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梦萦 李爽 车颖 尚东
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以下简称“双轨合一”)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大改革,“双轨合一”模式要求研究生在3 年内既要完成以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33 个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又要建立科学研究思维、完成科研课题从而获得硕士学位[1]。该培养模式实施后,研究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培训效率,但也出现了“重临床,轻科研”的问题,给研究生培养模式带来挑战[2]。许多医学院校只注重临床专业技能培养,临床实习占用了研究生绝大部分时间,而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时间、精力明显不足,以致学生仅在临近毕业时,短拼快地完成一个课题,提交论文拿到硕士学位。而在完成课题过程中,缺少了科研思维的训练,忽略了对科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与钻研,导致专业型研究生的整体科研能力相对薄弱,以致这些医学人才走向工作岗位后,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科研训练,仍然无法开展临床科学研究,最终影响个人、科室、医院整体科学研究水平的可持续性发展[3]。本文阐述了目前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提升专业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策略,以期促进高等医学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医疗单位培养出应用型高层次医学人才。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国家对于研究生教育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7 月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李克强总理也指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4]。因此,医学专业型研究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应用型高水平人才的主力军,一方面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以适应医疗行业的职业工作需求,另一方面还需具备科研能力,针对医疗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努力探索,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双轨合一”模式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广泛普及,研究生毕业时可以拿到四个证书,即“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在“双轨合一”模式以前,医学生想拿到这4 个证书大多需要6 年时间,即3 年专业型研究生教育+3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原本6 年时间的学习任务压缩到3 年完成,虽然提高了培训效率、避免了重复培养,但也会造成研究生在某些方面的培养欠缺和不足[5]。而多数医学院校都侧重于临床实践教学,把过多精力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陪)上,将研究生36 个月的在校时间进行严格分配,其中33 个月安排在各个临床科室进行轮转工作,只剩下3 个月时间准备毕业论文和答辩,而这3 个月研究生还要为找工作、考博等事项而奔波,真正付诸科研的时间屈指可数。
目前医学院校对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大多采取导师负责制,即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任务全部集中在导师身上。但是,研究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其他科室轮转实习,在其他科室轮转期间,各个科室只注重研究生完成临床任务的情况,而研究生也难有充分的时间和导师交流学习,进而忽略了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当研究生在本专业科室轮转的有限时间里,因为日后的工作需要,研究生们还要抓紧时间学习本专业的临床技能,因此科研能力培养也相对弱化。这些都导致了目前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普遍薄弱,难以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独立开展、完成科学研究课题,减慢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创新发展进程。
有“中国外科之父”之誉的著名医学家裘法祖院士曾说,“如果一个外科医生只会开刀,他只能成为开刀匠,只有会开刀又会做研究才能成为科学家;如果大家都不写SCI 论文,没有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我们的医学成就怎能让世界知晓,我们又如何吸取国外先进技术”。裘法祖院士对当代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优秀的医生既要有过硬的技术,又要有SCI 论文撰写能力[6]。但是现阶段关于SCI 论文撰写能力需要在不同等级的医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020年,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提到破除以SCI文章作为重要评价体系。但是,学校和医院层面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文件中提到的“破唯SCI”并非是指“破唯论文”,也非不鼓励临床医生做科研。作为一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如果励志要在三甲教学医院工作,就要认识到临床与科研同等重要,两条腿一起走路,才能走得更长远[7-8]。少年强则中国强,研究生善于做科研,医学才能有进步。医院应充分利用好每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培训讲座,鼓励立志于考博和在教学医院工作的研究生参加,因为培训教师都是临床和科研学术骨干,可以为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标书撰写培训也是科研训练的实践教学,会让研究生受益匪浅。综上所述,只有医院、导师、研究生都用心想做好科研,认识到临床与科研并重,才能将很多措施落地、学生们也能真正付诸于实践。
科室文化是科室发展的精神源泉,需要科室全部成员共同建设。学习型科室文化也是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医学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学科主任需定期组织治疗组长进行本领域最新文献解读及相关科研成果进展汇报,不仅可以实时掌握科室整体科研发展方向,同时不断更新现有知识储备,从精神层面引导学生认识到科研对医院发展、学科发展及个人进步的重要性[9]。科室应设置专职临床科研秘书,临床科研秘书需既懂科研又懂管理,是导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桥梁。科研秘书需定期组织新生培训,举办新生基础科研讲座,帮助研究生提升临床科研能力。同时组织研究生进行学术报告,听取工作进展及面临问题,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科研秘书的有效管理,切实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10-11]。治疗组组长应该注重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问题这种科研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多多参与到治疗决策中去,这样学生才能主动思考每个治疗决策的真正目的,察觉到病情的细微变化可以引起治疗方法的不同,从而发现临床问题,萌生应用科学研究的手段解决临床问题。学习型科室文化能够让本院年轻医生、本专业研究生、轮转研究生充分互动起来,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大家共同协商、各抒己见,对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创新引领作用。
研究生导师作为学生三年硕士阶段的重要领路人,研究生入学前三个月内,应该与导师充分交流和沟通,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及研究生本人的兴趣点,共同制定未来三年的课题研究方向。尽早查阅文献、搜集病例资料,尽早制定前瞻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及时跟踪随访,尽早分析数据、发表文章。导师应每周组织一次研究生组会,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同时参加,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交叉汇报,相互碰撞、融会贯通,既有助于专业型研究生了解实验方法及研究思路,又有助于学术型研究生加强对疾病的理解与认识,以人为整体观更全面地去理解课题。同时建立研究生临床与科研学习互助小组,高、低年级研究生共同完成课题,交流心得,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12]。
与临床思维类似,科研意识不是突击式培养出来的,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在并轨培养过程中,要重视临床与科研并行培养。轮转学生在相应科室轮转通常为3 个月,带教老师应加强轮转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带好研究生完成临床任务外,应该让研究生加入自己现阶段的课题中来。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大课题可能不太现实,但是让轮转学生尝试撰写个案报道,是培养学生建立临床问题向科学问题转化思维模式的有效方式。虽然个例的循证医学证据不高,但是可以由一个病例延伸出的各种情况进行文献检索,锻炼文献检索能力,如果检索到相似病例,可进一步思考各相似病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原因,以及是否得到相同的治疗结局。如此日积月累地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问题,既锻炼了文章撰写能力,又提升了科研素养。带教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3 个月的重要性,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每一个轮转研究生的短期加入,都会带来一股新鲜血液,为课题的顺利完成添砖加瓦。
鼓励研究生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善于发现并提出科学问题,积极查阅文献,勤于思考,然后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针对科学问题的小组讨论,主要讨论该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创新性、可行性及现阶段研究进展,再由导师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由此拓宽临床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再通过实际调研、查阅文献,有效地解决临床问题,或者延伸出新的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进行下一步研究工作。在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研究生们对于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可以做到知其然、并且能够知其所以然,在提高临床思维与技能的同时,还能培养研究生“from bedside to bench”的思维过程[13]。
比如,对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措施是禁食水及液体复苏,对于是否同时加用降血脂药仍有争议,一方面应用降血脂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另一方面会增加肝肾负担[14]。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们对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是否应加用降血脂药进行利弊分析的探讨,进行文献查阅,明确目前临床上加用降血脂药对于胰腺炎的好转是否起到协同促进作用,找到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探讨血脂水平快速下降能否判断胰腺炎的转归及预后,以及高甘油三酯是通过哪些途径影响代谢、进而诱发胰腺炎。若学生们能够将这种思维模式充分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既提高了科研思维能力,又建立了转化医学的思维模式。
很多医生认为,临床和科研,两者互不相干、没有交集。其实并非如此,科研的想法来源于临床,而科研的成果最终又服务于临床。比如,淋巴瘤的组织学分型显示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0,CD20)是特异性表达在B 细胞来源性淋巴瘤的抗原分子[15],由此科学家们设想既然该抗原表达于95%以上的B 淋巴细胞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那么设计CD20 的单克隆抗体靶向它,并引起B 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就可以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并最终研制出利妥昔单抗,成为治疗侵袭性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线方案。由此可见,如果研究生们经常走进实验室,通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在显微镜下亲眼看到CD20 的高表达,就会对该类型的淋巴瘤病理分型有深刻的印象,以及对利妥昔单抗的临床应用产生浓厚兴趣,因为该成果的起初,可能就是显微镜下瞥见CD20 高表达那一刻所产生的灵感。再比如,肿瘤科常用的靶向药埃罗替尼,可选择性的直接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的活性[16],减少EGFR 的自身磷酸化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而这些药物作用机制,都是实验室比较基础的实验,包括酪氨酸激酶活性的检测、磷酸化水平、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实验等[17]。如果研究生走进实验室,近距离地接触这些实验,就会对很多药物的作用机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使临床药物的选择更加精准、有迹可循。
高水平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临床实践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这其中就包括基础实验技能。目前我国医学专业型研究生主要是去医院工作,或是继续读博深造。而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习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可以为考博之路增添助力,也能帮助研究生在博士阶段尽快进入角色、开展课题研究。因此,建立临床科室与基础实验室的合作,建立两导师之间的联合培养模式,鼓励研究生利用业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学习,并参与实验室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还将临床科室与实验室的长处与特色有机整合,对协同创新产生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全面提升“双轨合一”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意义深远,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教师们应首先培养研究生临床与科研并重的思想意识,通过学习型科室文化创新引领、研究生导师以身作则,引导研究生从临床问题出发,寻找科研切入点,并且通过建立临床、科研导师联合培养模式,鼓励研究生学习基础实验技能,进而完成科研课题。该教学模式的提出,将会从根本改善目前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现状,实现提升科研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