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信息社会责任培养策略研究

2023-02-19 05:43张宜和
求知导刊 2023年33期
关键词:高中培养策略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而掌握信息技术也成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必备能力。但凡事皆有两面性,信息技术在为人类生产与生活带来积极变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如滥用或不当使用信息技术可能会对个人乃至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培养高中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成为教育工作者们重点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信息社会责任;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张宜和(1974—),男,江苏省东台中学。

信息技术是许多职业要求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相关职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将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但在数字化时代,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特别是对于年纪较小的高中生而言,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时,他们时常难以准确辨别。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这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运转。对此,本文以高中一年级为例,围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信息社会责任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一)教师应以身作则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学生心中,教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其言行举止往往会被学生认真对待和思考,并可能引发他们的广泛认同和模仿。如果教师本身就十分重视并遵循信息社会责任相关理论,学生则更有可能接受这些价值观,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以身作则,严格遵守信息使用的相关原则,演示如何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例如,教师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遵守版权法、避免网络欺凌等,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学生展示信息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实践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掌握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建议,引导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总之,教师应严于律己,用自身行动来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二)完善基础设施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顺利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学校应重视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学校应提供必要的硬件设备,以满足教学需求。同时注意定期检查和更新硬件设备,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其次,学校需要确保教学所需的软件和工具处于最新版本并适用于当前阶段的教学目标,能够支持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与实践需求。最后,学校还可以通过一系列人文举措来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例如,开展与信息社会责任相关的教育宣传活动,包括专家讲座、座谈会和主题班会等,以此向学生和教职员工普及信息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意义;制订校园信息社会责任政策,向学生和教职员工明确信息技术使用规范,倡导健康的数字生活方式;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来传播与信息社会责任相关的信息和案例,让信息社会责任培育之风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总之,学校应提升信息社会责任培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占比,引导师生正确看待并使用信息技术,倡导诚信、宽容和公正的校风。

二、深化理论教学

信息社会责任是个人和组织在信息社会中应承担的义务和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旨在促进信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不仅强调了对数据隐私、信息伦理、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关注,还要求缩小数字鸿沟、重视参与社会性事务。然而,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些内容稍显枯燥,且并非只言片语就可以道明。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丰富理论教学模式,以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社会责任的内涵。

(一)结合现实案例,引发学生思考

现实案例通常具有比较强的教育意义,结合现实案例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信息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从而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具有责任感的信息社会公民。在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理论教学时,教师应选择与学生所处社会环境相关的案例来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以此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1]。在选择案例主题和内容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需求以及教材内容等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案例主旨、理清事件脉络。例如,可以选择与信息泄露、网络欺凌、信息传播的误导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案例。在实际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不当行为对个人、组织以及社会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让他们思考这些行为可能导致的隐私侵犯、声誉损害、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并鼓励他们探讨如何应对类似案例中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此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换到主动学习探讨的状态,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信息社会责任的认识,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并有效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后,教师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让他们思考案例中所包含的教训和启示,学习如何将信息社会责任理论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

(二)利用信息设备,构建教学情境

丰富多彩的信息设备为信息技术课堂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而教师也可以运用这些信息设备来丰富信息社会责任理论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更加直观、立体的教学情境。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演示文稿等,来对案例背景、经过等细节进行补充说明和全面展示。通过展示真实的案例和场景,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得到有效激发。例如,在进行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探秘人工智能”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AI技术相关的影视作品来引出新课,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还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信息技术可能给人类社會伦理带来的挑战与威胁。另外,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往往只能讲解重点内容。如果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或案例内容有深入了解的打算,那么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渠道来主动获取相关信息。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浏览相关网站、阅读专业博客和新闻报道等途径,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和分析。此外,学生在独自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或学习管理系统来创建互动学习环境。在该平台上,学生可以参与讨论、提交作业、分享资源,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在线互动。这样不仅可以打破时空局限,还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探讨信息社会责任的相关问题。教师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开展信息社会责任相关的讨论活动。例如,发布相关话题,鼓励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观点、分享经验,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想交流。

三、重视实践活动

(一)融入游戏活动,增加课堂趣味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进行融合,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游戏活动灵活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之中,寓教于乐,增加信息社会责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如何正确看待并使用信息技术,从而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而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游戏形式,以此增加教学的新鲜感。例如,在进行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第四单元“信息系统的安全”的教学时,针对信息泄露等相关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解谜游戏,学生需要通过解决谜题和收集线索,保护虚拟角色的信息。游戏可以涉及信息泄露、社交工程攻击等真实案例,通过解谜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在进行第五单元“信息社会的建设”的教学时,针对信息伦理等相关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做出决策以应对挑战,如信息科技公司的CEO、政府监管官员、消费者等,以此构建多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以不同身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同一问题。不同的决策可能导致不同的后果,学生也可以从中学习到责任意识和决策思维。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确保游戏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并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该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准确理解信息社会责任的概念,促進学生对信息社会责任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二)利用校外资源,拓展教学场景

相较于人员结构单一、教学情境单调的校内,校外能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案例和专业知识,学生可以通过与专业人士和行业从业者的互动交流来了解不同领域中信息社会责任理论的实践运用,以此拓宽视野并丰富自身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结合校外资源进行信息社会责任培养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增加他们与真实社会的接触与互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未来社会的有序运转做出积极贡献[2]。因此,学校应加强与外部组织、企业或社区的合作,让学生亲身参与信息技术社会实践,加深对信息社会责任的理解。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项目,如数字素养培训、网络安全宣传、信息隐私保护讲座等,让学生向社区居民传达信息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这不仅可以为独居老人等群体提供实质性帮助,提升他们对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的重视与保护意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另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通过参访当地企业、政府机构或非营利组织等,了解这些单位或组织在信息社会责任方面的实践经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并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将实践经验与信息社会责任理论进行有效结合。

四、优化评价体系

(一)建立多维度评价标准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单一片面,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教学场景,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这类新兴学科而言,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标准是促进其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对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维,在评价体系中增加综合性指标,从多个维度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综合表现。每个维度都应涵盖与信息社会责任相关的要素,其中包括学生对隐私保护、伦理问题、网络安全等的理解和应用,以及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等,以此加强对学生信息社会责任培养情况的考查。为了进行更加精细化的教学管理,教师还需要在每个评价维度下制订具体的评价指标,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例如,可以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等级来建立积分制的评价体系,以此衡量学生在相关方面的具体表现[3]。而在考查不同教学板块的同时,教师还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符合自身学习水平的针对性的建议。教师还需要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与指导,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际表现,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不足,从而建立更加切实具体的学习目标。在建立并实施相关评价标准后,教师还需要对其有效性和实操性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优化,确保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全面性,促进学科发展和信息社会责任要求保持一致,并与教学内容紧密衔接。

(二)引入多元化评价主体

引入多元化评价主体可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多样性,而各方的参与和反馈将为教学评估提供更多的视角,从而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所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教师也是如此。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邀请其他学科的教师参与评价过程,让每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具体经验来评估学生,以此降低评价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为教学模式的调整提供更多参考意见。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在自评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反思学习过程来评估自己在不同维度下的具体表现,从而帮助他们及时发现自身问题。而通过互评,学生之间可以实现深入交流与学习。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对评估内容、方式和标准的看法,确保评估方式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和发展需求。此外,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家长可以家庭教育为依托了解学生在信息社会责任方面的发展情况,以此向学校提供相关反馈,为教师优化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德育的重要一环,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的培养。为了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学校需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教学环境;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助案例分析、信息设备等增强理论教学的立体感,同时利用游戏活动和校外资源等突出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并通过优化信息技术学科的评价体系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科能力及其在信息社会责任方面的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徐文光.高中信息技术课信息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20(11):36-38.

吴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信息社会责任素养:以《数据的传输过程》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24):41-42.

邹莹,李岩.高中生信息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J].素质拓展,2018,4(24):50-51.

猜你喜欢
高中培养策略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