讲述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这些活动的举办促进了中埃两国文化交流互鉴与民心相通的实现。

3.1.2 文化平台相继创设

目前,中国在埃及共合作建成孔子学院2所、独立孔子课堂2所、下挂孔子课堂2所。通过一系列“汉语桥”、孔子学院日、汉语学习班、“中国文化月”等特有的品牌文化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走近许多埃及民众。孔子学院在埃的设立是中埃文化交流成果的显示,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埃及取得的明显成效之一。

2002 年10月正式落成的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作为21世纪中国政府在海外开设的第一个大型文化中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埃传播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该文化中心自建立以来,已组织和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欢度春节系列活动、中国文化周、文化讲座等常规活动。2003年至2007年间举办的“大使杯”中文演讲和才艺表演已成为一个品牌活动。影响力最大的活动为2019年举办的9次汉语比赛,其中有4次是覆盖全埃及的大型比赛活动[4]。开罗中心举办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更好地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埃及民众有更多的机会走近、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获得埃及民众的文化认同。

3.1.3 国际传媒硬实力不断加强

1985 年,中国同埃及第一次签订广播电视合作协定。中央电视台于1994年和埃及签订了第一份官方媒体合作协议。2015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埃及电视联盟签订“中国剧场”栏目合作协议,为加强中埃两国影视文化交流,让埃及民众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2016年,新华社和埃及新闻总署签署新闻合作谅解备忘录,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新闻媒体领域的合作。

进入新媒体时代,为响应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文化传承意见》)中提出的“实施网络文艺创造传播计划,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的要求,借助网络新媒体等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中国的重点新闻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国际在线等陆续开设了阿拉伯语频道。另外,中国外交部及中国驻埃使馆也陆续开设了阿语主页。”[6]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埃及提供了又一个技术平台。

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埃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2.1 文化交流主体重官方轻民间

政府是文化走向世界的宏观设计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埃及的过程中,我国政府承担了至关重要的责任,确定对埃文化交流目标、制定针对性政策、整合优秀文化资源、投入物力财力支持、推进交流项目开展等方方面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埃及的引导者,政府致力于推动文化交流,实现健康、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因此,出现了文化主体与受众“重官轻民”的现象。

从在埃及举办的中埃文化交流活动的数量和领域来看,活动交流主题总是集中在国家和官方层面,真正由民间力量主办或发起的活动较少“缺乏非官方、具有较大影响的‘对外文化交流大使,无法形成体系构建的多方合力”[7]。从形式上看,中埃文化交流主要是以文艺团体互访为主,由于活动的级别和语言限制,埃及普通民众参与度不高。

3.2.2 文化项目种类单一

中埃两国之间的双向文化交流虽已源远流长,但不同的国情、历史传统、语言文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埃文化传播的空间、内容、形式。现如今,中国在埃及举办的文化项目种类单一,且这一问题已变得比较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埃及的影响力。

其一,文化交流的品牌化程度较低。杂技、武术、民乐等各类文艺访演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埃传播的主要形式。品牌化、精品化的文化交流活动较少,对埃及民众产生的影响远远不足。其二,长期性的文化交流项目较少。近几年中国在埃及举办的文化活动多为种类丰富但系统延续性不强的短期文艺展示,很难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力。其三,文化活动举办场地受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埃举行的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和一些小型剧院,受众群体有限,难以覆盖到普通民众,致使文化活动的影响范围有限,收效甚微。

3.2.3 对文化资源挖掘的深度不足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埃及的过程中,“传播内容过于简单,大多停留在一些文化符号、文化观念的生硬传播”[8]上,仅是将一个个名词、一些文化符号翻译给埃及人民看,没能做到文化注解及其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在埃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不能简单地依靠如功夫、杂技、舞狮等民俗表演符号。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历史积淀和思想精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挖掘、传承和发扬。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做了系统的阐述和要求,但文件精神在国内落实时间尚短,经验不足,因此,在向埃及或其他国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多拘泥于形式。另外,作为对埃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传播途径,翻译作品不能只停留在对文字的表层转换上,更应充分考虑文化背景和语境语意的融合。通过选择契合埃及受众价值判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一步增强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改善传播效果。

3.2.4 文化平台与新媒体传播匮乏

“在支持文化传承与文化交流方面,新媒体传播更具有有效性、直接性和广泛性”[9],而中国在新媒体文化传播平台建设方面的不足也限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埃及传播渠道的畅通,从而进一步影响着文化传播效果。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埃及的主要文化传播平台,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承担了主要任务,民间平台的参与极其匮乏。

在媒体方面,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在埃及纷纷设有分社,同《金字塔报》等埃及主流媒体的合作也日益增多。但“由于主流平台长期以来的运营方式是依靠政府,语言官方化,议题缺乏大众性,难以吸引受众注意力,造成民间媒体和地方媒体缺位,徒有内容优势却得不到发挥。”[10]在文化产品方面,虽然书籍翻译,影视剧作品展播等数量上有所增加,但种类匮乏、生产推广力度不足、品牌建设困难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埃及的现实意义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埃两国在实现经济发展、民族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其中,中埃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 “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中埃文化交流互鉴、中华优秀传统走入埃及民众生活的意义变得愈加重要。

4.1 有助于埃及民众更全面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充分运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文化节展、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活动、旅游推介和各类品牌活动,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积极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埃及,在现有的文明交往基础上,充分考虑两国文化差异,借助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将“中国故事”讲好,通过各种路径向埃及社会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背后的普遍价值,消除两者的文化理解偏差,有助于埃及民众更全面地理解中国。

4.2 有助于推动中埃、中阿经贸合作

作为欧、亚、非三洲枢纽的埃及,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璀璨的古老文明,在阿拉伯世界始终具有“风向标”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在经济贸易和双边文化交流领域,中埃两国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而全面深化两国的多维度合作可以为中阿合作起到表率作用。 同时,文化产业作为现代经济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两国经贸合作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内容,竭力打造良性的合作环境,大力发展文化贸易,推动中埃文化合作的纵深发展亦可直接促进两国经贸合作水平,甚至为促进中国同其他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发展树立样板。

4.3 有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一個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其他国家民众对该国文化的认知和评价方面。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只能也只有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在合作中不断融合,这样才能实现创新发展。”[11] 对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实力,在和平平等的交流基础上,找到中埃两国的文化共同语言,引起共鸣,从而增进埃及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争取民心相通,达到文化认同。形成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的价值观念,消除世界某些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抗拒和猜测,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4.4 有助于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

“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都重视中道平和、忠恕宽容、自我约束等价值观念。”[12]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埃两国始终坚信,作为民族身份标志的每一种民族传统文化都有其独到之处,也应被尊重。不同文明之间只有通过交流、碰撞、借鉴、融合才能做到共发展、同提高,从而更好地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埃两国的文化交往由来已久,随着双方交流合作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两国的文化也被赋予了具有时代性的新内涵,同时也强有力的破除了西方学者为阻挠“一带一路”倡议而大肆宣扬的“文明冲突论”和“中国威胁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增强中国文化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有助于在实现和平发展的基础上,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5 结语

基于中埃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埃及也得到重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埃及文化传播的模式与现状,有利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華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这对于传承中华文脉、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以及繁荣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方铭.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N]. 光明日报, 2017-09-27(15).

[2] 郝焰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作用[J].汉字文化, 2022(18)165-166.

[3] 彭树智. 中东国家通史·埃及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398-410.

[4] 李会鹏. 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发展现状调查报告[D].昆明:云南大学, 2020:24.

[5]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 (2017-01-25)[2022-02-01].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125/c64094-29049531.html.

[6] 潘暐. 中国文化走向阿拉伯世界研究[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17.

[7] 李佩珊.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话语体系的构建——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J].河南工学院学报, 2022(3):77-80.

[8] 魏海香.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 2020(4):96-106,148.

[9] 索格飞.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J].人民论坛, 2018(20):122-124.

[10]韩丽. 中埃文化交流中的消极因素研究[D]. 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15-28.

[11]张泗考.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6:63.

[12]习近平.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 2016-01-22(3).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