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彦 盛瑾 王冬梅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病种多,病情危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对患者开展诊疗工作时,需要医务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技术和扎实的基本功,对临床实习带教提出较高的要求[1-2]。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心血管内科实习带教课堂消化率低,临床知识掌握不牢靠,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及独立思维能力等缺点尤为突出[3-4]。如何提高实习医生临床工作兴趣,激发临床思维潜力,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实习工作质量和效率成为实习教学改革主要的问题。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5]。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慕课、电子书等主动学习,课堂上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使个性化学习,加强学生和教师互动,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文章旨在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实习带教中意义。
选取本院2018 年10 月—2020 年12 月心血管内科40 名本科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式的不同分为改革实习组和传统实习组,各20 名,其中传统实习组学生男性8 名,女性12 名,年龄20~23 岁,平均年龄(21.68±0.56)岁;改革实习组学生男性7 名,女性13 名,年龄21~23 岁,平均年龄(21.72±0.51)岁,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整个教学过程持续3 周。
教学模式:两组均选择冠心病及心肺复苏作为教学内容。(1)传统实习组:按照传统实习带教模式进行,即“学生汇报病史、体格检查、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查房教师讲解及提问”。(2)改革实习组:采用翻转教学,即“学生学习视频—学生讲解及提出问题—师生讨论”,具体为: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学习计划,按时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以PPT、短视频的形式讲解心血管内科中的常见疾病病理机制、临床症状和治疗措施,在教学过程中将上述重点反馈,结合日常工作内容加以现场教学,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在授课前,带教老师将本次学习目标下发给学生,利于提前了解内容,录制工作视频,结合工作内容和视频内容制定相关学习计划,学生根据学习资料进行了解。授课过程中,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对学习成果分组讨论,将学习过程中不明确的地方进行总结和归纳,及时询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并共同基于问题进行讨论,需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深入谈论。讨论完毕后,以小组的形式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现,带教老师给予评价。
对两组学生教学后的综合水平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收集,综合能力包括心血管内科临床技能和理论成绩,满足100 分,分数越高证明掌握程度越好,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的工作评价,>80 分为优,60~80 分良,<60 为差。教学满意度=(优+良)人数/总人数×100%
经过考核对比后,改革实习组学生的临床技能及理论成绩评分均高于传统实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的综合能力情况(分,)
经过对比后得知,改革实习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实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针对心血管内科病房来说,对医疗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该病房的患者往往存在较多的基础疾病,病情反复多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列举详细案例实施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水平,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此方式更好地面对将来岗位的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心血管内科教学的重点在于,因为科室患者普遍病情相对严重,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所以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学生尝试换位思考,了解医生在救治患者的同时,还需要与其进行充分了解,养成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学生而言,刚开展实习工作,可能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对于临床中的工作内容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尽管其掌握了基础知识,但是因为临床经验较少,对工作的性质与内容并不了解,故严格规范临床工作也是心血管内科的教学关键。例如查房时询问患者病情、严格掌握患者的疾病变化、晚间到病房巡视、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等。基于不同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临床思维的培养在心血管内科中同样十分关键,要求学生秉承循证的理念,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生命体征变化、心电图检查结果,根据患者的疾病变化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其循证医学理念。结合当下的带教情况分析,传统教学的方式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起到教学的作用,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并且在带教中,往往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通过以讲为主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以学生汇报、教师讲解的方式进行授课,形式单一的同时,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加之心血管内科知识的抽象性,学生无法一次性全部吸收和消化,并且该方式过于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降低了实际操作能力。根据以往的带教情况分析,除了教学方式存在缺陷之外,带教老师和学生也存在一定问题,在对照组的授课当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端正态度,学习不认真,从而发生迟到早退等情况,并且学生在学校所获取的多是理论知识,在面对实际操作时,表现并不理想,无法做到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并且,带教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影响了教学质量,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将会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不利于学生的日后发展,也难以培养循证医学理念。因此,教学方式的改革十分关键,需要明确心血管内科的工作仅仅拥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要求学生还要有对基础疾病、检查报告的分析能力,但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然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经过临床实践,学生能了解基础疾病的判断,在面对患者某一症状时,可以做到准确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在带教老师方面,应积极提升自身,提高自我专业水平、职业素养等,同时也要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责任心。随着当下网络、多媒体的发展,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辅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此方式增加学生的印象,在本研究中就利用了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各类教学方式,辅助教学手段,将理论知识相结合,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养成了团队合作的意识,有利于将来岗位中工作的开展,拉近了带教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得带教老师从整体上了解了每位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学习情况,利于对学习方案的调整,从而改善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总体来说,相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为主导地位,掌握了课堂的节奏,学生处于被动接纳的一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课堂的主导交给学生,结合小组讨论的结果和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提出问题,带教老师针对问题给予解答,适当进行延伸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翻转课堂的内容以短视频为主,通过视频等媒介进行知识传递,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转变为教师、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教师提供视频与辅导,协助课前进行预习,重新组建学习结构,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准确辅导[6-8]。学生之间的互动利于知识的消化和技能掌握[9]。在学生学习后更能符合实际情况,在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遗忘,还可以反复学习和巩固[10]。翻转课堂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利于在教学中实施[11]。在本次实验中,改革实习组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理论成绩显著高于传统实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教学满意度高于传统实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传统教学模式对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更为灵活[12-13]。使用广泛的教学资源,教师作为引导角色,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微信、QQ 等方式建立群组,便于学生和教师交流[14-15],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重点和难点为主,教师给予解答,明确知识重点,提升学习效率,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学习,也便于拉近师生关系。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将视频作为主线,教学改变既往“填鸭式”带教,对于操作性强和理论要求丰富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具有重要意义[16-18]。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内科带教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快地吸收知识,掌握临床技术,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