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探析

2023-01-25 09:06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实验中学黄晓妍
亚太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内角平行四边形教师应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实验中学 黄晓妍

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有助于学生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在新课改的呼唤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因此,广大教师应基于思维品质的特点,结合初中数学学科特色,制定数学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自身思维品质,为后续参与高中阶段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意义

思维品质又称“智慧品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了个体之间的智力以及思维水平差异。思维品质具有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及敏捷性等诸多特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并通过思维的推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切实提高自身核心素养。与此同时,当学生在具备优秀、良好的思维品质后,也能够利用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之中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凸显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大有裨益。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基于初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已成为现阶段困扰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首要难题。笔者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对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进行总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供广大教师借鉴参考。

(一)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代指大脑在思维呈现时的一种扩散状态。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情境的创设,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参与意识,进而帮助学生通过某一现象,延伸并发散思维,逐渐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真正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效果。

以苏科版七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课题为例,为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可以“校园内平行四边形绿地”为切入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测量并计算校园内平行四边形绿地内角和。在学生计算四边形内角和的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不容易计算的图形进行拆分,比如将平行四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再通过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推理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以教材第30页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按照切割方法将五边形、六边形分成不同数量的三角形,并通过内角和的计算,找出多边形边数、分成的三角形个数以及多边形内角和之间的关系。通过整理与填表,学生发现随着多边形边数的增加,所分出的三角形个数也在增加,并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这一重要理论。通过此种手段,教师可持续引导学生探索不同形状图形的分割方法,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如上,探究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图形组合与拆分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发散思维,构建空间想象能力,窥探数学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加深对内角和知识的理解。

(二)结合解题案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逻辑性思维是指按照逻辑的程序开展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强调人在思维过程中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则。在初中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其经历解题过程,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使得解题过程条理分明、层次清晰。结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可以采用说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说出解题步骤,使思维更具层次性、逻辑性。

以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课题为例,有经典例题如下:某商场打折促销,一件牛仔外套按照成本提高50%的标价后,再以8折出售,获利28元,求这件牛仔外套的成本。针对本道题目,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分析题目,并梳理题目线索,找出此问题的核心所在。通过解读,学生提出本题重点是求夹克的成本价格,根据已知条件以及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可以首先列出“成本+获利=售价”。随后,在数量关系确定完毕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根据题目线索,学生将未知数“牛仔外套成本价格”设为x,根据题意得出:x+28=(1+50%)x×80%,解方程得出未知数x=140,所以牛仔外套的成本价格为140元。在说题与解题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发展,夯实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的步骤等相关知识。

如上,通过例题能够帮助学生经历解题过程,从而使学生形成有序的解题思路,在训练中实现自身逻辑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三)突破传统定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思维定式,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长期保持定向思维,将会严重阻碍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造成思维的停滞。因此,为及时突破这一现象,教师应有意识地结合“反证法”这一证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已知问题逆向推导求出答案,进而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实现逆向思维的生成与发展。

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课题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论证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在讲解完基础定理后,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图1内容。

图1

根据图1,教师可以提出“如何求证BD和CE不可能互相平分?”这一问题。问题的提出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然而根据已知条件,学生极难进行推理。这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启发,鼓励其转换思路,先假设BD与CE相互平分,而后连结DE做辅助线,得出四边形EBCD为平行四边形这一结论,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BE平行于CD。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可以通过做辅助线的形式将四边形EBCD归为平行四边形,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理及图片内容得出BE不平行于CD,从而证得BD与CE不能够互相平分。

如上,通过“反证法”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已知条件进行逆向推理,从已知信息出发“倒过来推算”的推理方法,进而促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逆向思维。

(四)多种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常规训练中,部分教师通常只是指导学生按照所提供的公式模板,反复尝试使用同一种方法进行解题。这样的训练方式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质量,但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生成与发展。在思维品质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的培养,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形式,联系不同知识点深入探究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多种答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以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题为例,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勾股数、逆定理等相关内容。为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所学,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巧用例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图2所示,在△ABC中,∠ACB=90°,AC=BC,P是△ABC中的一点,PA=6,PB=2,PC=4,求∠BPC的度数。

图2

在解决此题时,学生通过旋转的方式,结合AC=BC这一线索,将三条线归拢在同一三角形内,并以C为定点,将△BCP顺时针旋转90°到△EAC,链接EP求证∠BPC的度数。当学生提出思路后,教师可以鼓励大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并思考是否还能够通过其他旋转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再次提出可以以C为定点,将△CAP逆时针旋转90°到△CBE,连接PE进行求解。

如上,通过此种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其跳脱思维定式,掌握举一反三解题的基本方法,实现自身创新思维的有效提升与发展。

(五)开展回顾总结,培养学生反思思维

课堂总结是帮助学生进行反思的重要途径。部分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认为,完成课内任务即万事大吉,无须进行回顾与总览。这样错误的理念,严重阻碍学生反思思维的形成,同时也无法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思维品质培养的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下课前十分钟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工具,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

以苏科版七年级下册“不等式的性质”课题为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复习等式的性质,并且了解不等式性质的基本内容,为后续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奠定良好基础。为发展学生的反思思维,帮助其更好地掌握本章重点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树状图,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将思维导图填补完整(图3)。

图3

根据思维导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填写,将空白部分填充完整,进一步复习与不等式相关的知识内容。

如上,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回忆并反思课堂中所学内容,在提高自身反思思维的同时,也能够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

综上所述,思维品质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必备的关键品格。在素质教育的呼唤下,教师应有意识地调整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反思思维的培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使之经历思维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与内在规律,为后续步入高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内角平行四边形教师应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角形分割问题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