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

2023-02-18 14:25郑尚植彭潇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实践逻辑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

郑尚植 彭潇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历史逻辑;理論逻辑;实践逻辑;世界意义

一、引言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一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梦。什么是现代化?如何进行现代化?作为一个拥有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使命感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国情,在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通过实践探索中国的现代化,不断丰富中国的现代化内涵: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而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成为主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表述,彰显当今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自信自立。

长期以来,部分西方学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终极形态”,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是现代化唯一的路径。特别是在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重归资本主义道路,似乎更加印证了这种观点的所谓“正确性”。因此,鼓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学者认为,一切背离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尝试和探索,都是违背人类历史发展的主线,必将遭到失败。然而,盲目全盘照搬西方现代化方式的后发国家,并没有走上想象中的独立、富强、民主的道路,反而时常陷入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泥沼,发展停滞难以向前,依然处于“中心—外围”国际体系中的依附环节。中国的现代化模式和结果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在摒弃西方现代化方式,即以资本和利益为中心的方式,走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后,不仅造就了经济长期增长、社会保持稳定的世界奇迹,也使得中国逐步走向国际舞台中心,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式现代化源于何处、依于何据、何以行之、走向何方?回答源于何处,就是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回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走得通的问题;回答依于何据,就是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回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走得对的问题;回答何以行之,就是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回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走得好的问题;回答走向何方,就是用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回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走得远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世界意义四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中国式现代化。

二、源于何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走得通?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镜鉴:西方现代化的内在张力

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看,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西方现代化的经济基础,资本逻辑是统摄整个社会运行的逻辑。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资本谋求价值增值为其导向,资本的利润最大化为其发展动力。通过产业革命从而建立的工业体系,通过政治革命从而建立的世俗政权和通过侵略战争从而建立的殖民体系,都是资本推动的结果。生产方式的变革引起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人从封建的压迫和宗教的愚昧中解放出来,具有了独立于自然和上帝的“类”意识。个人的主体性地位确立,自由、进取、平等、竞争等现代价值观赋予了个人生存的意义,建立在理性逻辑之上的完备科学知识体系降低了外部世界的神秘性,个人的生产生活从此走上自发和自觉之路。西方现代化对于整个人类历史进程有深刻启发意义,但也需要警惕和反思。

西方现代化内在张力与其经济悖论。西方现代化经济张力体现在资本循环上,生产是为了加快资本循环以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这一过程中从产成品到货币,从使用价值到价值,被马克思称为“商品的惊险跳跃”,“掉下去摔碎”的是商品的生产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作为商品生产者的工人群体只能占据其生产价值的一部分,在分配中处于绝对劣势。资本家不仅无偿占有工人大量的剩余价值,而且还为了继续降低工人的收入进一步压缩工人工资。两大阶级的对立,绝对性的贫富差距,时常性的经济危机,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

西方现代化内在张力与其政治悖论。西方现代化政治的张力体现在选举制度上,以自由选举的方式作为实现民主权力的形式。但资本主义的选举制度究其本质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所谓的自由选举不过是资本家的游戏。参选者不过是各类利益集团的代言人,通过口头许诺、金钱贿赂等方式,来影响甚至控制选民的每张选票,最终民意被操纵,选举结果不能反映选民内心的真实想法。这种选举制度看似确保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实质是一小撮人通过看似正义的程序,得到了不正义的结果。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跨越“卡夫丁峡谷”

1877年,马克思在《致〈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中批评了把《资本论》中对人类社会形态的论述看成是“一般历史哲学”,认为任何民族和国家都必须经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错误观点。1881年马克思在《致查苏利奇的信》中就俄国农村公社是继续保持其公有制色彩并以此为基础过渡到社会主义,还是农村公社解体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作出了明确回复,在坚定前述观点的同时,还指出俄国具有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比喻灾难性的经历)的可能。

马克思之所以认为俄国有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俄国农村公社的土地公有制是一切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第二是俄国与西欧较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联结在一起,“正因为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所以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的肯定成就”。马克思对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和讨论,成为日后社会主义国家探索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实践基础和理论范式。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过程,就是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两个因素的积极实践和深化发展。1954年,“三大改造”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以确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得到最为深刻而广泛的确立。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积极对外开放政策,与世界上尽可能多的国家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积极吸收国外资金与技术。坚持公有制经济基础,积极参与世界市场,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坐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实现民族独立是中国迈上现代化阶梯的第一步。从这个意义而言,中国的现代化开端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早期现代化的阶段,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采取的模式是“西方模式”,特点是被迫卷入,具有非统一性和非自主性,各种积极的尝试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第二个是五四运动后,采取的模式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模式”,特点是主动选择,具有统一性和自主性,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标志,终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完成现代化开端的第一步。之后,中国式现代化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社会主义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现代化道路打下坚实经济和政治基础。周恩来同志明确提出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目标,首次就“四个现代化”作出阐述。第二个时期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个时期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现代化道路逐渐获得完善。邓小平同志在重启“四个现代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阶段目标。第三个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时期消灭了绝对贫困,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三个时期除了延续主动性、统一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外,还呈现出全面性和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伊始正值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对立的时期。此时的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方面,主要以苏为师,大力发展重工业,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另一方面,因为美国等国家对中国采取封锁和敌视态度,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互排斥完全隔绝的状态。随着苏联解体,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和东欧各国纷纷走回了资本主义道路,并且使得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更加偏向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体现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世界的影响。进入新时代以来,世界格局进一步发生变化,中国作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大变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努力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的同时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依于何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走得对?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对现有现代化模式的超越

现代化按照不同社会制度的具体实践模式来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可细分为以英美为代表的传统资本主义现代化和以德日为代表的国家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可细分为以苏联和东欧各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现代化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国式现代化。

英国与美国属于内生型的现代化,以自由主义思想为精神指引,由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大工业体系以及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政权分别作为其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现代化过程中体现出渐变性和自我完善性。但这种现代化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尖锐的阶级矛盾、巨大的贫富差距、时常性的经济危机、巨大的环境污染等,使英、美的现代化模式逐渐丧失了生命力和解释力。

德国与日本属于国家主义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模式是以国家政府为现代化的执行者,强制推动各类改革措施,借助市场的力量引领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习俗等各方面发生转变,从而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德、日作为后发国家能够在短短几十年间赶超传统资本主义强国,这种现代化模式功不可没。但由于是自上而下的变革而不是经济自由发展的结果,导致经济系统不完善,自我修复能力薄弱,同时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和泾渭分明的等级观念,导致在应对社会危机时这两个国家都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苏联与东欧各国属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现代化,经济基础为公有制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彻底否定价值规律,完全抛弃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导致资源配置过程中极低的效率,最后演化出各种社会问题。这种现代化是一种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现代化,随着苏联解体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发展目的,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发展动力。中国式现代化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强调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对市场和政府关系的认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重视政府依据经济规律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地结合起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满足多数人的利益,借助资本的力量而又不被资本所绑架。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对已有现代化模式的扬弃实现了对现有模式的超越。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指导思想为时代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出发去看待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显著特征,从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从矛盾的特殊性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基本客观事实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一定是巨量人口的现代化。在人类发展史上从来没有如此数量人口同时跨入现代化行列的史实,更加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没有相似的经验可以借鉴,必须从普遍性中找到共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从自身国情出发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与政策。

马克思认为资本和劳动关系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轴心,二者的矛盾导致异化劳动,具体表现为人同劳动、人同物、人同自身、人同他人的异化。生产的目的本身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但是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生产的目的是生产,只能满足人格化的“资本”的虚幻追求。最后变为物奴役人,非人的力量统治了整个人类社会。马克思强调对这种异化理论的扬弃,提出“生产将会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的观点,作为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前提,马克思关于异化理论的论述,成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直接理论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创造了丰富的产品,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社会与社会、社会与自然无比和谐,人从被支配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自觉自发的创造自己的历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且丰富为其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动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充实人民的理想信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

世界具有物质性,人是在客观的物质世界中从事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行为必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人需要发挥其理性,能动地去认识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不同于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造成的巨大环境污染、采用的先发展再治理的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既坚持了人与自然和谐,又尊重了环境治理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斗争的学说,强调无产阶级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打碎资产阶级禁锢的枷锁,开辟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生产关系上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从而达到从“自由人共同体”到“自由人联合体”的跨越,消除一切滋生暴力战争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人类社会才会迎来真正的和平。暴力只是开辟生产力发展的手段,和平则贯穿于生产力发展的始终,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才能带来永久的和平。二战过后,暴力攫取巨量财富的资本原始积累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世界上也再无其重新萌芽的土壤,和平与发展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式现代化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以对外开放促合作谋发展,在世界和平中谋发展,为世界和平谋发展,努力创造全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四、何以行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走得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概括为“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國式现代化的叙事,实际上蕴含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应有之义,是政治经济学中拒绝人的异化的应有之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坚持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应有之义。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避免收入分配中的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均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具体实践。

第二,坚持自信自立。中国近代以来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冲击,被迫开启现代化之路,中国先进的知识子开始积极探索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但直到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现代化才有主心骨,从而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之路,也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百年奋斗之路。“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百年的实践已经表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拥有无限生命力。既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又要在实践中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的新问题,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认识,完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是守社会主义道路之正,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创新是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之新,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历史和现实的成就已经表明,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历史经验,创新是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内在要求。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地打破教条束缚,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去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第四,坚持问题导向。当今国际局势错综复杂、逆全球化趋势盛行、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区域军事冲突频发;国内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依旧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生态环保压力较大、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体系依然存在不确定性。问题往往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些问题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回答好这些问题,也就把握好了时代的脉络。

第五,坚持系统观念。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称为系统,运用系统观念就是用系统的概念,从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法制、党建等各部分构成了一个个紧密联系且复杂多变的系统,必须贯彻系统观念,兼顾顶层设计和具体着力点才有可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第六,坚持胸怀天下。上至先秦时期,下至近代社会,胸怀天下一直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中自觉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将这种家国情怀上升到世界情怀,成为指导实践的思维方式。作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通过和平发展壮大自身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以更加强大热爱和平的中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国以自身发展带动世界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为恢复世界经济、治理环境污染、开展救灾减贫提供中国思路;密切关注世界局势,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化解区域冲突提供中国方案,以热爱和平,勇于担当的大国形象在人类憧憬的未来发展道路上发挥出独一无二的作用。

五、走向何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走得远

随着现代性权力——一种无远弗届的权力——开辟出“世界历史”,现代化就成为每一个民族普遍的历史性命运。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不仅对中华民族有深刻意义,对世界其他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发展进程也有深远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证明现代化的模式不止一种,对全球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关于现代化有很多的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有:经典现代化理论、经济发展理论、依附发展理论等。经典现代化理论需要以殖民掠夺、攫取巨量财富为前提,在当今世界并无生存土壤;经济发展理论更多是一种逻辑上的演绎、理论上的推理,缺乏实践证明,现代化后发国家中几乎没有按照三大产业串联式渐进路径进行发展的案例;依附发展理论要求现代化后发国家依附于“中心”国家,在国际贸易和世界体系中处于“外围”地位,在政治上难以独立,更谈不上工业领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成功,为现代化后发国家提供了一条真正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基于本国国情的独立自主并联式现代化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将深刻改变世界现代化的格局,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深刻意义。按照西方对现代化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所有进入现代化的地区和国家不超过30个,总人口约10亿。作为其中人口数量最大的美国拥有3.32亿人,而中国的人口是其数倍。这样的人口大国进入现代化大大加速了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改写了世界版图,为全球的合作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机遇,为世界和平注入了更厚实的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在21世纪的蓬勃生机。现代化肇始且成熟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话语权又长期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控,使得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认知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国际社会共识。但中国的实践证明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走向现代化。社会主义发展在人类历史的一段时间内曾遭受过曲折,但随着文明的演进,资本主义在其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以后必将迎来终结,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必将到来。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是这种规律的现实论证,提供了一种社会主义制度向前进一步演进的方式,同时反衬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加速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进程。

中國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其哲学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由此衍生的西方文化具有天然的以人为中心、以西方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以人为中心导致了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过度强调人的物质享受,奢靡浪费,漠视生态,从而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以西方为中心成为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旗号肆意干涉他国内政,推动文化霸权的基因,“修昔底德陷阱”的思维和“国强必霸”的逻辑都来源于此。中华文化与古希腊哲学最为显著的区别是它的天然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体现在它的形成、也体现在它的演变、更体现在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对外侵略扩张的现代化道路,走上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猜你喜欢
实践逻辑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