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结构定准位,深度解析悟本源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深度解读策略

2023-01-25 09:06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侨英小学苏志崧
亚太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分母数学课程新课标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侨英小学 苏志崧

解读教材,既要着眼于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也就是说教材解读,不只是“读”教学内容的过程,而应当是一个深入挖掘知识本质,将数学知识及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梳理,并沟通联系的结构化过程。因此,新课标背景下的深度教材解读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解读教材要有“大局意识”——高瞻远瞩,统揽全局

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教材的编写依据,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是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这要求教师们解读教材时要有大局意识,以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为导向,从整体的视角解析教材。解读教材时想要做到统揽全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深入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依据,把握新旧课标的变化。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于2022年4月正式颁布,通过分析比较可以发现,新课标优化了数学课程的内容结构和组织形式,设立了学科融合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加强了不同学科的关联,增强了数学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此外,新课标还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以及数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根据其具体表现和特点,整体性评价学业成绩,同时还形成了学业质量标准,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以及考试评价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最后,新课标还细化了评价与命题意见,提出要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解读教材时应充分了解课标的变化,确保新课标在教学中真正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第二,研究教学内容的变化和完善的过程,清楚新旧教材的变化。

国内外所有教材都有着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历程,每一次变更都反映了人们对数学课程的新认知,是不断实践、总结、改进和提升的成果。了解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变化,有助于教师从教材历史发展的视角审视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清楚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趋势,从本质上理解小学数学课程。为了更好地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情境的呈现和内容的安排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使教学素材更丰富,情境数据更真实,知识结构更合理,教师教学更有利。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解读教材只有站在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高度,才能理解得更深,看得更远。

二、解读教材要有“结构化”意识——瞻前顾后,沟通联系

小学数学教材是一个由数学概念、规律、事实和方法联系起来的有机整体。这些整体性的知识分布于教材的各个角落,看起来分散,实际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旧知识往往是新知识的基础,某个知识又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准备。教师要对这种编排结构做到心中有数,既要瞻前,又要顾后。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十分熟悉教材中每个教学内容的编排,不仅要摸清学生已经具有哪些与新知前后相关的知识储备,积极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还要思考学习这部分知识能为今后什么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如果把教材中相关联的知识在不同时期的编排称为“线”,那么通过对这条“线”进行沟通和梳理,教师就能更清楚编者的意图,数学教学才能进入“结构化”层次,实现从一维知识点到三维知识块的构建。以解读“数的认识”教学内容为例,教师要分析“数的认识”是以自然数、分数、小数教学为序,重视每个独立概念之间知识的生长点与延展性,呈现出知识构建结构的一致性与扩展性。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基本以“数数”“读写”“大小”“组成”等知识板块为依托;扩展性主要表现在对相邻计数单位,分别由“个、十”向“百、千、万”进行进位并不断形成“十进关系”,这些特点恰恰为“教结构、用结构”提供契机。教材在“万以内数的认识”编排之前,数的认识大多是通过教结构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满十向左进一”的模式;但到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学生进入了“用结构”这一阶段,尤其尝试对数位顺序表进行梳理,这是结构化教学的阶段小结;“大数的认识”的教材编排又凭“数级”这个抓手,课堂教学进入“用结构”的模式;到“小数的意义”这一学习阶段,学生便能自然发现整数与小数之间有着相同的“十进制”计数方式。

解析教材时只有做到像这样眼观结构、心系学生,才能准确定位学习目标,使碎片化的知识实现结构化,真正建立起知识与知识之间、方法与方法之间相通共融的有机整体。

三、解读教材要有“对比意识”——货比三家,取长补短

目前通过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的小学数学教材共有六套,有规范、平稳、精准的人教版,有通透、便教、利学的苏教版,有创新、跳跃、充满挑战的北师大版……这些教材风格各异,各具特色,但都凝聚着专家组成员的智慧。对不同教材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教师了解不同的编排体系,从不同的视角把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时做到知己知彼、定向选择、取长补短。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同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教材进行比较,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小学数学课程的理解,开阔自己的视野。

第一,学习方式的选择:注重直观模型。

为深化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可借助几何直观模型,帮助学生明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从而找准计算的本质。

第二,学习重难点的突破: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

为突破异分母分数无法直接相加减的难点,可放手让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把异分母转化成小数或同分母分数,把不同的计数单位转化成相同的计数单位,从而理解“通分”的实质是实现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

第三,课后评价的设计:体会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

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这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因此在评价设计时既要兼备异分母分数加、减的习题,还要突出直观模型的运用与计算本质的理解,同时还要编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价值,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总之,不同教材有着不同的编排和设计,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有意识地把本地区使用的教材与其他地区不同版本的教材做比较,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定向选择和改编。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取长补短,使教学设计匹配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养成并夯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四、解读教材要有“细节意识”—— 小处着手,精细入微

如果说教材是知识结构的精华,编者已经把它“变薄”,那么教师在解析教材时就要把它“读厚”。只有走近教材,通过对情境、问题以及学生的思考,与编者进行深度对话,细细揣摩插图、文本、练习,甚至每个词语或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深意,才能把教材读得通透。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它的编排有一定模式,课时划分明显,具有“情境加问题串”的编排模式。问题串不仅体现了不同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助推器。因此,解析教材时可以通过“两个思考”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实现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的转化。

首先是思考情境。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有精美的插图、生动的人物对话、活泼的卡通等,这些情境图的选取不仅是为了体现美观,更是为了“教与学”服务的。解读教材时应当深入思考选取该素材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情境资源所承载的认知与育人功能,力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理解文本内容。对情境的思考可从三个角度进行追问:创设了什么情境?为什么创设这样的情境?怎么用情境?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为例,人教版教材采用的是生活垃圾的素材,虽能紧跟现实需求,但与垃圾分类标准有些许不同,因此教学时可改编为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垃圾总量情况统计图,将食物残渣改为“厨余垃圾”,纸张改为“可回收物”,危险垃圾改为“有害垃圾”,废金属等改为“其他垃圾”。除此之外,为与本地市实际情况更贴近,数据也可进行适当调整。通过前面分析不难看出,教材选用的情境素材有一些具有比较明显的时效性和地域性,因此解读教材时应当与时俱进地合理选择或改编,通过思考追问理解情境的内涵,决定是否留用、如何呈现等。

其次是对问题的思考。情境后面的问题通常都是递进式、具有层次性的,且人教版教材特别注重在问题串的编排中呈现学生思维路径,这有利于教师教学时根据学生思维因势利导、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在解读问题串时,教师可通过一系列问题,比如“设计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渗透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在思考中理解情境后面的问题串。努力挖掘“隐身”于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有读出教材知识背后隐藏的东西,才能展开深度的数学教学。

教师深度解读教材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教师要做的是把新课标的精神和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于每一课的教材解读之中,只有悟出知识的本源,明晰知识的结构,并寓于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才能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分母数学课程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