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强课提质教学方法漫谈

2022-12-16 11:43:34徐翠菊
今天 2022年20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法语文

徐翠菊

(泰安第一中学 山东 泰安 271000)

“双减”政策的推行为语文学科带来了新的机遇,也让语文教师面临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熟练掌握《课程标准》,精心备课,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这样才能切实落实“减负增效”,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1.高中语文强课提质的教学思路

1.1 转变教学方式,重视综合应用

传统的语文教学多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师们习惯沿袭以往的规矩,采取“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式。但从实际教学上看,造成学生学习负担的根源,恰恰与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有关。因此,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摒弃沉痼的教育思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作为主要的教育任务。

1.2 锻炼高阶思维,培养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落实强课提质教育任务的关键点。语文教师应当用合理的方式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减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学习压力。

1.3 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减负增效

课后作业的冗杂问题是高中生学习语文的最大困扰,许多教师习惯为学生布置机械训练类型的作业,导致学生的课后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因此,想要落实减负强课提质的教育任务,课后作业是需要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2.高中语文强课提质的教学方法

2.1 单元主题教学法

对于阅读课程而言,高中生普遍存在阅读学习效率低的问题。这主要由于教材中的知识点比较散碎,学生很难联系以往的学习经验,无法做到举一反三。对此,采用单元主题教学法,可以重新整合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写作技巧、文化常识,有效解决单篇单讲、多篇不联等低效的教学问题。对于单元主题教学,教师首先需要找出教学的微专题。例如,文本中描述的自然景观是如何融合文化意蕴的?对此,教师可以筛选出以下几篇文章:《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登泰山记》,并将其中的文化视域列举出来,如《故都的秋》的文士审美情趣,《荷塘月色》的“中和之美”,《我与地坛》的救赎意识,《赤壁赋》的历史观照,《登泰山记》的泰山文化等等。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这些文本的共同之处,合并成大单元,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建立更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在教学时不必完全按照教材中的排列顺序。而是可以根据大单元的主题要素,将关联性较高的文本放在一起,这样可以让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更为流畅,将散碎的知识点集中在一个框架里,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 学习任务群教学法

若想达成强课提质的教学目的,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定位,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对此,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学习任务群教学法,通过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多样任务,改变学生以往的被动化学习状态,让学生能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迅速完成群文阅读的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可以将《短歌行》《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等诗歌作为古诗词群文阅读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分别安排下的学习任务:1、《短歌行》的声韵与诗人的思想变化有什么内在联系?2、如何分析《归园田居》的作者归隐的选择?3、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作者向东鲁诸公表达了什么观点?4、《登高》如何将自然与人生结合为一体?5、作者如何在《琵琶行》中与未见面的琵琶女产生共鸣?6、《念奴娇》与《永遇乐》两首词的风格是否一致7、《声声慢》的题材、意象、音律、风格各有哪些特点?由此可见,每一个任务都直指这些古诗词的学习重点,并多以意象、情感的研究为主,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触类旁通的联想,巩固学习成果。同时,任务群的布置可以让学生了解该从什么角度学习,该以什么样的思路来探究文本内涵。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

2.3 问题悬念教学法

若想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体现强课提质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教学法,采用布置悬念的方式,在教学中提出某个悖论。在此基础上,组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提出质疑。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2019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与《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课文建立联系,并提出论题:林冲属不属于装在套子里的人?学生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比如林冲不属于装在套子里的人,因为在山神庙的时候他被迫行凶,反叛上了梁山。已经告别了原来的自己,重获新生。而第二个观点是,林冲未能冲破套子,因为从文中的“未知久后如何”可见林冲对未来生活的迷惘,“也自心下慢了”表达出林冲对高俅复仇欲望的不强烈。可见林冲仍对以往的生活抱有幻想,还束缚在过去的观念建之中。由此,通过质疑和讨论的过程,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水平。

2.4 创设情境教学法

强课提质的教学目标旨在打开学生的学习束缚,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之中。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弱化外部的教学束缚,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2019版)《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电子白板播放红楼的经典情节,让学生对书中各种人物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例如王熙凤的初次出场,表现出了风风火火的凤辣子形象。再比如王熙凤最后的结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与之前当家做主的威仪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除此之外,还有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棍打贾宝玉、检抄大观园等情节片段,都可以用于教学渗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动力。

2.5 拓展训练教学法

当前的高中语文作业存在类型单一的问题。语文教师通常会为学生布置大量的试卷,让学生以“刷题”的方式巩固知识基础。长此以往,不仅会消磨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作为教学切入点,实施拓展训练教学法,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学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2019版)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时,教师可以组织“调查研究”作业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走访当地,选择图书馆、网络、文化景区、公共社区等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以及文化建设上有哪些成就,并以走访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由此,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手写作业形式,还能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学习感受。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担任解说员,尝试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制作成PPT,有条理的介绍给同学。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6 生活实践教学法

除了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以外,教师还要注重生活实践,提倡活学真用,将生活与教学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将学习过的语文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在真实的情境下理解知识。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2019版)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新闻内容。其中,有些新闻有理有据,而另一些新闻则属于捕风捉影。教师要教导学生如何辨析媒介信息中的可信度、真实度,并为学生列举各种新闻案例,让学生尝试思考如何分辨新闻中模棱两可的发言内容,找出其中不合理的破绽之处。由此,既可以避免学生盲从舆论,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充分落实活学真用的教学目的,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大有裨益。

2.7 研究学生学情与教材,提高备课实效

研究学生的学情,需要教师分析每节课学生“在哪里”;研究教材,就要研究每节课应把学生“引到哪里”。减轻作业负担,不仅能让学生在“自然起点”参与课堂学习与探究,还能帮助教师准确判断学生“在哪里”,从而因材施教。“减负增效”应从教师改变自我开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研究如何改变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驱力,鼓励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深刻理解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心理,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如演讲、辩论、诗歌朗诵等,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学生的内驱力,才能让学生从“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让“减负增效”真正落地生根。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应在“做减法”的同时做好“加法”。教师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课内学足、学好。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双减政策,探究强课提质的有效教学方法,可以体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首先,该研究能促进高中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为更多从事语文教育的同行提供良好的教学借鉴。其次,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三,该研究可以形成积极性的校园科研氛围,鼓励教师奋发向上,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遵循教学规律,通过减负增效、因材施教、多元发展的教育观,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法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语文知识连连看