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陈朱俊
高考关系着国家科学选才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不仅是新时代国家选拔人才和高考命题及评价的实践指南,且创造性地提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命题综合理念,是“一个以价值为引领、系统的、科学的、创新的评价体系”,它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其中,坚持贯彻“价值引领”的高考命题理念,是确保高考评价的正确方向,是确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首要内容。“价值引领”说到底就是关系人才观的考查问题,或者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要求命题者以“恰当而丰富的情境设置使核心价值可感可测,确保价值取向对命题实践的引领作用。”下面笔者结合2022 年全国甲卷历史第42 题(以下简称“例题”)为例,对新高考历史试题是如何贯彻“价值引领”的命题理念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帮助广大师生理解该理念在命题及高考中的丰富内涵,进而自觉地将其强化并渗透于历史教育教学中。为方便文中分析,特将例题摘录如下。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从柏林到巴黎,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纽约,它们无处不在。
——据[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 卷:20 世纪》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 年至20 世纪70 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面向,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面向,且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上述例题是一道真正贯穿“价值引领”命题理念的典型新高考试题,不论是材料情境设置,还是历史问题设计,其背后都蕴藏着命题者对这一理念的充分理解和实践检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国家观是指人们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战略和国家问题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以及处理涉及国家内容和问题的纲领、方针和政策等。新时代下新高考历史试题命制,要以“正确的国家观”为引领,这是国家赋予命题者为国选才的使命。据此,首先就需要考查我们是否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中华伟大民族,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定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其次,就需要考查我们是否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志肩负起复兴伟大中国梦的时代重任;再者,就需要考查我们是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国家在经济建设上越加“富强”,政治建设上越加“民主”,文化建设上越加“文明”,社会建设上越加“和谐”等。
全国卷命题者在这道试题中是如何以“正确的国家观引领”来表达其命题意图的呢?笔者仔细观察例题并大胆揣测如下:第一,试题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国家”,共用了八次,分布在材料情境和设问中,如“民族国家”“科学国家”“战争国家”“社会国家”等,足见命题者对“国家”现实问题的重视,也冀望学生能对“国家”问题及其发展进行理性思考。诸如国家的粮食问题、能源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交通问题、住房问题等,这些或许会成为某个时期国家“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第二,从材料中学者对三种不同维度国家的定义和阐释来看,尽管认为“国家”因维度各异致其内涵不尽相同,但是国家共同利益都有被维护的需求,要么“为国家服务”,要么“保卫该国的政治……利益”,要么“确保国内稳定”,这些体现出命题者希望学生在阐释其提出的“国家发展面向”时,能从“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等方面思考。第三,通过材料中提到的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明”等关键信息,若学生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思考问题,那么就可以相应提出“政治国家”“经济国家”“文化国家”“社会国家”等国家发展的四个“面向”。再根据设问要求“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那这道题在作答时只需删掉“社会国家”,保留其他三个“面向”即可。
历史观是指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正确的历史观”,即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新时代下新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要以“正确的历史观”为引领,这也体现出命题者想要检验学生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掌握情况的意图。为此,首先就需要考查学生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面对陌生的历史试题情境时,学生能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分析社会历史现象,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历史发展潮流。其次,就需要考查学生是否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理解和认识国家、社会及世界的发展问题。当遇到有关历史试题价值取向问题时,学生能否以历史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关注世界的发展。
那么,这道例题的命题者又是如何将“正确的历史观引领”巧妙地贯穿其中的呢?第一,坚持人类社会是从古至今、由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历程。例如,设问中提到国家发展的两处时间表述“1914 年至20 世纪70 年代”和“世界近现代”,恰好部分说明了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的时间历程。材料中“从柏林到巴黎,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纽约,它们无处不在”这句话,正好部分印证了人类社会“由分散到整体”的变迁缩影。第二,坚持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辩证关系,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等。例如,材料“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中“科学、技术和发明”属于生产力范畴,“国家”则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利用”前者为后者“服务”。还有材料“战争……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指的是“战争”“阶级问题”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会产生影响。第三,坚持基于客观历史事实、具体历史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例如,设问要求学生对“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具体问题“国家发展面向”进行阐释,同时还须“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用具体的历史客观事实对问题做准确的、有力的论证。根据上述分析,若以世界近现代科技发明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则可以提出诸如国家要么“手工劳动生产”,要么“机器大工业生产”,要么“人工智能技术生产”等多个发展“面向”。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态度,包括有关自然、社会、人类、精神世界等方面的具体认识问题,以及有关认识世界的具体方法论。新时代下新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为引领,即命题者希望学生具有世界意识、全球意识和全局意识。故此,首先就需要考查我们是否认同世界不同区域、国家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或多元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区域、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发展道路,反对将一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或发展模式强加于他国之上。其次,就需要考查我们是否坚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观察历史现象、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而不是孤立、静止、绝对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者,就需要考查我们是否具有战略全局定力,能否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各种问题,时刻做好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
最后,命题者是如何将“正确的世界观引领”恰到好处地渗透到这道题中的呢?第一,认为世界文明是多样的、多面的,而非简单划一的,各国或各地区无论是政治制度、社会经济,还是文化生活既有共性,也有特性。比如,材料提到的国家具有“三种维度”,即科学国家、战争国家和社会国家,每一种国家在“积极备战”的相同目的下,具体的发展方向又各不相同。如果基于命题者这一层面意图进行理解,我们就可以提出关于17—19 世纪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不同路径(面向),有的国家(法国)面向资产阶级革命,有的国家(俄国)面向资产阶级改革,有的国家(美国)面向民族独立战争。再如,17—18 世纪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同样是要建立殖民帝国,但是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有不同,有的国家(荷兰)面向商业帝国,有的国家(英国)面向工业帝国,有的国家(德国)面向金融帝国。第二,认为要把社会或世界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全面把握整个社会或世界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材料中“它们(国家的三个面向)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体现的就是全局意识,是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观察历史现象。若我们能从命题者的这一层面意图出发,再联系新时代中国及世界的发展大势,在提出国家发展面向时,便能想到新时代我国的“五位一体”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又或者想到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要共建陆上丝绸之路,还要共建海上丝绸之路。
总之,“价值引领”是高考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确保立德树人在高考中的落实力度,是保障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有效实施,是体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正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同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强调“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尤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还特意明示,学生面对问题情境时“必须以正确的思想观念为指导,才能够有效思考和解答”。换言之,学生若能运用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和世界观等思想观念,则必定有助于问题的有效思考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