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伊 陈家奇 张海成
摘要:“信义和美、拼搏实干、共建图强”的金华精神凝练概括了金华人民的精神特质,是金华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音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创作出来的独特文化载体,在传承优秀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积极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发扬金华精神、建立文化自信为立足点,通过对以金華文化和本地精神为主题的原创音乐进行研究,结合自身创作实践经验,概括本地音乐的整体创作情况和现有作品对金华精神的具体体现,探索如何从创作和传播两个方面去进一步激活本地音乐的创新发展,繁荣本地音乐文化,充分发挥音乐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传播金华精神,激励人们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继往开来,持久奋进,营造向上氛围,建设美好家园。
关键词:金华精神;音乐创作;传播;地方特色;歌曲;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3(c)-0194-05
A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Music Creation to Promote the Spirit of Jinhua
Abstract: The Jinhua spirit of "faithfulness and beauty, hard work, and joint efforts to build strong" epitomizes the spirit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inhua people, and is a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Jinhua people. As a unique cultural carrier created in people's daily life and practice, mus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heriting excellent culture, disseminating positive social energy, and promoting positive spirit. Based on the promotion of Jinhua spiri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overall creative situation of local music and the specific embodiment of Jinhua spirit in existing works by conducting research on original music with the theme of Jinhua culture and local spirit, combining with my own creativ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explores how to further activa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local music and prosper local music culture through both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erceptibl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music, disseminate the Jinhua spirit, and encourage people to continue and forge ahead in the new era, creating an upward atmosphere, and building a beautiful home.
Key words: Jinhua spirit; Music creation; Communication; Local characteristics; Song; Cultural confidence
金华自古文风鼎盛,人文荟萃,拥有浓厚的人文历史传统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基因。20世纪90年代,金华市政府通过对市民形象进行讨论最后确立“自信自强、负重拼搏、创新创业、奋力争先”的精神,从而激励全市人民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自信奋斗。2018年,“信义和美、拼搏实干、共建图强”被确立为新时代的金华精神,激励大家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不畏困难、勇往直前[1]。金华本地拥有大量的地方音乐、民族音乐、特色音乐,世代相传,沉淀出独特的音乐光彩。而与金华发展相伴而生的新时代金华原创音乐,也凭借其贴近生活、满含乡愁、融入地方特色的特点,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这些原创歌曲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金华故事,从而蕴含着丰富的金华精神,这对于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传承发展金华精神、塑造城市音乐文化、提高大众音乐艺术修养等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1 金华精神与本地原创音乐的关系
1.1 金华精神是本地原创音乐的主要创作来源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在促进交流、表达情感、传递情绪和激励斗志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家乡是每个人生命的起航点,伴人成长,予人温暖;常住地不仅是人们的生活居所,更为人们提供了人际环境和长远发展预期。人们对于家乡和常住地都有着深深的情感,所以和本地发展密切相关的本地精神成为本地原创音乐创作的催化剂。成功的地方原创音乐都是以能融入地方文化、渲染出鲜明地方精神为目的的,金华原创音乐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主要围绕本地的发展历程和人民奋斗故事进行创作,传达全市人民上下共同的价值追求,让无论是远离故土的金华人民还是正在金华生活的现居人民都能感受到金华魅力,从而凝聚奋进力量,塑造出城市音乐文化的亮丽风景线,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可以说金华精神是本地优秀原创音乐的主要创作来源和灵魂。
1.2 本地原创音乐是传播金华精神的重要载体
文化和精神的传播需要通过众多载体来完成。音乐具有文化传播性和广泛参与性,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较短的时间实现表演者与欣赏者的良性互动,有效吸引听众感受其中的内涵和精神力量,引发群众心灵共鸣。本地原创音乐作为传播金华精神的重要载体,传达出金华人民无论身处哪个时代、哪种境遇,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友好团结、蓄力奋斗、全面发展的精神,这对于陶冶性情、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有较好的作用。每个时代不同的音乐作品深刻反映了地方的发展历程,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传播价值。如被誉为“人民音乐家”“时代的歌手”的金华籍音乐家施光南,曾为讴歌改革开放、谱写时代赞歌留下了《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影响了几代金华人民的歌曲。现今年轻人喜欢的音乐风格更加多元化,一些金华本土音乐人在继承传统音乐作品精神内核的基础上,探索以多样化的音乐形式来呈现金华精神,这使当代金华原创音乐有了更多的实际应用价值,也符合自媒体传播蓬勃发展的时代发展趋势,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打动听者的心,让金华精神在本地原创音乐的传播中进一步在本地人们心中熠熠闪耀,璀璨生花[2]。
2 现有本地原创音乐对金华精神的具体体现
2.1 音话山水,提升城市品位
金华“得江山之助”,宜居宜游,风景如画,古有文人墨客驻足泼墨,沈约、徐霞客、陆游等名人都曾为金华写下了优秀的文艺作品;今有许多山水主题的金华歌曲也描写出了让人流连忘返的金华自然风光,使金华被更多人所向往。1994年,金华音乐人陈越取材白龙桥,创作了《江南有座金华城》这首婉转抒情的歌曲,将小城金华镶嵌于“江南”的悠长画卷之上,他从自己的乡恋出发,触动了天南地北的人们的乡愁。近年来,陈越以不同的视角循序呈现了婺城从一座江南小城到浙中文化新高地的发展图景,并为水墨婺城留下了《亲爱的婺城,亲爱的你》《水墨金华》等流行音乐作品。2016年6月启动的《金华山之恋》原创歌曲征集活动共收到作品356件,创作者们在寻找灵感的过程中积极了解金华的风土人情及文化积淀,梳理人文历史中的情感脉络并发掘其与现代价值的结合点,力求让歌曲的传播推动金华文化的弘扬。其中获得一等奖的《一起来金华》用词洗练、旋律朗朗上口。婺城发展的点点滴滴在这些以山水风光为寄托的歌曲字句间流淌,一份份炙热的乡愁,就这样在音乐的传唱间愈加有温度。
2.2 凝聚人心,传承红色文化
本地红色音乐通过感人的故事、伟大的精神、和美妙的旋律的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地教化听众,在宣扬红色文化的同时,提升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伦理修养,培育人们的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如笔者原创的红色歌曲《追望大道》就围绕金华义乌籍陈望道先生的生平事迹,并结合其翻译《共产党宣言》背后的动人故事,来表现当时无数革命者和探索者为追望大道所做的努力;《五月的花海》是颂扬金华新时代的发展中年轻一代的蓬勃力量,从而表达希望为金华和祖国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的意愿,并倡导青年自觉追寻“信义和美”,立志“拼搏实干”,最终实现“共建图强”;《凝望》是颂扬金华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感怀探索幸福大道的艰辛、收获和幸福。以上歌曲将红色名人故事与音乐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并在学校一些重大历史纪念日举办相应的纪念演出,既回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表达了对伟大革命岁月的追思和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怀念,也歌颂了金华人民在伟大实践中所体现出的拼搏精神与辉煌成就,以此来反映金华人初心不忘、自信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一颗颗坚守的初心,在这些歌曲的传颂间愈加有坚定[3]。
2.3 致敬英雄,弘扬高尚品行
在现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需要英雄故事的激励,需要温暖音乐的滋润。用歌曲形式科普金华英雄故事、借助新媒体平台推广英雄精神、提升受众的感官体验对于引导人们感悟新时代下的金华精神,具有生动效果。方向填词、演唱的《这一次》是致敬在金华为救落水女子英勇牺牲的英雄孟祥斌的。“你用军人的脊梁挺起一座丰碑,金华山水把你铭记。”歌曲赞颂了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也称赞他用行为展示军人广博的爱和无私的奉献,而孟祥斌的精神早就已经融入了金华这座城市,成为这座城市最闪亮的精神符号。而歌颂英雄人物类的歌曲,对于向金华人民积极传播“正能量”,激发群众的感恩之心和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热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对于一些生活在中国的无名英雄,如医生、教师、警察、工人等的赞颂,还能引发听者共鸣,使音乐较好发挥“化人也速”的效果。笔者创作的抗疫主题歌曲《2022的梦》就表达了对疫情中所有“逆行”在一线的工作者的感谢,还赞颂他们不惧困难、勇往直前、敢于担当的高尚品行。一重重坚定的信心,就这样在歌曲的传播间愈加绽放光芒。
2.4 融汇特色,助推非遗发展
文化宣传类音乐创作要以真实为首要原则,以真实内容为创作素材,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从古至今,金华有很多非物质文化在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后成为金华人民的智慧结晶。如浙江西南的山歌、金华火腿的腌制工艺和永康的锡艺等,都是历史留给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但随着时代的变革,越来越多的这些“老物件”“老技术”悄无声息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这就要求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音乐工作者应肩负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责任,并利用一定音乐表达技巧将一些非遗文化以艺术性、诗意性、审美性的方式表现出来,来加深受众对我国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在潜移默化间激发受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重视和热爱。对于生硬的说教式科普,当代年轻人更喜欢喜闻乐见和颇具娱乐性的传播,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受众在放松之余了解历史文化,还能引导受众主动加入保护非遗的队伍中来。如笔者所在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青春红匠”实践团的学生们在2022年暑假期间赴浙江永康研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锡雕艺术的发展传承现状,最终获评2022年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百优团队”。学生们除撰写人物访谈,拍摄展品讲解短视频外,还制作了原创音乐《“锡”世珍宝》的公益广告,宣传非遗锡雕文化,在歌曲中深度挖掘锡雕技术和文化的核心内容,提炼关键词和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不仅满足了受众想在闲暇之时听音乐放松心情的需求,还提升了受众在音乐中对锡雕的认知度,从而传播和弘扬了匠人精益求精、刻苦拼搏、努力奋斗的精神。一代代锡雕打磨的技艺,就这样在歌曲的传咏间愈加彰显功夫。
3 金华原创音乐未形成较大影响力的因素
原创音乐作品对于丰富本地文化,弘扬地方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金华原创音乐还未形成较大影响力,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3.1 创作方面
3.1.1 内容形式匮乏,缺少内在吸引力
在金华这片历史悠久、闪闪发光的土地上,从古至今有着无数值得深入挖掘和阐述的题材能够被艺术化地呈现。然而目前在现有金华本地原创音乐里,对金华故事的追溯挖掘力度还远远不够,许多作品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既无法呈现出动人的传统故事,也不够贴近当代年轻人的主流喜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些音乐的传播率不高,影响力不强。
3.1.2 人才力量不足,缺少新生代血液
目前金华本地原创音乐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说都不是很令人满意,一个重要原因是创作人才的稀缺,创作者青黄不接。一些较有影响力的曲目还是由一些中生代创作者写下的[4]。如陈越老师,一人就为家乡金华创作了《江南有座金华城》《山茶花》《亲爱的婺城亲爱的你》等30余首歌曲,歌曲既表达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又展现出温柔、和美,又自信、大气的婺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金华的秀美自然风景和深厚文化底蕴。但是年青一代的音乐创作者至今还未能有比较出圈的作品,可见创作人才的后备力量明显不足。
3.2 传播方面
3.2.1 基础建设有限,缺少艺术化气息
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城市精神文化社区建设管理水平有限,没能充分整合城市多元基础设施,搭建良好的音乐宣传平台;文化宣传部门的宣传作用有限,没能建设浓郁的音乐艺术氛围,营造良好的本地精神文化环境,因此无法丰富本地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
3.2.2 平台载体单一,缺少宣传影响力
本地原创歌曲目前还相对小众,在传播过程中较少运用信息化传播手段,且传播力量不足,传播渠道较少,传播范围较小、受众不明确等,都致使传播效果不甚明显,也没有很好地起到弘扬金华精神的作用。
4 音乐创作推动金华精神传播的策略
当前,金华本地原创音乐的发展还没有得到较大关注,对金华精神的传播也没有发挥较大价值,所以要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金华积极探索地方音乐发展的新思路,不断完善相关措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金华精神、感受金华文化的魅力。因此,今后可以从创作和傳播两个方面去寻求改进。
4.1 在创作上精益求精,谋求创新
4.1.1 丰富创作内容,融入地方特色
要丰富创作主题,寻找更多可以代表地方文化的意象作为创作对象,并用恰当的音乐语言和手法去帮助讲述和描绘当地文化形态。比如对以金华山等景点宣传为主题的作品创作,可以是偏文艺、简单且治愈的感觉,在注重创作的细腻度和氛围感时,既要展现出秀美的画面,也要体现出当地人民的朴实,还要颂扬他们对文化传承、景区保护做出的贡献,从而回归真实和质朴,减少工业感,增加氛围感和代入感,让感动无处不在;对以山茶花、佛手、红糖等地方特色事物为主题的创作,可以用音乐本身的旋律和调性去进行拟物化的创作,这样才会和听众潜意识里的东西形成共鸣,这种心理学和音乐的结合,也会使得最终呈现的成品让人眼前一亮;对那些集教育、收藏、展示与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历史文化地标“古子城”的歌咏,要凸显其名人荟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风采,让聆听者身临其境。还有八婺地区的无数发展故事,如: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鸡毛换糖”,点石成金;东阳“东方好莱坞”的从无到有,璀璨热闹永康从打铁补锅发展成为“中国五金之都”,这些带有时代特点和传统文化的地方特色有太多的创作素材可待挖掘。
4.1.2 改进创作手法,贴近时代潮流
要培育和引导更多年轻创作者积极成长。创作者们在创作过程中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了解当今多元发展的音乐圈,在保持传统实用创作手法的同时融入一些新时代的音乐元素,如说唱、电音、国风等,这样可以丰富创作多样性,使作品既优美动听,又能有一些亮点,让人耳目一新,从而获得更多人的喜爱,尤其是传播能力较强的年轻人的喜爱。目前,许多年轻人沉迷“快销式”的流行音乐,尤其是随着网络短视频的兴盛,一些旋律简单、轻快活泼、歌词浅显的音乐作品以几十秒甚至十几秒的长度迅速出圈,能够在网络风靡,成为“网红”作品,但是也很容易过时,被新的同类音乐所替代。不少创作者追求快速出名而频繁进行套路化的歌曲创作,不重视作品的内涵,使得当下的音乐创作氛围略显浮躁。这对宣传本地精神的音乐创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词曲作者们可以多研究,将内涵丰富的地方音乐创作融入一些时尚流行元素,将歌曲中较有记忆点的部分在短视频平台、街边电子广告板等处进行推广宣传,在吸引人们注意力后实现“以点带面”地增加歌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4.2 在传播上精益求精,谋求创新
4.2.1 重视基础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基于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音乐作品的传播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但也容易泯然于众[5]。运用网络平台传播原创音乐是推动原创音乐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如何抓住时代传播特点扩大本地原创音乐的传播效率和持久影响力,则需要做好多方基础工作,在全市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创作和宣传氛围[6]。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本地的音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在一些公共场所如文化长廊、艺术博物馆、公园等地配备一些简单易学的音乐器材和常用的音乐设施、音频视频播放设备等,并通过增加音乐喷泉等音乐文化地标,来为音乐传播和氛围营造提供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地方文化部门要加强活动的组织以及人才的联络,除重视文艺创作工作者的培育外,还要重视培育音乐表演骨干,打造出“专业化”的音乐演出队伍,并鼓励专业的院校、音乐团队参与到作品的推广中来,还要给予其在创作和传播方面的杰出贡献人才表彰和宣传,从而带动整体文化传播氛围[7-9]。
4.2.2 搭建多元平台,开拓传播渠道
可以围绕重大的节庆日和一些本地发展相关主题如“历史名人”“新农村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举办一些原创歌曲征集、抖音千人传唱、手势舞活动等具有群众性、特色性的文艺活动,来激发人们的创作和表演热情,并开辟传播领域,开拓传播途径,如搭建一些社区间、单位间交流与合作平台,通过传唱与金华相关的文艺作品,拓展线下传播范围。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原创作品不仅在本校园内传播,其在学习强国、学校官方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上也进行播放,还可以参加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竞赛、全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品大赛,还可以去社区、其他学校、名人故居等地展演,在拓展传播范围、传播平台时还能接受更大范围听众的检验或肯定。当然,在传播过程中,还可以深入挖掘如景區音乐、车载音乐等可持续应用的资源。如景区音乐的适当播放既可以为景区增添活力,营造景区旅游氛围,又能够让游客在观游的同时,真实地感受本地文化魅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弘扬地方文化和地方精神[10]。
5 结语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地方精神中的许多内容是中国精神的重要部分,深入挖掘地方文化,丰富地方文化的表现形式,推动地方精神的传播,对弘扬伟大中国精神,传播内涵丰富的中国优秀文化有重要意义。所以,在促进弘扬地方精神的音乐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应打开创作思路,丰富题材内容,而在传播中,应当积极搭建线上线下多元化传播平台,创新活动形式和传播方式,这样才能够为原创音乐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提供新鲜土壤,使原创音乐作品更好地丰富地方居民精神生活,使地方精神有更强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汪全玉,秦子瀚.“婺学精神”的新时代转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3):80-84.
[2] 潘彬彬.“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非遗档案工作探讨[J].档案与建设,2019(1):47-49.
[3] 王欣然.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音乐功能意义研究——以金华文化礼堂为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4):68-71.
[4] 严岩.高校校园原创音乐创作与传播的途径研究[J].传媒论坛,2021,4(6):161-162.
[5] 杜林姗. 网络时代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D].大理:大理大学,2021.
[6] 谢秋婷. 有机更新理念下的金华市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22.
[7] 薛艺兵. 中国城市音乐的文化特征及研究视角[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3(1):64-75,6.
[8] 洛秦.“音乐上海学”建构的理论、方法及其意义[J].音乐艺术,2012(1):6-25.
[9] 张颖.文化馆群众文化开展视域下的音乐普及推广探究 [J].戏剧之家,2021(29):84-85.
[10]毕乙鑫.书写城市音乐史——《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中的音乐城市词条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5(3):105-11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