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丽
摘要: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新时代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势必绕不开黄河文化传播的议题。其中,外宣翻译是“引进来,走出去”文化传播背景下带领其走出去的先锋力量,可以全面展示悠久的黄河文化。纵观当前黄河文化外宣翻译现状,发现黄河文化外宣翻译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语言内错误与语言外错误,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该文提出黄河文化外宣翻译应坚持外宣材料适宜和读者本位的原则,同时也应当关注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该文基于新时代背景,从黄河文化的外宣翻译现状出发,尝试对黄河文化外宣翻译策略进行构建,以期为黄河文化传播做出贡献,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新时代;黄河文化;外宣翻译;策略;研究;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5.9;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5(a)-0166-05
A 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Yellow River Culture in the New Era
Abstract: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is the core cont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he root and soul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explor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new era, it is inevitable to explore the spread of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In the cultural output of "bringing in and going out",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is the vanguard force leading the going out, which can comprehensively display the long-standing Yellow River culture. According to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yellow river cultural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external propaganda translation of Yellow River culture, including errors in language and errors outside the language. On the basis of this research,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of Yellow River cultur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appropriateness of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materials and reader-oriented, and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effect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ublicity and transl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struct the publicity and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in order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culture and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New era; Yellow River cultur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Strategy; Research; Spread
習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1]这为黄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纲领性要求。新时代背景下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势必绕不开黄河文化外宣传播的议题。
黄河文化外宣研究起步较晚,2000年才陆续有学者对黄河文化进行翻译传播,且数量有限。张毓强、黄珊等学者(2019年)认为,在当前全球信息传播主渠道中,国内信息在场比例已得到有效提升,但在交流的有效性层面,却似乎鲜有突破。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对外宣传的内容不合适,与受众的信息需求和价值观不吻合,因此往往成为“舆论场”中的冗余信息[2]。纵观当前黄河文化译介状况,黄河文化外宣翻译仍存在诸多问题。
1 黄河文化的内涵界定及其时代意蕴
文化是人们在艰苦卓绝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同时蕴含着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3]。从狭义上看,黄河文化主要指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劳动人民及黄河水利工作者所具有的精神诉求、价值取向、价值观等文化现象。从广义上看,黄河文化可以理解为黄河流域人民在长期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反映中华民族生产社会实践活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之和[4]。因此,黄河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其周围的社会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与中华民族的发展相辅相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黄河文化不仅能为中华民族攻坚克难持续提供精神支持,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找到了理论依据。
1.1 引导生态环境治理与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问题,必须加大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整体进行系统的治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同时进一步阐释深化黄河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争取拥有更多的绿水青山,创造更多金山银山,为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更加明确的战略方针[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域文化全面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多元发展理念下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地理条件、历史原因等因素制约,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为此,亟须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地在走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开拓新思路。
1.2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渐渐促进形成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6]。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心之所向,才能行之远”,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就是统一思想,达成广泛共识[7]。当这份自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衍生出来的时候,整个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动力集结也就水到渠成了。作为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主要基石,黄河文化必须不断加以保护、继承、发扬和创新,才能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正力量源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涵着传承千年的中国睿智,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一体,展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杰出的战略思维,成为新时代指引中国时代发展潮流的一面旗帜,同时从哲学层面上奠定了人类文明再铸辉煌的思想基础,指明了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 黄河文化外宣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社会新闻的话题之一——环境污染与破坏时有报道,如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改道、环境退化等[8]。同时,搜索我国对外宣传报道,关于黄河文化的讨论和报道很少,基本处于失语状态[9]。因此,本文重点考察了中原文化相关英译文本材料,发现很多旅游景点译文质量不尽如人意,外宣英译不够准确,对黄河文化的对外宣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1 外宣翻译语言内错误及其表现
2.1.1 外宣翻译中存在拼写、遗漏错误
拼写错误较为常见,实属低级错误,只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校对英文文本,此类语言错误完全可以避免。例如:在人流量巨大的郑州紫荆山公园,喷泉旁有一处标示园区开放时间的中英文对照标牌,简单的“morning”,被写成“moining”。万岁山景区在宣传时,提到“first one in the central area of china” ,显而易见,“china”的首字母小写意为“瓷器”而不是“中国”,两者意义相差甚远,该句出现了大小写拼写错误。红旗渠太行山大峡谷风景区出现译文“Red Flag Canal & Taihang Grand To- urist Attraction”,然而大峡谷的英文是“Grand Canyon”,对比译文不难发现,景区在翻译过程中漏掉了“峡谷”二字的翻译。
2.1.2 外宣翻译中存在语法错误
译者虽然掌握了相关英语语言知识,但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语法错误。例如:在少林寺文殊殿的英文介绍中,发现这样一句话:“文殊菩薩在无量菩萨中智慧居首位”,景区中的英译介绍为“Bodhisattva Wenshu was renowned as the wisest among the number buddhist boddhisattva.”。首先,众所周知,“buddhist”和“boddhisattva”二词是佛教专门用语,首字母理应大写;其次,无量菩萨众多,句中应该采用复数形式。因此,该句的翻译应为“Bodhisattva Wenshu was renowned as the wisest among the number Buddhist Boddhisattvas.”河南博物院一条对外宣传标语用“Please No Touch”来表示“请勿触摸”,其实,“Touch”一词既可作为名词又可作为动词使用,该处存在明显语法问题,可以改为“Please Do Not Touch”或“No Touching”。
2.1.3 外宣翻译中存在用词不当
这类错误较为常见,诸如此类错误的原因在于译者对原文理解不太准确,或者对词语意思的翻译模糊,古代用“西席”来尊称“私塾先生”,翻译时会用到“private tutor”一词,“private” 本身是形容词,可直接修饰名词“tutor”,无须更改词性。同样的错误发生在河南博物院,在用英文介绍河南仰韶文化彩陶纹样集锦时,发现其被译为“Examples of designs on the poly chrome pottery of Yangshao Culture in Henan.”句中的“examples”和“designs”用词不当,因为表示样品时,译为“sample”更为合适;另外,句中的“pottery of Yangshao Culture”是典型的“洋泾浜英语”,也就是用中国式思维将其直译成英文。比较恰当的翻译应为“These are samples of decorative patterns on vintage colored earthenware from Yangshao Culture that originated on the soil of Henan.”。
上述3方面可以说是语言内部的错误,语言作为文化的媒介,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同的层面,好的翻译不仅是对语言符号进行简要翻译,而是对符号后面所蕴含的文化代码加以理解,假如外宣翻译人员在翻译时对文化差异视而不见,只是根据中国人固有的思维习惯来对外宣材料加以处理,就会出现语言以外的错误,让外国读者难以理解,从而影响文化信息的交流。
2.2 外宣翻译语言外错误及其表现
通过研究相关宣传材料,发现语言之外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2.1 机械翻译方式
中式英语一般采用机械翻译的方式,译者完全无视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差异,只严格按照中文原文进行翻译,这种翻译方式与英语读者思维习惯格格不入。不管什么内容,都采用直译,会影响宣传效果。洛阳的龙门石窟,其中有这样一个警告标语:“上下台阶,注意安全!”英文译文为“Up and down be safety!”,在外国人看来,这个翻译根本无法理解,直接译为“Please take care of the stairs!”即可。相似的还有云台山景区,景区将“禁止通行”直接译为“Forbid to pass through!”,此处的译文明显是按照汉语的顺序堆砌出来的中国式英语,建议改为“No passing!”。又比如河南博物院翻译“残疾人通道”时,译为“Disabled person channel”,在英语文化中“disabled person”具有明显的贬义,很容易给外国读者带来不愉快的感受,推荐使用英语中常见的“Wheelchair accessible”进行翻译。
2.2.2 未考虑思维习惯、文化习俗
鉴于思维习惯、文化习俗等不同,源语读者和目的读者对同一个词语将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方式。如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内可见“关爱文物、人人有责”,这对中国人而言再平常不过了,然而如果按字面意思直接翻译为“It's duty of each of us to protect the cultural relics.”,这种译法胁迫感强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译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的,将其译为“Please protect the relics!”更为妥当。在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以“Tourist Safety Must Know!”来表达“游客安全须知”,既有中式翻译习惯,也缺乏亲和力,简单的“Notice”就可告诫游客。少林寺作为中原武术圣地吸引了国内外游客,但在部分景点推广中英文翻译出现了问题。例如,“只允许游客到大厅里休息”译成“Except visitors,other miscellaneous personnels are not allowed to stay or rest inside the hall”,单单从表达上来看,这与公示语言简意赅的特性不符,有明显机械翻译的特征,而且“not allowed”太过生硬,容易让外国读者产生厌恶情绪,应译为“Visitors Only”或者“Tourists Only”,不仅简单明了,也比较符合外国读者思维习惯。
2.2.3 翻译缺少文化信息
外文宣传材料中的人物、历史故事通常和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印,具有很多的文化烙印。译者看起来只是对单个单词加以处理,但他需要同时面对两种文化。有学者不止一次说明,不应小看外国读者或听众的思考力,可是对于外国人理解中国的程度,也不要太乐观。为了规避出现理解问题,译者不仅要对外国观众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化接受水平、审美习惯加以了解,还要尽量把当地文化信息保留下来,不然就会被单纯的文字所覆盖,使得文化信息不足。在黄帝故里景区,关于嫘祖的英译如下:“LeiZu was the earliest woman who raised silkworms and made silk in the ancient fairy tales in our country. So she was worshiped as the former silkworm.”。首先,應该清楚地了解我国第一个养蚕的妇女就是嫘祖,句中将“former silkworm”机械性译为”早先的蚕”,明显不能传播嫘祖相关文化讯息,若将嫘祖翻译为“Silkworm Goddess”,不仅更贴近外国观众的思维模式,而且还可以借助“Goddess”这一媒介使得嫘祖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得以展现。康百万庄园景区简介与许多中华传统文化界定有关,将“三从四德”英译为“three obediences and four virtues”,从这种机械的直译中,外国受众根本无法深入体会“三从四德”文化寓意,自己的信息需求也无法满足,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无法从思想上接受中国文化。因此,要想更好地弥补文化信息上的缺失,应该将直译与注释相结合,使外国受众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文化。
3 新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外宣翻译的思路
3.1 外宣材料适宜
黄河文化的传播是一个漫长且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所以,每个传播阶段应力求严谨,传播者在着手翻译活动之前应慎重甄别外宣材料,既为外国读者提供感兴趣的内容,又能更好地宣传黄河文化。美国著名的翻译家和汉学家比尔·波特于1991年对黄河的源头进行过考察,并参观过黄河两岸的人文古迹。当时,他是一位普通的旅游者和游客向导,在旅途中,他发现一些关于黄河起源的传说,这些传说与黄河源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将此次体验整理成《黄河之旅》一书,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该书一问世,便引起众多读者关注。该书流传广泛,原因在于黄河文化的独有风采,此外,该书本身很有趣,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脉络,向读者讲述了自己探讨黄河源头亲身经历的一切,让读者似乎进入了一个独特的东方世界,立于滔滔黄河之畔,去领略风采卓然的黄河文化。文化从传播内容上看,主要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而从传播媒介来看,则有文字、声音及图像等多种形式,其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因此,在翻译材料的选择上,应尽量考虑到文化与趣味,使国外读者感兴趣,从而使后续翻译活动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3.2 读者本位
翻譯黄河文化,不能单从源文化的内容角度进行单方面地传播,受传者(读者)的感知、感受也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文化对外传播时,受传者是终极接受者,译者在诠释文化内容,重新编码时要尽可能跨越文化层面的鸿沟。莫言作品《蛙》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背后与译者葛浩文所做的努力密不可分。郝景芳短篇科幻小说《北京折叠》于2016年获得“雨果奖”,译者刘宇昆的翻译使国外读者得以一睹北京市井生活之风采,领略中国民间文化魅力之余,也领略了科幻情节。不管是葛浩文,还是刘宇昆,都不是逐字翻译,而是和译入语读者所处的习俗文化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修改原文,清除语言鸿沟,让读者不仅理解文字层面的意思,而且透过文字看到其背后的文化信息。在翻译黄河文化的过程中,也可采取这种以读者为本位的翻译策略,应把“我”作为主体与“读者”作为主体把握得更精准,解决这一难题较好的模式就是本国与外国译者合作完成外宣翻译资料,也就是先由本国译者进行翻译,然后可转交外籍专家进行审验。具体来讲,黄河文化外宣翻译可以由本国译者对初稿进行译介,着重对黄河文化内容与价值进行诠释,而后外籍专家在此基础上从读者角度进行审查,尽可能地减少中式英语的表达与译介,为译入语读者扫除阅读上的障碍。如此一来,就可以将“我”占主导地位的主体和“读者”占主导地位的主体翻译方式结合,传达意义,在更大范围内传播黄河文化。中西方文学作品的文字创作风格存在差异,西方更侧重写实,而中国有着几千年的诗词文化,更喜欢在作品中运用修辞,增加文章的意境美,译者应试图将其中的文化现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好地了解黄河文化的重要性。
3.3 利用多种传媒手段
在外宣翻译工作中,译文的完成并不等于传播任务的结束,根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得知,“对如何认识中国这一渠道”这一问题而言,海外受访民众的回答基本情况如下:47%选择“本国的传统媒体”,34%选择“本国的新兴媒体”,17%选择“中国在本国推出的传统媒体”,15%选择“中国在本国推出的新兴媒体”[10]。由此可知,通过传统媒体了解中国的海外读者仅占很小一部分比例。随时代发展,传统媒体受新兴媒体影响,各种传播媒介百花齐放,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子柒的视频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一经播出,便收获铺天盖地的点赞,海外网民纷纷对中国文化竖起大拇指。新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的对外传播途径更不能墨守成规,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媒体,利用多种传播媒介,创新传播方式。
3.4 关注传播效果
黄河文化外宣翻译的终极目标就是激发海外读者对黄河文化的兴趣,进而引导其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最终能够主动探寻学习中华文化。事实上,在对黄河文化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请外籍专家进行黄河文化译著审校的过程就是一个了解译入语服务读者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是第二个传播阶段。此外,目的语读者对于译文的反馈还会反作用于传播者对于翻译材料的选择及传播媒介运用等方面。因此,重视传播效果,有助于译文的完善,反过来也可以让传播效果更好。黄河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是漫长的,提议有关部门对黄河文化外宣翻译的传播效果加以重点关注,统计电子书阅读量、译本销量等,对传播效果从数据方面加以研究,总结经验,从而更好地促进黄河文化外宣翻译项目的实际操作。
4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外宣翻译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新时代,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价值,需要做好外宣翻译工作,目前学术界对于黄河文化外宣翻译还没有形成统一而系统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黄河文化对外宣传与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本文对于黄河文化外宣翻译的研究有一定学术意义,对于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文化传播亦有战略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N].人民日报,2019-09-20(1).
[2] 张毓强,黄珊.中国国际传播中的信息生产、信息在场与沟通达成[J].对外传播,2019(6):53-56.
[3] 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4] 李学勤.黄河文化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
[5] 高芳.中俄民族文化内涵与汉俄旅游翻译[D].保定:河北大学,2011.
[6] 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9-10-15)[2022-11-30].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9/10/id/4559770. shtml.
[7] 张占仓.黄河文化的主要特征与时代价值[J].中原文化研究,2021,9(6):86-91.
[8] 曹德春.跨文化视角下黄河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传播策略[J].新闻爱好者,2020(3):32-34.
[9] 李庚香.新时代中原学学科体系之基础理论构建专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11):1-2,24.
[10]李晓静,徐慧敏.翻译传播学视域下的黄河文化译介研究——以“翻译河南”工程之《黄河文化》为例[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6):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