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中情境化策略的运用

2023-02-19 07:20郑霞
求知导刊 2023年33期
关键词:情景化安全教育运用策略

摘 要:在学前教育体系中,安全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直接关系。幼儿的危险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较弱,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幼儿教师应当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园活动中。通过情境化教学策略开展幼儿安全教育,能充分利用情境的优势逐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升他们辨别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文章对在幼儿园安全教育中运用情境化策略的意义与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情景化;运用策略

作者简介:郑霞(1990—),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幼儿园。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幼儿安全的受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幼儿的安全问题牵动着广大家长的心。因此,幼儿园必须将安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然而,幼儿的思维意识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较难理解抽象化、理论化的安全知识,所以,教师要通过情境化的方式,将安全教育内容融入特定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探索和发现,以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一、开展幼儿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一)加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加强自我保护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而言十分重要。例如,幼儿有时候由于好奇心旺盛,会去接触危险物品,导致自身受伤;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幼儿在面对陌生人时可能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增加发生危险事件的风险。幼儿只有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辨别危险、远离危险,从而有效保护自己。

(二)实现幼儿素质教育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幼儿教育工作也在不断进步。为更好地为幼儿提供安全保障,幼儿教师应当加强对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协助幼儿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这对幼儿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

二、在幼儿园安全教育中运用情境化策略的意义

(一)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安全一直是幼儿教育的核心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一些幼儿园虽然会组织安全教育活动,但活动形式较为单调,如展示安全标志、讲解健康知识等,活动缺乏趣味性,对幼儿来说吸引力不足。考虑到年龄特点,幼儿的自主管理意识较弱,注意力较难保持长时间集中,而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态度、意识、行为表现又与兴趣紧密相连。面对这一情况,采用情境化教育能够改变单调刻板的安全教育模式,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诠释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安全教育活动中,与教师、同伴、安全教育情境实现有效互动。

(二)深化幼儿的认知体验

在传统的幼儿园安全教育中,很多教师会通过开班会、提问题等方式进行灌输式安全教育。尽管这些方法能够让幼儿记住安全理论知识,却忽略了幼儿的实际体验,不利于他们将安全知识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情境化教学模式可以将安全知识与实际场景联系起来,模拟各种安全情境,引导幼儿全身心投入,形成深刻的认知体验,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方法。这样,幼儿在面对生活中的危险事件时,能够更加快速、冷静地做出正确应对。

(三)凸显幼儿的主体作用

安全教育活动应当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如果只是让幼儿被动地观看和听讲,很难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也不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安全教育中,一些幼儿教师过于重视“教”的过程,专注于知识讲解与技能演示,忽略了幼儿“学”的过程,未能充分认识到幼儿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导致幼儿在安全教育活動中的参与度较低。将情境化理念融入安全教育中,有助于凸显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其主动观察、判断、操作和总结,教师则负责构建情境、提供资源,并在幼儿的探究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构建以幼儿为主体的安全教育模式[1]。

三、在幼儿园安全教育中运用情境化策略的方法

(一)立足现实生活,构建安全问题情境

安全教育的初衷是为了提升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察觉和避免危险,所以幼儿园安全教育应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不能空谈理论知识,而是要根据真实的生活环境,分析幼儿可能遇到的危险,并将其作为安全教育内容,确保安全教育符合幼儿的真实成长需求。通过引导幼儿在生活化情境中探索规避危险、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能够将安全知识与生活实践充分结合,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2]。

例如,幼儿随家长外出时,可能会发生走散的情况。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教师可组织安全教育活动——“走散了怎么办”。很多幼儿并没有亲身经历过走散的情况,缺乏真实体验和感受。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迷宫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迷宫中探索,模拟迷失方向的情境。接着,引导幼儿走出迷宫,让他们分享迷路时的感觉,如焦虑、害怕、迷茫等,使幼儿意识到走散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自觉养成在外出时紧跟家长、不四处乱跑的习惯。教师还可提出问题:公共场合和家长走散了该怎么办?并创设商场、游乐园等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幼儿思考和集体讨论在这些场合中走散了怎么办。讨论结束后,教师整理和补充幼儿的答案,总结出应对走散问题的方法,如:留在原地,等待父母寻找自己;向附近的警察求助;向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求助;等等。最后,教师可以组织游戏,比如分发关于应对走散行为的图片,让幼儿判断图中行为的正确性,并提出应对走散问题的正确方法,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二)借助绘本故事,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近年来,绘本在学前教育中迅速普及,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绘本拥有丰富靓丽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是他们认知世界的有效工具。幼儿绘本通常围绕幼儿生活中的问题和事物展开,教师将绘本故事与安全教育融合,能使安全教育更加有趣,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与内化安全知识。幼儿教师要深入研读绘本,选取具有安全教育价值的绘本,从中挖掘安全教育资源,引导幼儿通过阅读绘本强化安全意识。

以绘本《妈妈,请不要为我担心》为例,该绘本包含电梯安全、游乐园安全、水中安全、野外安全等多个安全教育主题,每个主题都以小故事的形式呈现。教师可针对故事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幼儿聚焦其中的安全事件。比如,在读《咣咣咣咣!电梯停了》时,教师先让幼儿自主阅读,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平时乘坐过电梯吗?是自己乘坐还是和爸爸妈妈一起?你们知道电梯里有哪些按钮吗?”并让幼儿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作答。接着,教师继续问:“绘本中的晶晶遇到了什么危险?她是怎样应对的?”幼儿通过阅读得知,晶晶独自乘坐电梯时,电梯“咣”的一声停住了,于是晶晶按了一个颜色特别的按钮。讲到这里,教师出示电梯按钮图片,依次讲解各种按钮的名称和作用,提升幼儿应对电梯安全问题的能力。

幼儿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他们在阅读绘本时主要关注色彩、图形等视觉内容,理解故事内涵的能力有限,这就需要教师有效指导幼儿的绘本阅读过程,带领他们走进绘本故事情境,理解其中的安全教育知识。

(三)组织主题活动,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安全教育不仅是理论知识传授,更是对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些幼儿虽然掌握了安全理论知识,但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却无法做出正确应对。为此,教师应避免采用灌输式教学法,以免幼儿失去学习兴趣,相反,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看动画、讲故事、角色扮演等主题活动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3]。

教师可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运用安全知识来解决情境问题,从理论走向实际,锻炼幼儿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教育活动“安全过马路”中,如果教师直接向幼儿讲解各种交通标志和规则,可能难以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也不容易让幼儿对相关内容形成深刻的记忆。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利用彩纸制作红绿灯,将白纸裁成条形,铺在地上作为斑马线,然后将玩具车排列在马路两旁,让幼儿分别扮演行人、交警、司机等不同的角色。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语音提示告知幼儿红绿灯的变化情况,幼儿需要根据自身扮演的角色做出正确的举动。例如,当教师说“绿灯亮了”时,幼儿可以安全通过马路;而当教师说“红灯亮了”时,就不能通过马路。扮演交警的幼儿需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其他角色的错误行为。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还要适当地对幼儿进行提示,如“要走在斑马线上”“要注意看道路两侧是否有来车”等。相比于理论讲解的方式,角色扮演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深化幼儿对安全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他们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4]。

(四)邀请专业人员,引入真实案例

为了提升幼儿安全防护能力,幼儿园可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日”活动,邀请专业人员来园分享安全知识、教授防护技能。幼儿园可以邀请社区民警走进课堂,结合真实案例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如“一个人在家怎么办”“不要跟陌生人走”“学会拨打警务电话”等。民警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深入了解社会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能为幼儿提供专业化的安全教育。幼儿园还可以邀请医护人员教授幼儿一些救护技能,并通过模拟情境(如扭伤、摔伤、感冒发烧等)让幼儿实际操作。邀请专业人员进课堂,能够丰富安全教育内容,依据专业人员的工作经验,创设真实案例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思考、分析和操作,促进幼儿安全知识与技能水平有效提升。

(五)联合家長,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

仅依靠教师进行安全教育是不够的,不少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根本原因是家长的溺爱,所以教师应当联合家长的力量,家园协同开展安全教育。比如,让家长参与幼儿园安全活动日,通过播放视频和讲解的方式帮助家长认识到增强幼儿安全意识的重要性;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扮演陌生人与幼儿交流,评价幼儿的处理方式。这样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加强家长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意识,使家长积极与幼儿园合作,帮助幼儿构建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发挥伙伴作用,引导幼儿监督

幼儿个性各异,即使有教师的管教和引导,有的幼儿还是会存在叛逆心理,不遵守规则,这样不仅影响个人成长发展,还可能给其他幼儿带来危险。相较于教师,幼儿之间的友情关系具有更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幼儿之间的友谊,引导他们组成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的小组。这样,在教师无法照顾到的地方,幼儿便能够发挥好友的交往、监督、引导等作用,保证自己和同伴的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是国家与社会未来发展的保障,同时也是弱势群体,他们判断和防范危险的能力普遍较弱。幼儿园要将幼儿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优化安全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将情境化理念融入安全教育,运用结合实际问题、绘本阅读教学、组织主题活动、邀请专业人员进课堂等举措,构建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情境,引导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安全知识,提高他们防范和应对危险事件的能力,以此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姚丽红.公共场所中幼儿安全教育的游戏化教学策略[J].家长,2021(30):158-159.

曾毅薪.情境模拟 习安全真本事:谈情境模拟教学在幼儿安全教育中的应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9):99-100.

王宜轩.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青年,2021(19):107-108.

董宏娟.基于情境教学的幼儿园安全教育探究[J].新课程,2020(30):162.

猜你喜欢
情景化安全教育运用策略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漫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的重要意义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构想
幼儿家庭安全教育问题漫谈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主题情景化的青少年科普教育与辅导研究
论小学数学教学的情景化手段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