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浩泽 王瑞军
摘要:乡村振兴重点在于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塑造文明的乡风,逐渐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展现新时代乡村文明新风尚。当前,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乡镇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进展却处于滞后状态,这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社会公德意识的提高是精神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是基层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反映,也是顺利实现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一步。该文分析了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培育存在的困境,并对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社会公德;乡村振兴;乡镇居民;培育路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3(c)-0176-07
An Analysis of the Ways to Cultivate the Social Morality Awareness of Township Residents
Abstract: The focu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ies in strengthening rural spiritual civilization, shaping a civilized rural style, gradually improving the level of rural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displaying new trends of rural civilization in the new era. Currently, with the overall victory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campaign, the steady progres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rapid improvement of the material living standards of township residents, the progress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lagging behind,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ethics awareness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progress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 effective reflection of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society, and a key step towards the smooth real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township residents' social morality awareness, and explores the path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ownship residents' social morality awareness.
Key words: Social morality; Rural revitalization; Township residents; Cultivation path; Moral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乡镇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趋于紧迫。社会公德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是基层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反映。随着我国乡村发展进入新时代,当前乡镇居民社会公共生活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学习接触到的内容变得逐渐丰富,进而对乡镇居民的社会公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时代意义
1.1 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基层社会治理的好坏,能够直接反映出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成果。党的十九大对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之中的“治理有效”进行了补充,建立健全新时代“三治融合”发展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当中,更深层次地对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具体的实践指导,其着重点在于“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1]。纯粹的法治不可能实现社会的治理,加以德育的辅助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同样,在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中,也要以德治为基础,加强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从而引领乡镇居民改善乡村社会风气,实现真正意义上基层治理的完善和现代化。基层的社会治理不仅要着眼于宏观方面的治理,更要侧重于细节微观方面的治理,从而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才能使乡村治理得到良性健康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社会稳定,使乡村建设符合新时代的发展潮流。
1.2 有利于建设文明乡风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源和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践行,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深化社会主义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社会公德意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外在体现,加强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可以增强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去践行,同时也是提升文化认同感,维护乡村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其一,社会公德理论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良道德、家风等都有助于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提升,这也奠定了乡村社会公德理论的基础,为乡镇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提供一定的道德保障。其二,社会公德的实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行乡村社会公德的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公德的实践当中,提升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为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弘扬打牢道德基础,助力乡镇居民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社会状态,推进乡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孕育文明乡风。
1.3 有利于提高生态及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贯穿始终,先后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及美丽中国的建设理念。现如今,生态宜居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要求之一,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乡村生态及人居环境的发展和建设受乡村经济现状和基础设施等外部因素影响,其长远发展还要依赖于乡镇居民自身的社会公共道德素养。乡村振兴战略下与乡村生态建设和保护最直接相关的是乡镇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是社会公德意识的基本意识之一。另外乡镇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及法律意识等也是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因素。乡镇居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乡镇居民自主意识的作用,关键在于提升乡镇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只有着力于在乡镇居民群体内部形成稳固的生态价值观,通过加强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发挥乡镇居民主体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对自然的尊重,对资源获得的感恩,消除以前为了经济发展而不惜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弊病,才能维护乡村自然生态,建设美丽乡村,从而提高乡镇居民的道德素养推动生态及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4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乡村的全面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动下,新时代乡村的发展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质就是摒弃一切有碍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真正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3]。因此,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原则推动乡镇居民的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乡镇居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维护好乡镇居民的根本利益,以群众的实际需求的满足为工作的落脚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给乡镇居民更多的主动权,突出乡镇居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乡镇居民能够积极适应快速发展的乡村社会新形势,并使其在能够积极响应政策的基础上获取自身发展的多重可能。乡村振兴也是城乡发展逐步走向融合的过程,因此,必须引导乡民在思想观念上做好迎接乡村振兴战略快速发展的思想准备。培育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将乡镇居民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不断深入,展现出向上的精神文明风貌,内化于个人素质中,达到乡村快速发展的要求;外化在行动上能够与乡村的发展思路一致,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在农村的落实。因此,以人为本的思想是贯穿于新时代乡镇居民思想政治教育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工作任务之中,加强对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
2 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培育存在的困境分析
2.1 乡村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也相继落地生根,现如今的乡村大都已经有了小型的文化广场和活动中心,但由于基层政府重视不够,加上乡镇居民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后续的管理和公共设施维护跟不上,导致乡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利用与保护有待进一步完善,形式建设大于实际用途,难以发挥实际存在的作用。此外缺乏环境整治意识,很多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了消极的生活环境,比如,乡镇道路上随处可见的动物粪便,会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认为这脏乱差本身就是乡镇环境,内心也就没有了对社会公德的规范和认知,更不会去约束自己不文明行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消极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缺乏环境整治意识对乡镇居民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造成了困难。
2.2 乡镇居民自身素质的局限性
遵守社会公德是一个人自身素质的外在体现,推进乡镇居民的社会公德的建设和培育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要求都需要有思想、有素质、有涵养的乡镇居民,因此,乡镇居民自身素质的提升是前提。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为例,一方面,在商都县部分乡镇地区,教育资源的缺乏且配置较低是普遍现象,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乡镇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历史原因导致很多乡镇居民甚至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接受完成,并且个人素质很难再得到相应的提升,文化素质跟不上社会日益复杂多变的新环境,加上在乡村生活学习机会本来就少,这就导致了乡镇居民的自身综合素质偏低,思想观念偏于落后,并且还存在较为严重封建迷信思想。另一方面,乡镇地区带给青壮年的就业机会较为匮乏,许多青壮年选择长期在外务工,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提升的机会比较少,即使长期在乡镇生活的青年在创造财富和参加学习的時间安排上,他们认为学习是浪费时间,更多的会去选择创造财富。因此,当前乡村的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存在短板,造成乡镇居民思想道德教育滞后。乡镇居民自身素质的局限性,对于乡镇居民的社会公德的建设和培育也增加了不少困难。
2.3 社会公德信息的传播受网络不良舆论影响
一直以来,社会公德的培育离不开舆论的引导和评价,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亟需良好的舆论导向,或者说是主流意识形态保持统一性和稳定性,才能对公民进行持续性的向上向好的教育,培育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当前,随着乡镇生活的现代化,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得到转变,手机互联网的使用频率逐步提高,互联网的开放和信息传播的快速性,使得互联网占据了意识形态的很大一部分阵地。但是现在由于互联网监管机制还不是特别健全,有些短视频博主为了提高知名度,并非通过传播正能量的内容或者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得到人们的认可,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出风头和恶搞,打着违规乱纪的“擦边球”,不考虑其行为产生的社会影响,毫无道德底线可言,不惜以践踏社会公德的短视频段子来博人眼球,使得自己“与众不同”,很多博眼球的题材多以制造家庭矛盾或者破坏乡民和谐为主题的内容,充满恶搞和低级趣味,甚至经过推波助澜成了许多人争相效仿的网络流行语言。许多乡镇居民,因受教育程度较低,知识较为匮乏,对互联网的认识较低却又充满好奇,很容易被这些不良的舆论导向所影响,认为网络演绎的就是现实生活,长此以往将失去正确的价值导向,这一行为极大程度地破坏了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环境。
2.4 乡镇居民社会公德培育机制不够完善
乡镇居民社会公德的培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既要靠科学的理论教育,也要根植于地方文化特色,符合地方发展的制度、体制机制的保障。社会公德的养成虽然主要依靠乡镇居民个体的自觉,但是个体对于公德的自觉是有限的,需要必要的制度去约束,形成系统机制为社会公德的建设和培育做保障。乡村社会公德培育机制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缺乏社会公德培育的联动教育整合机制,资源的匮乏和乡镇居民的自身素质等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培育过程中教育资源得不到整合,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导致乡镇居民没有接受过贯穿社会生活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第二,缺乏社会公德培育的制度保障机制。目前在乡村中履行较好的公德规范几乎都是法律明文规定的有明确惩罚的规范条例,缺乏对社会公德的评价与奖惩机制,造成了乡镇居民的社会公德素养较为薄弱。第三,缺乏社会公德培育的环境生长机制。乡村社会的“硬环境”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而“软环境”的建设也同样存在欠缺,对社会公德建社和培育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3 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路径分析
3.1 建立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培育力量的整合机制
社会公德的培育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家庭的养成教育、学校的系统性教育、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教育都是重要的培育渠道,并且伴随着互联网和数据时代的发展,网络对于社会公德的培育也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建立社会公德意识,培育力量的整合机制,充分调动教育资源的联动性,是提升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重要路径之一。
3.1.1 发挥家庭养成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人生中接受的最初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家庭。从这个意义讲,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应首先从家庭开始,家庭是主渠道。一方面,家长应注重加强社会公德内容的学习和教育。社会公德的内容规范教育让孩子知道社会公德是什么,遵守社会公德的原因是为什么,以及如何去践行社会公德;另一方面,家长应当积极塑造优良社会公德的行为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社会公德形成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家长应积极参加提升社会公德的活动,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不断营造良好的家风环境,促进孩子养成向上向善的道德品质,充分发挥主渠道教育作用。
3.1.2 发挥学校教育的渗透作用
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乡村学校公德教育水平。学校的基本功能是育人,公德意识的培育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作。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实则包含着传授社会公德的道理,学校的教育方法是循序渐进的,通过点滴的影响,帮助受教育者成长,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渗透作用。因此,要切实提高乡村学校重视程度,把社会公德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坚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把握培育新农村社会公德意识的特点和规律,重视开展爱护生态环境、遵守公共秩序、组织植树造林等活动。开展多样性的乡村社会公德教育和实践教育,把社会公德意识渗透到乡镇居民中,以实际行动促进广大群众践行社会公德的风尚。
3.1.3 发挥社会主流价值和舆论导向示范作用
社会既是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社会公德的实践环境。新农村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需要乡镇政府机构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展多种创新教育形式,除了现有的宣传教育形式以外,还要在实际生活中发掘和创新一些贴近乡镇居民的实际生活、符合社会公德行为规范的培育形式。例如,依托地方文化特色,组织乡民自导自演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公德小短剧比赛等,通过多种形式,充实培育方法。网络监督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网络公德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促进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强化网络监管,严厉抗击网络低俗文化的恶意传播,遏制低俗恶趣的价值传播。这些内容对乡镇居民而言具有一定的诱惑性和误导性,及时发现、及时举报,遏制其负面价值的传播。
3.1.4 发挥乡村两级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
加强乡镇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模式,开展“党建+培训”“党建+人才”等举措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以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大力实施党支部建设工程,健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体系和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保障体系。一是多渠道选优配强乡村基层党组织。队伍整体提升优化,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坚持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长效机制,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制度。二是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設。全面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仅要严格遵守组织规范,同时还需要创新工作方法。三是构建党建引领社会公德建设培育新格局。发挥党组织对乡村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快形成社会公德建设培育思想引领新格局,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抓好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3.2 建立健全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各项制度机制
公正合理的制度是良善道德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乡镇居民的道德状况如何,社会公德意识如何,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社会为其建立了怎样的制度环境。制度作为由一定的价值理念和思想凝结的硬性规范,依托强制性、固定化等优势特征,可以完成依靠自身力量无法实现的道德规范性要求。为此,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要注重公正合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使制度成为社会公德意识提升的基本保障,并为社会公德的践行提供社会管理规章制度的支撑。
3.2.1 健全规范村民公德的乡规民约
乡规民约是由乡镇居民群众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集体自发制订的一种符合当地民俗文化和实际情况,并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自觉履行的民间公约。健全村民公德规范的乡规民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增强乡镇居民的主体意识。让乡民既是乡规民约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和监督者。其次,规范乡规民约的制定程序。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民主的程序,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实施讨论。最后,与时俱进,不断规范乡规民约的内容。要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政策要求,常态化更新乡规民约的内容,扩大乡规民约的覆盖范围,不仅限制原有的社会公德规范,同时还应当响应时代变化,推进热爱社会主义、崇尚科学、移风易俗等社会公德的全范围覆盖,为乡村振兴助力。
3.2.2 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的责任监督体系
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的责任监督体系是将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纳入制度性体系全过程的举措,形成生态环境的责任监督体系用来监督乡镇居民的行为习惯,有效利用监督体系来管理和约束对于生态不利的行为,引导乡镇居民逐步形成自觉的生态保护意识。首先,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机制。县、乡有关环境保护的部门,拟定乡村重点生态保护区域执法标准,从而让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执法有迹可循。其次,强化基层党组织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机制。成立“1+2+3”组合,即由1名“村两委”成员,2名党员,3名群众代表组成的6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工作小组。按照乡村实际情况对生态片区进行划分,在片区内选拔1名责任人,负责监督片区中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每月对片区责任人所提供的损坏环境的信息进行调查核实,最终在村民大会上给予通报批评。最后,统筹协调制定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方案,基层党组织协调解决乡村生态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补偿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协调解决纠纷等,最终构建形成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相关的责任监督体系,用以促进乡镇居民社会公德生态環保意识的养成。
3.2.3 建立乡镇居民社会公德的评价与奖惩机制
要真正使乡镇居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得到提升,就有必要建立一套健全的社会公德激励和惩罚机制,从而使趋善避恶的观念深入人心。所谓的社会奖惩机制,其实就是根据社会公德规范的“价值标准”对社会成员履行社会公德义务的不同表现及后果,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奖励或制裁[4]。具体来说,首先应当建立导向型的社会公德奖励机制。导向型激励机制是培养社会公德行为和意识的土壤,有助于乡镇居民的社会公德意识的不断提升,使乡镇居民意识到履行社会公德义务是每位乡镇居民义不容辞责任。其实质在于让认真履行社会公德义务的人得到积极公正的评价和回报,同时为其他社会成员在道德行为的选择上提供正确的价值榜样。其次,完善长效型的社会公德惩罚机制,乡镇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离不开完善有效的社会公德惩罚机制,让做了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的人受到应有的制止或制裁,同时,不断警示其他社会成员以此为戒。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失德惩处机制,并保证其长效性,从而提高人们的自觉和自律意识。
3.3 优化乡镇居民社会公德生长的环境机制
3.3.1 发挥政府主体作用,美化乡村社会公德生长的“硬环境”
遵守社会公德需要乡镇居民自身社会公德意识的提升,但是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这个外部条件的支持[5-10]。个体道德形成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脏乱差的环境中,人们尽管内心或许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和底线,但长期下去道德意志就会出现懈怠,往往会放任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而刷新自身的道德认知,冲破自己的道德底线,做出有违道德规范的行为。乡镇居民良好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个维系所处的道德环境建设的问题。因此,美化乡村社会公德生长的“硬环境”是当务之急。不断加强乡村人居环境的综合整治,持续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工作,通过努力补齐影响乡镇居民生活品质的短板,改善乡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从而抑制乡镇居民有违社会公德的不文明行为,促使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养成。此外,推进现代化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优化道德培育的功能布局,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让乡镇居民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当中,融入社会公德的建设和培育内容,进而使得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能够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下越来越好。
3.3.2 提升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生长的“软环境”
对于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完善和制度的规范,还需要依托“软环境”的构建,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培育文化氛围。现如今,乡村社会的文化环境由一元走向多元,也为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的多元化和选择提供了源头活水。因此,开阔思路,创新方式,尊重和引导乡民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在健康的道德文化氛围中提升社会公德意识的水平。首先,依托县级融媒体,开拓最美乡村道德宣传板块,构建社会公德培育的良好氛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地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11]。可以说,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事关先进文化的传播发展等各方面事业的进步。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记录来自基层社区群众的声音,宣传乡镇居民优秀的社会公德事迹,以更接地气的内容和形式构建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良好氛围。其次,加强扶持乡村特色文化队伍,培育传播社会公德文化热潮。广泛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表演队伍,收集乡村居民的社会公德先进事迹,结合特色艺术的演艺方式形成特色节目广泛传播,同时鼓励发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培育传播道德文化热潮,激发共同的志趣,传递正面的理念,带来更强烈的道德引导力和感染力,因此,扶持乡村特色文化队伍,培育传播社会公德文化风气是提升乡村社会公德生长的“软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4 结语
综上所述,乡镇居民的社会公德意识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走很长一段的路。需要长期的坚持,并付诸实际的行动,借助乡村振兴的浪潮,通过不断的优化乡镇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环境和培养机制,需要社会和政府及乡镇居民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1).
[2]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
[3] 缪雨.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乡村振兴战略[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3):11-15.
[4] 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3.
[5] 梁爱蕴.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会公德建设问题研究[J].新农业,2018(11):10-13.
[6] 魏朝娟.论新时代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性[J].发展,2019(10):46-47.
[7] 庄梅兰.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社会公德建设的机遇分析[J].唐都学刊,2016,32(3):41-45.
[8] 李倩.当前社会公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才智,2018(26):239.
[9] 吴玲玲,郑兴明.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20(5):81-86.
[10]王维国.新时代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与治理的战略意义探析[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7(2):71-79.
[1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2020-11-03)[2022-12-13].http://www.gov.cn/zheng 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