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娟,舒慧玲,刘惠敏
1.开封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河南 开封 475000;2.开封市儿童医院外一科,河南 开封 475000;3.开封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孤独症是小儿常见的精神心理类疾病,又称自闭症、孤独障碍等,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大脑紊乱疾病[1]。患病期间,患儿大脑的不同区域难以协同工作,常表现为不爱说话,难以与同龄孩子建立友谊,且孤僻、爱逃避,病因可能与遗传有关,也有可能与其他疾病或患儿的生活习惯有关[2]。目前,心理疏导、康复锻炼是孤独症主要的治疗方式,而传统的康复锻炼主要以被动训练为主,很难激发患儿的探索欲望,干预效果不佳,为了探索更好的干预方式,本研究对孤独症患儿实施引导式教育后的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开封市儿童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5.09±0.10)岁。实验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5.15±0.09)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纳入标准:(1)均符合孤独症诊断标准。(2)家属均知晓此次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3)ABC评分均在67分以上。排除标准:(1)染色体异常。(2)伴有其他与孤独症相关的精神类疾病。(3)中途退出。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患儿实施家庭护理,向其讲解人际交往、语言交流以及生活技能等相关知识,1 d干预2~4 h。实验组予以引导式教育护理。(1)由两名护理人员引导患儿进行类似于幼儿园的相关活动,活动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穿着教师的服装,与患儿多加交流,帮助患儿建立正常的交流模式[3]。可以适当增加患儿的例数,使其集中在一起,逐渐缓解患儿的抵触感和孤独感,鼓励患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每次干预40 min,1次/d,连续干预8周。此外,护理人员可以设计多种游戏,如绘画、手工、描字等,还可以进行集体舞蹈、做操、唱歌等,尽可能地使家属也参与其中,增加家属和患儿的互动性,必要时,还可以由家属带领患儿进行户外活动,鼓励患儿与不同人群交流[4-5]。(2)加强家属的健康教育,引导患儿家属树立正确的护理观念,多为患儿实施家庭护理。通过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集中解答家属提出的问题,并做好日常的科普知识宣教工作,帮助家属提升对患儿的护理技能,同时培养患儿的动手能力。在此期间,家属也可以在群中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护理技巧[6]。
(1)比较两组患儿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评分。采用ABC量表对患儿的语言、感觉、交往、生活自理以及躯体运动等行为进行评估,分值越低,行为能力越好。(2)比较两组患儿的自闭症治疗评价量表(ATEC)评分。采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对患儿的社交、语言、健康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估,得分越低,症状改善越好。(3)比较两组患儿的心理教育量表(PEP-3)评分。采用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量表,对患儿的社交能力、体能、健康行为方面进行评估,得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好。(4)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对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儿ABC评分及ATE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ABC评分及ATE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ABC评分及ATEC评分情况(±s) 分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ABC评分及ATEC评分情况(±s) 分
组别实验组(n=35)对照组(n=35)t值P值ABC评分护理前102.36±12.30 102.16±12.35 0.068 0.946护理后72.65±8.55 89.38±9.73 7.641 0 ATEC评分护理前104.33±12.36 104.76±12.34 0.146 0.885护理后79.33±8.50 92.33±10.7 5.612 0
护理前,两组患儿社交能力评分、体能评分及健康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社交能力评分、体能评分及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PEP-3评分情况(±s) 分
表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PEP-3评分情况(±s) 分
时间护理前实验组(n=35)对照组(n=35)社交能力评分体能评分健康行为评分t值P值25.36±3.30 25.16±3.39 0.250 0.803 25.30±3.35 25.71±3.33 0.514 0.609 30.18±4.38 30.22±4.35 0.038 0.970护理后实验组(n=35)对照组(n=35)t值P值36.88±4.53 30.36±4.70 5.909 0 31.36±4.54 28.33±3.57 3.104 0.003 38.42±4.67 32.14±4.57 5.686 0
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
孤独症属于小儿精神心理类疾病,近年来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严重问题。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康复手段来刺激患儿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反应性,以缓解患儿的病情。但是该方式属于被动式教育,整个过程较为枯燥,缺乏发展的空间[7],难以保证干预的效果。引导式教育将个体和集体训练相结合,以娱乐性和节律性为导向,以患儿的需求为中心,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根据患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制定训练方案,包括认知训练、交往训练、社会功能训练以及感情训练等[8],以便提升患儿的理解能力、感知能力、社交能力及语言能力,帮助患儿改善孤独症病情,提升其生活质量。此外,该护理模式主张家属参与其中,以患儿和家属的交流沟通为渠道,引导患儿多交流,多进行听力及语言的沟通训练,并多加鼓励,促使患儿完成各种训练[9]。
大部分的孤独症患儿不善于人际交往,且在与人接触的时候,回避他人的目光。因此,护理人员需善用引导式教育护理方法,引导患儿进行人际交往训练。首先,护理人员可以进行引导患儿在说话中进行目光对视,例如,在孩子面前摆出三张图片,让孩子能够找出小狗的图片,交给护理人员。其次,通过照镜子、观看动画视频等方式,让患儿能够对肢体语言、表情等含义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开展社交专题课程,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训练方式,加强患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大部分的孤独症患儿在语言沟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护理人员需善用引导式教育护理方法,引导患儿的语言沟通训练。根据年龄、能力等因素的差异,可以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1)对于无语孤独症患儿,训练方法如下。面对一些年龄较小的患儿,可以通过在一些游戏活动中使用带声响的玩具,引导患儿模仿这些玩具的响声发出声音,例如,玩汽车玩具时,可以模仿玩具所发出来的“嘟嘟”音。面对一些年龄较大的患儿,护理人员则可以让患儿模仿一些单音,通过自身夸张的动作进行示范。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对患儿的表现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2)对于具有一定仿说能力的孤独症患儿,训练方法如下。在加大仿说难度的同时,让患儿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含义,从而诱导患儿主动回答。例如,在患儿看图片并仿说故事的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并给予一定的提示,引导患儿作出回答。(3)为了让孤独症患儿具有更高地接受语言的能力,可以采取游戏引导法,使得患儿能够理解语言的含义,并根据含义做出反应,例如,进行“击鼓找物”游戏,护理人员进行击鼓,在患儿家属的帮助下,患儿顺着一个方向围桌转动,鼓声停,孩子便停下,依据护理人员的指令,寻找物品。当患儿拿对时,则给予正向回应,如给患儿好吃的食物或是给予拥抱,以示赞扬。护理人员不应该过多理会孤独症患儿的一些刻板行为或是不良的习惯,可以让患儿待在一个房间,让患儿能够在独处的环境中淡化一些不良行为。护理人员可以有意识地改变患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化行为,让患儿能够慢慢适应变化。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儿的兴趣爱好等情况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以便护理人员能够与患儿更好地接触,从而更好地引导患儿与外部世界的接触。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对患儿家属进行指导,让患儿家属能够将更多的关怀和爱护给予患儿,并在日常生活中,对患儿的不良行为进行循序渐进的矫正。(1)加强对家属的引导式教育理论的培训。每月开设1次时长为30min的培训课程,让家属的信念更加坚定,从而积极进行患儿的康复训练。(2)让家属能够对患儿日常行为的表现进行详细记录,并帮助家属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家庭训练方案,以便家属能够正确地对患儿的交往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多方面能力进行训练。(3)引导家属带患儿多参与户外活动。让患儿能够每天进行至少1 h的户外活动,使其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并鼓励患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语言表达出来。(4)建立微信群。护理人员可以每天将与孤独症相关的训练技巧、注意事项等知识分享至微信群中,及时解答患儿家属提出的疑问,督促家属每天完成对患儿的训练任务。护理人员也可将患儿的集体训练情况发至群中,让家属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对患儿的训练进度有所了解。一般而言,对于孤独症患儿的家庭训练,需要持续6个月。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ABC评分及ATE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社交能力评分、体能评分及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引导式教育相比常规护理干预更加有效。分析其原因在于,引导式教育不单是教育康复技巧和治疗的方法,而是以教和学的方式与患儿进行互动,以达到患儿各项能力得到康复的目的,完成规范患儿行为社会化的特殊教育,使患儿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10]。
综上所述,对孤独症患儿实施引导式教育,可以提升患儿社交能力,改善其健康行为,干预效果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