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结构不良”型历史选择题的解法
——以2022 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为例

2022-12-28 04:37福建颜志文谢有亮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2年5期
关键词:题干共产主义选择题

福建 颜志文 谢有亮

“结构不良”型选择题可分为:试题题干提供的材料明确,而试题设问表述模糊;试题设问明确,而题干提供的材料是自相矛盾或模糊的;试题材料、设问均模糊等种类。2020 年后高考历史试题的“结构不良”问题已渐成趋势。2022 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为湖南卷)的亮点之一是选择题出现了许多“结构不良”型试题。下面笔者就以2022 年湖南卷为例,探讨如何应对“结构不良”型选择题。

一、设问模糊型选择题

“结构良好”型历史选择题,在设问上多以“背景”“因素”“解释”“理解”“体现”“说明”“表明”“反映”“导致”等形式出现,其设问清晰,学生回答路径明确。

而“结构不良”型历史选择题,在设问上,多以“这”“此”为设问方式。例如2022 年湖南卷的第1 题以“这”进行直接设问、第8 题以“这一状况”、第11 题以“这种政策”、第14 题以“这一观点”为设问;再如第2 题以“武帝此举”,第3 题以“据下表可知”为设问。“这”是什么?“这一状况”是什么状况?这种政策是什么政策?这类“设问模糊型”历史选择题在设问上模糊不清,那么学生应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学生应该首先根据试题提供时空信息,建构历史概念;再根据历史概念,依托题干材料,创设历史多层次问题;最后根据试题情境,将题干材料与四则选项相结合,确定准确问题,寻找试题答案。

例如湖南卷的第14 题,其题干是“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本题设问是“这一观点”,即本题以学者的学术主张为设问,可能考查该学者学术主张的目的、内容、实质、影响等诸多方面。换言之,湖南卷的第14 题是典型的设问模糊型选择题。那么,该如何解题?

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楚“这一观点”是什么?学生根据题干的“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等关键信息,可知“这一观点”是学者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发表的学术论述,换言之本题考查的历史概念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后学生可联想到“这一观点”可能是该学者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原因、内容、影响等方面展开的论述。

其次根据题干材料“布尔什维克党”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方面作为“国内战争胜利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学生可以得出“这一观点”是该学者探讨布尔什维克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

最后学生可根据所学知识、题干材料,自然推导出正是因为布尔什维克党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工具,从而导致了苏俄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接踵而至,为解决社会政治、经济危机,布尔什维克党推行“新经济政策”。故D 项“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是正确选项,反之C 项“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错误。

根据材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动“国内战争胜利的需要”可知A项“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及B 项“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均与材料不一致,可以直接排除。

由此可知,设问模糊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解题方向是先通过时空信息,建构历史概念,再通过精读题干,形成历史问题,最后接合选项,论证历史问题。

二、材料模糊型选择题

材料模糊型选择题是“结构不良”选择题的一种类型。所谓材料模糊型选择题有两种呈现形式:一种是题干材料存在隐藏信息,或信息缺漏等情况,从而建构的问题情境。另一种是题干材料本身出现矛盾,或材料本身与常识构成矛盾,进而形成的问题情境。

材料模糊型选择题较少出现在高考试题中。2015 年全国卷Ⅱ第34 题是该类试题典范。该题题干是“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 年降至694.8 亿千克;1930 年苏联粮食出口483 亿千克,1931 年增至518 亿千克。这表明苏联”,本题设问是“这表明苏联”,由此本题设问考查的是这一历史概念的实质、现象。即本题在设问上“结构良好”。

根据常识,粮食产量与粮食出口量是正相关,即粮食产量减少,必然粮食出口减少。根据题干信息“1930 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 亿千克,1931 年降至694.8 亿千克”,我们可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苏联粮食产量减少。根据题干信息“1930 年苏联粮食出口483 亿千克,1931 年增至518 亿千克”,我们可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苏联粮食出口增多。进而我们可知本题试题属于由材料本身与常识构成矛盾的情境,即苏联粮食产量减少,粮食出口增多。由此产生问题——为什么苏联粮食产量减少,粮食出口反而增多?联系所学知识,根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苏联经济等信息可联想到其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的关系。此时苏联工业基础薄弱,要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必须通过进口机器设备实现,所需外汇通过国家粮食出口实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集体化”是导致苏联农业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在试题题干中体现为“苏联粮食产量减少”,苏联粮食产量减少导致了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由此我们可知苏联人民宁可生活水平下降,也要支持“社会主义工业化”,故A 项“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奉献”是正确的。

本题其他三个选项,则设计非常巧妙。B 项“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D 项“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单看表述均是正确的,但或是与材料无关,或是无法从材料推断出,故均是错误选项。C项“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则是不符合史实,可以直接排除。

湖南卷第2 题题干为“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该题属于双重模糊型选择题,不考虑设问,仅就题干材料而言,根据题干汉武帝府库告竭可知汉武帝时期出现财政危机。汉武帝解决危机的方法是“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据此可知汉武帝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但是材料却说“田租不敢增益”。由此材料内容出现自相矛盾之处,进而产生问题——汉武帝为什么一方面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却不增加田租?而后根据所学,结合选项,得出A 项“体现以农为本”是正确的。

至于其他三个选项,命题者意图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把握程度,西汉初年是指汉高祖、汉惠帝统治时期,时间不对,故B 项错误。就现代意义而言,商人也属于民,故C项错误。D 项中“解决了”一词过于绝对化。

由此我们可知,对设问模糊型选择题。学生解题途径是阅读材料——发现矛盾——问题情境——解决问题。

三、双重模糊型选择题

双重模糊型选择题是指材料、设问均设置模糊。其在选择题中的难度定位较高,且容易引起争议。例如湖南卷的第1 题就是双重模糊型选择题的代表。其题干是“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本道试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下的历史解释,应该如何解题呢?

从设问词“这”,我们可知本题的设问模糊,“这”问的是什么,从题干所给材料“儒、墨、道、法”“卫、宋、鲁”等时空信息,学生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百家争鸣”,即诸子百家产生和发展。换言之“这”问的是诸子百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过程、影响等诸多方面,具体是哪一个,学生必须对题干进行精读。

根据题干“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我们可以进行三段推理。

大前提:儒家思想从鲁,传入齐、晋、卫等地。

小前提:儒家思想的载体是儒生。

结论:鲁地儒生流入齐、晋、卫等地。

同理,我们推知宋地士人流入鲁、楚、秦,南方士人流入楚、齐、燕,由此得出春秋战国时期,士人流动频繁这一隐藏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士人流动频繁导致分封和宗法制被破坏,而贵族政治其实就是分封和宗法制的另一种说法,故选C。由此我们可知本题呈现的表层信息是思想传播,但是考查的隐藏信息是士人流动频繁。换言之湖南卷第1 题的问题情境存在隐藏信息。

湖南卷第1 题的其他三个选项关联度极高。在命题中,该题运用了许多高阶因果关系考查技巧解题时,学生必须解决诸子百家与诸侯的关系。首先许多学生选A 项。学生思维逻辑如下:

大前提:百家争鸣推动各家知识的传播。

小前提:百家争鸣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

结论:各家知识的传播促进了政治统一。

诸子百家思想的传播是否会促进政治统一?学生思维的误区在于对“百家争鸣”与“各家知识的传播”“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之间的关系理解有误。三者的关系是一因多果,即“各家知识的传播”“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都是“百家争鸣”的结果。而“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促进了政治统一,“各家知识的传播”与促进了政治统一无关,所以A 项是错误的。

关于D 项。根据所学,春秋初期,诸侯由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对诸子百家比较宽容,采取扶持态度。诸子百家为推行各自学说,游走于诸侯之间,进而推动诸子百家思想的传播。即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导致诸子百家思想的传播。换言之,命题者运用了“因果倒置”的技巧。故D 项是错误的。

针对B 项,命题者运用“多果多因”的技巧误导学生。即从题干中,我们可知诸子百家思想传入鲁、齐、晋、卫等地,设若是政府行为,即受到诸侯的重用,维系“学在官府”就可以选。而诸子百家思想传入播更大可能是民间行为,例如孔子及其学生兴办私学,传播儒学,故B 项错误。从题干中,我们无法确认是哪一种原因导致诸子百家思想传播。

加强试题开放性是高考命题的方向。作为标准化试题的选择题如何实现试题开放性?命题者给出的答案是“结构不良”。自然引导学生掌握破解“结构不良”形选择题的方法就成为了中学历史教师的研究任务。笔者认为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审辨思维,依托历史概念、矛盾材料等途径产生疑问,自主创设多元问题,结合材料,寻找证据,论证问题,最终破解“结构不良”选择题。

猜你喜欢
题干共产主义选择题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数字算式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
三角函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