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浩芳
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小学语文教育要坚持“理念为先、素养为核”的观念,推进语文课堂要素的扎实达成,实现语文学科的“提质增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通过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形式组织、架构单元内容。教学时,教师要基于语文要素,探索阅读教学策略,在明晰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基础上,有效把握单元语文要素。在以“学为中心、落实语用”的教学理念引导下,聚焦语文要素的落地,在品读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无痕地让语文要素内化迁移,帮助学生实现深度思考。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此前,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从“理解难懂的词语”到“理解难懂的句子”,体现了要素在能力训练层级上的梯度式上升。此外,这一单元“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也给出了“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比较相近”的提示。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学法的迁移、链接,教学难理解的句子时,可以让回顾学生之前学到的相关方法,让学生通过看图片、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进行学习。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为《童年的水墨画》,以诗歌形式描绘了童年生活的三个场景,需要学生通过发挥想象、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丰富对童年生活的感受;第二篇课文《剃头大师》则要求学生掌握和迁移上述阅读方法;第三篇《肥皂泡》则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丰富想象,加深对画面与文字的理解;最后一篇课文《我不能失信》则需要学生运用与强化习得的阅读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与体会小庆龄的守信品质。
从学段目标的设置来看,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了理解难懂词句的方法,为第三学段“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语文要素的训练搭好了进阶学习的支架。教师只有注重教材的前后衔接,才能在教学中更加自如地指导学生落实语文素养。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时要注意手段和策略,如机械式积累就会影响学习效率,反而得不偿失。教师应转变语用观念,从学生实际出发,探寻有效路径。
例如,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的教学中,笔者对“如何理解‘大师’一词”,进行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生活经验融入,“大师”原认知。由读题切入,结合生活经验谈自己原先理解的大师,并辅以梅兰芳和齐白石的资料,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理解。由此,一般意义上的大师形象深入学生内心。
第二步:人物角色梳理,“大师”初匹配。初读课文后,将课文人物与别称进行对应,为“我”与“大师”寻找关联,为文本研读做准备。
第三步:聚焦难懂句子,“大师”深体悟。进一步运用所学方法,对比与聚焦核心句段,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对“剃头大师”重新审视与研读。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小学阶段是语言建构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让学生能更高效地完成知识的内化。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的教学中,笔者将主问题“小沙为什么称剃头老师傅为‘害人精’?画出你觉得难懂的句子,尝试用学过的方法读懂它”作为支架,依托这一问题落实课时的语文要素,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把握语用核心,进行方法回顾与拓展。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为:难懂的句子即时生成→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学习资源适时介入→结合生活感受体验→读悟加深理解体会→学习方法小结推进。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使学生能自我助学、共享共学,达成语言的建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抓好语用点,实现言意兼得呢?笔者认为关注常态语用不仅可以实现言意兼得,还能推动学生深度思考。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肥皂泡》的教学中,由于学习了单元前两课,学生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课难懂的句子“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默读,画出优美语句。交流感受,初步感知语言的优美。
第二步:聚焦、圈画关键词句。反馈交流,想象画面,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第三步:理解“难理解的词”。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借助插图、借助工具书”等方法,加深对“颤巍巍”“光影零乱”等难理解词的感知,进一步说说整个句子的意思,教师及时小结学习方法。
第四步:朗读感受,深度体悟。交流感受后进一步朗读推进,深入文本内核。
第五步:对比联结,拓展联读。教师小结文本的表达特点,进而出示联读材料,比较其与课文写法的不同,梳理总结。
第六步:想象说话,思维深拓。思考“吹肥皂泡的孩子们可能会说些什么?”进一步回扣课文中心句,再次朗读回归。
在重点句教学中,教师要紧扣要素,聚焦难理解的词句,让学生在多形式读悟中促成言意的融合,从而实现深度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设计主题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任务式教学的方法,分解学习任务,并对下一阶段任务做出判断、进行规划。
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时,教师要逐步为学生搭建学习情境支架,如让学生将“老师傅剃头”与“‘我’剃头”在使用工具、开出的价钱、小沙感受、剃头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让学习任务清晰可见。这样,不仅学习方法能得到巩固,而且学习过程更为高效。
课堂需要激发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心得。而注重情感的交流体验是语文教学的特点,因而,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使学生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肥皂泡》一课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思考“泡泡飞去哪儿了”这一问题时,笔者引导学生充分朗读,并创设体验性情境,如设计“你们想不想与肥皂泡一起去旅行?”“如果我们自己也变成了肥皂泡,会看到些什么?又有哪些新的发现?”等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对“肥皂泡”的理解。此时,学生对肥皂泡有了更深的体悟,学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内驱力是个体在需求推进下唤醒自我的一种状态。教师应通过生活化联结触发学生的内驱力,从而达成学用融通的效果。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难以回答“文中的‘水葫芦’还是这个意思吗”时,教师可以通过联结生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就此,笔者通过以下教学流程对学生展开引导。
第一步:导学单设疑。基于真实学情,通过图片、资料、生活经验等方法展开对“水葫芦”的理解。
第二步:词组串解疑。教师提问“文中的‘水葫芦’还是这个意思吗”,学生自主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通过“水葫芦”串起“钻入水中”“两排银牙”等关键词,理解戏水的孩童就是“水葫芦”。
第三步:比照式释疑。通过“演一演、读一读、比一比”的方法,学生在思考与体悟中理解了快乐戏水的孩童与水葫芦的相似之处,从而深入感受孩童水性的高超和戏水的乐趣。
联结学生生活,能唤醒学生的记忆,唤起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句子,达到学用融通的效果。进而,教师小结学习方法,为后几篇课文的教学做了学法上的铺垫。
只有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有效组织语文课堂教学,实现语文要素的高效落地,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